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prini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徐亮 刘凤英 丁倩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后DVT病人60例(DVT组),骨折后未发生DVT的病人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后DVT病人60例(DVT组),骨折后未发生DVT的病人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Caprini评分与DVT组病人的血浆D-D、FIB的关系。结果 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7.26±1.88)分、D-D(3.31±1.52)mg/L、FIB(4.48±0.72)g/L,对照组分别为(3.39±0.80)分、(0.46±0.11)mg/L、(3.60±0.68)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病人的Caprini评分与D-D、FIB水平均呈正相关(r=0.748、r=0.662,P<0.05);Wells评分与D-D、FIB水平三者联合应用鉴别诊断骨折病人发生DVT的灵敏度为97.83%、特异度为92.00%、漏诊率为2.17%、误诊率为8.0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7(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的Caprini评分、D-D、FIB水平对于诊断DVT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振群 章文洁 吴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指标模型。方法对2019年5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4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年龄≥18岁;下肢骨折包括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股...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指标模型。方法对2019年5月至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4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年龄≥18岁;下肢骨折包括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远端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踝关节骨折和足部骨折。创伤患者在术前行静脉造影检查, 4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中, 56例在术前诊断为DVT;在非DVT患者中挑选与DVT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相匹配的对照。检测指标包括常规凝血试验和血栓分子标志物, 如D-二聚体、纤溶酶-ɑ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等, 并计算Caprini评分。将DVT患者和非DVT患者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 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创伤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评估各指标预测创伤后DVT风险的效能。结果创伤性下肢骨折后发生DVT患者的tPAIC水平和Caprini评分明显大于非DVT患者(P值分别为0.036和0.016)。D-二聚体、PIC、Caprini评分是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计算新指标:预测因子 = 0.098×D-二聚体(mg/l FEU)+(-0.564)×PIC(μg/ml)+0.233×Caprini评分。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21。结论预测因子, 由D-二聚体、PIC和Caprini评分计算而得, 可较综合地涵盖创伤性下肢骨折后发生DVT患者和未发生DVT患者之间各类危险因素的变化, 能较好地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分子标志物 caprini评分 创伤性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基于Caprini和IMPROVE评分的分级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呈芹 王建国 +1 位作者 孙岩 王玉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以及济南市中医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根据Capr... 目的:探讨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以及济南市中医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和IMPROVE出血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术后血栓风险等级和出血风险,观察组采取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vs.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是患者术后DVT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DVT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分 IMPROVE评分 分级护理 腹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Caprini评分与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亚文 章左艳 +2 位作者 曹永梅 黄巍峰 李颖川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通过评估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发生与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Caprini评估量表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 目的通过评估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发生与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Caprini评估量表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患者2 40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下肢深静脉超声及血栓发生事件数、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得分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 401例创伤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483例(20.11%);DVT和非DVT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结果均无显著差异;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受试者T: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0±0.107);与低危组患者相比.极高危组患者DVT风险显著增高,表明Caprini评分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相关性。结论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可以较好的预测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住院时间预测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泽秀 黄晓兰 +4 位作者 马文琼 付洁 田艳 刘军祥 阮江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住院时间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次急性期脑梗死并发LEDVT的49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住院时间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次急性期脑梗死并发LEDVT的49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ROC曲线分析法比较入院时Caprini评分和D-二聚体值、住院时间及三者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Caprini评分和D-二聚体值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Caprini评分、D-二聚体和住院时间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分、2.31 mg/L和8天,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0.655和0.817,敏感性分别为61.2%、53.1%和75.5%,特异性分别为79.6%、78.6%和82.7%;前二者联合和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发生LEDVT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36、73.3%、79.8%和0.867、74.5%、87.8%;其AU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及住院时间用于预测急性脑梗死并发LEDVT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早期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代玲玉 赵红乐 +3 位作者 赵广芳 吕梦 史颜梅 张淑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和95例同时期入院未并发DVT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和95例同时期入院未并发DVT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Caprini评分、D-二聚体值及二者联合诊断妇科恶性肿瘤DVT的价值。结果DVT组患者Caprini评分、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rini评分、D-二聚体及二者联合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860、0.884,灵敏度分别为67.4%、90.5%、61.1%,特异度分别为87.4%、69.5%、95.8%,假阴性率分别为32.6%、9.5%、39.0%,假阳性率分别为12.6%、30.5%、4.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3%、74.8%、93.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8%、88.0%、71.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35、2.97、14.50,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7、2.97、0.42;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DVT患者的似然比与单独使用Caprini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独使用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评分联合D-二聚体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早期筛查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诊断
下载PDF
腹股沟疝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杰 张桃 +3 位作者 宁伟伟 刘振兴 黄韩冬 谢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50例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7例,女63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15~89岁...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50例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7例,女63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15~89岁。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腹股沟疝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腹股沟疝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和术后情况:350例患者中,行腹股沟疝开放手术173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177例。173例行腹股沟疝开放手术患者中,行平片修补术66例,行Lichtenstein修补术54例,行网塞-平片修补术30例,行Bassini修补术23例。177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134例,行全腹膜外修补术43例。350例患者中,335例术后未发生VTE,15例术后发生VTE。15例患者术后发生VTE[开放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2例(死亡1例)],其中深静脉血栓12例、肺血栓栓塞症3例(死亡1例)。(2)随访情况:350例患者中,349例术后1年获得随访。349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腹股沟疝复发2例、术区血清肿18例。349例患者未发生术后补片相关感染和术区切口感染。14例术后发生VTE患者1年内腹股沟疝无复发。(3)腹股沟疝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手术类别、术区压迫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Caprini评分是腹股沟疝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χ^2=13.217,9.183,4.388,8.694,Z=-4.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术后并发症 caprini评分
原文传递
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劼 蔡俊杰 朱蓓雯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 目的探讨静脉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剖宫产术的98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28)和非DVT组(n=70)。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术后3d静脉血浆中TM、TAT、t-PAIC、PIC水平及Caprini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剖宫产术后DVT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8kg/m^(2)、合并糖尿病、长期口服避孕药均为影响剖宫产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72、2.164、2.910,P<0.05)。DVT组TM、TAT、t-PAIC、PIC水平及Caprini评分均高于非DVT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联合静脉血浆TM、TAT、t-PAIC、PIC检测对术后DVT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Caprini评分与静脉血浆TM、TAT、t-PAIC、PIC水平对剖宫产术后DVT形成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可根据产妇体征表现结合上述指标制定综合预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分子标志物 caprini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医院质量管理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净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院内围手术期病人非预期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合适的管理手段和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围手术期VTE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而目前我国医疗管理上对于VTE预防措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比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院内围手术期病人非预期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合适的管理手段和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围手术期VTE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而目前我国医疗管理上对于VTE预防措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比国外医院管理方法,总结与发现我国围手术期VTE预防的关键环节,加强院内宣教,联合使用多种干预措施是围手术期VTE预防的有效管理手段。通过比较国内外围手术期血栓预防管理水平上的差距及原因,借鉴国外医院管理的先进方法与经验,积极探讨我国医院管理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医院管理层面推动院内VTE的防治,建立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流程,将指南推荐的标准化诊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临床,可降低VTE的发生率,减轻医疗负担,使更多病人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质量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手术期 caprini评分
原文传递
血栓分子标志物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文龙 沙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5-248,F0003,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栓分子标志物联合静脉血栓风险评分(Caprini)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方法 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共计120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检测患者凝... 目的 探究血栓分子标志物联合静脉血栓风险评分(Caprini)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方法 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共计120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评估患者Caprini评分。对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VT的独立风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栓分子标志物联合Caprini评分预测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风险的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35例发生DVT,占29.17%,作为DVT组,85例未发生DVT,作为非DVT组,DVT组与非DVT组年龄、性别、近半年手术史、高血压、糖尿病占比及创伤形式、骨折部位数量、创伤距入院时间、创伤距造影检查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与非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TAT)、Caprini评分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TAT、Caprini评分是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血栓分子标志物D-D、TAT联合Caprini评分计算所得预测因子,对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风险敏感度、特异度高,能够为DVT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分子标志物 caprini评分 创伤性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胸腺恶性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兴国 李辉 +5 位作者 于磊 于涛 李飞 余振 张葆勋 杜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7-50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发生率高,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腺恶性肿瘤术后VT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 背景与目的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发生率高,本研究旨在分析胸腺恶性肿瘤术后VTE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除术前常规检查以外,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后行下肢多普勒超声以明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术前术后均未接受任何形式抗凝治疗。全部患者接受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VTE的发生时间、可能的高危因素等。结果共纳入169例接受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男性94例,女性75例,年龄范围:22岁-76岁。本研究共95例患者选择胸腔镜手术,74例选择正中劈胸骨手术。全组共21例发生VTE,VTE的总发生率为12.4%。诊断VTE的中位时间为术后4 d(2 d-15 d)。根据改良Caprini评分分组,低危组(≤4分)发生率为0%(0/7),中危组(5分-8分)为7.0%(8/115),高危组(≥9分)为27.7%(13/47)(Z=1.670, P=0.0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卧床时间超过72 h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胸腺恶性肿瘤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是胸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改良Caprini评分可有效筛选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一峰 郭爱敏 +3 位作者 韩伟 马玉芬 高娜 杨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行全膝关节置换确诊的61例围术期DVT病人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入院的... 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围术期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行全膝关节置换确诊的61例围术期DVT病人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入院的244例非DVT病人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评分分别确定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和术后DVT最佳危险分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围术期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术前Caprini新危险分级中极高危(≥5分)和高危(4分)病人发生术前DVT风险分别是低危(0~2分)病人的4.600倍和3.578倍(P<0.05);术后Caprini新危险分级中极高危(≥14分)和高危(11~13分)病人发生术后DVT风险分别是中危(8~10分)病人的5.412倍和2.831倍(P<0.05);术前Caprini评分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发生术前DVT的ROC下面积(AUC)为0.663(P<0.05),最佳临界值为3.5分;术后Caprini评分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发生术后DVT的AUC为0.680(P<0.05),最佳临界值为10.5分。结论:手术前后重新划分Caprini危险分级可以有效预测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围术期 风险评估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年新 刘镇威 +2 位作者 叶观生 赖政道 张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诊断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PE患者作为PE组,另选同期60例非PE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D水平、Caprini评分、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指标。采用RO...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诊断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PE患者作为PE组,另选同期60例非PE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D水平、Caprini评分、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指标。采用ROC曲线法分析血清D-D水平、Caprini评分诊断PE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PE患者D-D水平、Caprini评分与凝血功能、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E组血清D-D水平、Caprini评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患者D-D水平、Caprini评分与WBC、CRP呈正相关(P<0.05),与APTT、PT、FIB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和Caprini评分均具有诊断PE的应用价值(P<0.05),且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0.3%和87.5%。结论血清D-D水平联合Caprini评分具有较好的PE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D-二聚体 caprini评分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aprini评分、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言 夏萍 +1 位作者 毛玉琴 陈亚群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9例合并VTE的中... 目的探讨Caprini评分、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9例合并VTE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和50例未合并VTE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VTE组和无VT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aprini评分、血D-二聚体水平及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血液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全部患者VTE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参数对VTE的预测价值。结果VTE组39例患者均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5例(12.8%)合并肺栓塞,64.1%的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全部VTE患者均予以抗凝、溶栓等对症处理,3例(7.7%)患者因肺栓塞死亡。VTE组患者的Caprini评分、极高危患者的比例、血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无VTE组(均P<0.05),α角、MA均显著大于无VTE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aprini评分、血D-二聚体水平、α角、MA均为中晚期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Caprini评分、血D-二聚体水平、α角、MA对中晚期肺癌患者VTE的发生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其中Caprini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结论Caprini评分、血D-二聚体水平、TEG均能有效预测中晚期肺癌患者VTE的发生,其中Caprini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评分 血栓弹力图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4种评分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志英 顿晓熠 +1 位作者 胡文江 吕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比较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评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疑诊DVT的T2DM患者207例,使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 目的比较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评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疑诊DVT的T2DM患者207例,使用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 DVT评分对207例T2DM患者进行DVT预测,比较4种工具的预测效果。结果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 DVT评分诊断糖尿病合并DV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038、0.877±0.027、0.656±0.039、0.864±0.028;灵敏度分别为48.75%、80.00%、55.00%、78.75%,特异度分别为81.89%、89.76%、70.08%、88.19%,约登指数分别为0.306 4、0.697 6、0.250 8、0.669 4。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DV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正的Genev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与Wells DVT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du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与Caprin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评分灵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修正的Geneva评分>Wells DVT评分>Caprini评分>Padua评分,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修正的Geneva评分>Wells DVT评分>Padua评分>Caprini评分,约登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修正的Geneva评分>Wells DVT评分>Padua评分>Caprini评分。结论 Padua评分、修正的Geneva评分、Caprini评分和Wells DVT评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T2DM患者DVT的发生风险,其中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 DVT评分预测价值最高,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预测价值略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 Padua评分 修正的Geneva评分 caprini评分 WELLS DVT评分
下载PDF
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柯剑凡 谢月桂 黄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3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VTE患者43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VTE患者117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VTE患者43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VTE患者117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aprini评分、术前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手术时间≥120 min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年来肺癌手术患者术后VTE发生率逐年上升,年龄≥65岁、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120 min,对于此类人群,术后极易发生VTE,术前应注意VTE早期预警,采取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规范抗凝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评分 肺癌 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及血清HDL、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明 周建国 +1 位作者 张彬 刘小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278-1281,1286,共5页
目的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瑞金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瑞金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无DVT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预测效能。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及血清PAF水平均高于无DVT组,而血清HDL水平低于无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较无DVT组长,ASA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较无DVT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入院时间长、ASA分级Ⅲ~Ⅳ级、Caprini评分增加、HDL水平降低、PAF水平升高均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联合预测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效能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其曲线下面积为0.867。结论Caprini评分及血清HDL、PAF水平可预测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 caprini评分 高密度脂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Caprini评分、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冕 杨雄杰 周守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Caprini评分、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根据住院期间双下肢...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Caprini评分、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根据住院期间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血栓组(42例)和无血栓组(80例),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FAR、Caprini评分、D-D等指标的差异。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比较FAR、Caprini评分、D-D单独及联合对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栓组糖尿病患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4分患者占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患者占比、使用脱水药物>5 d患者占比、Caprini评分及D-D、FAR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OR=1.803,95%CI:1.173~2.769)、D-D(OR=1.589,95%CI:1.235~2.043)、FAR(OR=1.609,95%CI:1.075~2.408)为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aprini评分、FAR、D-D三者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FAR、Caprini评分、D-D与急性脑梗死后LDVT形成有关,可作为LDVT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下载PDF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风险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项晓婷 张会 +5 位作者 苏畅 胡桑 张真 许静 仲蕾 陆雅维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12,共7页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Caprini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为38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aprini评分、D-二聚体、BMI、既往病史、化疗、导管规格、肢体选择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UC):Caprini评分单独预测为0.714,D-二聚体单独预测为0.636,两者联合预测为0.876,(95%CI:0.840-0.906)。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高,Brier评分和校正曲线都表现了较好的校准度。H-L检验(χ^(2)=3.505,P>0.05)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 Caprini评分联合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的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有效地预测PICC相关性血栓的早期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相关性血栓 caprini评分 D-二聚体 可视化模型
下载PDF
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强 陈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9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发作期外寒内饮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34例。对...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发作期外寒内饮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肺功能指标[单位肺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吸气分数(IC/TLC)],Caprini评分,血浆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白细胞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LCO/VA、IC/TLC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aprin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MSP、IL-4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同时可改善肺通气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外寒内饮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caprini评分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