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的猕猴桃冠层叶密度测量方法
1
作者 韩皓名 石复习 席新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的猕猴桃果园叶密度测量方法,旨在为猕猴桃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确的指导。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10个密度不同的猕猴桃冠层建立点云数据集,利用RandLA-Net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6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猕猴桃冠层的树叶... 提出了一种基于LiDAR的猕猴桃果园叶密度测量方法,旨在为猕猴桃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确的指导。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10个密度不同的猕猴桃冠层建立点云数据集,利用RandLA-Net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6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猕猴桃冠层的树叶、树枝和T型架点云进行语义分割;然后,计算仅包含树叶信息的冠层点云表面积,通过与人工落叶后的实测冠层叶属性(叶面积、叶片数)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得到冠层叶点云表面积与真实冠层叶属性的关系;最后,将3 m×3 m的猕猴桃冠层区域划分为400个225 cm^(2)的小网格区域,用以生成冠层叶密度图。结果表明:RandLA-Net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猕猴桃冠层的树枝、树叶与T型架点云进行分割,模型平均总体精度OA达到92%以上,平均交并比mIoU为81.4%,冠层实测叶面积与冠层叶点云表面积的回归分析中获得了较高的相关性R=0.78,回归方程为y=1.491x+8315。对于每个猕猴桃冠层点云数据,通过Alpha-shape算法计算网格区域的冠层体积和预测网格真实叶面积的方法生成冠层叶密度图。所开发的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的猕猴桃冠层叶密度测量方法,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要求,可以为果园冠层喷药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冠层叶密度 点云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精准喷雾
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7
2
作者 沈秀瑛 戴俊英 +2 位作者 胡安畅 顾慰连 郑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6-252,共7页
本研究通过3年试验,证明了玉米群体冠层特征及群体内光分布和光合效率随种植密度和施N量而有明显变化。叶面积大小是导致冠层特征变化的主导因子。平展型单交种丹玉13的籽粒产量高限出现在最大LAI变化于4.10—4.75之间,其冠层垂直方向... 本研究通过3年试验,证明了玉米群体冠层特征及群体内光分布和光合效率随种植密度和施N量而有明显变化。叶面积大小是导致冠层特征变化的主导因子。平展型单交种丹玉13的籽粒产量高限出现在最大LAI变化于4.10—4.75之间,其冠层垂直方向上最大叶面积密度趋于由中部向中上部推移。叶片倾角和消光系数调节幅度趋于明显增加,光合速率、净同化率和相对生长率尚未明显下降。光截获率达94.0—95.0%,冠层中部透光率在15%以上,光合有效辐射在200—300μE/m^2s,群体光能利用率达1.3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 光截获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我国4种主要苹果树形光合能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照全 赵晨霞 +1 位作者 李志强 张显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3-859,共7页
光合作用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取决于树冠内叶片的光合作用分布。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三维树冠光合耦合模型模拟比较我国4种主要苹果树形(小冠疏层形、疏散分层形、纺锤形和开心形)光合能力的三维分布和... 光合作用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取决于树冠内叶片的光合作用分布。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三维树冠光合耦合模型模拟比较我国4种主要苹果树形(小冠疏层形、疏散分层形、纺锤形和开心形)光合能力的三维分布和日变化。试验于2010—2012年在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园进行,通过实测确定三维树冠内叶片和辐射分布,根据不同辐射下叶片最大光合速率经验公式计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三维树冠空间内的分布。结果表明,Pn的三维分布和相对辐射相似,在树冠上部变化平缓,在树冠内随辐射的降低而急剧减少;光合总量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叶面积密度。通过对4种主要苹果树形光合能力分析研究发现,当PAR=1 500μmol.m 2.s 1时,4种树形的Pn分别为:小冠疏层形6.72μmol.m 2.s 1、疏散分层形7.52μmol.m 2.s 1、纺锤形7.24μmol.m 2.s 1、开心形9.88μmol.m 2.s 1。不同树形日光合总量的差异主要与叶面积指数相关;在晴天,单位地面上4种树形的日光合总量分别为:小冠疏层形665.5 mmol.m 2.d 1、疏散分层形791.7 mmol.m 2.d 1、纺锤形752.6 mmol.m 2.d 1、开心形601.1 mmol.m 2.d 1。研究表明,4种苹果树形中开心形树冠Pn高,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而其他3种树形的光合总量大,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形 叶面积密度 辐射 光合能力 三维分布 日变化
下载PDF
我国4种主要苹果树形冠层结构和辐射三维分布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照全 赵晨霞 +1 位作者 程建军 张显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树体结构和辐射分布是影响果树冠层光合生产力和果实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苹果生产中4种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参数以及叶面积密度(LAD... 树体结构和辐射分布是影响果树冠层光合生产力和果实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苹果生产中4种主要树形的树体结构参数以及叶面积密度(LAD)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三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开心形树冠的枝量(894×103·hm-2)和叶面积指数(LAI,2.53)最小,其他3种树形中小冠疏层形分别为2 280×103·hm-2、4.14,疏散分层形分别为2 119×103·hm-2、3.98,纺锤形分别为2 190×103·hm-2、3.88。不同树形LAD三维分布各不相同,小冠疏层形苹果树的叶片主要分布在树冠的0.5-1.5 m之间,疏散分层形和纺锤形主要分布在0.5-2.0 m之间,开心形主要分布在1.0-2.0 m之间。通过对不同树形LAD和PAR三维分布比较发现,每种树形的PAR都随树冠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树冠中部LAD最大部位辐射消减最快,PAR的三维分布主要与叶片分布有关。其中开心形树冠的平均PAR最高,分布最均匀。4种树冠内叶片得到的平均相对PAR小冠疏层形为24.85%,疏散分层形为28.84%,纺锤形为27.71%,开心形为37.28%。开心形树冠内低光区的叶片所占比例只有35%,其他树形都超过50%。研究表明,不同相对PAR范围内的叶片比例能够更好地反映果树冠层的辐射情况,开心形树冠在辐射分布上优于其他3种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树体结构 树形 有效光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密度 枝量 三维分布
下载PDF
荆条灌丛孤立冠层下不同位置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景玲 张冬 +3 位作者 王谦 杨喜田 贾长荣 赵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92-99,共8页
利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PCA)测定荆条灌丛孤立冠层的叶面积密度(LAD)、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开度(DIFN),研究孤立荆条灌丛下3个测点、5个方位LAD、LAI和DIFN的变化规律,分析透光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冠层北点的LAD、LAI均... 利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PCA)测定荆条灌丛孤立冠层的叶面积密度(LAD)、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开度(DIFN),研究孤立荆条灌丛下3个测点、5个方位LAD、LAI和DIFN的变化规律,分析透光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冠层北点的LAD、LAI均稍大于南点,DIFN均较小,说明对天空辐射的遮蔽都较大。2)对正午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表现为:DIFN以茎基南侧最大,冠层北缘次之,茎基北侧最小,说明南点虽然叶面积指数较大,但太阳直接辐射的透光率却最好;夏至日冠层北缘的透光率最大,茎基南侧点次之,茎基北侧点最小,春秋分日,茎基南侧点最大,冠层北缘次之,茎基北侧点最小。3)荆条灌丛下太阳直接辐射日变化的分析表明:东、西的透光率较大,东南、正南、西南透光率相当;夏至日的DIFN中午前后比早晨和傍晚偏高。研究结果不仅为孤立灌丛下太阳直接辐射透光率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而且为荆条灌丛下不同位置遮荫效果和冠下实生苗造林时播种位置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冠层 冠层分析 叶面积密度 叶面积指数 天空开度
下载PDF
基于氮素和水分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芊 李存军 +2 位作者 王大成 周脚根 杨武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26,共5页
为了预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该研究利用2003~2005年三年的试验数据构建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该文分析了2003年、2004年冬小麦返青至挑旗期的冠层氮密度、等价水厚度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并对以两年各自试... 为了预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该研究利用2003~2005年三年的试验数据构建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该文分析了2003年、2004年冬小麦返青至挑旗期的冠层氮密度、等价水厚度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并对以两年各自试验数据建立的监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回归模型进行比较进而找到最佳模型。结果表明,两年中都以基于返青期的冠层氮密度和等价水厚度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为最佳模型。综合两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以2005年试验数据为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该模型预测精度达到0.35,可以较好地指示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蛋白质含量 冠层氮素密度 等价水厚度 监测模型
下载PDF
地基激光雷达的玉兰林冠层叶面积密度反演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洪蜀 李世华 +1 位作者 郭加伟 梁祖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0-578,共9页
叶面积密度LAD(Leaf Area Density)是表征冠层内部叶面积垂直分布的重要参数,其分布廓线的准确反演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内建立实验样区,利用地基激光雷达Leica Scan Statio... 叶面积密度LAD(Leaf Area Density)是表征冠层内部叶面积垂直分布的重要参数,其分布廓线的准确反演对研究植被碳氮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电子科技大学校内建立实验样区,利用地基激光雷达Leica Scan Station C10和数码相机获取玉兰林高分辨率3维激光点云数据和真彩色影像。利用监督分类将真彩色影像中枝干等非光合组织与叶片分离,再将像素分类信息映射给点云数据,从而提取叶片点云。通过点云数据体元化,并引入2维凸包算法确定垂直方向分层树冠边界,获取激光接触冠层的频率;随机选择不同高度的多个叶片,利用特征值法进行叶片平面拟合,估算出叶倾角,并结合天顶角估算叶倾角校正因子;最后基于体元的冠层分析VCP(Voxel-based Canopy Profiling)方法实现树林冠层LAD反演。结果表明体元化的叶片点云数据能准确确定树林冠层边界和统计接触频率实现LAD反演;反演的LAD变化走势与区域林木冠层叶片垂直分布相吻合,在冠层中下部随着高度的增加叶面积密度也随之增加,在4 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1 m2/m3,之后随着高度的增加叶面积密度逐渐降低。根据LAD计算得到的累积叶面积指数LAI为3.20 m2/m2,与LAI-2200实测的叶面积指数相比,相对误差为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雷达 叶面积密度 VCP方法 阔叶林冠层
原文传递
基于点云数据的单木三维绿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肖肖 唐丽玉 +2 位作者 黄洪宇 陈崇成 何建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9-1127,共9页
针对不同树种的树叶疏密及空间结构不同,提出基于激光点云数据,顾及冠层叶面积密度的树木三维绿量(Living Vegetation Volume,LVV)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树木局部点云的主方向相似度和局部点云轴向分布密度分离枝干与树叶,剔除非光... 针对不同树种的树叶疏密及空间结构不同,提出基于激光点云数据,顾及冠层叶面积密度的树木三维绿量(Living Vegetation Volume,LVV)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树木局部点云的主方向相似度和局部点云轴向分布密度分离枝干与树叶,剔除非光合作用成分,提取树叶点云;然后建立体元模型,引入Graham算法确定分层树冠边界,获取激光接触频率,从而基于体元冠层分析(Voxel-based Canopy Profiling,VCP)方法求出冠层叶面积密度(Leaf Area Density,LAD);最后分层棱柱体积乘以叶面积密度,累加得到树木的三维绿量。利用Riegl VZ-400地面激光扫描仪获取13棵不同形状和树种的树木点云数据,利用该方法估算各树木三维绿量,并与传统的凸包法和台积法的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台积法计算的三维绿量值最大,凸包法计算的三维绿量次之,顾及冠层叶面积密度的树木三维绿量方法计算的三维绿量值最小,为台积法的36.69%,为凸包法的47.80%。相比传统方法,顾及冠层叶面积密度的树木三维绿量计算方法侧重光合作用组分叶片点云的统计,并考虑了树冠内部树叶分布情况,更符合树木的实际情况,能充分利用三维点云数据特性,反映树冠内部三维绿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三维绿量 点云 体元冠层分析 叶面积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