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9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灿 应颖秋 +1 位作者 闫盈盈 翟所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22-1628,163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间断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维普中... 目的:系统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间断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观察组)对比间断输注方式(对照组)治疗严重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s,合计1 6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7,95%CI(1.18,1.36),P<0.000 01]和细菌清除率[RR=1.28,95%CI(1.18,1.39),P<0.000 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输注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延长输注;(2)观察组的耐药菌产生率显著降低[RR=0.30,95%CI(0.14,0.65),P=0.002];(3)亚组分析显示持续输注组[MD=-6.08,95%CI(-6.68,-5.48),P<0.000 01]和延长输注组[MD=-3.06,95%CI(-3.56,-2.56),P<0.000 01]均能使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4)观察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也显著缩短[MD=-0.76,95%CI(-1.29,-0.22),P=0.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8,95%CI(0.70,1.36),P=0.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对于呼吸系统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结论:与间断输注方式相比,延长或持续输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延长输注 持续输注 严重感染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2005至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变迁 被引量:6
2
作者 叶寒青 林雪峰 +2 位作者 江丹英 王兵勇 陈静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属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氧化酶阳性,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在免疫力低下或行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引起机会感染[1]。近年来,由于广谱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广泛使... 铜绿假单胞菌属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氧化酶阳性,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在免疫力低下或行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引起机会感染[1]。近年来,由于广谱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该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E)的数量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效果[2]。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本调查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趋势进行分析,并对2007年至2014年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的年用药频度(DDDs)与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碳青霉烯类药物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型及系统进化分析
3
作者 胡小骞 王琴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05-1610,I0011,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基因及系统进化关系,为耐药菌防控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7月ICU住院病人分离的19株CRKP,使用VITEK-2 Compac...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基因及系统进化关系,为耐药菌防控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3―7月ICU住院病人分离的19株CRKP,使用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应用MLST软件测定ST型,应用Kaptive软件检测荚膜型,应用Staramr软件筛查菌株的耐药基因,应用Ridom SeqSphere+软件进行cgMLST分型及最小生成树(MST)的构建,并应用CSI Phylogeny 1.4软件及FigTree v1.4.4软件构建最大似然树(MLT),以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结果19株CRKP除了对替加环素敏感,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19株CRKP均携带blaKPC-2耐药基因,均属于ST11-KL64型,MST图中以AY7007、AY7003为中心聚集为一簇,cgMLST分型均为CT1774型,MLT图显示分为四组克隆型,组内亲缘性关系相近。结论该院ICU分离的CRKP以ST11-KL64-CT1774型为主,并具有多重耐药性,存在医院内播散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 抗药性 细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基因型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蓉 谢芬 +3 位作者 周黎明 杨云霞 朱玲 王浴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亚安培南及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 ;DETA纸片法检测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 :从 62株临床...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亚安培南及美洛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 ;DETA纸片法检测产金属 β 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 :从 62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测到 2 8株对亚胺培南耐药 ,耐药率为 45 % ,1 8株对美洛培南耐药 ,耐药率为 2 9.0 3 %。从 1 8株同时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耐药株中共检测到 1 6株产金属β 内酰胺酶 ,占同期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 2 5 .8%。 结论 :产生金属 β 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菌株
下载PDF
Tn1548相关区域在不同种属临床分离菌中多态性及armA跨种属转移可能的机制
5
作者 聂璐 吴奎海 +2 位作者 陈平熹 杨汉才 李炜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复合转座子Tn1548一直被认为介导了arm A基因的转移,本研究通过分析arm A基因在不同种属的基因环境,提出arm A基因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以GenBank库不同种属细菌中已经发现的含有Tn1548及Tn1548-like转座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 目的复合转座子Tn1548一直被认为介导了arm A基因的转移,本研究通过分析arm A基因在不同种属的基因环境,提出arm A基因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以GenBank库不同种属细菌中已经发现的含有Tn1548及Tn1548-like转座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分析arm A基因环境的差异,结合arm A基因环境中各种插入元件的工作机制,推测armA基因跨种属转移的可能机制。结果一共有11条含有Tn1548或者Tn1548-like的全质粒序列纳入分析。这些质粒序列来自不同种属,包括鲍曼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除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质粒类型的不相容组别未知外,其他种属来源的质粒不相容组别涉及IncU、IncFII(Yp)、IncN、IncL/M、Inc L/M、IncA/C2和IncR嵌合型,IncA/C、IncFIIK和Inc T。上述结果强烈的提示arm A基因的跨种属转移不是质粒的广泛播散而更可能是转座子或者更小的可移动元件参与其中的事件。进一步对Tn1548、Tn1548-like转座子及Tn1548相关区域的分析发现了arm A基因在转移中侧翼的相对保守区是ISCR1-arm A-IS26结构。结论结合ISCR1和IS26元件的工作机制,推测ISCR1-arm A-IS26结构极有可能介导了armA基因在不同种属的广泛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1548 armA基因 氨基糖苷类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跨种属转移机制
下载PDF
亚胺培南母核的合成研究
6
作者 徐旋 徐龙 +2 位作者 章玉华 谢万喜 李刘彬 《浙江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8-11,共4页
以市场易得的4-AA和2-重氮乙酰乙酸对硝基苄酯为原料,先将2-重氮乙酰乙酸对硝基苄酯与三甲基碘硅烷反应得到烯醇硅醚化物,再与4-AA进行aldol反应,不经分离直接水解得到化合物(5),最后经卡宾环合反应得到亚胺培南母核,即4-硝基苄基-(5R,6... 以市场易得的4-AA和2-重氮乙酰乙酸对硝基苄酯为原料,先将2-重氮乙酰乙酸对硝基苄酯与三甲基碘硅烷反应得到烯醇硅醚化物,再与4-AA进行aldol反应,不经分离直接水解得到化合物(5),最后经卡宾环合反应得到亚胺培南母核,即4-硝基苄基-(5R,6S)-6-[1R]-1-羟基乙基]-3,7-二酮-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酯,产物结构经1H-NMR和MS进行确认,以4-AA计总收率达83%。该法合成亚胺培南母核产品收率和纯度高,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亚胺培南母核 ALDOL反应 卡宾反应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泛耐药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37
7
作者 王辉 郭萍 +5 位作者 孙宏莉 杨启文 陈民钧 朱元珏 徐英春 谢秀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调查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CRAB)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3—2004年我国10家教学医院18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确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 目的调查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不动杆菌(CRAB)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3—2004年我国10家教学医院18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确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分型对128株CRAB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对整合子可变基因进行PCR及序列分析。12%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CRAB菌株的外膜孔通道蛋白(OMP)。体外筛选亚胺培南的耐药突变子。结果多中心的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003年的4·5%升至2004年的18·2%,多重耐药菌株从2003年的33%升至2004年的48%。北京、广州、福州、杭州、济南的7家医院均发现CRAB耐药克隆的暴发流行。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发生泛耐药株的暴发,波及18个病房的74例患者,59·4%的患者(44例)为感染,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和菌血症,其中菌血症的病死率40·2%。耐药克隆株均产多种β内酰胺酶:OXA-23型碳青霉烯酶或IMP-8型金属酶、PER-1型酶、高产AmpC酶和TEM-1酶。整合子含有携带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氯霉素的修饰酶及金属酶(blaIMP-8)。不同克隆株OMP差异很大。利血平试验未发现外排机制的高表达。体外成功选择出亚胺培南的耐药突变子,OMP20000的缺失、OMP29000和OMP21000的表达降低是突变子耐药的主要原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米诺环素可以联合用于CRAB的治疗。结论CRAB克隆株的传播是造成中国多家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不动杆菌通过产生碳青霉烯酶、不同基因盒的整合子、外膜孔蛋白多个通道的缺失,共同介导多重耐药性或泛耐药性。CRAB株引起的感染预后差,必须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干预政策以控制耐药株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抗药性 细菌 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酶 细菌外膜孔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北京和广州地区四家医院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21
8
作者 王辉 孙宏莉 +5 位作者 廖康 陈冬梅 王清涛 王飞燕 陈民钧 朱元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广州地区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确定其耐药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2年北京、广州两地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从北京、广州4家医院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的不动杆... 目的调查北京、广州地区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确定其耐药株产生的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2年北京、广州两地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从北京、广州4家医院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的不动杆菌39株;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TEM、SHV型基因及碳青霉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序列分析。结果近4年北京协和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在1.8%~8.5%之间。多重耐药(即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从1995年的5%升至2002年的67%,最常见的多重耐药模式为同时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44%)。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重耐药株从1998年的20%升至2002年的57%,同时对上述4~5个药耐药的达35%。39株亚胺培南耐药株均不含质粒,接合试验证实亚胺培南的耐药基因不能转移。所有测定菌产多种β内酰胺酶:TEM1酶、高产AmpC酶、SHV型酶及pI为6.7,6.0的2个酶。PCR及序列分析证实35株菌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pI为6.7),有3株携带PER1型酶。PFGE发现在4家医院均有耐药株的克隆传播,并且常见于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外科术后感染。结论北京、广州两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不动杆菌,绝大多数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亚胺培南耐药株的增加主要由耐药克隆株播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广州地区 基因型 北京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2002年 脉冲场凝胶电泳 聚合酶链式反应 呼吸机相关肺炎 OXA-23型 亚胺培南 鲍曼不动杆菌 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 产AMPC酶 PER-1型 SHV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05—2017年中国CHINET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监测结果 被引量:84
9
作者 郑少微 李萍 +1 位作者 张正良 裴红红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从中国CHINET多年监测结果分析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登陆http://www.chinets.com,收集2005—2017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结果,对常见细菌数量进行... 目的:从中国CHINET多年监测结果分析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登陆http://www.chinets.com,收集2005—2017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结果,对常见细菌数量进行构成比的趋势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65.7%~72.6%)已经明显超过革兰阳性菌(27.0%~34.3%),其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外,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肠杆菌属细菌与不发酵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及增长率均居于首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次之。结论:中国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已经明显突出,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全国耐药率已经呈现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辉 刘颖梅 +3 位作者 陈民钧 孙宏莉 谢秀丽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整合酶基因及碳青霉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序列分析。结果1999~2001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8.5%,1.8%及3.9%。存活的亚胺培南耐药株共9株,这9株菌同时对其他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其中4株同时对环丙沙星耐药。接合试验证实亚胺培南的耐药基因不能转移,9株菌均不含质粒。9株菌均产多种β内酰胺酶:TEM-1酶,AmpC酶及pI为6.7、6.0的2个酶,后2个酶不被邻氯西林、克拉维酸抑制。所有9株菌均含I类整合酶基因。9株菌IMP-、VIM-型PCR均阴性;但用OXA-23特异引物扩增均阳性,经序列分析证明,100%与OXA-23同源。PFGE发现3个耐药克隆(A型5株,B型3株,C型1株),其中A克隆株与对照克隆株(同时耐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但亚胺培南敏感)同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 OXA-23型碳青霉烯酶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2
11
作者 胡志军 潘晓龙 +4 位作者 周东升 唐吉斌 朱娟娟 张盛 潘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65-2867,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26株,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菌鉴定采用法国...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26株,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和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分离出826株肺炎克雷伯菌,其在痰液标本中检出最多,545株占66.0%;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科为主,分别占17.6%和12.2%;5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由0上升至7.5%,增加最明显;826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05株,检出率为36.9%,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76株,检出率为9.2%;产ESBLs和耐碳青霉烯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增加。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监测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蒯守刚 邵海枫 +4 位作者 王卫萍 裴豪 范明 黄梅 尤金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PCR、DNA测序分析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琼脂糖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研究耐...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PCR、DNA测序分析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琼脂糖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遗传关系。结果临床分离的14株泛耐药菌株,均表现多药耐药性,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扩增显示,均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析,14株菌分别属于10个流行克隆型。结论医院出现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KPC-2,是泛耐药大肠埃希菌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 抗药性
原文传递
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调查与用药合理性评估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楠 陆红柳 +2 位作者 杨慧鹃 李桃园 夏文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047-4050,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全部住院患者508例,对药品使用及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制定的碳青霉烯类... 目的:了解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全部住院患者508例,对药品使用及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制定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估,对不适宜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结果:该院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注射用美罗培南的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0.80和1.32;总的微生物送检率为95.9%;按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率为62.8%;用药不适宜病历共54份,占全部抽取病历的10.6%,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42.6%)和药物选择不适宜(31.4%)为主要问题。结论: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不适宜问题。开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工作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为合理用药干预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致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7,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全文包括 7个主要部分 ,分别叙述了头孢菌素、碳青霉烯、青霉烯、β 内酰胺酶抑制剂、β 内酰胺增强剂 ,具有双重作用的 β 内酰胺 ,以及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 β 内酰胺研究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 青霉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药物研究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5
15
作者 黄金竹 母连军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7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临床应用价值,该类化合物从一出现就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至今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临床应用价值,该类化合物从一出现就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至今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发史、已上市和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品种、目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讨论、阐述该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抗生素 Β-内酰胺酶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赵旺胜 江淑芳 +5 位作者 顾兵 糜祖煌 张巧娣 文怡 刘根焰 吴海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9-932,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分析碳青霉烯酶、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OXA)、金属β-内酰胺酶(IMP和VIM)耐药基因,并对OXA基因...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分析碳青霉烯酶、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OXA)、金属β-内酰胺酶(IMP和VIM)耐药基因,并对OX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均为10.9%;8株耐药菌中3株是IMP型,2株是VIM型,4株是OXA型,其中有1株菌含有OXA及IMP两种基因型。4例OXA型标本经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均为OXA-23亚型。结论:目前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OXA-23、IMP和VIM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基因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婧娴 俞静 +1 位作者 李媛睿 刘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KP。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Microflex^(... 目的探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KP。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Microflex^(TM)MALDI-TOF MS进行菌种复核。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GES)、bla_(IMP)、bla_(VIM)、bla_(NDM-1)和bla_(OXA-4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及AmpC酶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SDS-PAGE检测菌株外膜蛋白Ompk35和Ompk36的表达情况;对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进行质粒转移接合试验。结果 75株CRKP中,有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69株携带bla_(KPC-2)基因合并Ompk36变异(68株)或Ompk36缺失(1株);1株携带bla_(IMP-4)基因合并Ompk35和Ompk36变异,1株携带bla_(NDM-1)和bla_(CIT-1)基因合并Ompk35和Ompk36变异。4株改良Hodge试验阴性的菌株中,3株DHA4基因阳性合并Ompk36缺失(1株)或Ompk36变异(2株),另1株未检测到耐药基因但Ompk36缺失。仅4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4/71)转移接合试验成功。结论临床标本分离的CR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KPC-2酶合并外膜蛋白表达异常。需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酶 AMPC酶 外膜蛋白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3
18
作者 邸秀珍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9-672,共4页
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逐渐增多,在世界各地医院暴发流行,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有外膜通透性降低(Opr D2突变或丢失)、主动外排机制及金属... 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逐渐增多,在世界各地医院暴发流行,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有外膜通透性降低(Opr D2突变或丢失)、主动外排机制及金属碳青霉烯酶水解作用。目前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非常有限,深入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对开展新药研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药物 耐药机制
原文传递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1
19
作者 窦红涛 谢秀丽 +1 位作者 张小江 徐英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6-560,I0001-I0004,共9页
目的了解2008年国内71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2008年1至l2月各医院临床分离的33185株肠杆菌科细菌按CLSI2010版判断结果。结果本监测发现2008年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 目的了解2008年国内71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2008年1至l2月各医院临床分离的33185株肠杆菌科细菌按CLSI2010版判断结果。结果本监测发现2008年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47.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8.1%)和阴沟肠杆菌(10.2%),亚胺培南除了对其它志贺菌的敏感率为75%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90%~100%,美罗培南除了对臭鼻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78%,对鲍氏志贺菌的敏感率为64.3%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2.6%~100%,厄他培南除了对其它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85.7%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6.8%~100%。除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外,其余抗菌药物对产ESBL株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外其它多种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呈现高低不等的耐药率。结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仍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应重视耐药监测并对耐药菌株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2008年 肠杆菌科 ESBL 碳青霉烯类 耐药监测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的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嵘 蔡加昌 +1 位作者 周宏伟 陈功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的碳青霉烯耐药的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从我院2个ICU病房分离到对碳青霉烯耐药或敏感性降低的21株黏质沙雷菌、10...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的碳青霉烯耐药的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从我院2个ICU病房分离到对碳青霉烯耐药或敏感性降低的21株黏质沙雷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一致序列-PCR(ERIC-PCR)分析这些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用接合试验、质粒消除试验、质粒图谱分析、等电聚焦电泳(IEF)、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以及外膜蛋白分析等技术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21株黏质沙雷菌为同一克隆株;10株肺炎克雷伯菌亲缘关系相近。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为2-8μg/ml,肺炎克雷伯菌K10为128和256μg/ml。所有菌株接合试验均获得成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接合子的MIC由原来的≤0.125μg/ml上升到1-2μg/ml。IEF、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证实黏质沙雷菌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等电点(pI)为6.7]和pI为6.5的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产TEM-1(p15.4)、KPC-2、CTX-M-14(p17.9)和p1为7.3的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产KPC-2、CTX-M-15(pI9.0)和pI为7.3的β内酰胺酶;所有接合子均只产KPC-2一种β内酰胺酶。所有接合子质粒DNA的EcoRⅠ、HindⅢ和BcuⅠ限制性酶切图谱完全相同。外膜蛋白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和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肺炎克雷伯菌K10由于OmpK36基因中存在插入序列ISEcp1而导致OmpK36膜孔蛋白的缺失。结论我院ICU病房出现大量碳青霉烯耐药的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KPC-2是引起这些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或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KPC-2合并膜孔蛋白缺失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高水平耐药;同一种编码blaKPC-2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质粒 细菌蛋白质类 Β内酰胺酶类 卡巴配能类 抗药性 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