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术文化资本化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武术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聪 任璐 +3 位作者 汤金洲 袁冰 李旭东 马龙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2-70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武术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武术发展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同时,全球化也给武术发展带来了机遇,正确处理和回应是决定武术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得出,武术文化具有资本价值,通...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武术发展问题。研究发现,武术发展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同时,全球化也给武术发展带来了机遇,正确处理和回应是决定武术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得出,武术文化具有资本价值,通过资本化,使之在市场调节下运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体现出武术的社会价值。武术文化资本化是武术创新与传承、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发展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武术文化有自己的优势与弱势,在资本化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这两个方面。通过资本化,使武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并通过产业化实现武术文化资本价值,促进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资本化 全球化 文化消费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新产消合一理念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庆春 曹晨 马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129,共4页
既有的产消合一研究的两个范畴都没有指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的依存关系,同时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性。新产消合一理念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和谐的氛围下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合二为一的整体,它体现了和谐与合作的内... 既有的产消合一研究的两个范畴都没有指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的依存关系,同时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性。新产消合一理念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和谐的氛围下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合二为一的整体,它体现了和谐与合作的内涵,凸显了两者在情感方面的依存关系。该理念已有消费资本化、产消联盟、共创价值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同时也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提升供应链整体价值。该理念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及顾客满意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和谐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消合一经济 生产消费者力量 新产消合一 消费资本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对工人的抽象统治——主体性哲学的三重批判维度 被引量:3
3
作者 程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9,共12页
反思机器替代人类体能与人类智能引起的工人阶级传统社会地位深刻变革的主体性困境,必须超越"非批判的实证主义"的"技术决定论"或"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的"技术威胁论"的非历史性价值立场。从人... 反思机器替代人类体能与人类智能引起的工人阶级传统社会地位深刻变革的主体性困境,必须超越"非批判的实证主义"的"技术决定论"或"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的"技术威胁论"的非历史性价值立场。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人与世界关系的三重基本向度出发,自然科学技术分别推动建构并异化反噬了三种不同的现代性主体:认知主体、权利主体和欲望主体。首先,作为工人理性认识进而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资料,机器在信息时代的"去技能化"加速催生模糊生产同生活之间界限的"非物质劳动"新型协作形态。资本则越来越成为自主吸纳智力资源来全面筹划制造剩余价值的生命权力。其次,以技术合理性特别是算法治理为重要统治方式的资产阶级将应当享有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的政治解放权利成果的无产阶级管控成隐匿维护当前极权主义等级结构的"无用阶级"。最后,消费领域景观符号通过大众媒介捕捉操控的数字化虚拟需要,又在休闲时间内填充劳动者自由解放的意识形态幻象。这样,机器体系的资本化应用最终产生了对工人活动从生产到消费、从物质到精神的整体规训。而立足于马克思澄清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的唯物史观,新时代亟须重构历史主体位置的"卢德分子"的革命任务就有赖于打破资本主义对人工智能的垄断占有,使其自觉转变为走向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指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资本化 人工智能 非物质劳动 无用阶级 符号消费
下载PDF
经济波动、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坤 卢倩倩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本文基于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了经济波动在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间的调节作用。面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波动和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 本文基于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了经济波动在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间的调节作用。面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波动和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对收入分配差距分别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2)以债券交易规模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通过显著影响消费倾向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经济波动则通过显著影响收入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3)以股票交易和基金交易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间接影响,受到经济波动程度的调节。本文最后建议,金融市场化改革必须兼顾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亦需要通过规范金融市场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来实现包括收入公平分配在内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收入分配 消费倾向 中介效应 资本市场发展
原文传递
评所谓“消费资本化”理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尹世杰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消费资本化"论者认为,消费行为可以转变为投资行为,消费可以"资本化",这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极大误解,是极其错误的,它在实践中必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对这种"理论"应予... "消费资本化"论者认为,消费行为可以转变为投资行为,消费可以"资本化",这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极大误解,是极其错误的,它在实践中必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因此,对这种"理论"应予以抵制,并倡导文明、科学、合理的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资本化” 消费 生产 投资 科学消费
下载PDF
论作为“技术人工物”的城市霾及其资本化
6
作者 葛玉海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3,共10页
关于“技术人工物”本质规定性的探讨,历经了“二重性”“三重性”“意向性”和“系统性”等多个阶段。日益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广义的“功能”“意向”或“合目的性”也是技术人工物的本质规定性。霾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地域性。城市霾... 关于“技术人工物”本质规定性的探讨,历经了“二重性”“三重性”“意向性”和“系统性”等多个阶段。日益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广义的“功能”“意向”或“合目的性”也是技术人工物的本质规定性。霾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地域性。城市霾是一种技术人工物,具体表现为:技术产物作为其主要来源;技术工具和方法作为其监测和检测手段以及分析方法;技术语言作为其表达方式,以及技术进步作为治理城市霾的主要力量。作为技术人工物的城市霾的资本化,是通过与之伴生的空气净化器这类技术人工物来间接实现的。人们对城市霾的“间接消费”反映出其消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掩藏于这种片面性和局限性背后的生态危机和生活方式转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城市霾 资本化 消费异化
原文传递
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的市场取向研究
7
作者 黄孝俊 李林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00年第5期45-46,共2页
本研究以杭州市 1999年 11月出台的《杭州市区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突破口 ,对杭州市民做抽样调查 ,籍此对我国实施城市住房分配货币化之路作初步探讨。本文在居民对货币化分配政策的态度及其政策出台、实施给居民带来... 本研究以杭州市 1999年 11月出台的《杭州市区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突破口 ,对杭州市民做抽样调查 ,籍此对我国实施城市住房分配货币化之路作初步探讨。本文在居民对货币化分配政策的态度及其政策出台、实施给居民带来的消费观念的变化等诸多方面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分配 货币化 消费
下载PDF
人力资本、公共服务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尚希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共3页
从反面来看,低技术含量、少数人富裕、环境不友好的发展都不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发挥"人"的核心作用,关键是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强化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公共服务或公共消费不单属于纯粹的需求范畴,更是一个消费... 从反面来看,低技术含量、少数人富裕、环境不友好的发展都不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发挥"人"的核心作用,关键是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强化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公共服务或公共消费不单属于纯粹的需求范畴,更是一个消费的人力资本化的过程。在市场逻辑下,个人、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导致起点不平等;而"限高补低"的收入分配调整仅是较为机械的结果公平。公共服务消费是缩小人力资本差距、实现起点和机会公平、防范社会公共风险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可以实现高技术含量、环境友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共服务 消费的人力资本化
原文传递
符号消费视域下的女性消费及其批判——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庆霞 孙熙雯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1年第10期71-77,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社会由生产型社会转变成消费型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女性成为最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女性消费是符号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性身体消费则是女性消费的核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社会由生产型社会转变成消费型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女性成为最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女性消费是符号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性身体消费则是女性消费的核心。基于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对女性消费的解构,能够进一步了解资本逻辑下消费的本质。通过给予消费社会一种社会历史视角和辩证的思考,可以发现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不足。在消费生活繁荣和丰盛的今天,这一反思对于科学、理性的消费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资本主义 女性消费 符号消费
原文传递
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冬芳 秦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0,共9页
平台资本主义通过消费异化隐蔽地控制了人们的消费生活,资本在消费领域疯狂榨取超额利润。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以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学理探源为出发点,探究平台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垄断本质,梳理平台资本主义... 平台资本主义通过消费异化隐蔽地控制了人们的消费生活,资本在消费领域疯狂榨取超额利润。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以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学理探源为出发点,探究平台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垄断本质,梳理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由此展开对平台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客体性透析、生产性批判、社交性审视和监控性解蔽。探索新时代推动我国平台消费健康发展的对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建立科学合理的平台消费秩序,防止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推动平台技术创新,加强对平台消费者数据信息的保护;增强消费者对平台消费的理性认知,摆脱平台权力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资本主义 消费异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数字劳动还是数字消费:对数字劳动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辨正
11
作者 李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数字受众网络空间活动界定为数字劳动,从而确立了一切网络行为皆劳动、数字用户商品化等理论。然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数字受众的网络空间活动在属性上应当归于数字消费而非数字劳动,并未...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数字受众网络空间活动界定为数字劳动,从而确立了一切网络行为皆劳动、数字用户商品化等理论。然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数字受众的网络空间活动在属性上应当归于数字消费而非数字劳动,并未创造剩余价值,而旨在实现剩余价值。透过马克思的资本生产与再生产整体性原理,以及该原理中销售与消费的逻辑关系、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运动关系,可以探赜出数字消费构成了资本数字化再生产整体性中的重要环节,数字平台正是销售与消费的数字化升级版媒介,生产消费者并非生产性劳动者与消费者的二合一,而应指谓数字消费者,从而,数字劳动与数字消费的边界得以显现出来。将数字消费从数字劳动中辨识出来,在理论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在实践上则有益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现人民美好数字生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劳动 数字消费 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 平台资本主义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异化的深层根源及其演化逻辑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善奇 张鑫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消费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权力不断向消费领域扩张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二次剥削”,消费越来越脱离商品使用价值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需要”,异化为... 消费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权力不断向消费领域扩张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二次剥削”,消费越来越脱离商品使用价值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需要”,异化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畸形怪胎”。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平台资本凭借大数据、云存储、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对消费者构建了一套“横向双向不可见”和“纵向单向透明”的全景敞视监狱式的监管模式,消费者被特殊的程序算法分割在不同的“信息茧房”之中,通过游戏化运行方式最大化将消费者注意力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消费者隐私信息完全暴露在资本的监视和控制之下,消费自主性的丧失使消费异化达到了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消费异化 自主消费
原文传递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辉 郑祥民 许健 《软科学》 CSSCI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首先就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以及对我国的特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自然资本论 清洁生产 绿色消费
下载PDF
“空间也是金钱”: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生产与消费——基于对酒吧经营与消费的调查
14
作者 黄燕华 《学海》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2,共11页
城市化进程中空间的制度性分化与区隔重新定义了空间的性质和人们的生活,打造具有社会性的公共空间成为消费新时代资本扩张的重要方式。立足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本文提出制度性空间-日常生活实践-社会性空间这一框架,分析酒吧经营者... 城市化进程中空间的制度性分化与区隔重新定义了空间的性质和人们的生活,打造具有社会性的公共空间成为消费新时代资本扩张的重要方式。立足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本文提出制度性空间-日常生活实践-社会性空间这一框架,分析酒吧经营者如何整合社会语境中的异质性要素对空间和人群进行再组织,打造另类的社会生态以激活空间的经济效益。声光电等场所布置为进入酒吧的人群构建了特定的集体休闲叙事,人群组织和位置安排则进一步形成娱乐性消费动员。通过制度性空间中的“游走”和具体空间的“介入”“挪用”实践,人们各自生成了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图景,共同支撑宏观社会的运转和资本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资本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日常生活实践 空间消费
下载PDF
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吗?——人类“欲望”的三个向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瑞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5,共10页
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从本质上探究,生态危机导源于人性中欲望的复归和释放,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因此,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要将"欲望"纳入历史的通道,作为考量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依... 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从本质上探究,生态危机导源于人性中欲望的复归和释放,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因此,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要将"欲望"纳入历史的通道,作为考量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依据。近代主体性哲学构建了一个由"征服自然的欲望"、"追求财富的欲望"和"过度消费的欲望"内在勾连的逻辑框架,并构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三个向度。因而,消费只是生态危机的表象,并不是其根源。消解由欲望高度张扬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需要建立伦理规制,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欲望 工业主义 资本主义 消费欲望
原文传递
劳动、消费的当代异化及其扬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冲霄 白雪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当代异化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通过对虚假需要、虚假幸福的分析,揭示异化消费的机理,从而彻底地明确了这种消费的异化本性。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当代异化的主要特征,并据此阐明当代异化必然造成精神痛苦的不断积累... 当代异化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通过对虚假需要、虚假幸福的分析,揭示异化消费的机理,从而彻底地明确了这种消费的异化本性。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当代异化的主要特征,并据此阐明当代异化必然造成精神痛苦的不断积累,这正是它的反动性所在。精神痛苦成为当代异化及与其紧密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自我扬弃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当代资本主义 异化消费 异化的扬弃
下载PDF
审美资本主义的中国路径:从“宜家”到“家园”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永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6期55-60,共6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城市消费者展露出消费全球符号的欲望。他们透过产品的象征性投射自我概念,确立新的社会身份。本研究就全球家具家居品牌"宜家"和本土品牌"无用"的生活体验空间"家园"为研究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城市消费者展露出消费全球符号的欲望。他们透过产品的象征性投射自我概念,确立新的社会身份。本研究就全球家具家居品牌"宜家"和本土品牌"无用"的生活体验空间"家园"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资本主义时代品牌符号系统的构成。"宜家"和"家园"都在品牌理念与设计美学中植入本国农业文化的传统。不同的是,"宜家"透过全球标准化的符号系统支持瑞典的地方性和品牌文化的建设,以感官游戏协调各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家园"则以复兴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为品牌内核,融合了知识分子式的禁欲美学和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怀旧情绪,因而正符合全球新兴的消费潮流。两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审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资本主义 全球化 传统文化 符号性消费 自我概念
下载PDF
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及其警示
18
作者 蒋在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消费虽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风尚,但是也面临着工具性需要被社会性需要取代、注重消费品的符码意义等现实困境,再加上技术的促逼、个体的价值困境致使消费异化进一步加剧。文章在认清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前提下,提出了要培养积... 消费虽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风尚,但是也面临着工具性需要被社会性需要取代、注重消费品的符码意义等现实困境,再加上技术的促逼、个体的价值困境致使消费异化进一步加剧。文章在认清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前提下,提出了要培养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立足现实需要,超越物欲心理;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环境等健康消费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消费 异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Mass Production" in the Mass Consumption Societies The Case of Male Bodybuilding
19
作者 Guillaume Vallet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3期208-218,共11页
Nowadays, the body seems to be the perfect object of consumption. People use it to define themselves but also as a vehicle that can send signs to others in the hope that their body will be a factor of social integrati... Nowadays, the body seems to be the perfect object of consumption. People use it to define themselves but also as a vehicle that can send signs to others in the hope that their body will be a factor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ocial recognition. Hence we can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s of body transformations which go along with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everything seems possible for everybody, with no limit whatsoever. Indeed, if you want your body to be seen, you have to "produce" it before. The practice of bodybuilding sustains efforts in that direction: historically born and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it came to embody its value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hat is observations in three bodybuilding Gyms and 30 interviews with bodybuilders in Fr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dybuilding reflects the consumption society's norms, that is a practice in which the body is in tension between imitation and distinction, hence showing the will to be "like others but in better" thanks to the production of a nice and "massive" body. Such a dimension could sometimes be dialectical, when the body becomes a source of alie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BUILDING capitALISM consumption societies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能否使资本主义摆脱危机的厄运——“生产—消费”认知模式下的误区与批判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慧民 宋路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49-59,共11页
伴随着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条件和方式,诸如生产要素构成、市场数字化、资本形态、资本剥削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延缓了资本主... 伴随着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条件和方式,诸如生产要素构成、市场数字化、资本形态、资本剥削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延缓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但认识把握数字资本主义的意义和限度,必须走出"生产-消费"认知模式的误区。数字资本主义不过是暂时化解资本固有的生产过剩危机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失衡的发展趋势。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本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所引发的危机正以新的面貌和形式出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依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危机 “生产—消费”认知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