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磷比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80
1
作者 王建林 钟志明 +5 位作者 王忠红 余成群 沈振西 张宪洲 胡兴祥 大次卓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共11页
利用67个样点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碳磷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碳磷比的平均值为24.45,变化幅度为1.05~177.69。在水平方向上,土壤碳磷比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总体态势和斑块状交错分布的格... 利用67个样点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碳磷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碳磷比的平均值为24.45,变化幅度为1.05~177.69。在水平方向上,土壤碳磷比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总体态势和斑块状交错分布的格局,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腹地和喜马拉雅北麓湖盆区,不同草地型和不同自然地带土壤磷含量差异显著;2)19个草地型不同土层(0~10cm,10~20cm,20~30cm,30~40cm)碳磷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6.15,33.59,30.33和22.76,表土层(10~20cm)与底土层(30~40cm)碳磷比差异显著。土壤剖面自上而下,碳磷比可分为低-高-低-高型、低-高-低型、高-低-高-低型、高-低- 高型和由高到低型等5个类型;3)土壤碳磷比与植被盖度、植被高度、20~30cm土壤容重、10~20cm土壤含水量、30~40cm土壤含水量、HCO3-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10℃年积温、年均相对湿度、10~20cm地下生物量、0~10cm土壤容重、0~10cm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有机质、总有机碳、水解性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原 土壤 碳磷比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豆科绿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杜威 王紫泉 +2 位作者 和文祥 高亚军 曹卫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9-1008,共10页
渭北旱塬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区,但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亟需培肥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为探究渭北旱塬地区夏闲期种植并翻压豆科绿肥后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了3种豆科绿肥(绿豆、大... 渭北旱塬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态区,但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亟需培肥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为探究渭北旱塬地区夏闲期种植并翻压豆科绿肥后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了3种豆科绿肥(绿豆、大豆和长武怀豆)和4个施氮水平,连续6年种植并翻压绿肥后,分析了土壤中养分含量,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休闲)处理相比,长期种植并翻压豆科绿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等养分指标含量,3种养分分别提高了4.47%~15.35%、5.21%~6.25%和11.00%~14.35%,且均以怀豆处理提升效果最佳。翻压绿肥短期内(2周后),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大于有机碳和碱解氮。怀豆处理的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显著升高,培肥效果最为明显。翻压绿肥后,短期内土壤C∶N降低,但从长期效应来看,翻压绿肥提高了土壤C∶N,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平衡状态。土壤C∶P和N∶P与土壤C、N含量变化关系较为密切。夏闲期长期种植并翻压绿肥明显改善了土壤碳、氮养分状况,是渭北旱塬地区土壤培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绿肥 c∶N cp N∶p
下载PDF
低碳、高氮磷城市污水的化学辅助除磷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侯红娟 王洪洋 周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27,共4页
对于低碳、高氮磷的城市污水,可采用生物脱氮并辅助化学除磷的工艺进行处理,以使氮、磷同时达到排放标准。选择聚合硅酸铁作为混凝剂并将其直接投加到生物反应器中,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12 mg/L(以Fe计)时出水中的TP<0.5 mg/L,达到了... 对于低碳、高氮磷的城市污水,可采用生物脱氮并辅助化学除磷的工艺进行处理,以使氮、磷同时达到排放标准。选择聚合硅酸铁作为混凝剂并将其直接投加到生物反应器中,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12 mg/L(以Fe计)时出水中的TP<0.5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所投加的聚合硅酸铁与进水中TP的物质的量之比同出水TP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在进、出水TP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可据此确定混凝剂的投量。投加了混凝剂后,污泥絮体变得更密实,沉降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c/N c/p 生物脱氮 化学除磷
下载PDF
不同氮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碳氮比和碳磷比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伏生 康绍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试验设两种CO2 浓度水平 (35 0 μmol·mol-1和 70 0 μmol·mol-1) ,两种土壤水分处理 (湿润、干旱 )和 5种N肥施用水平 (0、5 0、10 0、15 0、2 0 0mg·kg-1土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增加 ,地上部氮 (N)磷 (P)浓度下降 ,... 试验设两种CO2 浓度水平 (35 0 μmol·mol-1和 70 0 μmol·mol-1) ,两种土壤水分处理 (湿润、干旱 )和 5种N肥施用水平 (0、5 0、10 0、15 0、2 0 0mg·kg-1土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增加 ,地上部氮 (N)磷 (P)浓度下降 ,根系N浓度略有下降。无论CO2 浓度是升高或是当前水平 ,与干旱处理相比 ,湿润处理的地上部和根系N浓度明显降低 ;地上部和根系N浓度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小麦体内N浓度下降 ,是因为CO2 浓度升高 ,水分利用效率增加 ,这将减少质流运送养分到根系为作物利用以及氮利用效率提高之故。地上部P浓度降低是稀释效应的结果。CO2 浓度增加 ,地上部含碳 (C)量趋于降低 ,但不影响根系C含量 ,高CO2 浓度对根系C含量因土壤氮状况不同而异 ,低氮时根系含C量增加 ,含C量绝对值增加 0 .95 %~ 1.18%,而高氮时表现降低 ,平均降低 0 .70 %~ 1.2 7%。CO2 浓度升高 ,地上部和根系C/N比率和地上部C/P比率增加 ,这将会降低植物残体的腐解速率。CO2 浓度增加 ,地上部和根系C/N比率增加 ,这是高CO2 浓度引起地上部和根系N浓度下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cO2浓度升高 小麦 碳氮比 碳磷比 土壤水分 c/N c/p 施氮水平 氮肥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与植物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如梦 张炳学 +1 位作者 王晓霞 韩凤朋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89-1199,共11页
为探讨植被种植过程中土壤–植被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多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生长年限(种植1、10、20和30年)苜蓿草地土壤与植物养分含量变化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显示,1)... 为探讨植被种植过程中土壤–植被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多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生长年限(种植1、10、20和30年)苜蓿草地土壤与植物养分含量变化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200 cm土层中,土壤C和N的垂直分布具有一致性,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并在30 cm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土壤P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保持稳定;土壤C∶N,C∶P和N∶P均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10年达到最大值。2)苜蓿叶片C、N、P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相似,种植10年达到最大值;叶片C∶N、C∶P、N∶P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先下降后回升。3)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研究结果表明,当苜蓿种植到10年之后,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以保证苜蓿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土壤养分 紫花苜蓿 草地 碳氮比 碳磷比 氮磷比
下载PDF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Cys-C、IGF-1、C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孙建娟 燕华 +2 位作者 曾秋蓉 令狐昌敏 吴光秀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究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胱抑素C(Cys-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肽(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4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诊治... 目的探究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胱抑素C(Cys-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肽(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4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诊治的DPN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患者口服参芪降糖颗粒,3 g/次,3次/d;西药组口服甲钴胺片,500μg/次,3次/d;联合组使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方案同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Cys-C、IGF-1、C-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6、12个月后,3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时间相关性(P<0.05),且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Cys-C水平显著降低,IGF-1及C-P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呈时间相关性;治疗3、6、12个月后,Cys-C水平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P<0.05),IGF-1及C-P水平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疗效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Cys-C水平的降低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颗粒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清胱抑素c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
原文传递
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杜家颖 王霖娇 +1 位作者 盛茂银 温培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科学支撑石漠化治理。【方法】选取西南喀斯特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贵州贞丰--关岭花江石漠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目的】为了揭示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科学支撑石漠化治理。【方法】选取西南喀斯特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贵州贞丰--关岭花江石漠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论】(1)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0~15 cm)的C、N、P含量均值分别为(44.85±11.22)、(3.22±0.82)、(1.17±0.35)g/kg;C∶N、C∶P、N∶P比值分别为(3.17±1.35)、(43.09±16.49)、(14.01±3.62)。(2)无石漠化环境的土壤C、N含量显著高于石漠化环境土壤,但P含量无显著差异。(3)土壤C、N、P含量及比值等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受到地形、地貌、土壤母质以及成土的因素影响较大,受到植被、凋落物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C、N、P等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提供了工作基础,同时为科学治理石漠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碳氮比 碳磷比 氮磷比
下载PDF
Degradation induces changes in the soil C:N:P stoichiometry of alpine stepp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3
8
作者 ZHANG Zhen-chao HOU Ge +2 位作者 LIU Miao WEI Tian-xing SUN J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10期2348-2360,共13页
Due to the Tibetan Plateau’s unique high altitude and low temperature climate conditions,the region’s alpine steppe ecosystem is highly fragile and is suffering from severe degradation under the stress of increasing... Due to the Tibetan Plateau’s unique high altitude and low temperature climate conditions,the region’s alpine steppe ecosystem is highly fragile and is suffering from severe degradation under the stress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overgrazing,and climate change.The soil stoichiometry,a crucial part of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provide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processes by examining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and balance of the three elements.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egradation on the soil stoichiometry is vital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alpine steppe on the Tibetan Plateau.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soil stoichiometry to degradation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biotic and abiotic mechanisms in the alpine steppe.We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in a sequent degraded alpine steppe with seven levels inNorthern Tibet.The plant species,aboveground biomass,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moisture content,temperature,pH,compactness,total carbon(C),total nitrogen(N),and total phosphorus(P)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oil C/N,C/P,and N/P consistently decreased along intensifying degradation gradients.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we found that the C/N,C/P,and N/P ratios were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soil compactness,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graminoids but negatively affected by soil pH and the proport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of forbs.The soil temperature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N ratio but showed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P and N/P ratios.The current study shows that degradation-induced changes in abiotic and biotic conditions such as soil warming and drying,which accelerated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as well as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forbs,whichwere difficult to decompose and input less organic carbon into soil,resulted in the decreases in soil C/N,C/P,and N/P contents to a great extent.Our results provide a sound basis for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ALpINE STEppE DEGRADATION Soil STOIcHIOMETRY c/N c/p N/p
下载PDF
P2P网络Peer访问Web Service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翟丽芳 张卫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2,40,共4页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P2P网络和WebService的技术背景,接着提出了P2P网络与WebService集成的思想,为此提出WebServiceBroker的概念,从而实现P2P网络Peer透明访问WebService。
关键词 p2p(peer to peer) WEB Serivice WEB Service Broker(WSB)en i c'p BIokel'(Ⅵ’SB)
下载PDF
进水C/P对SNEDPR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甄建园 于德爽 +4 位作者 王晓霞 陈光辉 都叶奇 袁梦飞 杜世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351,共9页
为了解不同进水C/P条件下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的脱氮除磷特性.以实际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延时厌氧(180 min)/低氧(溶解氧0.5~1.0 mg·L^(-1))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了进水C/P(分别为60、30、20、15、10)对系... 为了解不同进水C/P条件下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的脱氮除磷特性.以实际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延时厌氧(180 min)/低氧(溶解氧0.5~1.0 mg·L^(-1))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考察了进水C/P(分别为60、30、20、15、10)对系统C、N、P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进水C/P(由60降至30)有利于提高系统内PAOs竞争优势.当C/P为30时系统除磷性能最高,厌氧段释磷速率(PRR)和好氧段吸磷速率(PUR,以P/MLSS计,下同)分别高达3.5mg·(g·h)-1和4.2 mg·(g·h)-1,出水PO3-4-P浓度均低于0.3 mg·L^(-1),且PPAO,An高达88.1%;但进一步降低进水C/P至10时,PO3-4-P去除率和PPAO,An分别由38.1%和82.4%降低至3.1%和5.3%,PRR和PUR分别仅为0.2 mg·(g·h)-1和0.24mg·(g·h)-1,系统表现出较差的除磷性能.降低C/P对系统COD去除性能没有影响,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此外,当C/P由60降低至20时,系统硝化性能变差,表现为出水NH+4-N和NO-2-N浓度分别由0和6.9 mg·L^(-1)升高至5.1 mg·L^(-1)和16.2 mg·L^(-1);而当C/P进一步降低至10时,系统硝化性能得以恢复,但亚硝积累特性遭到破坏,表现为出水NH+4-N和NO-2-N浓度逐渐降低为0,但出水NO-3-N浓度由0.08 mg·L^(-1)升高至14.1 mg·L^(-1).SNED率先由62.1%降低为36.4%后又逐渐提高至56.4%.C/P低于15时,有利于提高GAOs的竞争优势,且C/P由20降至10时系统脱氮性能得以恢复,原因在于GAOs内源反硝化作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 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 反硝化除磷 聚磷菌(pAOs) 反硝化聚糖菌(DGAOs)
原文传递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P、K吸收和C:N,C:P比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红亮 朱建国 +3 位作者 谢祖彬 刘钢 曾青 韩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92-1198,共7页
利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水平上,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整个生长期P、K吸收和C∶N,C∶P比的影响。实验设常规CO2(AmbientCO2)和设计CO2(elevatedCO2,Ambient+200μmol·mol-1)两种CO2... 利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水平上,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整个生长期P、K吸收和C∶N,C∶P比的影响。实验设常规CO2(AmbientCO2)和设计CO2(elevatedCO2,Ambient+200μmol·mol-1)两种CO2水平和常规氮(NN,250kgN·hm-2)和低氮(LN,150kgN·hm-2)两个N水平。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处理,高CO2浓度条件下,小麦叶的P浓度分别在分蘖期显著降低,LN处理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叶、茎和穗的P浓度主要在成熟期增加,NN处理增加幅度相对较大;小麦不同部位的K浓度降低幅度在LN处理较大。但是小麦对P、K的吸收增加,并且在拔节期和成熟期达到显著水平,LN处理下对P的吸收增加幅度较大,NN处理对K的吸收增加幅度较大。由于CO2浓度升高,拔节期以前,小麦对P和K的相对吸收速率(RAR)分别增加33%(LN>NN)和37%(LN<NN),拔节期以后分别降低45%(LN>NN)和101%(LN>NN)。CO2浓度升高后主要显著增加了LN处理的C∶N比,但是C∶P比仅仅在分蘖期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冬小麦 养分吸收 c :N c :p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碳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旸 高燕 +4 位作者 张延 黄丹丹 陈学文 张士秀 梁爱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目的】秸秆还田是提升农田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我们分析了东北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碳氮磷钾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并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角度研究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方法】依托2012年在东... 【目的】秸秆还田是提升农田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我们分析了东北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碳氮磷钾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并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角度研究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方法】依托2012年在东北黑土区建立的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选取秸秆移除(CK)、秸秆混合还入0—20 cm耕层(RI)和秸秆覆盖还田(RC)3个处理,测定了处理实施1年(2013)、3年(2015)、5年(2017)和8年(2020)后,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及玉米产量,计算了土壤化学计量特征(C∶N、C∶P、N∶P),并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试验年限的增加,在0—20 cm土层,CK处理SOC含量有所下降,TN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RI和RC处理的SOC和TN含量均有所增加,RC处理下均为最高;RI处理的SOC和TN含量在0—20 cm土层分布相对均匀,RC处理SOC和TN含量在0—5 cm土层中明显增加,尤其在试验5~8年间的增幅明显升高。CK、RI和RC 3个处理的TP和TK含量均随试验年限的增加缓慢升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土壤C∶N介于9.87~12.56,与土壤TN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秸秆还田方式无显著相关(P>0.05);土壤C∶P变化范围为31.15~39.87,也与秸秆还田方式无显著相关(P>0.05);土壤N∶P在2.81~3.72,各处理表层土壤N∶P始终无显著差异(P>0.05)。随试验时间延长,CK处理的C∶N、C∶P和N∶P均显著降低(P<0.05);RI和RC处理的C∶N也显著降低(P<0.05),RC处理的N∶P比仅在试验第3年显著升高(P<0.05)。各处理的年均玉米产量在11025~11127 k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8年的定位试验表明,玉米连作下不论是否秸秆还田,都显著加快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长期秸秆不还田提升了黑土磷的有效性,加深了土壤氮限制;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中碳氮磷钾的积累量,但没有显著改变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c∶N cp N∶p 玉米产量
下载PDF
C-P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华渊 姜稚清 张少波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10,共6页
分析了碳纤维、聚丙烯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C-PHFRC)弯曲疲劳变形的构成及其演变规律,讨论了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在高频循环荷载作用下疲劳残余应变累积、循环应变幅值演化及疲劳总应变幅值发展的特性,建立了HFRC材料的弯曲疲劳变形... 分析了碳纤维、聚丙烯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C-PHFRC)弯曲疲劳变形的构成及其演变规律,讨论了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在高频循环荷载作用下疲劳残余应变累积、循环应变幅值演化及疲劳总应变幅值发展的特性,建立了HFRC材料的弯曲疲劳变形模型。研究表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HFRC材料的循环应变发展起始阈值和疲劳前的残余变形均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纤维增强混凝土 c-p 疲劳变形
下载PDF
紫色土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碳、磷非点源输出过程及其流失负荷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亚娟 高扬 +3 位作者 朱宁华 朱波 陈维梁 于贵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21-5029,共9页
通过对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紫色土流域在次降雨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和不同形态磷素的输出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过程DOC和P输出负荷,并探讨降雨径流对C、P迁移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次降雨共产生地表径流20399.8 m3,碳、... 通过对位于川中丘陵区的紫色土流域在次降雨过程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和不同形态磷素的输出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降雨过程DOC和P输出负荷,并探讨降雨径流对C、P迁移和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次降雨共产生地表径流20399.8 m3,碳、磷输出负荷为83.19 kg和5.1 kg,次降雨过程径流C、P输出动态差异较大,其中径流DOC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随后迅速升高,在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2)降雨径流过程中磷素迁移主要以颗粒态(PP)为主,磷酸盐(PO3-4-P)是径流溶解态总磷(DTP)的主要存在形式,3次降雨PP输出负荷分别为1167.491、1891.331、984.74 g;PO3-4-P输出负荷分别为108.37、338.8、167.79 g。(3)3次降雨径流DOC输出浓度分别为3.37、4.77、6.97 mg/L,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输出浓度分别为0.11、0.43、0.74 mg/L;次降雨径流C/P比分别为192、48和42.1,相比于暴雨而言,大雨和中雨带来的水质问题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流域 碳、磷 迁移 c/p
下载PDF
Visible light-mediated C—P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被引量:9
15
作者 Bao-Gui Cai Jun Xuan Wen-Jing Xiao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37-350,共14页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continuous atten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gro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fields due to their unique bioactivities.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d robust manners for the ...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continuous atten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gro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fields due to their unique bioactivities.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d robust mann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new C—P bond has therefore gained great interests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Because of their intrinsic sustainability and green chemistry character,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redox catalysi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emical bond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C—P bond.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recent achievements in C—P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initiated by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redox catalysis, which mainly focus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reaction design and th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 BOND formation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pHOTOREDOX cATALYSIS VISIBLE light
原文传递
三种抗体联合C肽检测诊断糖尿病分型与评估病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磊 何亚琼 +2 位作者 王玲玲 陈巧艳 周廷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9期1457-1460,146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联合C肽(C-P)检测诊断糖尿病分型与评估病情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3...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联合C肽(C-P)检测诊断糖尿病分型与评估病情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30例为1型糖尿病(T1DM)组,73例为2型糖尿病(T2DM)组,另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IAA、ICA、GAD-Ab、C-P表达水平,分析IAA、ICA、GAD-Ab、C-P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绘制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IAA、ICA、GAD-Ab、C-P表达水平对T2DM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IAA、ICA、GAD-Ab表达水平比较,T1DM组>T2DM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表达水平比较,T2DM组>T1DM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IAA、ICA、GAD-Ab、C-P表达水平为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发现,IAA、ICA、GAD-Ab、C-P联合检测T2DM的AUC为0.918(95%CI:0.848~0.963),优于IAA、ICA、GAD-Ab单一检测AUC(P<0.05);IAA、ICA、GADAb联合诊断阳性患者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D-Ab、IAA、ICA、C-P联合检测有利于正确鉴别T1DM和T2DM,评估糖尿病病情变化,为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分型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c
下载PDF
高寒草甸冷季放牧对凋落物分解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建文 徐长林 +5 位作者 杨海磊 肖红 柴锦隆 周洋洋 潘涛涛 鱼小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9-2015,共7页
为深入理解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冷季牧场凋落物分解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冷季牧场凋落物现存量及C、N和P化学计量特征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轻度(22.50个羊单位&#... 为深入理解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冷季牧场凋落物分解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冷季牧场凋落物现存量及C、N和P化学计量特征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轻度(22.50个羊单位·hm^(-2))、中度(26.25个羊单位·hm^(-2))、重度(32.04个羊单位·hm^(-2))放牧草地凋落物现存量依次为45.72~125.52、17.32~56.6、8.64~30.96g·m^(-2)。放牧季随时间推移各放牧强度下现存凋落物的C含量逐渐降低,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C含量依次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在休牧期,随时间推移,中度和重度放牧的凋落物C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放牧期,凋落物N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放牧期,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P含量均表现为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而休牧期,同一时期现存凋落物P含量均表现为轻度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下,草地现存凋落物C/N均在90以上,休牧初期(7月)草地现存凋落物C/P较高,均在1 000以上。综合得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凋落物损失率显著增大,N含量降低,C含量变化不显著,P出现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牧场 凋落物 化学计量 高寒草甸 放牧 碳氮比 碳磷比
下载PDF
空腹和餐后2h C肽在评估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祝奇 崔世维 +2 位作者 朱晓晖 印彤 王粹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51-3252,共2页
目的探讨100 g馒头餐C肽(C-P)释放试验中空腹和2 h C肽(2 h GP)在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行100 g馒头餐C-P释放试验且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326例,分析空腹C-P、2 h C-P增值、2 h C-P/FCP比值与C-P曲线下面积的关系。结果空... 目的探讨100 g馒头餐C肽(C-P)释放试验中空腹和2 h C肽(2 h GP)在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行100 g馒头餐C-P释放试验且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326例,分析空腹C-P、2 h C-P增值、2 h C-P/FCP比值与C-P曲线下面积的关系。结果空腹C-P、餐后2 h C-P、餐后2 h C-P增值、餐后2 h C-P与空腹C-P比值与C-P曲线下面积均呈正相关,相关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餐后2 h C-P(r=0.97,P<0.05)、2 h C-P(r=0.88,P<0.05)、FCP(r=0.77,P<0.05)、2 h C-P/FCP比值(r=0.21,P<0.05)。结论评估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时,100 g馒头2 h C-P肽或2 h C-P增值较FCP价值更大,2 h C-P/FCP比值的价值较小。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 C-P及其增值可用于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p c肽释放试验 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Effects of a decade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on vegetable yield and soil phosphorus pools, phosphatase activities,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 被引量:9
19
作者 ZHANG Yin-jie GAO Wei +5 位作者 LUAN Hao-an TANG Ji-wei LI Ruo-nan LI Ming-yue ZHANG Huai-zhi HUANG Shao-w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119-2133,共15页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by organic amendments is adopted widely for promo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phosphorus(P)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by organic amendments is adopted widely for promo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phosphorus(P)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organic substitution on soil P availability and microbial activity in greenhouse vegetable fields.A 10-year(2009–2019)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on soil P pools,phosphatase activities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and identify factors that regulate these soil P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Four treatments included 100%chemical N fertilizer(4 CN),50%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N by manure(2 CN+2 MN),straw(2 CN+2 SN),and combined manure with straw(2 CN+1 MN+1 SN).Compared with the 4 CN treatment,organic substitution treatments increased celery and tomato yields by 6.9-13.8%and 8.6-18.1%,respectively,with the highest yields being in the 2 CN+1 MN+1 SN treatment.After 10 years of fertilization,organic substitution treatments reduced total P and inorganic P accumulation,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vailable P,organic P,and microbial biomass P,and promoted phosphatase activities(alkaline and acid phosphomonoesterase,phosphodiesterase,and phytase)and microbial growth in comparison with the 4 CN treatment.Further,organic substitution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C/P,and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PLS-PM)revealed that the soil C/P ratio direct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and the microbial biomass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d soil P pools and vegetable yield.Partial least squares(PLS)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positively affected phosphatase activities.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can promote soil P transformation and availability.Combining manure with straw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applying these materials separately for developing sustainable P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ubstitution management soil p pools phosphatase activity microbial community soil c/p pLS-pM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坝控小流域土壤C,N,P计量特征解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玮莹 杨明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2,28,共7页
研究采集了陕西绥德王茂庄流域埝堰沟流域内沟壁裸露地、荒草地及耕地3种利用类型的土壤及坝地沉积泥沙,分析了小流域土壤及沉积泥沙中的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合泥沙量与降雨侵蚀力的阶段性变化,对流域侵蚀环境进行反... 研究采集了陕西绥德王茂庄流域埝堰沟流域内沟壁裸露地、荒草地及耕地3种利用类型的土壤及坝地沉积泥沙,分析了小流域土壤及沉积泥沙中的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合泥沙量与降雨侵蚀力的阶段性变化,对流域侵蚀环境进行反演。结果表明:(1)坝控流域内土壤C,N,P含量均值分别为3.36g/kg,0.35g/kg,0.68g/kg,C∶N,C∶P,N∶P均值分别是9.30,5.75,0.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坝地泥沙的C,N,P含量均值分别为1.76g/kg,0.20g/kg,0.55g/kg,坝地养分未表现出富集效应,研究区土壤的C∶N,C∶P,N∶P比值反映出土壤矿化速度较快但氮素缺乏,限制植物生长;(2)C∶P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间、土壤与沉积泥沙中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作为泥沙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响应的敏感指标;(3)根据泥沙量的累积距平趋势变化曲线可以将流域侵蚀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结合降雨侵蚀力及C∶P值与泥沙量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阶段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侵蚀泥沙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cp 沉积泥沙 降雨侵蚀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