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东南亚高山暗针叶林干扰迹地森林更新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芦晓明 付婷 +3 位作者 杜琪琪 张林 王亚锋 梁尔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907-2914,共8页
藏东南为我国主要天然林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该地区天然林曾受到干扰(采伐、林火)的影响.为了探究亚高山暗针叶林采伐和火烧迹地上森林更新的过程,本研... 藏东南为我国主要天然林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该地区天然林曾受到干扰(采伐、林火)的影响.为了探究亚高山暗针叶林采伐和火烧迹地上森林更新的过程,本研究选取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设置了8块森林样地(30 m×30 m),采集树轮样本并进行样地调查.通过对干扰迹地边缘区树轮序列的生长释放分析,推测采伐活动发生在1991年左右,火烧迹地形成于1942年左右.样地调查揭示,干扰迹地内树种更新密度为222~589株/hm^2.过去30~70年来,西北坡向采伐迹地上的更新以急尖长苞冷杉为主,而西南坡火烧迹地的原生林则主要被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des)、高山柏(Sabina squamata)和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次生林所取代.因此,今后的研究亟待监测干扰迹地内的微环境状况,以期为变暖背景下藏东南森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亚高山暗针叶林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生长释放 树种更新
原文传递
湖南七星墩遗址中红烧土建筑材料的科学分析
2
作者 王庆宇 吴又进 +3 位作者 毛龙江 王良智 单思伟 张云逸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先民将制陶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中,发展了一系列强度与耐水性能显著提升的烧土建筑材料,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发展脉络清晰,广泛利用红烧土材料。采用XRD法、XRF法、磁化率法和色...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先民将制陶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中,发展了一系列强度与耐水性能显著提升的烧土建筑材料,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发展脉络清晰,广泛利用红烧土材料。采用XRD法、XRF法、磁化率法和色度法从物相组成、元素成分、磁化率、色度等方面对湖南七星墩遗址出土的不同文化时期的烧土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件红烧土样品应均为就地取土,并在泥料中加入了稻壳和稻草等植物残骸作为羼和料,经人工烘烤而成的建筑材料,等效烧成温度区间为550~700℃。研究结果可丰富史前建筑史的研究,磁化率测温法为未烧制黏土考古材料的烧成温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可尝试应用于早期陶器(尤其低温陶器)的烧成温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土材料 烧成温度 磁化率 七星墩遗址
下载PDF
荷叶炭的止血作用与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廖立 舒展 +2 位作者 李笑然 杨世林 郝丽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52-1855,共4页
目的:探讨荷叶炭的止血成分,优选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玻片法考察不同采收期荷叶生炭品止血作用并筛选荷叶炭止血活性部位,显微鉴别法观察荷叶生炭品粉末,HPLC测定荷叶炭生物碱含量;正交试验优选荷叶炭炮制新工艺。结果:生长末期的荷叶... 目的:探讨荷叶炭的止血成分,优选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玻片法考察不同采收期荷叶生炭品止血作用并筛选荷叶炭止血活性部位,显微鉴别法观察荷叶生炭品粉末,HPLC测定荷叶炭生物碱含量;正交试验优选荷叶炭炮制新工艺。结果:生长末期的荷叶可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制炭后作用显著,与相关止血作用考察结果一致。荷叶炭正丁醇部位可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优选工艺为140℃,20 min,炮制品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初步认为正丁醇部位为荷叶炭止血的主要活性部位。荷叶止血以生长末期荷叶制炭为好。马弗炉煅制荷叶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炭 止血 活性部位 炮制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