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双地埋管群利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恩宇 沈云祥 +1 位作者 陈宇朴 齐承英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以天津地区一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太阳能储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其两个地埋管群互通互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每个系统进行20年的模拟预测,发现采用了互通互联的两个系统储热利用率较原系统有所增加,系统... 以天津地区一项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太阳能储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其两个地埋管群互通互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每个系统进行20年的模拟预测,发现采用了互通互联的两个系统储热利用率较原系统有所增加,系统COP得到了提升。双机组双地埋管群系统运行20年的平均COP可达3.54,单机组双地埋管群系统运行20年的平均COP可达3.36,分别比双机组独立地埋管群系统提高7.9%和2.4%。双地埋管群的改造方案的优越性明显,为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地源热泵 地埋管群 储热 TRNSYS
原文传递
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热棒群防护技术
2
作者 李奋 武小鹏 刘锟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文中以姜路岭隧道为依托,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热棒群主动热防护实体工程的设计、地温监测分析及跟踪调查,得出热棒群的应用抬升了隧道洞顶冻土上限、形成了冻土隔水层、缩短了隧道围岩冻融圈回冻时间、有效防止了隧道洞口浅埋段... 文中以姜路岭隧道为依托,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热棒群主动热防护实体工程的设计、地温监测分析及跟踪调查,得出热棒群的应用抬升了隧道洞顶冻土上限、形成了冻土隔水层、缩短了隧道围岩冻融圈回冻时间、有效防止了隧道洞口浅埋段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为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同类工程的病害预防及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隧道浅埋段 热棒群 防护技术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管群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月芬 杨孟亮 杭阳 《区域供热》 2021年第4期71-77,94,共8页
地下水渗流能够增强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为研究地下水渗流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建立二维热渗耦合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渗流速度、管群布置形式、渗流方向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渗流能够使... 地下水渗流能够增强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为研究地下水渗流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建立二维热渗耦合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渗流速度、管群布置形式、渗流方向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渗流能够使沿着渗流方向的热量拉伸和垂直于渗流方向的热量压缩,且不同渗流速度对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2)存在渗流时,形式2中土壤温度比形式1低,说明减少沿着渗流方向的布管有利于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3)渗流方向角在52.5°时地埋管周围的土壤平均温度最低,表明此时地埋管与土壤之间的换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 换热 地下水 渗流:速度 方向 管群布置
下载PDF
阵列式U形地埋管群换热能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於仲义 陈焰华 雷建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针对地埋管群敷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优化布局问题,引入了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利用瞬态三维数值模型对地埋管群传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阵列间距、分块规模和阵列形式对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的影... 针对地埋管群敷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优化布局问题,引入了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利用瞬态三维数值模型对地埋管群传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阵列间距、分块规模和阵列形式对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大管间距可增加高效持续换热时间,采用较小的分块规模能有效实现岩土体热平衡,长方形、L形埋管阵列相对于正方形阵列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群 综合换热能效系数 热堆积系数 阵列间距 分块规模 阵列形式 地源热泵
下载PDF
竖进平出型地埋管群设计及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杰 马培发 +1 位作者 莫丽 赵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4-2741,共8页
融合水平和竖直埋管换热器结构优点,设计了一种竖进平出型地埋管群增强换热系统,以成都某实验室为例建立浅层地热利用系统模型,研究负荷工况下其换热性能,探究了管间距、流量、土壤性质、环境温度、运行模式、地下水渗流对系统换热性能... 融合水平和竖直埋管换热器结构优点,设计了一种竖进平出型地埋管群增强换热系统,以成都某实验室为例建立浅层地热利用系统模型,研究负荷工况下其换热性能,探究了管间距、流量、土壤性质、环境温度、运行模式、地下水渗流对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埋管结构,竖进平出埋地管群换热性能可提升65%以上;增大土壤利用率和减小热影响是影响强化换热的关键因素;间歇运行有利于提升系统换热量;浅层热泵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夏季环境温度增加5◦C系统换热量下降约20%;当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从1.2 W·m^(−1)·K^(−1)增至2.4 W·m^(−1)·K^(−1)时,系统换热量提高32%;系统换热量随渗流速度增大而增大,横向渗流方向换热量小于纵向,且相较于无渗流情况换热量分别提高14.8%和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竖进平出 埋地管群 强化换热
原文传递
地埋管群换热冷热负荷比和布置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斯佳 张山 刁乃仁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2期20-24,共5页
给出竖直地埋管群换热的简化假设及传热模型。以钻孔之间的间距为5 m,埋管深度为100 m,25 m×25 m方形地埋管群布置为例,从第1年夏季开始运行,运行10 a后夏季结束,夏季和冬季分别运行90 d,运行期间机组每天运行24 h,分别模拟冬季单... 给出竖直地埋管群换热的简化假设及传热模型。以钻孔之间的间距为5 m,埋管深度为100 m,25 m×25 m方形地埋管群布置为例,从第1年夏季开始运行,运行10 a后夏季结束,夏季和冬季分别运行90 d,运行期间机组每天运行24 h,分别模拟冬季单位长度换热量为30 W/m、夏季单位长度换热量为50 W/m时,冷热负荷比分别为1. 5∶1、2. 0∶1、2. 5∶1时,以及不同的管群布置形式(不同的体形系数)条件下,地下温度场的变化。冬季单位长度换热量为30 W/m,夏季单位长度换热量为50 W/m时,地埋管群区域最高温度超过35℃,平均温度约为24℃左右,钻孔处的平均温度约为38℃,高于标准空调工况的冷却水温度范围,影响换热。随着冷热负荷比的增大,地埋管群区域热量累积越多,负荷热不平衡性表现越明显,越不利于地埋管换热。4种布置形式中,体形系数越小,地埋管群区域的温度升高速度和幅度越大,地下热量堆积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冷热负荷比 地埋管群 管群布置形式 体形系数
下载PDF
浅埋矩形顶管群密贴施工的顶推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贺善宁 豆小天 +3 位作者 赵李勇 崔现慧 王晋波 宝青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3-390,共8页
为明确矩形顶管群密贴施工中顶管顶推力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以圆形顶管顶推力计算理论为基础,依托实际的试验工程背景,分7个工况分别进行顶推力的统计分析。通过多工况理论估算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管顶推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在规律上... 为明确矩形顶管群密贴施工中顶管顶推力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以圆形顶管顶推力计算理论为基础,依托实际的试验工程背景,分7个工况分别进行顶推力的统计分析。通过多工况理论估算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管顶推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在规律上的一致性,同时得出该理论值较实测值偏小的结论。针对试验工程中出现的减摩失效、顶管背土、姿态异常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实测顶推力发展规律,最终得出:就本工程而言,减摩泥浆的减摩效果明显,顶推力减小约38.2%;顶管背土与顶管姿态对顶推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顶管背土导致每节顶推力增加约16.7%,顶管姿态异常引起顶推力额外增加17.8节的理论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矩形顶管群 顶推力 减摩泥浆 顶管背土 姿态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