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窖泥中产丁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华伟 赵猛 +6 位作者 蒋君 刘光钱 胡永奇 沈才洪 吴重德 周荣清 宋川 《酿酒科技》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通过对川南某酒厂的老窖泥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经丁酸发酵实验,筛选出1株高产丁酸的梭菌。经16Sr DNA鉴定,该菌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命名为丁酸菌YD-4。经对该菌株生长性能条件研究,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 ... 通过对川南某酒厂的老窖泥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经丁酸发酵实验,筛选出1株高产丁酸的梭菌。经16Sr DNA鉴定,该菌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命名为丁酸菌YD-4。经对该菌株生长性能条件研究,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 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2%,菌体浓度达1.64×108个/m L,产丁酸量可达到3.4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丁酸菌 筛选 鉴定 生长性能
下载PDF
赊店老酒窖池中产己酸菌分离鉴定及产酸条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惠芳 张婉莹 +5 位作者 周索 周业皓 谭莹 孙君珂 柯涛 胡凡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6,共9页
窖泥己酸菌是重要的窖泥产酸功能菌,所生成的己酸是生产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己酸乙酯的主要成分,将其应用于白酒的生产,可提高白酒的香气和质量。本研究从赊店老酒不同窖池的窖泥和黄水中筛选产己酸菌株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硫酸铜显色及... 窖泥己酸菌是重要的窖泥产酸功能菌,所生成的己酸是生产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己酸乙酯的主要成分,将其应用于白酒的生产,可提高白酒的香气和质量。本研究从赊店老酒不同窖池的窖泥和黄水中筛选产己酸菌株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硫酸铜显色及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初筛从118株菌株中获得了96株可产生己酸和丁酸的菌株,大部分为兼性厌氧型菌株。其中10株高产己酸菌经分子鉴定属于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拉梅尔芽胞杆菌属(Rummelii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己酸菌拮抗对峙实验结果表明10个菌株之间均无拮抗作用,可以进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乙酸钠浓度从0.5%增加到1.0%时,产物中丁酸和己酸的总酸量最高,超过1.5%时己酸和丁酸的总量反而下降。74%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产总酸量要高于好氧条件下产总酸量,厌氧条件下63%的菌株在30℃时产总酸量高于37℃时的产酸量。5株高产己酸菌在18 d发酵过程中菌浓度随着培养时间而逐渐增加,丁酸在发酵中期达到高峰并逐渐下降,己酸在发酵后期逐渐累积,产量最高达到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己酸菌 分离筛选 分子鉴定 丁酸菌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梭杆菌属与产丁酸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春勇 赵国光 代志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3期8-9,共2页
为分析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梭杆菌属与产丁酸菌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体检者20名(健康体检组)、结直肠腺瘤20例(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粪便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普拉梭菌、直肠真杆菌、梭... 为分析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梭杆菌属与产丁酸菌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体检者20名(健康体检组)、结直肠腺瘤20例(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粪便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普拉梭菌、直肠真杆菌、梭杆菌属和总菌的16SrRNA基因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在梭杆菌属丰度方面,结直肠癌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结直肠腺瘤组(P<0.05),结直肠腺瘤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在普拉梭菌丰度和总菌16SrRNA基因拷贝数方面,结直肠腺瘤组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三组直肠真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肠道中的梭杆菌属、产丁酸菌与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梭杆菌属 产丁酸菌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林萍 舒青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9-226,共8页
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药理紧密相关,微生态机制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向。诸多的肠道菌群功能类群中,产丁酸菌是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功能类群,其能够发酵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内源蛋白等产生代谢产物,其菌群的失调也与多... 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药理紧密相关,微生态机制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向。诸多的肠道菌群功能类群中,产丁酸菌是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功能类群,其能够发酵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内源蛋白等产生代谢产物,其菌群的失调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因产丁酸菌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是丁酸,而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在维持肠道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调节能量代谢、影响细胞分化和凋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多糖具有含量多、不易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够被肠道菌群分解利用的特点,可以作为细菌碳源,对包括产丁酸菌在内的肠道菌群进行调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从肠道细菌的功能和从菌群碳源的多糖成分研究中药药理,是中药微生态机制研究的新领域,亟待加强。该文结合最新文献和自己中药微生态药理工作,综述了丁酸的作用、产丁酸菌利用中药多糖的分子机制、中药多糖与产丁酸菌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产丁酸菌与中药多糖之间的联系,并对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为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丁酸 肠道菌群 产丁酸菌 中药多糖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丁酸菌组合研究参苓白术散多糖体外降解的微生态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萍 邱超 +1 位作者 舒青龙 封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0-625,共6页
目的:研究“拟杆菌/厚壁菌”与产丁酸菌组合对中药多糖体外降解机制。方法:以参苓白术散多糖为唯一碳源构建多糖培养基(PM),脑心浸液培养基(BHI)为对照,通过连续取样测定产丁酸菌在PM、及不同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厚壁菌YT2... 目的:研究“拟杆菌/厚壁菌”与产丁酸菌组合对中药多糖体外降解机制。方法:以参苓白术散多糖为唯一碳源构建多糖培养基(PM),脑心浸液培养基(BHI)为对照,通过连续取样测定产丁酸菌在PM、及不同菌(包括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厚壁菌YT2等)的PM降解液中的生长曲线,评估多糖体外降解机制。结果:产丁酸菌在多形拟杆菌降解的PM降解液中生长最好,在PM中的生长最差;PM/BHI分别经多糖降解菌降解后,PM中的产丁酸菌菌群数量更高;丁酸浓度变化中,经厚壁菌YT2的PM降解液最高,PM中产丁酸浓度最低;经多糖降解菌降解的PM降解液>经多糖降解菌降解的BHI降解液。结论:“拟杆菌/厚壁菌”产丁酸菌组合有利于对中药多糖的降解利用和丁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丁酸菌 参苓白术散 多糖 碳源 多糖降解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