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跨邻接项目安全影响评价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柳雅敏 上官江 张霄倩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6期80-84,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穿跨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给中线工程运行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中线工程特点,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穿跨邻接项目安全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分析了穿跨邻接项目必要性和符合性,以及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穿跨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给中线工程运行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中线工程特点,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穿跨邻接项目安全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分析了穿跨邻接项目必要性和符合性,以及工程布置、中线工程建筑物、施工等方面安全影响评价等重点内容,并结合穿跨项目的工程实践,分析了典型工程施工的风险控制点。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跨邻接项目 安全影响评价 风险控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设计概述
2
作者 谢向荣 吴德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4,共4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全长约239 km,沿线水文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大小河流众多、渠道输水流量大、各种渠系建筑物规模大且设计施工技术复杂。扼要介绍了输水工程中一些功能性建筑物的功能、规模确定方式、布置...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全长约239 km,沿线水文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大小河流众多、渠道输水流量大、各种渠系建筑物规模大且设计施工技术复杂。扼要介绍了输水工程中一些功能性建筑物的功能、规模确定方式、布置特点以及选型设计过程中分析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渠道水流控制与渠系防污染措施;对膨胀土渠段渠坡保护,以及大型梁式渡槽结构设计与施工等重大技术问题作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渠道 交叉建筑物 渠坡稳定 膨胀土基础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下载PDF
山东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红武 张罗号 +2 位作者 景唤 蔡蓉蓉 苗润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共21页
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 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典范。(2)宽河段应采用“两道防线”布局与河道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采用板桩组合坝技术将防护堤高标准修建,作为保障“二滩”“嫩滩”区域相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将“高滩”作为移民安置区;“二滩”可作为超标准洪水行洪空间;“嫩滩”可修复湿地生态,与河槽一起承担大中洪水流量下的行洪功能,通过对传统工程升级改造,以“平顺护弯、以弯导流”达到中水河势稳定控制、输沙能力提升的目的,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3)根据分析与当时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三门峡河段1843年洪水洪峰流量应取30000 m^(3)/s,采用热释光法对淤沙层之下两组瓦片样品测定年代,认为该洪峰流量重现期应为1200 a。取实测洪水还原资料而不计历史调查洪水点据,给出设计洪水成果与预估的1843年洪水三门峡站洪峰流量与重现期较为接近。(4)选取花园口站“58·7”洪水资料为典型洪水过程,通过水库调洪计算,得到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站设计洪峰流量。再采用下游各站洪峰流量相关图,同时根据黄河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综合得出其他站设计洪水成果。(5)艾山卡口扩宽改造直接决定黄河下游防洪减灾治理体系的完善运行,应在大幅提升窄河段防洪能力的同时,增加窄河段高效输沙降河机会。根据艾山站1958年过洪峰流量12600m^(3)/s而并未使窄河段决口的实际分析,黄河下游“82·8”洪水不应向东平湖分洪,且经过1958年之后长期堤防大规模建设,即使13000 m^(3)/s的洪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治理 河口三角洲 艾山卡口 京杭运河通航 穿黄工程 东平湖 泥沙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白河倒虹吸工程布置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游万敏 上官江 黄星旻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9-41,50,共4页
白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鲁山段总干渠穿越白河干流的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1 337m,在河渠交叉建筑物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简要介绍工程概况,结合工程水文、地形地质条件,从建筑物的轴线选择、河渠交叉型式选择及... 白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鲁山段总干渠穿越白河干流的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1 337m,在河渠交叉建筑物设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简要介绍工程概况,结合工程水文、地形地质条件,从建筑物的轴线选择、河渠交叉型式选择及长度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河渠交叉建筑物总体布置方案比选原则,通过对倒虹吸管的埋深、型式及孔数选择,阐述了渠道倒虹吸管身段的布置原则。总结了渠道倒虹吸工程布置设计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倒虹吸 河渠交叉建筑物 工程布置 比选原则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下载PDF
科学修建穿黄工程是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关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5,共9页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 从满足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高效通航的竖向条件、同南北两岸对接、对黄河防洪及对东平湖污染影响等方面比选,确定黄河下游路那里大断面主槽上游约330 m处作为推荐线位。通过综合分析,隧道顶采用400 mm厚、经防腐抗磨处理的高强度微拱形钢板,底部高程为24.1 m、净高12.5 m、长约3500 m、单向航道净宽25 m、双向驶船总宽为55 m的“上黄(河)下运(河)”立交平穿过黄隧道方案,能够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高效穿黄的目标。为便于航船往来,既能让游客看到运河行舟的美景,又不影响超标准洪水行洪,可进一步提升为隧道(南部河槽)+玻璃观景平台(北部滩地)立交平穿过黄方案。为使通航有充足水源,须将位山水利枢纽遗址南岸区域恢复到枢纽修建前黄河、汶河洪水自然进出东平湖的状态,将梁济运河改造为北流后,即可依靠南四湖、东平湖、金堤河、引黄渠系及沿黄平原水库等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有效配水,充分发挥其灌溉、分洪、排涝等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穿黄工程 全线通航 立交平穿黄河隧道 黄河 位山水利枢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