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群的一些定理
1
作者 温凤桐 管延勇 王晓静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利用子群的C
关键词 有限群 c-正规 c- 可解群 超可解群 Hall-子群
下载PDF
镍基催化剂催化模型化合物中异戊二烯加氢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彦彬 黄星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24-1027,共4页
异戊二烯在镍基催化剂作用下可深度加氢为异戊烷。选用适当预处理剂(如含硫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后,可使异戊二烯高选择性地加氢为单烯烃。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态空速为36h-1时,经过预处理后催化剂的加氢选择性比新鲜催化剂有很大提... 异戊二烯在镍基催化剂作用下可深度加氢为异戊烷。选用适当预处理剂(如含硫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后,可使异戊二烯高选择性地加氢为单烯烃。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态空速为36h-1时,经过预处理后催化剂的加氢选择性比新鲜催化剂有很大提高,异戊烷选择性从61 04%下降到0,单烯烃总选择性由31 96%升高到95 27%。异戊二烯在镍基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反应机理为连串反应机理。异戊二烯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1,4-吸附体和π-烯丙基吸附体,并以前者为主。镍基催化剂经过硫化物预处理后,并未改变异戊二烯加氢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异戊烷 镍基催化剂 选择加氢 c5烯烃
下载PDF
C_5单烯烃改性精C_5石油树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培喜 魏纯 周怀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88-790,793,共4页
采用C5单烯烃馏分对精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C5单烯烃馏分的加入方式、加入量、反应时间、聚合温度、催化剂以及溶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精C5质量浓度为68%~70%、反应时间1.5 h、聚合温度为60~70℃、催... 采用C5单烯烃馏分对精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C5单烯烃馏分的加入方式、加入量、反应时间、聚合温度、催化剂以及溶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精C5质量浓度为68%~70%、反应时间1.5 h、聚合温度为60~70℃、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5%条件下,改性后精C5石油树脂与原树脂相比,在保持较高软化点的基础上,还具有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较低的熔融粘度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树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烯烃 改性 熔融粘度 软化点
下载PDF
不同标记法及去红细胞法对检测微量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华骅 仇志根 +2 位作者 郑滨 袁纪军 高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采用 ISHAG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matotherapy and graft engineering)法和常用的 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检测方法对同一脐血样品进行比较实验 ,确定更适用于微量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 ISHAG... 目的 采用 ISHAG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matotherapy and graft engineering)法和常用的 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检测方法对同一脐血样品进行比较实验 ,确定更适用于微量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 ISHAGE造血干细胞计数协会推荐方法、低渗 NH4 Cl去红细胞 CD4 5 / CD34双色标记法 (NH4 Cl双标法 )、Optilyse C溶血剂去红细胞 CD34单色标记法 (Optilyse C单标法 )、低渗 NH4 Cl去红细胞 CD34单色标记法 (NH4 Cl单标法 )、羟乙基淀粉沉淀去红细胞 CD4 5 / CD34双色标记法 (HES双标法 )检测脐血造血干细胞含量 ,并比较不同方法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  8份脐血标本用 ISHAGE方法测得 CD34+造血干细胞含量的中位数为 0 .2 78% ,NH4 Cl双标法测得结果为 0 .2 97% ,与 ISHAGE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用 HES双标、Optilyse C单标法和 NH4 Cl单标法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5 .715 % ,0 .391%和 0 .74 1% ,与ISHAGE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SHAGE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准确性高 ,重复性好的检测造血干细胞方法。Optilyse C单标法、NH4 Cl单标法和 HES双标法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造血干细胞 脐血 含量 检测方法 ISHAGE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Optilysec标法 NH4c1标法 HES双标法 标记法
下载PDF
新型光敏剂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荧光光谱特性及其体内分析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旦 赵鑫 +3 位作者 孙范露 齐天 刘承初 范国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7-1011,共5页
研究了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特性,据此建立了检测血浆中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的荧光分析法。首先,通过比较分析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在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和水六种不同溶剂体... 研究了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特性,据此建立了检测血浆中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的荧光分析法。首先,通过比较分析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在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和水六种不同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特征,考察了溶剂体系对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甲醇和乙腈是比较理想的溶剂体系,而磷酸盐缓冲液优于水溶液。通过进一步考察有机溶剂含量和溶液pH对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 7.2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7)混合溶液中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荧光强度大、性质稳定。采用pH 7.2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7)混合溶液沉淀SD大鼠血浆蛋白,选择498.00和664.05 nm作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建立的SD大鼠血浆样品中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荧光分析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为0.50~50.00μg·mL^(-1)(R^2≥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大于90%。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成功地应用于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剂 二氢卟吩e6-c15甲酯 荧光分析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李超代数的弱c-理想及其相关性质
6
作者 梁爽 唐黎明 《数学学报(中文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1-580,共10页
本文首先引入了李超代数的弱c-理想、弱c-单李超代数、弱c-理想可补的概念,然后研究了特征不为2,3的基域上李超代数与弱c-理想相关的一些结构性质,给出一个李超代数是弱c-单李超代数的充要条件,并利用Frattini理想,给出了李超代数的一个... 本文首先引入了李超代数的弱c-理想、弱c-单李超代数、弱c-理想可补的概念,然后研究了特征不为2,3的基域上李超代数与弱c-理想相关的一些结构性质,给出一个李超代数是弱c-单李超代数的充要条件,并利用Frattini理想,给出了李超代数的一个弱c-理想是其理想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其商代数的子代数有子理想补的充要条件;最后,利用特征零基域上一类李超代数的一些弱c-理想,给出了这类李超代数是可解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理想 c-李超代数 c-理想可补 可解李超代数
原文传递
C_5单烯烃改性精C_5石油树脂工业试验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培喜 周怀瑞 魏纯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6期40-41,44,共3页
采用C5分离装置得到的C5单烯烃馏分对精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在实验室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工业试验,同时对改性前后的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试验与实验室小试所得产品品质相当,经济效益显著。利润比改性前增长6.2%。
关键词 c5烯烃 改性 经济效益 工业试验
下载PDF
关于完备化函子
8
作者 连冠勤 陈清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29,共4页
引入完备化函子的定义,讨论其与有限直和、矩阵环的关系及单性.
关键词 半环 完备化 完备化函子 c-半环
下载PDF
我的创新与财富观
9
《中国青年科技》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我们在英国1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C60畴的二维拓扑学结构》(《Topology of two dimensional C60 domains》),介绍了两方面的成果:1.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C60单分子图像。C60作为一种全部由碳原子构成的团簇... 我们在英国1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C60畴的二维拓扑学结构》(《Topology of two dimensional C60 domains》),介绍了两方面的成果:1.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C60单分子图像。C60作为一种全部由碳原子构成的团簇分子,具有独特的笼状结构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极潜在应用价值,一直是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我们利用STM在国际上首次“拍下”了能够分辨碳一碳单键和双键的分子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拓扑学结构 c60分子 团簇分子 应用价值 科学研究 取向畴结构 化学键图像 原始创新
下载PDF
Generators,Relations and Coverings of ~2B_2(K)
10
作者 李卓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1991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用生成元、关系式构造了任意域K上扭Chevalley单群~2B_2(K)的泛中心扩张.(域K=GF(2~3)除外)当域K为GF(2~5)的代数扩域时,证明了~2B_2(K)的Schur乘子是平凡的.
关键词 c- 生成元 关系式 覆盖 扩张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光敏剂二氢卟吩e_6-C_(15)单甲酯的合成工艺
11
作者 单彬 孙渺 +4 位作者 孟志 韩贵焱 钱其涵 刘明辉 姚建忠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优化光敏剂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1)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一锅法",以脱镁叶绿酸a(3)为原料,通N2条件下经碱甲醇液作用下E环开裂后直接添加1/20体积量的水,回流水解制得化合物1。选择影响其合成产率的开环反应时间(A)、... 目的优化光敏剂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1)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一锅法",以脱镁叶绿酸a(3)为原料,通N2条件下经碱甲醇液作用下E环开裂后直接添加1/20体积量的水,回流水解制得化合物1。选择影响其合成产率的开环反应时间(A)、回流水解反应时间(B)、氢氧化钾甲醇液浓度(C)、3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投料比(D)为主要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目标物1的最佳合成工艺。结果合成化合物1的最优反应条件为B1C2A2D1,工艺收率从43.0%提高到56.5%。结论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改进 二氢卟吩e6-c15甲酯 正交设计 光敏剂
下载PDF
20/10t、32m C 型单主梁门式起重机
12
作者 岳保元 岳俊卿 《起重运输机械》 EI 1995年第11期14-17,共4页
介绍起重量20/10t,跨度32m的C型单主梁门式起重机的性能参数,机构与结构的设计特点,整机检测及应用情况。叙词:
关键词 c主梁门式 起重机 性能 参数 设计特点
下载PDF
室内温度对AUTO—C血浆单采机上几个探测点灵敏度的影响
13
作者 梁世艳 石玉惠 +1 位作者 刘宝庆 唐朝珲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AUTO-c血浆采机 探测点灵敏度 室内温度
下载PDF
PVC热稳定剂桐油基二元酸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梅 夏建陵 +2 位作者 李梅 黄坤 唐小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35,共3页
以C21二元酸单甲酯(即TMAA)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桐油基二元酸钙盐。经红外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法和转矩流变仪法考察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测试其应用于PVC制品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桐油... 以C21二元酸单甲酯(即TMAA)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桐油基二元酸钙盐。经红外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法和转矩流变仪法考察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测试其应用于PVC制品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桐油基二元酸钙盐与硬脂酸锌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用桐油基二元酸钙取代硬脂酸锌,对PVC的塑化无不良影响,且能提高热稳定时间,应用于PVC制品时加工性能也能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c21二元酸甲酯 钙盐
下载PDF
海浪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丛滨 崔宏林 刘振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75-478,482,共5页
为克服海浪的随机性,应用波能谱理论,建立能够体现海浪不规律性运动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在合理的仿真条件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I.T.T.C单参数谱进行比较.由50条简谐波组成的海浪模型仿真结果... 为克服海浪的随机性,应用波能谱理论,建立能够体现海浪不规律性运动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在合理的仿真条件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I.T.T.C单参数谱进行比较.由50条简谐波组成的海浪模型仿真结果与I.T.T.C单参数谱比较非常接近.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模拟的海浪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模拟 虚拟现实 I.T.T.c参数谱 MATLAB仿真
下载PDF
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宋宇雷 朱德胜 +1 位作者 肖政辉 张新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遗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基因分析;以“MEF2C基因”“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5q14.3微缺失综合征”为关键词检... 目的探讨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遗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基因分析;以“MEF2C基因”“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5q14.3微缺失综合征”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以“MEF2C”“MEF2C haploinsufficiency syndrome”“5q14.3 deletion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因部分报道涉及邻近或远端的其他基因,筛选出仅检出MEF2C基因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变异的文献,总结文献报道中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刻板动作、反复伴或不伴发热的惊厥,来我院行康复及抗癫痫治疗,完善基因检测明确为MEF2C基因变异。基因分析提示:患儿MEF2C基因存在c.14A>C(p.K5T)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位点既往未见报道,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蛋白三维结构预测突变前后氨基酸侧链发生变化,盐桥结构破坏,可能导致局部结构稳定性降低,影响蛋白功能。检索到15篇相关文献共报道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其他特征为肌张力低下(77.7%)、自闭症样表现(75.0%)、癫痫(71.4%)、非特异性头颅MRI异常(70.0%)等,MEF2C变异点突变为主,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剪切突变,其余为缺失变异。结论MEF2C单倍剂量不足综合征是临床上罕见的基因病,有特定相似的临床表型,点突变通常比缺失病例症状更轻,较少发生难治性癫痫,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F2c倍剂量不足综合征 5q14.3微缺失综合征 发育迟缓 刻板动作 癫痫
原文传递
C60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摩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平余 周金芳 杨生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纳米摩擦学 分子自组装技术 c60自组装分子膜 摩擦力 含端氨基氨基酸
下载PDF
桐酸基C_(22)三元酸钙盐的制备及其PVC复合热稳定体系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梅 李梅 +3 位作者 李守海 杨小华 黄坤 夏建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2-56,共5页
以桐马酸酐——C22三元酸单甲酯(MEMAA)为原料,采用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盐(TOTC),并利用FTIR表征其结构。通过刚果红法和热老化烘箱法考察了亚磷酸三苯酯(TPP)﹑季戊四醇(PER)、β-二酮(DT)对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硬脂酸锌... 以桐马酸酐——C22三元酸单甲酯(MEMAA)为原料,采用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盐(TOTC),并利用FTIR表征其结构。通过刚果红法和热老化烘箱法考察了亚磷酸三苯酯(TPP)﹑季戊四醇(PER)、β-二酮(DT)对桐酸基C22三元酸钙/硬脂酸锌体系初期着色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完成了桐酸基C22三元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配方优化设计。结果表明:TOTC、ZnSt2、DT、TPP、PER的质量比为48∶12∶2∶5∶10时,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热稳定性最佳。在100g PVC/40g DOP体系中加入最佳配方条件下的桐酸基C22三元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3g,185℃下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50min,热稳定性优于部分国内市售产品,与德国熊牌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酸基c22三元酸甲酯 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辅助热稳定剂 正交实验法
下载PDF
重组人胱抑素C重链单域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志杰 朱月蓉 +2 位作者 刘海霞 樊燕蓉 徐根兴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重链单域抗体(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VHH),经纯化和复性后,建立测定人血清Cys C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Particle enhanced turbidimetric im... 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重链单域抗体(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VHH),经纯化和复性后,建立测定人血清Cys C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Particle enhanced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PETIA)。根据大肠杆菌编码蛋白的特性设计Cys C重链单域抗体编码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中,构建重组人Cys C重链单域抗体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ys C重链单域抗体,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所获得的目的抗体经Ni-NTA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通过稀释复性,SDS-PAGE鉴定其纯度。Cys C重链单域抗体化学偶联胶乳颗粒,建立PETIA法测定人血清Cys C。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表达的Cys C重链单域抗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k,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后抗体纯度达90%以上,复性回收率为60%左右。用Cys C重链单域抗体建立的测定人血清Cys C的PETIA,能检测到血清中的Cys C含量。成功构建Cys C重链单域抗体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得了有活性的Cys C重链单域抗体,该抗体可用于建立测定Cys C的PETIA法,为下一步开发Cys C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 c重链域抗体 大肠杆菌 包涵体 Ni-NTA亲和层析 复性 血清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原文传递
C-L单柱瓣体外流体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良建 陈如坤 张宝仁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3年第4期6-10,16,共6页
本文报告国产C—L单柱瓣(C—LM瓣)体外流体动力学研究随机选择3只C—LM瓣,用C—L标准瓣(C_LS瓣)作对照,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态泄漏、定常流、脉动流测试静态泄漏率C—LM瓣与C—LS瓣相近,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定常流跨瓣压差C—LM瓣小于C... 本文报告国产C—L单柱瓣(C—LM瓣)体外流体动力学研究随机选择3只C—LM瓣,用C—L标准瓣(C_LS瓣)作对照,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静态泄漏、定常流、脉动流测试静态泄漏率C—LM瓣与C—LS瓣相近,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定常流跨瓣压差C—LM瓣小于C—LS瓣,P<0.01。流场模型显示C—LM瓣瓣后流场涡流明显小于C—LS瓣。脉动流跨瓣压差C—LM瓣小于C—LS瓣,P<0.05有效开口面积、机械效率、功能指数、流量系数C—LM瓣大于C—LS瓣,P<0.05,返流率C—LM瓣大于C—LS瓣,P<0.05,与Bjork—Shiley单柱瓣相近。结果表明:C—LM瓣为流体动力学性能优良的一种新型国产机械瓣,与Bjork—Shiley单柱瓣性能相近,较C—LS瓣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柱瓣 流体动力学 脉动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