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蜻蜓扑翼前飞时弯曲褶皱翼气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侯丹 谭标 仲政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蜻蜓翅膀具有独特的褶皱结构,其横截面在扑翼飞行中常呈现弯曲变形.本文设计了具有弯度的褶皱翼型,并综合考虑弯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对其扑翼前飞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首先,与平板褶皱翼相比,正弯度褶皱... 蜻蜓翅膀具有独特的褶皱结构,其横截面在扑翼飞行中常呈现弯曲变形.本文设计了具有弯度的褶皱翼型,并综合考虑弯度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对其扑翼前飞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首先,与平板褶皱翼相比,正弯度褶皱翼可以显著提高升力,在对弯曲大小和分布的合理设计下,如m=4%, p=0.2时,可实现在扑翼中同时提高升力和推力.其次,弯曲褶皱翼型的升力随着扭转角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较大扭转角会降低推力,此时可通过后移最大弯曲位置改善推力.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合适的弯度大小及分布可以较大幅度地改善褶皱翼型的气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翅膀 褶皱翼型 弯曲翼型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A Bio-Inspired Flapping-Wing Robot With Cambered Win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utonomous Airdrop 被引量:3
2
作者 Haifeng Huang Wei He +2 位作者 Qiang Fu Xiuyu He Changyin Sun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2期2138-2150,共13页
Flapping-wing flight, as the distinctive flight method retained by natural flying creatures, contains profound aerodynamic principles and brings great inspirations and encouragements to drone developers. Though some i... Flapping-wing flight, as the distinctive flight method retained by natural flying creatures, contains profound aerodynamic principles and brings great inspirations and encouragements to drone developers. Though some ingenious flapping-wing robots have been designed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flapping-wing robots are less successful and still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Here,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servo-driven bird-like flapping-wing robot named USTBird-I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utonomous airdrop.Inspired by birds, a camber structure and a dihedral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airfoil design and motion control of the wings, respectivel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actual flight tests show that this bionic desig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liding performance of the robo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xecution of the airdrop mission.Finally, a vision-based airdrop experiment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on USTBird-I, which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a bird-like flapping-wing robot conducting an outdoor airdrop 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airdrop bionic design bio-inspired robot cambered wing flapping wing
下载PD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Power Requirements and Camber Effects of 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 Hovering 被引量:4
3
作者 Peng Bai,Er-jie Cui,Hui-ling Zhan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Beijing 100074,P.R.Chin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120-134,共15页
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 is a new type of bionic flapping,which was invented by the autho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erodynamic mechanisms of fruit fly(pitching-up)flapping.The motivation of this invention i... 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 is a new type of bionic flapping,which was invented by the autho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erodynamic mechanisms of fruit fly(pitching-up)flapping.The motivation of this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lapping Micro Air Vehicles(MAVs).In this paper 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The major works include:(1)Computing the power requirements of pitching-down flapping in three modes(advanced,symmetrical, delayed),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itching-up flapping;(2)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ranslational acceleration time,Δτ_t,and rotational time,Δτ_r,at the end of a stroke,and the angle of attack,α,in the middle of a stroke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ymmetrical mode;(3)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camber on pitching-down flapping.From the above works,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1)Compared with the pitching-up flapping,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ime-averaged power requirements;(2)The increase in Δτt and the decrease in Δτ_r can increase both the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s, but the time-averaged ratio of lift to drag changes a little.And α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tching-down flapping;(3)The positive camber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ift coefficient and the ratio of lift to dr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lapping wing power requirements camber effect pitching-down-flapping MAVS
下载PDF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variable camber wing structure
4
作者 Xiasheng SUN Jingfeng XUE +3 位作者 Jin ZHOU Zhigang WANG Wenjuan WANG Mengjie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Variable camber w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s of green aviation at present.Through smooth,seamless,continuous and adaptive change of wing camber,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in ... Variable camber w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trends of green aviation at present.Through smooth,seamless,continuous and adaptive change of wing camber,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in achieving increase in lift and reduction in resistance and noise.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validation model CAE-AVM,Chinese Aeronautical Establishment(CAE)has carried out the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variable camber wing,proposed an aerodynamic deformation matrix for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of aircraft wings in takeoff,landing and cruise conditions.Various structures and driving schemes are compared,and several key technology problems of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 deformation are solved.A full-size leading edge wind tunnel test piece with a span of 2.7 m and a trailing edge ground function test piece are developed.The deformation and shape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of the leading edge is verified under real wind load conditions,and the load bearing and deform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trailing edge is verified under simulated follow-on loa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of the variable camber wing can achieve the required deformation angle and have a certain load-bearing capacity.Our study can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variable camber wing technology for civil airc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camber wing Leading edge Trailing edge STRUC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ST
原文传递
机翼中小尺度主动变形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文雅 张宗宇 +2 位作者 王晓明 吕维梁 钱卫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38,共18页
变形机翼能够根据飞行工况的变化,主动调节自身形状以改善飞行器任务适应性,是未来飞行器设计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阐述国内外机翼中小尺度主动变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机翼设计中柔顺变形能力与气动承载能力间冲突,对现阶段变翼型弯度、... 变形机翼能够根据飞行工况的变化,主动调节自身形状以改善飞行器任务适应性,是未来飞行器设计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阐述国内外机翼中小尺度主动变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机翼设计中柔顺变形能力与气动承载能力间冲突,对现阶段变翼型弯度、变厚度和扭转变形机翼中的机械变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对变形机翼设计中变形蒙皮、轻质高输出驱动系统、协调变形控制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瓶颈及技术方案进行阐述分析,探讨变形机翼未来发展方向,为变形机翼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机翼 主动变形 变翼型弯度 变厚度 机翼扭转 变形蒙皮
原文传递
翼型厚度和弯度对前飞扑翼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超 周超英 +1 位作者 谢鹏 张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5,共8页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类和昆虫飞行方式的新型飞行器.翼型参数设计对提高扑翼飞行器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扑翼翼型厚度和翼型弯度对前飞扑翼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自然界中飞行生物的实验观测结果建立了前飞扑翼气动特性计算模型,针对不...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类和昆虫飞行方式的新型飞行器.翼型参数设计对提高扑翼飞行器性能至关重要,为研究扑翼翼型厚度和翼型弯度对前飞扑翼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自然界中飞行生物的实验观测结果建立了前飞扑翼气动特性计算模型,针对不同厚度和弯度的NACA系列标准翼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二维不可压缩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基于有限体积法并结合动态网格技术,分析了低雷诺数条件下对应不同来流速度的刚性前飞扑翼气动力、能耗、气动效率以及周围流场结构随翼型厚度和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扑翼推力和能耗均随翼型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翼型厚度的增大,扑翼推进效率最大降幅达15.9%;翼型厚度的增加,降低了前缘涡强度并延迟了前缘涡的脱落.翼型弯度可以改变翼型的有效气动攻角,翼型弯度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翼型升力和升举效率,并促使尾流中心线向右下方倾斜;正向弯度扑翼在下扑行程能产生更大的升力,而负向弯度扑翼则在上挥行程中产生了更大的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厚度 翼型弯度 扑翼 前飞 气动性能
下载PDF
Measurement on Camber Deformation of Wings of Free-flying Dragonflies and Beating-flying Dragonflies
7
作者 Deqiang Song 1,2, Lijiang Zeng 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 China 2. 9500 Gilman Dr. 040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92093, CA, US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The knowledge of wing orientation and deformation during flapping flight is necessary for a complete aerodynamic analysis, but to date those kinematic features have not been simultaneously quantified for free-flying i... The knowledge of wing orientation and deformation during flapping flight is necessary for a complete aerodynamic analysis, but to date those kinematic features have not been simultaneously quantified for free-flying insects. A projected comb-fringe (PCF)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spanwise camber changes on free-flying dragonflies and on beating-flying dragonflies through the course of a wingbeat, which bases on projecting a fringe pattern over the whole measurement area and then measuring the wing deformation from the distorted fringe pattern.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substantial camber changes both along the wingspan and through the course of a wingbeat. The ratio of camber deformation to chord length for hind wing is up to 0.11 at 75% spanwise with a flapping angle of -0.66 degree for a free-flying dragon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flight fringe pattern projection insect flight wing orientation wing camber
下载PDF
亚超音速机翼最佳弯扭综合设计计算方法
8
作者 刘德华 黄昌有 +2 位作者 朱国林 李玉璞 谢光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199,共8页
本文介绍一种亚超音速机翼最佳弯扭综合设计的计算方法,它应用了有限基本解方法。分别在亚超音速各选取一个设计点(M数和C_L),进行机翼弯扭设计,其目的是减小与升力相关的阻力。在此基础上,顾及亚音速和超音速这两个设计点的气动力特性... 本文介绍一种亚超音速机翼最佳弯扭综合设计的计算方法,它应用了有限基本解方法。分别在亚超音速各选取一个设计点(M数和C_L),进行机翼弯扭设计,其目的是减小与升力相关的阻力。在此基础上,顾及亚音速和超音速这两个设计点的气动力特性,还要兼顾到飞机其它性能和结构上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机翼的综合设计。本文分别给出了亚音速最佳弯扭设计,超音速最佳弯扭设计和综合设计的计算结果。经过分析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音速流 超音速流 机翼 弯扭 设计
下载PDF
变弯度机翼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小飞 张梦杰 +4 位作者 王文娟 钟敏 王志刚 周进 薛景锋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2期12-24,共13页
飞机变弯度机翼通过机翼前后缘变弯度机构和/或柔性结构变形驱动,根据飞行状态实时连续光滑调节机翼弯度,从而获得最优气动效率,进而实现飞机减阻、减重、降低燃油消耗等目的。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技术的发展,光滑连续变形结构已成为飞... 飞机变弯度机翼通过机翼前后缘变弯度机构和/或柔性结构变形驱动,根据飞行状态实时连续光滑调节机翼弯度,从而获得最优气动效率,进而实现飞机减阻、减重、降低燃油消耗等目的。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技术的发展,光滑连续变形结构已成为飞机未来发展方向。变弯度机翼涉及气动总体需求分析、轻质变形结构设计、柔性大变形可承载蒙皮、智能材料驱动器、分布式协同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以关键技术为牵引进行变弯度技术研究,是未来变弯度机翼工程化应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机翼 气动 变形机构 蒙皮 驱动器 变形控制
下载PDF
机翼变弯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彬文 杨宇 +3 位作者 钱战森 王志刚 吕帅帅 孙侠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55,共20页
通过改变机体结构气动外形,确保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持续获得最优气动效益,一直是航空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机翼变弯度(VCW)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分析总结了机翼变弯度技术所带来的综合收益,详细阐述了不同飞行器对机翼变... 通过改变机体结构气动外形,确保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持续获得最优气动效益,一直是航空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机翼变弯度(VCW)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分析总结了机翼变弯度技术所带来的综合收益,详细阐述了不同飞行器对机翼变弯度技术的具体需求;然后,分别从变弯度前缘和后缘回顾了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机翼变弯度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 机翼变弯度 柔性结构 前缘 后缘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机构形状变化综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秀 葛文杰 +1 位作者 张永红 刘世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0-1235,共6页
实现机翼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的最优气动外形是变弯度自适应机翼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传统铰链机构会使机翼表面产生不连续变化而导致气流提早分离的问题,从全柔性机构实现连续平滑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出发,以目标形状与实际形状的边界曲线... 实现机翼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的最优气动外形是变弯度自适应机翼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传统铰链机构会使机翼表面产生不连续变化而导致气流提早分离的问题,从全柔性机构实现连续平滑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出发,以目标形状与实际形状的边界曲线之差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GA)对柔性机构的拓扑、尺寸、形状进行了综合优化。在优化方法上,以二进制编码技术和实数编码技术为基础建立初始离散柔性机构的混合变量遗传算法模型,将其映射为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渐进结构优化(ESO)算法的思想,消除GA优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单元,改善了优化效率和分析结果。结合机翼前缘形状变化实例,基于MATLAB进行优化设计,并用ANSYS10.0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机构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自适应机翼 拓扑优化 遗传算法 全柔性机构 渐进结构优化
下载PDF
变弯度机翼准定常流动分离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文超 杨剑挺 +3 位作者 王进 杨基明 徐庶民 凌鹏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弯度主动变形的机翼模型,搭建了相关的风洞测力及流场显示实验平台.低速风洞测力实验揭示了机翼弯度连续准定常变形下的流动分离特性,发现其与固定弯度下的流动分离有着显著区别,采用前缘和尾缘两种分离机制分析和解释... 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弯度主动变形的机翼模型,搭建了相关的风洞测力及流场显示实验平台.低速风洞测力实验揭示了机翼弯度连续准定常变形下的流动分离特性,发现其与固定弯度下的流动分离有着显著区别,采用前缘和尾缘两种分离机制分析和解释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相关的流场测量结果验证了上述解释.在流动分离条件下,研究表明可变形飞行器外围流场结构不仅与当前时刻的飞行器外形及来流条件有关,而且还和流场变化的历史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弯度机翼 流动分离 粒子成像测速 空气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多材料组合的柔性机翼前缘拓扑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建超 张永红 +1 位作者 葛文杰 景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6,共6页
柔性机构应用于变弯度自适应机翼可以实现机翼外形随飞行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连续平滑变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柔性构件的材料属性出发,基于载荷路径的遗传算法,从单一材料构件和多材料组合构件两个方面,对某机翼前缘进行拓扑优化,并... 柔性机构应用于变弯度自适应机翼可以实现机翼外形随飞行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连续平滑变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柔性构件的材料属性出发,基于载荷路径的遗传算法,从单一材料构件和多材料组合构件两个方面,对某机翼前缘进行拓扑优化,并对多材料组合变形结果进行ANSYS仿真,经过对比分析表明,柔性机构优化中采用多材料组合局部改变材料属性比只用单材料更能达到较好的变形要求,同时可以通过寻求更广泛的材料组合使拓扑效果达到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自适应机翼 柔性机构 载荷路径法 多材料组合 拓扑优化
下载PDF
宽体客机巡航机翼变弯度减阻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斌 郝璇 +1 位作者 郭少杰 苏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4-982,共9页
针对宽体客机可变弯度机翼,建立了适用于原理性研究的参数化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以CRM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前后缘变弯度对气动力、压力分布和展向升力载荷分布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巡航速度多个升力状态下的最优变弯度,并对比了单... 针对宽体客机可变弯度机翼,建立了适用于原理性研究的参数化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以CRM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前后缘变弯度对气动力、压力分布和展向升力载荷分布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巡航速度多个升力状态下的最优变弯度,并对比了单独变后缘弯度和前后缘同时变弯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宽体客机机翼前后缘小角度偏转可使气动特性产生较明显变化,其中后缘变弯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定升力状态下通过变弯度可改变机翼展向当地攻角及弯度分布,从而减小激波阻力或诱导阻力;在小升力系数时变弯度获得的减阻量不超过0.0001,而较大升力系数时可达0.0010,并同时降低翼根弯矩、改善激波诱导分离;相比于单独变后缘弯度,前后缘同时偏转可在进一步抑制抖振边界附近低头力矩增长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减阻量。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模方法在避免引入型面质量干扰、提高三维外形及网格生成效率上的优势,得到的原理性结论可为可变弯度机翼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客机 可变弯度机翼 减阻 升阻比 俯仰力矩 翼根弯矩
下载PDF
基于交叉簧片式铰链的变弯度机翼机构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钧恒 杨晓钧 李兵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451,509,共9页
为了研究机翼弦向连续变弯度的设计问题,提出由柔性后缘机构与刚性连杆驱动机构组成的机翼变弯度设计方案以及建模分析方法.基于交叉簧片式柔性铰链设计机翼机构构型.采用链式梁约束建模方法,建立柔性后缘机构的理论力学模型,得到其受... 为了研究机翼弦向连续变弯度的设计问题,提出由柔性后缘机构与刚性连杆驱动机构组成的机翼变弯度设计方案以及建模分析方法.基于交叉簧片式柔性铰链设计机翼机构构型.采用链式梁约束建模方法,建立柔性后缘机构的理论力学模型,得到其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对理论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机翼机构的相关尺寸参数,提升机翼的气动特性.经优化,机翼巡航阶段的升阻比提升1.09%,起降阶段的升力系数提高2.54%.经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变弯度机翼机构变弯度的精度和变弯度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机翼 柔性机构 链式梁约束建模方法 多目标优化 气动性能
下载PDF
远程民机变弯度机翼后缘外形变形矩阵气动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鹏 钱战森 孙侠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102,共16页
针对远程民机变弯度机翼后缘外形设计问题,从变形矩阵构建角度开展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参考指关节变形结构特点确定后缘变形外形参数化方法,基于代理优化算法,结合变形关联约束搭建了后缘外形变形矩阵气动优化设计流程,完成了以升力阶梯... 针对远程民机变弯度机翼后缘外形设计问题,从变形矩阵构建角度开展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参考指关节变形结构特点确定后缘变形外形参数化方法,基于代理优化算法,结合变形关联约束搭建了后缘外形变形矩阵气动优化设计流程,完成了以升力阶梯变化为特征的巡航任务剖面变形矩阵和由抖振点和阻力发散点构成的非巡航任务剖面变形矩阵的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巡航任务剖面,后缘变形减阻收益随着设计点升力相对基准点变化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高升力时的减阻量约为低升力的7~8倍。后缘变形减阻关键在于调整主翼压力分布,对变弯控制剖面偏度不敏感,考虑变形关联约束不会明显降低减阻收益,存在变弯控制剖面偏转规律相同、偏度与升力线性对应,且减阻收益明显的阶梯变形矩阵。在非巡航任务剖面,后缘变形同样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有效降低抖振点的激波强度,但无法有效改善阻力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民机 变弯度机翼 后缘外形变形矩阵 气动设计 代理优化
原文传递
可变弯度翼身融合布局气动特性分析与设计
17
作者 王雨桐 蓝庆生 +2 位作者 周铸 杨体浩 宋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2-1307,共16页
变弯度机翼在提高常规布局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但也会引起全机俯仰力矩变化,考虑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力臂短、配平阻力较大的特点,研究变弯度技术在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上的减阻收益与配平惩罚。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基于舵面偏... 变弯度机翼在提高常规布局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但也会引起全机俯仰力矩变化,考虑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力臂短、配平阻力较大的特点,研究变弯度技术在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上的减阻收益与配平惩罚。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基于舵面偏转的方式实现后缘变弯度并对比分析不同展向位置处舵面的配平能力;然后利用全局优化方法开展变弯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最后对变弯度设计空间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随着升力系数的改变,产生配平阻力最小的舵面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当不考虑俯仰力矩配平约束时,采用变弯度技术至多可以获得4.62%的减阻收益;在考虑俯仰力矩配平约束后,相比于采用中央体后缘舵面配平,采用变弯度技术至少能够减小2.4×10^(-4)的配平损失。不同升力系数下,变弯度的舵面偏转组合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小升力系数下,多个舵面负偏的变弯度组合有利于减阻并增加抬头力矩;而大升力系数下则是通过多个舵面正偏的组合实现减阻,但会导致低头力矩增加。基于多舵面组合偏转的变弯度减阻收益与力矩惩罚评估,能为工程上设计可变弯度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 后缘变弯度 气动特性 优化设计 代理模型
下载PDF
鱼骨柔性翼等效结构建模及其气动弹性特性分析
18
作者 黄可 张家应 王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525,共10页
鱼骨柔性翼(Fish bone active camber,FishBAC)是一种依靠结构变形实现机翼弯度变化的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离散式控制面和增升装置,可以在实现机翼弯度变化的同时保持气动表面的连续与光滑。然而,其依靠结构弹性变形实现机翼变弯度的... 鱼骨柔性翼(Fish bone active camber,FishBAC)是一种依靠结构变形实现机翼弯度变化的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离散式控制面和增升装置,可以在实现机翼弯度变化的同时保持气动表面的连续与光滑。然而,其依靠结构弹性变形实现机翼变弯度的基本特征可能引发潜在气动弹性问题。针对柔性翼潜在的气动弹性问题,本文从结构特性和气动弹性特性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结构特性方面,基于欧拉梁理论和逐段刚化法建立等效结构模型,经有限元验证发现简化模型在计算非均质梁结构保持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在气动弹性特性分析方面,基于等效刚柔耦合翼型模型和非定常气动理论完成了气动弹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FishBAC建模时需考虑结构柔性,忽略结构柔性会对气动弹性特性的预测存在一定偏差。在驱动力矩低于1.5 N·m时,本文简化的等效结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考虑静气动弹性特性的机翼结构形变。使用本文提出的翼型模型考虑结构存在刚柔耦合特性,并预测柔性段所发生的弯度颤振,简化模型与MSC Nastran相比在颤振速度预测上保持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柔性翼 主动变弯度机翼 等效结构模型 气动弹性 颤振分析
下载PDF
一种刚柔混合弦向变弯度机翼后缘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辛涛 李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65-2476,共12页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攻角下,刚柔混合偏转翼型和传统刚性偏转翼型的升力系数、升阻比等气动特性。以巡航时单位展长所要求升力为优化目标,分别求解低速巡航及降落两种工况下,两种不同后缘翼型的下弯角度及变形方式。对比两种下偏方式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气流分离位置等流场特性。根据优化构型制造刚柔混合式变后缘机翼模型,并进行变形能力测试。计算结果表明:刚柔混合后缘翼型在同等偏角下,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升阻比,更优的气动特性;而在相同的飞行工况下,刚柔混合后缘翼型下偏角度要求更小,气流分离点更靠后,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通过变形能力试验验证了柔性翼肋结构及蒙皮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向变弯度机翼 翼型中弧线 刚柔混合 升阻比 变后缘机翼模型
下载PDF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同彪 白俊强 杨一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9-1566,共8页
后缘连续变弯度机翼在提高民用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基于建立的全局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宽体客机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自由型面变形(FFD)技术建立了后缘连续变弯度的参... 后缘连续变弯度机翼在提高民用客机气动特性方面有较大的潜力,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基于建立的全局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宽体客机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自由型面变形(FFD)技术建立了后缘连续变弯度的参数化方法。然后,采用RANS方程作为流场评估方法,针对翼身组合体构型设计点附近升力系数开展了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最后,探索了仅外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和内外翼后缘均连续变弯度优化设计结果的异同。优化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小于设计升力系数时,在只考虑外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的设计中,不易实现激波阻力和诱导阻力同时降低,考虑内翼段后缘连续变弯度后,减阻量较前者更为明显;升力系数大于设计升力系数时,外翼段和内外翼的后缘偏转均可实现诱导阻力和激波阻力的同时降低,且减阻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缘连续变弯度 翼身组合体 气动优化设计 激波阻力 诱导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