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车装载工况对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垂向平稳性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永昭 郎茂祥 +1 位作者 王清校 李珊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3,共7页
将货物、车体和摇枕作为1个系统,基于弹簧悬挂装置垂向受力的变化,提出货车垂向平稳性评价指标。运用建立的货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的垂向平稳性模型,以C64k敞车为例,研究4种典型装载工况下重车重心高、货物重心横向和纵向偏移量与货车通过... 将货物、车体和摇枕作为1个系统,基于弹簧悬挂装置垂向受力的变化,提出货车垂向平稳性评价指标。运用建立的货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的垂向平稳性模型,以C64k敞车为例,研究4种典型装载工况下重车重心高、货物重心横向和纵向偏移量与货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垂向平稳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用作用在每个弹簧悬挂装置的垂向载荷变化判定货车运行的垂向平稳性,可更直观描述货车装载工况对车辆垂向平稳性的影响;对货车的垂向平稳性影响以货物重心的纵向偏移量最大,而重车重心高度的影响最小;计算结果为确定合理的重车重心高度以及货物重心横、纵向偏移量的限制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货物重心 横向偏移量 纵向偏移量 重车重心高 垂向平稳性 通过曲线
下载PDF
客车制动跑偏问题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松芙 纪绪北 +2 位作者 李振 马龙山 彭旺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介绍使用鱼骨图对某客车制动跑偏问题的根源进行排除,得到影响该车型制动跑偏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现有两个车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提出可行的工程改进方案,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客车 制动跑偏 K&C分析 ADAMS/car
下载PDF
基于烧结机台车力学情况的路线偏离检测分析
3
作者 强发文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8期184-185,188,共3页
针对因烧结机台车路线偏离导致烧结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根据高精度和高效率要求进行路线偏离检测分析。以某钢厂烧结机台车为例,通过对装置运行期间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多次检测烧结机台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故障,剖析原因,提出了路... 针对因烧结机台车路线偏离导致烧结质量差、效率低的问题,根据高精度和高效率要求进行路线偏离检测分析。以某钢厂烧结机台车为例,通过对装置运行期间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多次检测烧结机台车,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故障,剖析原因,提出了路线偏离控制方法,确保台车安装基准,优化台车配重。实践表明,采取多种控制措施后,烧结机台车回正,路线偏离检测对台车运行状态控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 台车跑偏 机理 跑偏调整 维护检修
下载PDF
汽车跑偏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4
作者 张立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4期85-87,共3页
对造成汽车跑偏的故障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汽车跑偏 故障原因 分析 解决方案
下载PDF
基于局部图块目标匹配的交通车流跟踪与统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剑 龚志恒 +2 位作者 林璐瑶 吴成东 高恩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6-440,445,共6页
针对传统目标跟踪算法在实现过程中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图块目标匹配(local block-graphs targets matching,-LBTM)的跟踪算法,将其应用于车流跟踪,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采集视频帧画面中含有目标的多幅图像,并对其进行局部图块分... 针对传统目标跟踪算法在实现过程中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图块目标匹配(local block-graphs targets matching,-LBTM)的跟踪算法,将其应用于车流跟踪,并验证其有效性。首先,采集视频帧画面中含有目标的多幅图像,并对其进行局部图块分割,得到目标图块;其次,对图块进行目标匹配,通过匹配完成对目标的检测过程,并计算得到最优的目标集合;最后,针对目标集合进行全部帧画面的最小偏差的预测,实现目标的跟踪过程。选取某路口的交通监控视频进行对比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跟踪车辆,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目标检测率和跟踪准确率,并能有效地完成车流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匹配 车流 局部图块 最小偏差 预测
下载PDF
乘用车直线行驶方向跑偏主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建华 赵辉 鲁云 《汽车工程师》 2011年第9期43-44,47,共3页
为解决部分汽车存在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和方向跑偏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汽车行驶及转向系统部分部件的整理,结合各部件存在的失效隐患点,将所有可能影响问题点的因素进行归纳,将主要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采用逐一排查和分析的方法,最... 为解决部分汽车存在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和方向跑偏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汽车行驶及转向系统部分部件的整理,结合各部件存在的失效隐患点,将所有可能影响问题点的因素进行归纳,将主要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采用逐一排查和分析的方法,最终找到四轮参数和轮胎参数是问题的主因,并进行了有效解决。系统性的分析和归纳,是解决此类质量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方向不正 四轮定位 推进角 锥度力
下载PDF
智能小车自动纠偏与避撞的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俊 周晖 +3 位作者 王超 徐荣华 孙小磊 朱松盛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9期161-164,共4页
文中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芯片,由超声测距模块、转弯线检测模块、自动纠偏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构成小车。主要对行驶过程中3种情况提出了3种算法,分别是直道二次纠偏算法、弯道纠偏算法和超车算法。实现了智能小车的自主行驶和... 文中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芯片,由超声测距模块、转弯线检测模块、自动纠偏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构成小车。主要对行驶过程中3种情况提出了3种算法,分别是直道二次纠偏算法、弯道纠偏算法和超车算法。实现了智能小车的自主行驶和超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小车 纠偏 主动避撞 超车
下载PDF
样品自动传送装置的分析与调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乾刚 蔡鹏 《科技视界》 2020年第11期163-164,共2页
样品自动传送装置在整个分析工艺过程中,承担着将物料由始端运送到不同的手套箱工位及各手套箱之间物料转运的任务,在整个工艺中发挥着传输纽带的作用。由工艺要求可知,转运小车能否实现准确定位,将决定着该装置功能的实现和工作效率的... 样品自动传送装置在整个分析工艺过程中,承担着将物料由始端运送到不同的手套箱工位及各手套箱之间物料转运的任务,在整个工艺中发挥着传输纽带的作用。由工艺要求可知,转运小车能否实现准确定位,将决定着该装置功能的实现和工作效率的高低。本文通过对样品自动传送装置各个模块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操作流程的分析,确定了可能产生定位偏差的影响因素:转运小车不同阶段的运行速度、磁力拖动结构、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偏差、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等。通过开展空载实验和载荷实验,确定了转运小车的缓冲速度、正常运行速度及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小车 偏差 接近开关 速度
下载PDF
XL_(25G)型行李车货物重心偏移安全范围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晶晶 任尊松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在建立XL25G型行李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和适当降低载重并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考察了XL25G型行李车货物重心横向和纵向允许偏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曲线半径、运行速度、曲线超高以及适当降低载重的条件...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在建立XL25G型行李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和适当降低载重并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考察了XL25G型行李车货物重心横向和纵向允许偏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曲线半径、运行速度、曲线超高以及适当降低载重的条件下,允许货物重心偏移量有更大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李车 货物重心 偏移范围 安全性
下载PDF
考虑汽车正面低速碰撞角度偏差的吸能盒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勇刚 熊凯旋 +2 位作者 彭未来 田万鹏 刘亚春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汽车发生正面低速碰撞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面碰撞。因此,运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仿真软件对碰撞方向偏差±6°的汽车正面低速碰撞进行了仿真模拟,在确保吸能盒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能量的基础... 汽车发生正面低速碰撞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面碰撞。因此,运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仿真软件对碰撞方向偏差±6°的汽车正面低速碰撞进行了仿真模拟,在确保吸能盒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能够吸收一定能量的基础上,当汽车的碰撞角度发生偏差时也能够使吸能盒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保障车辆与乘员安全。并通过定义目标优化函数及仿真研究进行了吸能盒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吸能盒的碰撞吸能数值及碰撞角度变化时碰撞吸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具最佳吸能性能吸能盒的设计变量,即吸能盒壁厚1.5 mm、长180 mm、边数为6,此结构下在碰撞角度偏差±6°时,其T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吸能盒 LS-DYNA 角度偏差 目标优化函数
下载PDF
地铁车辆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控制值研究
11
作者 倪欣欣 张涛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7年第6期52-54,共3页
地铁车辆轮重偏差同时受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和转向架自身不平度的影响,且两部分相互独立。转向架理想情况下,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与轮重偏差成正比。针对不同项目地铁车辆,考虑到转向架和车体基本参数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具体参数对车体同... 地铁车辆轮重偏差同时受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和转向架自身不平度的影响,且两部分相互独立。转向架理想情况下,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与轮重偏差成正比。针对不同项目地铁车辆,考虑到转向架和车体基本参数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具体参数对车体同位端载荷偏差控制值进行优化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车体 同位端载荷 轮重 偏差 控制值
下载PDF
商用车方向跑偏故障排除
12
作者 边鹏 陈世江 王义全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
车辆在直线行驶过程中方向跑偏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难度,严重时还可能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分析了车辆方向跑偏的原因及对此类问题的一般处理办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故障排除过程。
关键词 商用车 方向跑偏 故障排除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54
13
作者 田涛涛 侯忠生 +1 位作者 刘世达 邓志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31-194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案.首先,将无人驾驶汽车循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成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然后基于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设计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伪梯度估计算法和伪...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方案.首先,将无人驾驶汽车循迹跟踪控制问题转化成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然后基于无人驾驶汽车横向控制系统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设计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伪梯度估计算法和伪梯度重置算法,进而实现了自主车辆的无人驾驶.该方法的实现仅用到无人驾驶汽车运行时的输入输出数据,避免了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复杂机理建模的难题,对于复杂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行过程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对不同的无人驾驶车辆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该方案已实际应用于清华大学无人驾驶汽车实验平台,在北京市丰台区的实地测试实验、在江苏省常熟市高速路的测试以及2015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现场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无人驾驶汽车 横向控制 预瞄偏差角
下载PDF
定额补贴模式能够促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吗——以拖拉机制造行业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薛洲 耿献辉 +1 位作者 曹光乔 吴萍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6,共9页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深刻影响中国农机行业发展,本文以拖拉机制造行业为例,探讨政策的定额补贴模式对农机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定额补贴模式下的农机购置补贴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偏离效应,表现为补贴政策既难以降低企业...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深刻影响中国农机行业发展,本文以拖拉机制造行业为例,探讨政策的定额补贴模式对农机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定额补贴模式下的农机购置补贴对企业创新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偏离效应,表现为补贴政策既难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也难以带动高质量产品销售,对农机企业的创新激励不足,导致政策设计与政策目标实现的需要相偏离;二是扭曲效应,表现为补贴政策主要带动了中低端农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引致社会资源向中低端产能重复扩张,最终造成高端产能供给不足而中低端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地,供给过剩加剧行业内部竞争,部分企业采取"套取补贴资金+降低产品质量"的策略开展价格竞争,冲击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不仅导致企业减少创新投入,还诱发企业生产"大马拉小车"产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产业困局,鼓励农机企业创新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额补贴 大马拉小车 创新 偏离效应 扭曲效应
原文传递
网约车的监管困境与监管创新——基于政府角色的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曾奕婧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9-197,共9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由出租车打车软件催生的网约车市场日益兴起。在方便公众出行、降低营运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价格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网约车监管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当前我国网约车监管中政府角色存在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由出租车打车软件催生的网约车市场日益兴起。在方便公众出行、降低营运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价格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网约车监管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当前我国网约车监管中政府角色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这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扭曲、政府监管的相关法律规范缺失以及政府部门自身的逐利性密切相关。政府在网约车监管中不仅应充当市场竞争的引导者,更应成为市场运行的监管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在此基础上,应从优化网约车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政府网约车监管职能的内容及其边界,加强网约车管理中的法律规范建设,完善网约车的政府监管体系等方面,来促进网约车的监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监管政策 政府角色 角色偏差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自动泊车方案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佳 侯忠生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6-2066,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自动泊车方案.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采集车周环境信息用于规划期望路径;然后,将自动泊车跟踪问题转化为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通过设计相应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自动泊车.该方案设计的优点是仅使用自... 提出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自动泊车方案.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采集车周环境信息用于规划期望路径;然后,将自动泊车跟踪问题转化为预瞄偏差角跟踪问题,通过设计相应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自动泊车.该方案设计的优点是仅使用自动泊车过程中生成的前轮转角输入数据和预瞄偏差角输出数据,没有使用任何被控车辆的信息,因此可适用于不同车型.Matlab仿真以及与PID控制方案和Fuzzy控制方案的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自动泊车 预瞄偏差角 路径跟踪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阈值的浮动车数据消噪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宏宇 郎莹 +2 位作者 韩海花 王孝广 梅文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720,770,共5页
研究通过小波函数选取等策略来构造一种适合于浮动车原始数据去噪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数据去噪是浮动车数据进行交通信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小波分析对于掺杂噪声信号的数据去噪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构造新的阈值及阈值函数进而以... 研究通过小波函数选取等策略来构造一种适合于浮动车原始数据去噪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数据去噪是浮动车数据进行交通信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小波分析对于掺杂噪声信号的数据去噪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构造新的阈值及阈值函数进而以信噪比、均方误差为指导对浮动车数据的去噪结果进行分析来确定小波基函数及小波分解层数,以此研究出针对于浮动车数据的小波阈值去噪的有效算法.通过本文构造的小波阈值算法使得浮动车数据去噪前后与遥感微波检测器(RTMS)数据的相关性提高10%以上,能够有效去除浮动车数据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去噪 浮动车 均方误差 信噪比
下载PDF
考虑横向干扰的交叉跟驰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曲大义 陈文娇 +2 位作者 郭涛 杨万三 王兹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在传统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对车辆横向位置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周边交通场景对跟随车的横向干扰特性。引入最大转移速度和疏散路程参数,建立了交叉跟驰模型并进行了交通仿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行驶车辆横向位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 在传统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对车辆横向位置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周边交通场景对跟随车的横向干扰特性。引入最大转移速度和疏散路程参数,建立了交叉跟驰模型并进行了交通仿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行驶车辆横向位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跟随车的行为变化与车辆偏离中心线的距离大小有关,交叉跟驰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道路交通场景。此模型的建立能够揭示车辆微观交互行为,对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和交通流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跟驰模型 跟驰理论 横向干扰 车辆偏移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汽车车身装配偏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道炯 邢欣 +2 位作者 吴姣 杨建明 高上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提出了借助图论的有向关联图对车身装配偏差流向与误差传递关系式进行分析的方法,构建关联矩阵、综合偏差矩阵、测量误差矩阵、约束矩阵、突变系数矩阵,建立偏差传递数学模型。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的趋势定性分析,依据误差传递数学... 提出了借助图论的有向关联图对车身装配偏差流向与误差传递关系式进行分析的方法,构建关联矩阵、综合偏差矩阵、测量误差矩阵、约束矩阵、突变系数矩阵,建立偏差传递数学模型。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的趋势定性分析,依据误差传递数学模型,经模糊判据权重确定偏差根源,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车身装配偏差控制。以某汽车后地板装配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关联图(SDG) 车身装配偏差 偏差传递关系式 统计过程控制
下载PDF
暖胎次数对轿车子午线轮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于成龙 庄磊 +6 位作者 孟照宏 王君 翟明荣 史彩霞 宋美芹 甄强 邱昌峰 《橡胶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77-280,共4页
以215/60R17轿车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结合复杂花纹轮胎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暖胎次数对轿车子午线轮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次数暖胎后,轮胎的侧偏松弛长度、有效滚动半径和侧偏性能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整体趋势一致,建... 以215/60R17轿车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结合复杂花纹轮胎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暖胎次数对轿车子午线轮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次数暖胎后,轮胎的侧偏松弛长度、有效滚动半径和侧偏性能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整体趋势一致,建立的仿真模型与试验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暖胎次数对轮胎的侧偏松弛长度、有效滚动半径的影响明显,对侧偏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轮胎的侧偏松弛长度、有效滚动半径和侧偏性能在试验前的合理暖胎次数分别为1,2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子午线轮胎 暖胎 侧向松弛长度 有效滚动半径 侧偏特性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