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灾害后的杉木人工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方怡然 潘澜 薛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9-616,共8页
2008年1—2月,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广东粤北地区,造成大面积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被破坏。探讨粤北地区冰雪灾害后杉木人工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关系,对杉木林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实地调查、半球... 2008年1—2月,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广东粤北地区,造成大面积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被破坏。探讨粤北地区冰雪灾害后杉木人工林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关系,对杉木林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实地调查、半球面影像技术和稀释平板法等方法,研究恢复期间杉木林内不同林隙的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关系,旨在为杉木林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林冠开度从10.93%增加到18.36%,叶面积指数从2.70减少到1.88,直射光从3.21mol·m^(-2)·d^(-1)增加到9.29mol·m^(-2)·d^(-1),散射光从3.02mol·m^(-2)·d^(-1)增加到5.41mol·m^(-2)·d^(-1),总光照从6.23mol·m^(-2)·d^(-1)增加到14.70mol·m^(-2)·d^(-1)。林冠开度与所在林隙范围、直射光、散射光和总光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面积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叶面积指数与直射光、散射光和总光照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各样方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0.67~8.07×106、2.83~16.33×105和6.07~48.33×105CFU·g^(-1),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34~1.88mg·kg^(-1)、196.20~418.03mg·kg^(-1)和1.00~2.00 mg·L^(-1)。林冠开度与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呈显著二项式关系。综上可见,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密切,一定范围内,较大的林冠开度的有利于受灾杉木人工林林下光照条件的改善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但当林冠开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土壤酶活性下降。因此,冠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林内光分布和反映土壤环境质量,进而影响林木整体的光合性能和林木恢复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林冠开度 林下光照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