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鲹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朱世华 郑文娟 +2 位作者 邹记兴 杨迎春 沈锡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614,共9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同时在康氏似鲹控制区的5′和3′两端发现重复序列。以尖吻鲈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鲹科鱼类分为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和鰆鲹亚科4个亚科,各自形成单系群;鲹亚科与鰤亚科形成姐妹群,鲳鲹亚科再与他们聚在一起,鰆鲹亚科处于鲹科鱼类的基部,与前面3个亚科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部分序列探讨12种鲹科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文娟 朱世华 +2 位作者 邹记兴 杨迎春 沈锡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7-854,共8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中国海域的鲹科(Carangidae)8属9种的线粒体16S rRNA序列片段约598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片段序列,并以大斑石鲈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version3.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中国海域的鲹科(Carangidae)8属9种的线粒体16S rRNA序列片段约598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片段序列,并以大斑石鲈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version3.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和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1)鲹科鱼类的16S rRNA序列片段生成的序列矩阵中发现有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共有146bp变异位点,转换/颠换值为2.17,表明基因序列的突变未达到饱和,碱基平均差异为8.22%;(2)支持鲹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亚科,鲳鲹亚科,鲹亚科)阶元的分类系统;(3)鲹亚科鲹属下不宜设亚属分类阶元;(4)及达副叶鲹与丽叶鲹亲缘关系近,16S rRNA序列片段碱基只有1.07%的差异,未达到分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线粒体DNA 16S RRNA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b序列的鲹科分子系统发育 被引量:9
3
作者 朱世华 郑文娟 +2 位作者 邹记兴 杨迎春 沈锡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1-650,共10页
测定了中国鲹科8属9种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1141bp),结合来自GenBank中分布于美国、安哥拉、希腊以及巴拿马的鲹科4属14种鱼的相应同源序列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支持... 测定了中国鲹科8属9种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1141bp),结合来自GenBank中分布于美国、安哥拉、希腊以及巴拿马的鲹科4属14种鱼的相应同源序列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支持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亚科,鲳鲹亚科,鰆鲹科)阶元的分类系统;(2)亚科属下不宜设亚属分类阶元;(3)及达副叶鲹与丽叶鲹亲缘关系较近,应同属于副叶鲹属;(4)我国传统的鱼类检索系统将狮鼻鲳鲹误鉴定为卵形鲳鲹,建议予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细胞色素B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地标点法的4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分类 被引量:9
4
作者 欧利国 刘必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 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进行地标点法分析,耳石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识别4种鲹科鱼类的耳石形态,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74.55%和11.16%,可以将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区分,其中地标点5贡献率为42.655%,地标点4贡献率为35.853%,这两个地标点贡献作用较大并解释了主要的耳石形态变异;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显示,4种鲹科鱼类的最大值比较中,脂眼凹肩鲹最大,短吻丝鲹最小;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显示,逐步判别和交互检验的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的判别成功率均达100%。研究表明,地标点法在耳石形态信息分析中识别效果显著,其耳石形态可视化可为耳石形态学自动化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点法 矢耳石 鲹科 网格变形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5科11种鱼类ITS1特征分析及其在系统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宝生 司李真 +2 位作者 孔晓瑜 时伟 杨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5,共11页
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 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变异位点数量、GC含量、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等遗传特征比较分析发现,11种鱼类ITS1序列无论是在种内还是在种间,长度和序列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别是在军曹鱼中,70条克隆的长度范围为648~661 bp,但有一条序列存在55 bp缺失,结合该序列的GC含量,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推断该序列为假基因。以鮣为外类群,基于核糖体ITS1序列构建的邻接树显示在物种种类水平上,不同个体的克隆都按种类聚支,ITS1可以用于该类群物种的区分;在属级水平上,ITS1将11属鱼类完全区分开,能够用于属级水平的区分;在科级水平上,虽然鲹科分为2支的分子结果和形态分类存在差异,但ITS1构建的系统关系与线粒体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相似。研究表明,核糖体ITS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研究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并且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解析能力不同,这将为鱼类核糖体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形目 鲹科 ITS1序列多态性 系统演化 假基因
下载PDF
仿生机械鱼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6
作者 吴晓艳 马雪婷 +2 位作者 顾志鹏 黄菲 郑宇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11期69-71,共3页
以鲹科鱼类作为仿生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鲹科鱼类的游动机理,以高机动性、低扰动性等性能作为设计目标,设计出三关节串联式尾鳍推动系统,解决了仿生机械鱼的结构设计、质量分布等问题,使其可以保持稳定的游动姿态,实现灵活推进。进一步对... 以鲹科鱼类作为仿生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鲹科鱼类的游动机理,以高机动性、低扰动性等性能作为设计目标,设计出三关节串联式尾鳍推动系统,解决了仿生机械鱼的结构设计、质量分布等问题,使其可以保持稳定的游动姿态,实现灵活推进。进一步对仿生机械鱼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仿生机械鱼在特定条件下受到水流冲击力时的作用反馈,证明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游动效率和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仿生机械鱼 高机动性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普陀海域鲹科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则滩 王红萍 +1 位作者 顾寒梅 陈永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舟山普陀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为鱼类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碜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鱼类,普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常栖息于普陀沿海海域。本文采用线粒体COI DNA序列,对来自普陀海域18尾鲹的样本进行分子条形码和物种多... 舟山普陀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为鱼类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碜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鱼类,普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常栖息于普陀沿海海域。本文采用线粒体COI DNA序列,对来自普陀海域18尾鲹的样本进行分子条形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个单倍型,分别隶属于7属8种,其中3种在该海域首次纪录。此外,结合GenBank的序列数据,共获得12属18种鲹的COI DNA同源序列,并构建了NJ与Bayesian聚类树。通过聚类关系,各物种的进化关系及其分类地位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DNA条形码弥补了传统分类学在鲹科鱼的命名及分类归属上的不足,从而增进人们对够科鱼在舟山普陀海域物种多样性的了解,为当地养殖业及海洋保护提供科学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海域 DNA条形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urface ichthyoplankt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8
作者 LI Kaizhi YIN Jianqiang +1 位作者 HUANG Liangmin LIN Zhaoj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5-154,共10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chthyoplankto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summer, winter and spring. In tot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chthyoplankto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summer, winter and spring. In total, 95 taxa of larval fishes were identified. The greatest number of species was recorded in spring, followed by summer and winter. The number of species wa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coastal waters from the east of Leizhou Peninsula to the southeast of Hainan Island during the surveyed periods of summer and spring, but in the offshore waters during winter. The abundance of larval fish was lowest in winter, increased in spring,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in summer. High abundance of larval fish was generally restricted to coastal waters with the isobaths less than 50 m. Seasonal variations of larval fish richness,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dex were significant (P〈0.001). Carangidae was the most common and abundant taxon in summer and winter, whileSardinella sp.,Thrissa mystax andLeiognathus sp. were dominant in spring. High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larval fish might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coastal upwelling in spring and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composition ABUNDANCE ICHTHYOPLANKTON carangida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欧利国 力清影 刘必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的135尾鲹科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竹䇲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 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的135尾鲹科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竹䇲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的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研究。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整体形态呈长椭圆形、四边形、半圆弯钩形等多种形态,耳石周围存在脊突,均有基叶和听沟发育,听沟从耳石前部的主间沟部分一直延伸至耳石后部。研究结果表明,7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种间差异明显,通过耳石形态建立的系统分类检索,以及应用聚类分析识别耳石形态效果显著。这将为鲹科鱼类鱼种识别及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矢耳石 形态特征 分类检索 聚类分析 南海
原文传递
不同捕捞方式下南海北部海域鲹类渔场的时空分布
10
作者 王薇 陈国宝 牛麓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目的】分析南海鲹科鱼类在单拖、双拖和围网三种捕捞方式下的渔获率,探究南海北部海域鲹科渔场的时空分布。【方法】计算三种捕捞方式的年均、月均和季节性渔获率,并对三种捕捞方式的时空分布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单拖... 【目的】分析南海鲹科鱼类在单拖、双拖和围网三种捕捞方式下的渔获率,探究南海北部海域鲹科渔场的时空分布。【方法】计算三种捕捞方式的年均、月均和季节性渔获率,并对三种捕捞方式的时空分布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单拖在2016年渔获率达到最高为1.44 kg·kW^(-1)·d^(-1),双拖在2009年渔获率达到最高为4.65 kg·kW^(-1)·d^(-1),围网渔获率最高为2014年的3.8 kg·kW^(-1)·d^(-1),年均渔获率受产量和渔场分布的影响较大。三种捕捞方式的渔获率随作业功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单拖最高渔获率为3.12 kg·kW^(-1)·d^(-1)(功率为262 kW);双拖最高渔获率为10.81 kg·kW^(-1)·d^(-1)(功率为313 kW);围网最高渔获率为8.97 kg·kW^(-1)·d^(-1)(功率为405 kW)。夏季渔获率相比其他季节达到最高,单拖、双拖和围网的渔获率分别为1.21、2.74、3.62 kg·kW^(-1)·d^(-1),三种捕捞方式的渔获率在时间变化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双拖和围网的渔获率在空间变化上都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拖在110°15′E-111°45′E和117°45′E-118°45′E之间的渔场存在较高渔获率,但渔场之间无明显差异;双拖在112°45′E-114°45′E左右的渔场存在高值渔获率;围网在109°45′E-110°45′E和115°45′E-117°45′E的渔场都出现高值渔获率,因此鲹科鱼类的渔场主要分布在粤西、珠江口及海南岛东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鲹科鱼类 渔获率 捕捞方式
下载PDF
Fecundity and Distribution of Oocyte Diameters of Horse Mackerel Trachurus trachurus from Algerian Western Coast (Oran Bay)
11
作者 Malika Gherram Ahmed Bensahla Talet +1 位作者 Sidi Mohammed El Amine Abi Ayad Fatiha Dalouche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12期1272-1277,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a study of the productivity of oocytes in 402 female individuals of the horse mackerel, Trachurus trachurus for an interval of fork length (LF) between 14 cm and 20 cm, in stage IV (pre-spawn... In the present paper, a study of the productivity of oocytes in 402 female individuals of the horse mackerel, Trachurus trachurus for an interval of fork length (LF) between 14 cm and 20 cm, in stage IV (pre-spawning) and V (spawning) wa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fecundity rate in Oran Bay (Algerian western coast) since October 2008 to April 2009. Total fecundity (absolute and relative) were calculated using fish length, weight and eviscerated weight of gonads. Absolute fecundity by size class oscillates from 33,375 to 56,391 eggs with an average of 48,686 ±11,470. The relative fecundity ranges from 34,802 to 139,636 eggs per 100 g body weight with an average of 96,955 ± 33,814 and it is varying between 15,544 and 46,561 per gram of gonad with an average of 28,595 ±20,251. The distribution of oocytes shows that stages I and II are presented throughout the spawning season and they constitute a stockpile for subsequent clut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angidae Trachurus trachurus REPRODUCTION FECUNDITY Oran bay Algerian western coast.
下载PDF
东海北部近海夏秋季鲐鲹渔场与海洋水文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苗振清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叙述了东海北部近海夏秋季鲐鲹鱼中心渔场的分布、海洋水文环境(包括水温、盐度、水系的消长变化)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东海北部近海 渔场 鲐鱼 蓝园Shen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进行了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每个季节都进行全海域的大面积定点调查,共采获科鱼类31种,分隶属于11属。通过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水深以及昼夜变化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区的渔获率最高,粤东海区最低,并由西往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冬季科鱼类的渔获率较高,而春、秋季较低;渔获率沿水深梯度的变化为≤100m水深海域沿水深的增加而增加,>100m水深海域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以80~100m海域的渔获率相对较高;午夜的渔获率最低,14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获率 水深 季节 分布 鯵科鱼类 陆架区海域 南海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仿鲹科机器鱼游动姿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祺 姚志刚 +3 位作者 陈奇 刘蕊 贾帅 陈俊杨 《机械》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真实运动模拟,通过对一种仿鲹科机器鱼进行方案设计、三维实体建模和ADAMS运动仿真,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仿真模拟;设置多舵机串联驱动机器鱼多种驱动模式,进行鲹科鱼类的推进模式及其动力学分析;并通过对比各个游动... 为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真实运动模拟,通过对一种仿鲹科机器鱼进行方案设计、三维实体建模和ADAMS运动仿真,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仿真模拟;设置多舵机串联驱动机器鱼多种驱动模式,进行鲹科鱼类的推进模式及其动力学分析;并通过对比各个游动模式下的机器鱼身体波波幅包络曲线,获得机器鱼最贴合实际的舵机驱动方式。本研究为仿鲹科机器鱼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鲹科机器鱼 舵机驱动 ADAMS 动力学分析 包络线
下载PDF
广东湛江海域16种野生鲹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江琴 庄海旗 +3 位作者 黄庆豪 李金重 冯碧莹 谢洋兰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16种野生鲹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6种鲹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59%~55....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16种野生鲹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6种鲹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59%~55.45%、9.45%~37.27%、20.35%~47.89%。结论湛江海域16种鲹科鱼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鱼类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