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功效性测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俊辉 官欣 许翠微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提出校园文化的七维度构架,并建立大学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通过对四所高校的调研与实证研究发现,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高校的办学等级、办学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因而省属一般高校存在明显的弱势,有待提高;而校园文化的功效性与办学定位... 提出校园文化的七维度构架,并建立大学校园文化认知指数模型。通过对四所高校的调研与实证研究发现,校园文化的健全性与高校的办学等级、办学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因而省属一般高校存在明显的弱势,有待提高;而校园文化的功效性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省属一般高校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位,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来获得认同。本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统计学方法,并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认知 指数模型 校园归属感
下载PDF
社团不同职责活动参与度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社交收获与校园归属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心怡 徐丹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利用H大学2018年“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考察本科生在社团不同职责活动中的参与度对社交技能发展、社交经历满意度及校园归属感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利用H大学2018年“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考察本科生在社团不同职责活动中的参与度对社交技能发展、社交经历满意度及校园归属感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的社交技能、社交经历满意度、校园归属感较为显著;主导型职责活动对学生社交技能的发展起重要显著影响,协助型职责活动则对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参与 社交技能发展 社交经历满意度 校园归属感
原文传递
新校区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峰 施雪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9-83,共5页
随机调查常州大学新校区332名在校大学生,探究了校园归属感、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投入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确立了校园归属感的四个维度即制度、环境、人文关怀以及文化活动,学习自我效能包含了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两个维度。通... 随机调查常州大学新校区332名在校大学生,探究了校园归属感、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投入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确立了校园归属感的四个维度即制度、环境、人文关怀以及文化活动,学习自我效能包含了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两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制度、环境、人文关怀以及文化活动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基本能力感、控制感与学习投入度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以上成果丰富了学习投入方面的研究,为高校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归属感 学习自我效能 学习投入度
下载PDF
地方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实证性考察——以A学院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金新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9-40,59,共3页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对大学自身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A学院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有相对强的校园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一员,愿意为学...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对大学自身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A学院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有相对强的校园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一员,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但校园归属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校园满意度不高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因此应加大校园软硬件设施特别是校园人文关怀建设的力度,来增强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 校园责任感 校园满意度
下载PDF
重讲校园故事——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校园景观改造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船 董灏 《建筑技艺》 2020年第1期72-79,共8页
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两个项目体现的是北大附中和Crossboundaries对未来学校发展方向的思考,以及校园设计对于教育意义的探讨成果。从景观式园区、趣味式跑道、游廊式围墙的设计出发,提出校园应该还路于人。校园不应仅是满足连... 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两个项目体现的是北大附中和Crossboundaries对未来学校发展方向的思考,以及校园设计对于教育意义的探讨成果。从景观式园区、趣味式跑道、游廊式围墙的设计出发,提出校园应该还路于人。校园不应仅是满足连通一座楼到另一座楼的需求,更应成为师生学习、休憩、活动的互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开放 消灭“孤岛” 露天教室 积极边缘 还路于人
下载PDF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提升路径研究——以Y校为例
6
作者 李顺年 黄涛 《科教文汇》 2020年第17期24-25,28,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围绕艺术类综合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发挥优势探索学生校园归属感提升路径,优化学生认同感,对提...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围绕艺术类综合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发挥优势探索学生校园归属感提升路径,优化学生认同感,对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艺术类大学生 校园归属感 路径
下载PDF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研究——以Y校为例
7
作者 黄涛 李顺年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7期61-63,68,共4页
校园归属感对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养成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现状,清楚学生需求及认识,及时发现学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促进艺术类... 校园归属感对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养成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现状,清楚学生需求及认识,及时发现学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促进艺术类院校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艺术类院校 大学生 校园归属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