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zing gastric cancer organoids to assess tumor biology and personalize medicine 被引量:8
1
作者 Miranda Lin Mei Gao +1 位作者 Michael J Cavnar Joseph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7期509-517,共9页
Whil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GC) have declined due to public health programs, it remains the third deadliest cancer worldwide.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disease, innovative endoscopic and complex... Whil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GC) have declined due to public health programs, it remains the third deadliest cancer worldwide.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disease, innovative endoscopic and complex surgical techniques have improved survival. However,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there are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and survival remains poor. Therefor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Since novel therapies require extensive preclinical testing prior to human trial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methods to expedite this process. Traditional cancer models are restricted by the inability to accurately recapitulate the primary human tumor, exorbitant costs,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development time. An emerging in vitro model to study human disease is the patient-derived organoid, which is a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created from fresh surgical or biopsy tissues of a patient’s gastric tumor. Organoids are cultured in plastic wells and suspended in a gelatinous matrix, providing a substrate for extension and growth in all dimensions. They are rapid-growing and high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lecular landscape, histology, and morphology of the various subtypes of GC. Organoids uniquely model tumor initiation and growth, including steps taken by normal stomach cells to transform into invasive, intestinal-type tumor cells. Additionally, they provide ample material for biobanking and screening novel therapies. Lastly, organoids are a promising model for personalized therapy and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drug sensitivity studies for G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OIDS GASTRIC cancer cancer models DRUG sensitivity DRUG screening PERSONALIZED MEDICINE
下载PDF
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促进前列腺癌转化研究的新平台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明伟 李源 +4 位作者 邱荣鹤 张目奇 杨容金 陈钧 刘蓉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1期4177-4182,4140,共7页
近年来,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DX模型在生物学的研究、临床前药物开发及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等方面比传统的细胞移植肿瘤模型有着更显著的意义,其特点在于保留了人来源肿... 近年来,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DX模型在生物学的研究、临床前药物开发及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等方面比传统的细胞移植肿瘤模型有着更显著的意义,其特点在于保留了人来源肿瘤组织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及组织学特性。目前,国外多个实验室已经建立了多种肿瘤PDX模型,本文综述了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PDX模型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优势及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模型 前列腺癌 肿瘤模型 药物研发 个体化治疗 转化研究
原文传递
微流控人体器官芯片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吴思怡(综述) 宋启斌(审校)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37-741,共5页
近年来微流体细胞培养技术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器官芯片模型的建立。器官芯片模型可以更好的重现人体癌症模型,能更好的研究癌症机制,从而为癌症临床疗法提供新思路。全文介绍器官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器官芯片用于培养细胞、模拟血管生... 近年来微流体细胞培养技术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器官芯片模型的建立。器官芯片模型可以更好的重现人体癌症模型,能更好的研究癌症机制,从而为癌症临床疗法提供新思路。全文介绍器官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器官芯片用于培养细胞、模拟血管生长、模拟肿瘤转移的功能,以及器官芯片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并总结器官芯片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芯片 微流体 癌症模型 癌症疗法
原文传递
靶向性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肝癌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宁宁 张彩琴 +2 位作者 赵勇 谭邓旭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七甲川花菁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在肝癌模型影像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该染料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标记荧光素酶的人肝癌细胞Hep G2皮下接种裸鼠,测试肿瘤发生部位生物发光(bioluminesc... 目的探讨七甲川花菁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在肝癌模型影像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该染料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标记荧光素酶的人肝癌细胞Hep G2皮下接种裸鼠,测试肿瘤发生部位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BIL)信号与NIRF信号的相关性。采用肾包膜下移植的方式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观察IR-783对肿瘤边界的识别能力;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确认肿瘤发生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肝癌肿瘤组织中CEA、AFP、HIF1α和OATP3A1的表达;使用线粒体示踪剂(Mito Tracker)和溶酶体示踪剂(Lyso Tracker)确认NIRF染料在肝癌细胞中的结合部位;测试IR-783对正常肝细胞中混合培养的肝癌细胞鉴别能力。结果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BIL与NIRF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NIRF染料IR-783能够清晰识别肾包膜移植肝癌肿瘤边缘;IHC染色显示肿瘤组织中CEA、AFP、HIF1α和OATP3A1均高表达;IR-783主要结合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与溶酶体中;标记GFP的人肝癌细胞Hep G2能够被IR-783特异性识别。结论 IR-783是一种具有肿瘤靶向和成像特征的新型近红外荧光染料,其靶向性可能与肝癌组织中HIF1α和OATP3A1的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染料 肝癌模型 低氧诱导因子 有机阴离子转运肽
下载PDF
斑马鱼癌症模型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慧 赵承湉(综述) 冯喜增(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2193-2200,共8页
在肿瘤精准医疗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预测临床相关的肿瘤行为(如治疗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基于患者样本基因组、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和/或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推断,以及在个体化癌症患者“替身”中进行表型研究。后一种方法依赖于小... 在肿瘤精准医疗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预测临床相关的肿瘤行为(如治疗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基于患者样本基因组、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和/或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推断,以及在个体化癌症患者“替身”中进行表型研究。后一种方法依赖于小鼠体内异种移植模型和体外类器官癌症模型或2D细胞培养。患者源性异种移植免疫受损成年斑马鱼品系的建立,以及基于斑马鱼幼鱼异种移植模型药物反应表型测试的第1项临床试验的开展,使斑马鱼这种小脊椎动物应用于精准医疗领域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精准医疗 斑马鱼 转基因癌症模型 癌症异种移植模型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小鼠膀胱癌模型抑瘤效应研究
6
作者 郭路生 张丽娜 杨宁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2.4)疫苗对C57BL/6小鼠膀胱癌MB49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效果。方法制备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DC疫苗;建立小鼠MB49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后第7 d、14 d,疫苗组小鼠于右前腋皮下... 目的探讨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2.4)疫苗对C57BL/6小鼠膀胱癌MB49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效果。方法制备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DC疫苗;建立小鼠MB49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后第7 d、14 d,疫苗组小鼠于右前腋皮下注射疫苗,PBS对照组相应注射PBS,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第21 d,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CD4+、CD8+细胞数。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结果 DC疫苗组和PBS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随时间呈现不同程度增长趋势,DC疫苗组缓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21 d,DC疫苗组小鼠肿瘤重量小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内CD4+、CD8+T细胞数,DC疫苗组CD4+、CD8+T细胞数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2.4树突状细胞疫苗抑制了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起到了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MB49细胞 膀胱癌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回药·灵根枸杞正宝对小鼠乳腺癌抑制的体内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福信 田建华 +2 位作者 徐志坚 戈朝辉 贺弋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灵根枸杞正宝水醇提取物(EdLGWA)对小鼠乳腺癌模型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复制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后随即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莫西芬组、灵根枸杞正宝药低、中和高剂量组,观察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抑制率、脏... 目的:探讨灵根枸杞正宝水醇提取物(EdLGWA)对小鼠乳腺癌模型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复制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后随即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莫西芬组、灵根枸杞正宝药低、中和高剂量组,观察乳腺癌模型肿瘤生长抑制率、脏器指数、白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A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EdLGWA组的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48.99%)明显低于他莫西芬组(61.23%)(P<0.05);与模型组比较EdLGWA低、中和高剂量组降低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P<0.01):EdMLGWA低、中、高剂量组的WBC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低于模型组(P<0.05);EdLGWA低、中、高剂量组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EdLGWA低、中剂量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EdLGWA低剂量组MDA活性较模型组降低(P<0.05),EdLGWA低和高剂量组TNF-α浓度较模型组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结论:EdLGWA对4T1细胞接种复制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免疫系统有关和清除氧化应激产生的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根枸杞正宝 小鼠乳腺癌模型 4T1细胞 抗肿瘤
下载PDF
MNNG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晶莹 李益民 +1 位作者 李玉兰 张雅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学表现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根据饲养的不同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MNNG喂养Wistar雄性大鼠 ,定期取材 ,HE染色 ,观察鉴定。结果 MNNG喂饲 2 4周可见胃黏膜内...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学表现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根据饲养的不同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MNNG喂养Wistar雄性大鼠 ,定期取材 ,HE染色 ,观察鉴定。结果 MNNG喂饲 2 4周可见胃黏膜内癌 ;4 0周可见黏膜下层及肌层浸润癌。结论 阶段口服MNNG混合法可成功诱发Wistar大鼠胃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NG 诱导 大鼠 胃癌模型 建立
下载PDF
A Novel Model of Cancer
9
作者 Hans W. Giertz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8年第5期383-387,共5页
This study describes a novel model of cancer. Cancer is cause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by two toxic molecules, COF2 (carbonyl fluoride) and CS2 (carbon disulfide). COF2 acts as a catalyst and produces CS2. CS2 acts ... This study describes a novel model of cancer. Cancer is cause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by two toxic molecules, COF2 (carbonyl fluoride) and CS2 (carbon disulfide). COF2 acts as a catalyst and produces CS2. CS2 acts as a catalyst and produces COF2. Hence, the molecules COF2 and CS2 have the ability to reproduce each other, i.e. to create a chain reaction where COF2 and CS2 are multiplied. COF2 and CS2 are toxic. It is proposed that long-term cell exposure to COF2 and CS2 may disturb cell apoptosis and cause uncontrolled cell growth, i.e. cancer. Consequently, cancer is caused by a disease causing mechanism or agent and not by a pathogen. However, cancer can be initiated by e.g. a bacteria or virus that contains the molecules COF2 and CS2, wherein these molecules start a chain reaction producing COF2 and CS2 in the infected area and where the result can be cancer. The study describes why Fe2O3 (iron (III) oxide) may have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model cancer Marker cancer Therapy Catalyzes CARBONYL FLUORIDE Carbon DISULFIDE FE2O3 FERUMOXYTOL
下载PDF
磁性化疗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 被引量:49
10
作者 龚连生 张阳德 周少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 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6只 ;肝动... 目的 :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 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 6只 ;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 0 .5mg/kg 6只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相当于 0 .5mg/kg阿霉素 ) 6只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相当于 0 .5mg/kg阿霉素 ) ,肝肿瘤区加磁场 6只。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 ,生存超过 1周者 ,记录生存天数 ,生存期满 6 0d者则处死 ,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 ,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生理盐水治疗组 :生存期平均为 2 3.5d ;游离阿霉素治疗组 ,生存期为 2 2 .5d ;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 ,生存期平均 36 .2d ;纳米粒加磁场治疗组有 3只动物到 6 0d仍存活 ,最短存活期为 48d。对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 ,并作Logrank检验发现 ,生理盐水治疗组与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治疗 ,肿瘤区不加磁场组动物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 ,但较肿瘤区加磁场组动物生存期明显缩短。治疗 36h后病理切片发现 ,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动物 ,肿瘤组织除边缘极少许细胞存活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模型 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磁靶向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肺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宋淑范 辛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2323-2331,共9页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模型,模拟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炎症环境对肺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检测并分析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8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相关的...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模型,模拟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性炎症环境对肺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检测并分析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8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选用5~8周龄(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用熏烟加气道滴注LPS的方法构建COPD模型,在COPD模型的基础上注射Lewis肺癌(Lewis lung cancer,LLC)细胞建立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在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注射甲强龙控制慢性炎症,以建立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模型。观察并比较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模型小鼠、未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模型小鼠以及单纯肺癌模型小鼠3组肿瘤的生长体积及转移灶数量。以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并比较单纯COPD小鼠、单纯肺癌小鼠、COPD合并肺癌小鼠、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血清IL-1β,IL-6,TNF-α,IL-8水平,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这5组小鼠肺组织内上述炎症细胞因子相应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这5组小鼠肺组织内一些相关信号通路上的信号分子Stat3,ERK1/2,NF-κB,IκBα的活化比例。结果:与单纯肺癌小鼠相比,COPD合并肺癌小鼠的中位生存期较短,肺部病灶的体积较大,肺部转移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甲强龙治疗的COPD合并肺癌小鼠,这些改变都较未治疗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8在COPD合并肺癌肺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比例均较单纯肺癌组及单纯COPD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L-6在COPD合并肺癌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水平较单纯肺癌及单纯COPD小鼠增加2倍以上,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增加5倍以上,上调比例较其他3种炎症细胞因子大,而经甲强龙治疗的小鼠这些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小鼠模型 肿瘤生长转移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移植性肝癌模型中的磁靶向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龚连生 张阳德 刘恕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43-546,共4页
目的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移植性肝癌模型中的磁靶向性 ,并观察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各脏器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正中开腹 ,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实验组 ,肝肿瘤区外加磁场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 目的 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移植性肝癌模型中的磁靶向性 ,并观察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各脏器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正中开腹 ,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实验组 ,肝肿瘤区外加磁场 ,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相当于阿霉素0 5mg/kg) ,磁场应用 30min ,移去磁场后 ,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肿瘤区不加磁场 ,肝动脉注射同样剂量的纳米粒后 30min处死。动物处死后 ,立即取肿瘤组织、非磁区正常肝组织、心、肾、脾、肺、小肠和胃作γ计数 ,肿瘤组织、肝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肝肿瘤区应用磁场 30min后 ,磁区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较非磁区肝组织的放射活性明显增加 ,磁区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为非磁区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活性的 8 7倍。对照组在没有磁场存在的情况下 ,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为正常肝脏的 2 8倍。实验组肺的放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肾、心、脾、小肠和胃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 ,实验组脾、肺和胃与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之比较对照组大为降低。注入纳米粒 80 %以上分布于肝脏。结论 在磁场的作用下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移植性肝肿瘤中的聚集明显增加。即使肝肿瘤区没有外加磁场 ,由于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血管密度的差异 ,磁性阿霉素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磁靶向性 肝动脉注射
原文传递
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微波热凝固治疗兔VX_2肝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克勤 张积仁 魏红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残留和转移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兔的生存期并加以对比,探讨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RFA)及微波凝固(MCT)治疗兔VX2肝癌的疗效。方法将45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9只,即氩氦刀冷冻组(A组)、射频消融...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残留和转移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兔的生存期并加以对比,探讨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RFA)及微波凝固(MCT)治疗兔VX2肝癌的疗效。方法将45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9只,即氩氦刀冷冻组(A组)、射频消融组(B组)、微波凝固组(C组)、手术切除组(D组)和对照组(E组)。观察肿瘤转移情况(肝内转移、肺部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种植转移)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变化及生存期等。结果①肝内肿瘤残留在A、B、C、D、E组分别为2、4、5、0、9只,差异有显著性(χ2=20.700,P=0.000);肝内转移分别为1、3、4、6、9只,差异有显著性(χ2=15.652,P=0.004);腹腔种植转移率分别为2、5、6、0、1只,差异有显著性(χ2=13.894,P=0.008);肺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各组均为9只,差异无显著性。②各组治疗前sIL-2R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31.58,P=0.000);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A组、B组、C组和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差异有显著性(t=10.119,P=0.000)。③平均生存期:氩氦刀冷冻、RFA、MCT和手术切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3.084,P=0.000);氩氦刀冷冻和手术切除组显著高于RFA、MCT组;氩氦刀冷冻和手术切除组之间、RFA和MCT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兔VX2肝癌中,无论是在减少肿瘤残留和转移方面,还是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及延长实验兔生存期方面,氩氦刀冷冻治疗均优于RFA和MCT;而RFA和MCT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 射频消融 微波凝固 兔VX2肝癌模型
下载PDF
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对小鼠Lewis原位肺癌lncRNA,m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泽群 马艳霞 +5 位作者 陆烨 陈浩 孙妍 田甜 李黎 吴勉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22,共9页
目的:通过对Lewis肺癌原位移植小鼠肿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检测,探讨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金方)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方组(20 g·kg-1·d-... 目的:通过对Lewis肺癌原位移植小鼠肿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检测,探讨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金方)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方组(20 g·kg-1·d-1),构建小鼠Lewis原位肺癌模型成功后,次日用金方灌胃开始治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金方抗肺癌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lncRNA,mRNA,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t检验和差异表达的倍数变化,筛选出关键lncRNA,m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lncRNA调控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应用病理组织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光镜下的差异表现。结果:lncRNA,mRNA芯片杂交结果显示,金方调控了887个lnc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442个,下调445个(P<0.05)。差异表达的mRNA共610个,其中上调376个,下调234个(P<0.05)。使用GO分析方法,发现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代谢调控、信号通路调控等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靶基因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分析显示,下调或上调的靶基因主要具有DNA结合、蛋白质结合、受体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信号通路预测显示金方可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与模型组比较,金方能明显改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金方可能通过调控多种lncRNA和mRNA的表达及下游相关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合千金苇茎汤(金方) Lewis肺癌原位模型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信使RNA (mRNA)
原文传递
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新宇 徐蓓蕾 沈芸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01-404,409,共5页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动物肝癌模型为阐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移植模型、细胞模型相比,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接近于人肝癌的发病过程,更适合于对于药物机制的研究,其中solt farber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动...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动物肝癌模型为阐明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移植模型、细胞模型相比,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接近于人肝癌的发病过程,更适合于对于药物机制的研究,其中solt farber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动物死亡率低、方法灵活等优势.对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模型 solt farber模型 二乙基亚硝胺
下载PDF
肝癌小鼠外周血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自慧 王雅蕾 +9 位作者 万亮琴 何芳 陈紫微 王雪 宋晨晨 谭琰 王旭 董瑞娟 葛东宇 华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小鼠之间的差异变化,探讨其差异变化的意义。方法:在正常KM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建立小鼠原位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健康正常小鼠为对照,检测肝癌小鼠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 目的:观察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小鼠之间的差异变化,探讨其差异变化的意义。方法:在正常KM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建立小鼠原位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健康正常小鼠为对照,检测肝癌小鼠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健康正常小鼠相比,肝癌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有显著性降低,CD8^+T淋巴细胞显著性升高;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异常,免疫系统紊乱,可以反映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原位肝癌模型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方 胡明道 陈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2883-2885,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并进行传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接种到小鼠腹腔,进行腹腔传代培养,腹腔传代3次后,收集腹水瘤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 目的:建立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癌的侵袭转移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并进行传代,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接种到小鼠腹腔,进行腹腔传代培养,腹腔传代3次后,收集腹水瘤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遍,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ml,用50μl的微量注射器无菌开腹直视下向小鼠肝脏左叶注入50μl的H22细胞,术后常规饲养,14天后人道主义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小鼠肝脏肿瘤形成情况,病理组织学方法鉴定肿瘤组织。结果:肉眼可见肿瘤结节形成良好,成瘤率高,病理鉴定为肝癌。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后续研究肝癌的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H22细胞 肝癌原位移植模型
下载PDF
N-亚硝基二乙胺(DEN)诱导SD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柴红涛 唐恩奇 +4 位作者 李滨 蒋欢欢 张剑波 刘艳华 汪丽燕 《安徽医学》 2016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建立与人类的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以便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取体质量120~150 g雄性SD大鼠65只,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饮用含N-亚硝基二乙(DEN)(浓度为76 ppm)(以下简称DEN)... 目的建立与人类的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以便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取体质量120~150 g雄性SD大鼠65只,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饮用含N-亚硝基二乙(DEN)(浓度为76 ppm)(以下简称DEN)的水连续6周后停药,改自由饮水3周,再继续饮用含DEN(76 ppm)的水至20周。对照组常规自由饮水。结果病理学检查证实DEN可诱发大鼠形成肝癌,14周后成癌率为66.7%(10/15),大鼠肝癌的癌变过程大致可分为肝炎期、肝硬化期和肝癌期三个发展阶段。结论饲以76 ppm剂量DEN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可以为我们研究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模型 N-亚硝基二乙胺 大鼠
下载PDF
乌骨藤提取物抑制裸小鼠胃癌模型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艳艳 李玉云 +3 位作者 李良 范其坤 丁琦 禇芳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乌骨藤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KN45裸鼠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MKN45实体瘤接种方法建立裸鼠胃癌模型,用乌骨藤水提取物和乌骨藤水提醇沉物灌胃0.5 mL/只,每日1次,连续30天。每周连续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最... 目的观察乌骨藤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KN45裸鼠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MKN45实体瘤接种方法建立裸鼠胃癌模型,用乌骨藤水提取物和乌骨藤水提醇沉物灌胃0.5 mL/只,每日1次,连续30天。每周连续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最后一次给药后3周处死小鼠,解剖称其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观察乌骨藤水提取物和乌骨藤水提醇沉物对荷瘤的抑制作用。结果乌骨藤水提取物和乌骨藤水提醇沉物对裸鼠荷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乌骨藤水提取物和乌骨藤水提醇沉物有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肿瘤生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提取物 胃癌模型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抗兔VX2肝癌血管生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伟之 孔淑贞 +5 位作者 李培杰 马富权 苏静文 黄金 王一凡 薛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利用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及联合时机选择。方法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单TACE组、单索拉非尼组、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 目的利用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及联合时机选择。方法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单TACE组、单索拉非尼组、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各6只)。分别于TACE术前7d、术前1d、术后第3、7和14天通过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瘤兔行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比较各组肿瘤增长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单TACE组、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术后3d血清VEGF显著升高(P<0.05),但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VEGF峰值低于单TACE组、TACE术后+索拉非尼组两组(P<0.05);14d各组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VEGF水平最低,单TACE组最高。术后14d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MVD值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单索拉非尼组,但明显低于单TACE组(P<0.05)。术后14dTACE术前+索拉非尼组肿瘤增长量最小(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兔VX2肝癌,可显著抑制肿瘤增长,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索拉非尼治疗;TACE术后VEGF水平升高,联用索拉非尼可降低血清VEGF水平,进而使肿瘤微血管密度下降;TACE术前联合索拉非尼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效果要优于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兔VX2肝癌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