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产方式”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峰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3-38,共36页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但表达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其基本用法我认为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但表达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其基本用法我认为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这句话中"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我认为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劳动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研究对象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贫困结构范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为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2,169,共7页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贫困结构范式的典范,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为主线,分析了同资本一道发展的贫困,他指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驱使和竞...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贫困结构范式的典范,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为主线,分析了同资本一道发展的贫困,他指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驱使和竞争的外在强制作用下,工人的工资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贫困被再生产出来。只有通过工人斗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工人彻底摆脱贫困。当前中国要加强和完善各项社会政策和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 工资制度 贫困积累 启示
下载PDF
马克思对“工业病理学”的创造性发展
3
作者 钟玉晨 肖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24,共4页
18世纪的医生拉马齐尼提出“工业病理学”概念并以此研究公共卫生,尤其是职业健康问题。马克思汲取这一概念和相关理论,把对个体和群体患者疾病的研究翻转成对于导致工业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的研究,从资本批判的高度揭示出工业... 18世纪的医生拉马齐尼提出“工业病理学”概念并以此研究公共卫生,尤其是职业健康问题。马克思汲取这一概念和相关理论,把对个体和群体患者疾病的研究翻转成对于导致工业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制度的研究,从资本批判的高度揭示出工业病背后的资本逻辑,说明了工业病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分工模式催生了工业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效用和增殖原则的主导下必然会造成工人阶级身体和精神的异化与病态化。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剩余价值,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人阶级的健康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病理学 资本主义分工模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职业健康
下载PDF
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矛盾:历史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袁志刚 陆铭 陈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65,共9页
经济全球化进程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就开始了 ,并导致了全球帝国主义矛盾的激化 ,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化的暂时中断。二战以后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化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全球化进程呈现新的特征 。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垄断 竞争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一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202,共20页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性目的,也是不断驱动它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必然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原料和生产资料都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通过价值转移...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性目的,也是不断驱动它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必然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原料和生产资料都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通过价值转移和补偿,在商品中仍然是一个不变量,价值增殖中唯一的变量来自工人的活劳动,并且,当它使用生产资料改变原料的活动发生之后,活劳动本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已经包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关系颠倒,如同人创造了上帝,却自己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一样,明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产品,可是它实际发生了产品反过来支配和统治工人的创造性主体与被创造物客体的关系颠倒。这正是敌我性的劳动关系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异化
下载PDF
马克思对生态问题根源判定的理论超越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洋 李燕芳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23年第3期29-40,共12页
生态问题越发严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问题根源的关注。文化观念论、经济活动论和经济制度论众说纷纭,但由于其缺乏深层性、系统性与历史性,致使理论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从而未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生态治理。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坚持... 生态问题越发严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问题根源的关注。文化观念论、经济活动论和经济制度论众说纷纭,但由于其缺乏深层性、系统性与历史性,致使理论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从而未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生态治理。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坚持“实践辩证法”与“历史生成论”的有机统一,在聚焦历史实践、跳出历史具体、坚持历史生成中将生态问题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为生态问题的本质呈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地球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张力。在当代语境,把握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源说就是要将其转化为全球生态问题的治理基础、治理原则、治理方式与治理目标,以回应形形色色的西方生态思潮,消解西方生态话语霸权,解决全球生态问题,将人类推向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问题根源 马克思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东方道路——晚年马克思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一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35,237,共17页
马克思深刻说明了商品物的使用价值不过是工人具体劳动塑形和构序活动的对象化结果,但作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力的消耗”,在商品交换中必然客观抽象为离开其“自然形式”的价值关系,这种不可见的价值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则会以另一种特殊... 马克思深刻说明了商品物的使用价值不过是工人具体劳动塑形和构序活动的对象化结果,但作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力的消耗”,在商品交换中必然客观抽象为离开其“自然形式”的价值关系,这种不可见的价值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则会以另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颠倒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货币及资本关系的历史生成。并且,开始进行古代社会历史和人类学研究的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自己在经济学研究中所面对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经济的社会赋型,并非所有地区或民族必然通过的历史阶段,特别是俄国等存在着的土地公有条件下的公社制度,所以,晚年马克思开始明确西欧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道路本身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致查苏利奇的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东方道路
原文传递
《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用法、分类与含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学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7-80,共14页
"生产方式"在《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中共使用了592次,有30种情况。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的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在生产的技术组织维度上使用的,指的是生产的技术组织形式;二是在生产的劳动交换维度上使用的,指的... "生产方式"在《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中共使用了592次,有30种情况。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的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在生产的技术组织维度上使用的,指的是生产的技术组织形式;二是在生产的劳动交换维度上使用的,指的是生产的劳动交换形式;三是在生产的社会性质维度上使用的,指的是生产的社会历史形式。在这三个维度上对生产方式的众多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全方位的探讨。梳理《资本论》中生产方式的用法,弄懂生产方式在《资本论》文本中的类别和含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美学意蕴及当代启示
9
作者 孙琳琼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2,共9页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整体生存结构,从而把对人类自由解放的研究推进到对作为自由活动之典范的审美活动的考察,由此丰富发展了其哲学思想。具体而言,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审美主体能...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整体生存结构,从而把对人类自由解放的研究推进到对作为自由活动之典范的审美活动的考察,由此丰富发展了其哲学思想。具体而言,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审美主体能力和客体条件的破坏,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追问审美活动的社会现实基础即自由时间的充分运用,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与自由活动的对抗性,寻找到现实政治经济活动与审美自由活动的可通达性和无产阶级自由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更好地理解美的理想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定位,更好地立足现实创造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审美 人的自由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球化理论:一个阐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荻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6,20,共5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理论建构,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体系。这两者的分野,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或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并不依赖单一逻辑。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年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理论建构,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体系。这两者的分野,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或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并不依赖单一逻辑。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年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逻辑表现为金融化和掠夺式积累,这其实是代表了部分资本的利益,对于全部资本或整个体系而言甚至具有毁灭性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体系 全球化 后进发展
下载PDF
先进生产力与人和自然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敏仁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先进生产力应该具备在技术形态、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三个方面的先进性。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漫长时期,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生产力不发达,人类社会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水平急剧提高,... 先进生产力应该具备在技术形态、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三个方面的先进性。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漫长时期,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生产力不发达,人类社会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水平急剧提高,但由于人们忽视了生产力的文化属性,造成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恶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经济,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文化属性,表现了在更高层次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生产力 近代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知识经济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交往异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2
作者 于天宇 秦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0-60,共11页
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联合进一步激化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主体间交往的异化问题,呈现出交往主体虚拟化、交往形式碎片化以及交往关系表象化等新表现。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主体间的交往过程纳入资本增殖过程的现实后果,在一定程度上... 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的联合进一步激化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主体间交往的异化问题,呈现出交往主体虚拟化、交往形式碎片化以及交往关系表象化等新表现。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主体间的交往过程纳入资本增殖过程的现实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数据与数据之间的交往所掩盖,人在资本的宰制下进一步被工具化。对此,数字社会主义构建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破除数字资本主义交往异化提供了一种理想范式,但其在实践层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回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探寻破除资本统治、维护数字技术良性发展、解决数字资本主义交往异化的根本性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异化 数字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数字社会主义
下载PDF
近代长沙工商业转型的历史与思考
13
作者 陈先枢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湖南长沙工商业的改革最早出现在清同治年间,主要体现在商业组织形式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由个体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型是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 近代工商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公司制 股份制
下载PDF
《大纲》“总体性”思想的当代运用——论列斐伏尔的“都市空间”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婧 《哲学分析》 2023年第4期126-136,199,共12页
列斐伏尔通过对《大纲》中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维度的发掘,阐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性”构思。以此为基础,列斐伏尔将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在危机中的转型,把握为这一“总体性”在西方民族国家内部失衡及其世界性... 列斐伏尔通过对《大纲》中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维度的发掘,阐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性”构思。以此为基础,列斐伏尔将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在危机中的转型,把握为这一“总体性”在西方民族国家内部失衡及其世界性的重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都市空间”作为一种既具弹性又等级化的空间网络,成为政治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化的有力工具。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发展了对西方主导下的都市化进程的批判,但未能对东方国家都市化的定向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总体性 都市空间
下载PDF
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再研究——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统一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旭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5,共8页
价值转形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社会生产发展演化的价值转形条件生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分析,蕴含其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历史分期。按照马克思对这一进程的历史分期,价值规律发挥作... 价值转形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社会生产发展演化的价值转形条件生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分析,蕴含其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历史分期。按照马克思对这一进程的历史分期,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经历了由商品按照个别价值(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交换向按不完全市场价值交换、按市场价值交换和按生产价格交换的历史转化过程。这一历史转化进程所涉及的市场价值、资本及其构成以及生产方式演化等范畴,构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不同的中介,借由这些具有历史规定的中介范畴,马克思完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的分析。因此,科学地把握价值转形理论,必须回到社会经济系统及各要素的生成历史,回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中所遵循的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相统一的方法,才能真正地理解价值转形为什么是一个自洽的科学的论断,进而消除各种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转形 价值规律 历史过程 逻辑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政治经济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辨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卫兴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77,共11页
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必须弄清楚相关的四个关键性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明确界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2)《资本论》或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体系... 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必须弄清楚相关的四个关键性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明确界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2)《资本论》或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体系是多层次的,其中基础层次的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3)对《资本论》中所应用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多种含义必须准确把握;(4)从《资本论》第一卷体系结构的篇章安排看,第二篇专篇讲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是将资本统治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出发点。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见解。两者的含义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不应等同。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有个发展过程,不应当将他于1979年11月与外宾谈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他在"南方谈话"后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相同的含义。邓小平和陈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上互相认同与支持,将两人的观点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是不符合事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及破解
17
作者 李垣 姚雪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的根源在于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生产和资本家的高利润,其造成的后果是人自身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同时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的根源在于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生产和资本家的高利润,其造成的后果是人自身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对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的绿色消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易生存的社会,才能破解消费主义,理顺人的需求、满足、商品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恢复对自然的尊重,确立劳动幸福观,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消费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下载PDF
深生态学: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新诠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海夫 段学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215,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生态思想有无"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表面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缺少关于生态危机的系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在生态危机方面,但是,如果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深...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生态思想有无"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表面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缺少关于生态危机的系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在生态危机方面,但是,如果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深层的动因分析以及对未来关切的研究,可以确证的是,马恩理论中有着科学丰富的深生态思想,这种深生态思想同时蕴含着解决生态危机的批判性路径,其理论旨趣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正确认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凝聚生态共识是理论研究者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异化 深生态学 生态危机
下载PDF
现实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及其启示——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哲学沉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航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9-53,共5页
面对新世纪,我们有必要在哲学层面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深层次反思,以深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21世纪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极具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当代实际,结合历史经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 面对新世纪,我们有必要在哲学层面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深层次反思,以深化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21世纪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极具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当代实际,结合历史经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审视,并揭示出现实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1)现实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2)现实社会主义是暂时还无法彻底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3)现实社会主义是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三大特征的揭示,为我们未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时代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理论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郗戈 朱天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8,158,共11页
如何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定位是马克思一生反复思索的难题,而对这一的问题求索集中体现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问题的研究中。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在不同时代境遇和思想语境中剖析资本主... 如何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定位是马克思一生反复思索的难题,而对这一的问题求索集中体现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问题的研究中。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在不同时代境遇和思想语境中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中,青年马克思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解释模式统摄人类历史过程。而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以资本主义的当下特征为线索追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成历史。上述理论在《资本论》中进一步地系统化为以暴力、法律、技术、经济四重维度构成的原始积累理论,同时还尝试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中的具体机制即资本形式的变迁与现代资本家的诞生。马克思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问题的基本理论视野是前后连贯的。不断变化的研究角度、学科视阈、理论术语,体现出马克思探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双向深化中,形成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的多维度"起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所有制 原始积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