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绍强 周成虎 +2 位作者 刘纪远 李克让 杨晓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400,共11页
依据陆地碳循环过程 ,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建立陆地碳循环平衡模型 ,并模拟了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下 ,我国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的主要碳通量 ,其中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估算为 5.1 6× 1 0 8t C/a,NPP的分布由于... 依据陆地碳循环过程 ,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建立陆地碳循环平衡模型 ,并模拟了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下 ,我国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的主要碳通量 ,其中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估算为 5.1 6× 1 0 8t C/a,NPP的分布由于受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植被、气候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总体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年凋落物速率为 5.1 6× 1 0 8t C/a,凋落物年矿化分解速率为 3.61× 1 0 8t C/a,凋落物年腐殖化速率为 1 .55× 1 0 8t C/a,凋落物碳库为 4.67× 1 0 8t C,土壤有机碳年分解速率为 1 .55× 1 0 8t C/a。通过探讨各主要碳库和碳通量的大小以及空间分布特点 ,描绘了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 NPP、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分解速率对于整个陆地碳循环过程是很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陆地碳循环 碳平衡 模型 空间分布 土壤 分解速率 大气 二氧化碳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南京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分析 被引量:71
2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彭补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8-770,共13页
城市是人类能源活动和碳排放的集中地,开展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在区域碳循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集成了城市碳储量和碳通量的核算方法,并以南京市为例开展了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的实证研究。结论如下:①南京... 城市是人类能源活动和碳排放的集中地,开展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在区域碳循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集成了城市碳储量和碳通量的核算方法,并以南京市为例开展了城市系统碳循环与碳平衡的实证研究。结论如下:①南京市城市碳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09年为6937万t,其中自然碳储量占88%,且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人为碳储量(特别是城市绿地和建筑物碳库)呈大幅增长趋势;②垂直碳输入通量以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域碳吸收为主,历年来基本稳定;水平碳输入通量大幅增长,2009年为3043万t,其中能源和木材碳输入呈增长趋势,而食物碳输入则呈下降趋势;③垂直碳输出通量呈增长趋势,2009年为3295万t,其中化石能源碳排放占近80%,自然过程仅占6%;水平碳输出通量以能源制品、水产品和含碳废弃物为主,其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④南京市历年城市碳输出均高于碳输入,且两者的差额呈现扩大趋势。总体而言,"隐流碳和加工需求碳"的比重有所下降,说明碳的利用率有所提升;⑤南京市碳补偿率明显下降,这表明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吸收能力不足以补偿人为活动的碳排放,城市碳循环压力在不断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系统 碳循环 碳平衡 碳储量 碳通量 南京市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尉海东 马祥庆 +2 位作者 刘爱琴 冯丽贞 黄益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进展,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碳固定、森林群落和土壤的碳释放、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循环模型等方面,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 碳固定 碳释放 碳平衡
下载PDF
滦河流域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总体设计 被引量:18
4
作者 阎广建 赵天杰 +14 位作者 穆西晗 闻建光 庞勇 贾立 张永光 陈德清 姚崇斌 曹志宇 雷永荟 姬大彬 陈良富 柳钦火 吕利清 陈镜明 施建成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6-870,共15页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系列大型遥感试验开始系统研究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对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尚无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解决碳、水、能量循环问题的有效方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滦河上游地区组织...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系列大型遥感试验开始系统研究地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对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尚无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解决碳、水、能量循环问题的有效方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滦河上游地区组织开展基础性、多学科、多尺度的“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本次试验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对遥感观测的最新要求,以遥感如何服务地—气过程研究为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星—机—地多尺度遥感综合观测和地面测量,论证中国自主设计的碳、水、能量相关卫星的技术指标,基于大场景真实结构模拟和多尺度综合观测构建虚拟遥感试验场,验证全波段遥感机理模型和复杂地表辐射传输机理。核心试验区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闪电河流域和地形复杂的小滦河流域。闪电河流域主要地类为农田和草地,开展的试验以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观测为主。小滦河流域主要地类为森林和草地,以碳循环遥感综合观测为主。两个试验区都开展了系统性的多架次飞行试验,并同步开展地面全波段、主被动协同观测。特别设计了一次长达165 km的大跨度飞行试验,横跨两个试验区,包含了地表类型和海拔高度的逐渐过渡。从2017年的预实验开始,整个试验为期5年。基于科学目标驱动、开放、协作、共享的原则,本次试验吸引了10个大型国家科研项目,4个卫星计划团队,19家单位200人次参加,是中国主导的又一次具有明确科学目标的大型多学科交叉遥感综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试验 碳循环 水循环 能量平衡 滦河流域 全波段 主被动协同
原文传递
碳循环理论对生态调节税费政策实施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贾卫国 聂影 薛建辉 《林业经济问题》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在政府进行生态调节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对生态税费调节政策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理论研究不能付诸实践的原因是对行为人相关行为的生态影响的定量问题,提出了运用碳循环和碳平衡理论,用行为人的相关行为对碳的固着和释放... 本文在政府进行生态调节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对生态税费调节政策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理论研究不能付诸实践的原因是对行为人相关行为的生态影响的定量问题,提出了运用碳循环和碳平衡理论,用行为人的相关行为对碳的固着和释放的量即对碳平衡的贡献作为生态税费的定量和计量标准,同时提出碳贸易和许可证等辅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理论 生态调节税费政策 林业经济 生态经济 碳平衡理论 中国 生态建设
下载PDF
植物源VOCs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念鹏 韩兴国 潘庆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41-2048,共8页
综述了近20a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源VOC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源VOCs主要组成成分、生理-生态基础,以及影响植物VOCs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植物源VOCs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潜在重要性,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源VOCs 生物释放 C循环 C平衡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异戊二烯 单萜
下载PDF
中国空间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施建成 郭华东 +12 位作者 董晓龙 梁顺林 陈镜明 宫鹏 杨晓峰 程洁 林明森 张鹏 张伟 居为民 刘毅 李增元 赵天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17,共23页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空间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地球科学 空间对地观测 气候变化 水循环 碳循环 辐射平衡 人类活动
下载PDF
A New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Model Based on Ecological Service of Urban Vegetation 被引量:7
8
作者 YIN Kai ZHAO Qianjun +3 位作者 LI Xuanqi CUI Shenghui HUA Lizhong LIN T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44-151,共8页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induce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theory in urban region was summed up and on this base a new model of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COB) was constructed by calculating the ca...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induced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theory in urban region was summed up and on this base a new model of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COB) was constructed by calculating the carbon and oxygen fluxes. The purpose wa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vegetation in urban ecosystem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on urban annual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Hopefully,the model would be helpful in theory to keep the regional balance of carbon and oxygen,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support for urban vegetation planning in the future. To test the UCOB model,the Jimei District of Xiame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a very typical urban region,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Jimei′s vegetation service in oxygen emiss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population,and more than 31.49 times of vegetation area should be added to meet the whole oxygen consumption in Jimei while 9.60 times of vegetation area are needed to meet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targ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UCOB model is of a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quantitative planning of urban vegetation and regional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ervice carbon cycle oxygen cycle urban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urban vegetation planning
下载PDF
绿色江苏建设中生态调节税费的政策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卫国 杨海荣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2,共4页
本文对绿色江苏建设中实施生态调节税费政策难点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碳平衡理论提出了解决措施。对江苏实施在生态调节税费政策的征收补偿对象、征收补偿标准、税率以及征收环节等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关键词 生态调节政策 计量标准 征收和补偿对象 碳平衡 绿色江苏
下载PDF
大陆地壳风化亏损的碳循环限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瑞钰 李高军 陈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大陆地壳安山质成分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地表风化作用可将易溶元素自大陆地壳淋滤至海洋进入洋壳,并随俯冲作用返回地幔,因此,风化作用可能是安山质大陆地壳的形成原因之一。但是风化作用在大陆地壳成分演化过程中的实际... 大陆地壳安山质成分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地表风化作用可将易溶元素自大陆地壳淋滤至海洋进入洋壳,并随俯冲作用返回地幔,因此,风化作用可能是安山质大陆地壳的形成原因之一。但是风化作用在大陆地壳成分演化过程中的实际贡献难以量化。大陆风化通量受控于地幔CO_2排气作用,基于碳循环可以间接计算大陆地壳风化亏损。采用Hofmann地幔两阶段熔融模型限定大陆地壳原始组成,通过大陆沉积CaCO_3的总量以及大陆地壳风化过程中Mn、Fe、Mg、Na、P、Li及Sr等7种元素含量与Ca含量的比值计算各易溶元素的风化通量。结果表明,这7种元素的大陆风化通量恰好匹配大陆地壳中各自的风化亏损量,风化作用在大陆地壳成分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大陆地壳 大陆风化 碳循环 元素平衡 易溶元素 地幔熔融 安山质成分
下载PDF
China’s Forests and Their Impact on Global Carbon Cycle
11
作者 DAI Guangcui Forestry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714, P.R.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年第1期8-13,共6页
Forests have multiple benefits and functions, including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e impacts of forests o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clude forests as carbon sinks, wood-based products as carbon sinks, bio-energy,... Forests have multiple benefits and functions, including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e impacts of forests o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clude forests as carbon sinks, wood-based products as carbon sinks, bio-energy, and production and use of non-timber products. In the past decades, forest cover of China has increased from 8.6% to 18.21% by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and conversion of cropland into forests. Forest biomass carbon (C) stock increased from 4.3 Pg C (1 Pg C = 1 015 g C) in the early 1980s to 5.9 Pg C in the early 2000s. China will continue to invest in forestry sector to strengthen its capacity to respond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o increase the capability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increasing forest areas and stock, increasing forest bio-energy and non-timber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carbon balance bio-geo-chemical cycle forest product BIO-ENERGY China
原文传递
Contribution and Prospect of Erect Panicle Type to Japonica Super Rice
12
作者 Chen Sibo Tang Liang +3 位作者 Sun Jian Xu Quan Xu Zhengjin Chen Wenfu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431-441,共11页
Over the past 30 years,super ri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rice yield.The phenotype of erect panicle(EP)architecture controlled by dense and erect panicle 1(dep1)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super rice... Over the past 30 years,super ri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rice yield.The phenotype of erect panicle(EP)architecture controlled by dense and erect panicle 1(dep1)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super rice,and the phenotype has been used in rice breeding for nearly a century.In this review,the molecular genetic basis of EP phenotype,and mechanism of how dep1 affects rice carbon,nitrogen metabolism and grain quality(grain shape and taste quality)were discussed.In addition,w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rice yield and quality.This review provides a quick overview of the whole process for rice quality formation,as well as suggestions and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rice quality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1 nitrogen cycle carbon cycle metabolic balance rice quality erect panicle super r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