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地源热泵竖直埋管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冬生 孙友宏 庄迎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地下换热器可分为单U型、双U型和 1+2型三类。采用非稳态法对膨润土、水泥 +砂两类回填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 ;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采用扶正器和定位器施工可以保证下管 ,... 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地下换热器可分为单U型、双U型和 1+2型三类。采用非稳态法对膨润土、水泥 +砂两类回填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 ;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采用扶正器和定位器施工可以保证下管 ,并能降低钻孔内热阻。因地制宜地选择埋管形式 ,采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埋管 地源热泵 地下换热器
下载PDF
地源热泵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状况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平放 黄峙 +4 位作者 孙心明 李成慧 李梦静 房美玲 江章宁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已发展了20年左右,在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地下水地源热泵 地表水地源热泵
下载PDF
武汉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试分析
3
作者 胡志高 胡平放 +3 位作者 王彦芳 康杰 朱娜 雷飞 《煤气与热力》 2024年第3期I0001-I0005,共5页
对武汉部分公共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测试,对系统能效水平进行评价。将传统供能系统(常规水冷冷水机组+天然气锅炉)作为比较对象,计算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部分项目的热泵系统制冷、制热性能未能达标,但差距不大。... 对武汉部分公共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进行测试,对系统能效水平进行评价。将传统供能系统(常规水冷冷水机组+天然气锅炉)作为比较对象,计算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部分项目的热泵系统制冷、制热性能未能达标,但差距不大。热泵机组供回水温差普遍偏小。项目水泵能耗水平优于全国实测水平,但少数项目水泵能耗偏高。各项目的节能率为17.0%~50.9%,平均节能率为31.0%,节能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能效水平 节能率 后评估
下载PDF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温度分布及换热性能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兵兵 刁乃仁 方亮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4期21-27,42-43,共8页
在设定钻孔壁温度均匀且不随时间改变的前提下,建立两种循环水流动方式下(外进内出:循环水由外管流进,内管流出;内进外出:循环水由内管流进,外管流出)的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稳态换热模型,采用解析法计算环形流道、内管... 在设定钻孔壁温度均匀且不随时间改变的前提下,建立两种循环水流动方式下(外进内出:循环水由外管流进,内管流出;内进外出:循环水由内管流进,外管流出)的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稳态换热模型,采用解析法计算环形流道、内管循环水沿程温度。将换热器能效、换热流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因素。在供冷工况下,得到以下结论:虽然两种流动方式的循环水沿程温度分布不同,但换热器出口循环水温度相同。设定参数条件下,采用内进外出流动方式,内管内循环水在下降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环形流道内循环水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也逐渐降低。采用外进内出流动方式,环形流道内循环水在下降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而内管内循环水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虽然外进内出、内进外出流动方式的环形流道与内管间均存在热短路现象,但外进内出流动方式的热短路现象更加明显。增大内管壁热导率,使两种流动方式的热短路现象明显增强。增大外管壁热导率,有利于改善两种流动方式的热短路情况。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能效、换热流量均随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能效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换热流量随循环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速逐渐放缓。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外管壁热导率的增大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内管壁热导率的增大先迅速减小,然后趋于稳定。能效、换热流量的变化情况与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差随内外管壁热导率的变化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分布 换热性能
下载PDF
地源热泵复合技术在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巧利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11期84-88,共5页
对长沙一高校建筑的分体空调及高能耗高碳排的燃气溴化锂空调系统进行低碳节能改造。采用集中空调替代,以地埋管地源热泵作为基础冷热源,燃气锅炉和冷水机组作为调峰补充。研究不同地埋管配置占比下地埋管总供热量占比,从经济、节能的角... 对长沙一高校建筑的分体空调及高能耗高碳排的燃气溴化锂空调系统进行低碳节能改造。采用集中空调替代,以地埋管地源热泵作为基础冷热源,燃气锅炉和冷水机组作为调峰补充。研究不同地埋管配置占比下地埋管总供热量占比,从经济、节能的角度,寻求最优的地埋管配置方案。相比原有的空调系统,集中空调改造后,年空调能耗节省率达到59%,CO_(2)排放减少率达到56%;20 a全生命周期内,集中空调改造增量投资静态回收期为8.36 a,增量投资收益率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 地源热泵 低碳节能改造 高校建筑 分体空调
下载PDF
地下水及地埋管地源热泵两种开发利用方式评价差异——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
6
作者 刘君 杨超 +1 位作者 扈志勇 张晓晖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3年第4期75-78,共4页
宁夏石嘴山市浅层地温能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利用,对石嘴山市地下水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两种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别计算了石嘴山市浅层地热换热功率,并对比分析,为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支持,加大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提... 宁夏石嘴山市浅层地温能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利用,对石嘴山市地下水源热泵、地埋管地源热泵两种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分别计算了石嘴山市浅层地热换热功率,并对比分析,为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支持,加大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地下水地源热泵 地埋管地源热泵 地热容量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介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艳春 郑佳 +2 位作者 于媛 王哲 贾子龙 《城市地质》 2014年第A01期85-88,共4页
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建设监测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效果、能耗以及地温场的监测,可以合理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随时掌握地下地温场的变化,使系统真正做到安全、可靠、节能的运行。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监... 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建设监测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效果、能耗以及地温场的监测,可以合理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随时掌握地下地温场的变化,使系统真正做到安全、可靠、节能的运行。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流程,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环保 地埋管 地源热泵 监测系统
下载PDF
利用空气源热泵跨季节补热对单供暖地埋管地源热泵运行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 崔军艳 +1 位作者 冯月霞 鲍玲玲 《制冷与空调》 2021年第10期87-90,94,共5页
针对大规模住宅小区单供暖地埋管地源热泵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其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其中一个项目为例,分析地埋管地源热泵在单供暖工况下长期运行时的土壤逐年温度变化和运行费用。指出应尽早抑制土壤温度进一步降低,... 针对大规模住宅小区单供暖地埋管地源热泵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其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其中一个项目为例,分析地埋管地源热泵在单供暖工况下长期运行时的土壤逐年温度变化和运行费用。指出应尽早抑制土壤温度进一步降低,使其稳定在较高水平,以保证系统持续可靠运行。提出以土壤年温度下降幅度为目标,利用空气源热泵跨季节补热解决土壤温度逐年下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计算项目从第5年开始补热,补热后每年供暖初期土壤温度为7.5℃左右,补热初投资为2.86元/米^(2),补热费用为2.71元/米^(2),供暖运行费用为9.35元/米^(2),年运行费用为12.06元/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地埋管地源热泵 补热 土壤温度 运行费用
下载PDF
阵列式U形地埋管群换热能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於仲义 陈焰华 雷建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针对地埋管群敷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优化布局问题,引入了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利用瞬态三维数值模型对地埋管群传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阵列间距、分块规模和阵列形式对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的影... 针对地埋管群敷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优化布局问题,引入了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利用瞬态三维数值模型对地埋管群传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阵列间距、分块规模和阵列形式对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大管间距可增加高效持续换热时间,采用较小的分块规模能有效实现岩土体热平衡,长方形、L形埋管阵列相对于正方形阵列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群 综合换热能效系数 热堆积系数 阵列间距 分块规模 阵列形式 地源热泵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制热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灿 常茹 吕建 《煤气与热力》 2012年第10期1-4,共4页
理论分析地埋管地源热泵相比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热泵机组日能效比、供暖期能效比进行了实测计算。在测试期,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均在... 理论分析地埋管地源热泵相比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热泵机组日能效比、供暖期能效比进行了实测计算。在测试期,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日能效比基本不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波动,说明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比较稳定。供暖期能效比为3.05,说明该项目地源热泵的制热性能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土壤源地源热泵热泵 制热性能测试
下载PDF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土壤蓄热热泵供热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靖 郑茂余 杨萌 《煤气与热力》 2011年第8期1-6,共6页
介绍了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热系统的组成、运行模式,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编制程序针对北京地区进行了全年动态模拟。地下坑槽内的土壤可以保持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系统的年平均性能系数为6.89。
关键词 太阳能 地下坑槽 水平埋管 季节性土壤蓄热 土壤源热泵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安主城区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涛 陈国辉 +1 位作者 钱康 刘泊雷 《地下水》 2022年第4期21-23,33,共4页
为了给研究区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在研究浅层地温能背景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卵石层厚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水质、导热系数、比热容、初始地温等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为了给研究区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在研究浅层地温能背景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卵石层厚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水质、导热系数、比热容、初始地温等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综合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进行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三个区;适宜区面积为416.55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68.47%;较适宜区面积为188.51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0.98%;适宜性差区面积为3.29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安 层次分析法 地埋管 地源热泵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新江 刘成刚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针对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实际地下换热过程复杂、设计困难等问题,以苏州地区某浅埋式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TRNSYS软件搭建地源热泵仿真模型,对一定条件下埋管内冷却水流速与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仿真结果... 针对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实际地下换热过程复杂、设计困难等问题,以苏州地区某浅埋式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TRNSYS软件搭建地源热泵仿真模型,对一定条件下埋管内冷却水流速与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同蓄热体积下埋管深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增大冷却水流速有利于土壤温度恢复,但系统耗电量增加。该浅埋式地源热泵系统冷却水流速1~2 m/s均在合理范围内,且埋管深度越大,最佳设计流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 流速 TRNSYS 地源热泵 耗电量
下载PDF
分层土壤条件下竖直地埋管二维传热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斌 雷飞 +1 位作者 胡平放 马龙霞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10期3-8,共6页
在考虑土壤存在土质分层的实际条件下,基于竖直地埋管三维传热模型,提出简化后的二维传热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实际工程,以地埋管进出水平均温度作为考核指标,对三维传热模型、二维传热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三维传热模型... 在考虑土壤存在土质分层的实际条件下,基于竖直地埋管三维传热模型,提出简化后的二维传热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实际工程,以地埋管进出水平均温度作为考核指标,对三维传热模型、二维传热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三维传热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二维传热模型与三维传热模型、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33%、2.44%,证明二维传热模型可以替代三维传热模型。将地埋管进出水平均温升(进出水平均温度与水初始温度之差)作为考核指标,在总土层厚度一致、不同土层数量条件下以及土层数量相同、各土层厚度不同条件下,计算二维传热模型与三维传热模型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对两种模拟条件,当模拟时间大于5h后相对误差均小于4%,说明土层厚度、土层数量对二维传热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竖直地埋管 土壤分层 二维传热模型
下载PDF
北京市某科技商务中心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兆虎 侯咏梅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以北京市某科技商务中心能源供应为例,分析外部资源条件和区域用能特点,测算区域热负荷、冷负荷、生活热水负荷、天然气年耗气量和用电负荷,制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案,包括供热规划方案、供冷规划方案、生活热水规划方案、天然气供... 以北京市某科技商务中心能源供应为例,分析外部资源条件和区域用能特点,测算区域热负荷、冷负荷、生活热水负荷、天然气年耗气量和用电负荷,制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案,包括供热规划方案、供冷规划方案、生活热水规划方案、天然气供应规划方案和供电规划方案,给出规划方案实施关键技术,采用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系统等供应方式,实现多能源协调优化互补,较好地满足区域能源需求。经测算,在市政电网供电量中可再生能源供电量的比例为12. 3%的条件下,科技商务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7. 43%,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77. 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规划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地埋管地源热泵 污水源热泵 光伏发电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蓄取热条件下地埋管钻孔适宜间距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婷 颜丽娟 +1 位作者 孙勇 方修睦 《煤气与热力》 2016年第12期5-9,21,共6页
根据GB 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相关规定,选取钻孔热作用半径1.5、2.0、2.5、3.0 m,在非供暖期蓄热、供暖期取热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时间为10 a),分别对地埋管换热器蓄取热稳定性(评价指标为取... 根据GB 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相关规定,选取钻孔热作用半径1.5、2.0、2.5、3.0 m,在非供暖期蓄热、供暖期取热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时间为10 a),分别对地埋管换热器蓄取热稳定性(评价指标为取蓄热比)、蓄取热工况换热效果(评价指标为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地埋管进出水温差温差区持续时间)进行计算分析。热作用半径1.5、2.0 m时,蓄热、取热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蓄取热稳定性。蓄热、取热工况下,热作用半径为2.0 m的地埋管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且能保持比较稳定且较大的进出水温差。对于哈尔滨地区,钻孔的热作用半径宜选取2.0 m,即钻孔间距宜为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钻孔间距 蓄热 取热
下载PDF
北京某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芬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0-73,共4页
介绍了北京某别墅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该建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地埋管 地源热泵 换热器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速度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胡伟 陈晓春 《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11期17-20,9,共5页
以某体育场为例,建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长期运行模型,进行为期10年的系统模拟运算,得到该区域土壤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流速度对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理管换热器及土壤换热影响较大,地下水渗流速度为15 m/a时,运行3~4年后,... 以某体育场为例,建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长期运行模型,进行为期10年的系统模拟运算,得到该区域土壤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流速度对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理管换热器及土壤换热影响较大,地下水渗流速度为15 m/a时,运行3~4年后,换热井所在区域的土壤温度场将趋于稳定,由此可判断在地下水渗流较充分的区域,地埋管地源热泵有条件达到土壤冬夏季热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中长期 渗流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玮 《福建建筑》 2010年第2期123-124,127,共3页
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的学习,结合规范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特点、设计方法及要点进行了论述,对设计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设计特点及方法 问题探讨
下载PDF
变温入流条件下的U形地埋管换热能效
20
作者 於仲义 陈焰华 雷建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2,共4页
针对变温入流工况下地埋管换热能效系数的变化特征,将其表示为最大埋管换热温差比φ与热泵机组出口水温差比σ的乘积,利用基于多极理论的U形地埋管三维传热模型,模拟分析了建筑负荷、埋管流量、主机性能对地埋管换热能效的影响规律,为... 针对变温入流工况下地埋管换热能效系数的变化特征,将其表示为最大埋管换热温差比φ与热泵机组出口水温差比σ的乘积,利用基于多极理论的U形地埋管三维传热模型,模拟分析了建筑负荷、埋管流量、主机性能对地埋管换热能效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 变温入流 换热能效系数 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传热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