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衣红兵 牟宗元 王学国 《石油工程建设》 2010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在分析了油田埋地管道常用的不开挖防腐层检测法(包括管中电流—电压法、交流电流衰减法、人体电容法、变频—选频法、直流电压梯度法、密间隔电位法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别适用于长、中、短距离输油管道的不开挖防腐层检测方法。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防腐层 检测
下载PDF
双面阶梯埋氧层部分SOI高压器件新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琦 张波 李肇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65-6570,共6页
提出了双面阶梯埋氧层部分绝缘硅(silicon oninsulator,SIO)高压器件新结构.双面阶梯埋氧层的附加电场对表面电场的调制作用使表面电场达到近似理想的均匀分布,耗尽层通过源极下硅窗口进一步向硅衬底扩展,使埋氧层中纵向电场高达常规SO... 提出了双面阶梯埋氧层部分绝缘硅(silicon oninsulator,SIO)高压器件新结构.双面阶梯埋氧层的附加电场对表面电场的调制作用使表面电场达到近似理想的均匀分布,耗尽层通过源极下硅窗口进一步向硅衬底扩展,使埋氧层中纵向电场高达常规SOI结构的两倍,且缓解了常规SOI结构的自热效应.建立了漂移区电场的二维解析模型,获得了器件结构参数间的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导通电阻相近的情况下,双面阶梯埋氧层部分SOI结构击穿电压较常规SOI器件提高58%,温度降低10—3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阶梯 埋氧层 调制 自热效应
原文传递
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分析改进的Newmark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小军 侯春林 +1 位作者 赵雷 刘爱文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0-1216,共7页
在断层错动下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模拟方法中,壳模型有限元方法较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管道壳体反应特性,而目前国内外规范仍多采用便于应用的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基于壳模型有限元方法,与索模型解析方法的对比计算分析,探讨... 在断层错动下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模拟方法中,壳模型有限元方法较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管道壳体反应特性,而目前国内外规范仍多采用便于应用的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基于壳模型有限元方法,与索模型解析方法的对比计算分析,探讨了两类方法的管道轴向拉伸应变计算值差异及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在管道跨断层交角较小(小于70°)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管道埋藏土层波速值和断层错动量两个参数的改进Newmark方法。进一步地计算分析表明,对于不同的管道跨断层交角和管材特性情况,改进的Newmark方法对壳模型方法计算结果的拟合度达到了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错动 埋地管线 索模型 壳模型 土层
下载PDF
双极型晶体管用常压埋层硅外延的图形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航 李明达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2期28-31,共4页
阐述埋层硅外延片作为当今双极型晶体管的关键战略材料,应用价值显著。但是相比常规无图案的抛光片外延,埋层硅外延制备工艺受制于外延均匀性、表面质量等参数制约,难度显著增加。基于<111>晶向的埋层硅外延将与<110>定位... 阐述埋层硅外延片作为当今双极型晶体管的关键战略材料,应用价值显著。但是相比常规无图案的抛光片外延,埋层硅外延制备工艺受制于外延均匀性、表面质量等参数制约,难度显著增加。基于<111>晶向的埋层硅外延将与<110>定位面垂直的方向发生图形漂移,而且反应副产物HCl会腐蚀硅片表面,图形台阶处因为取向不同,使各方向腐蚀速率不同产生图形畸变,导致光刻工艺下的对位标记无法进行。本文解释了外延生长过程中图形漂移和畸变原理,验证了生长温度、反应速率对图形漂移和畸变的影响,通过优化外延工艺参数,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可以满足埋设层外延工艺的特殊要求,最终成功在常压状态下控制了图形漂移和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外延 埋层 图形漂移 图形畸变
下载PDF
Synergistic Optimization of Buried Interface by Multifunctional Organic-Inorganic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被引量:2
5
作者 Heng Liu Zhengyu Lu +7 位作者 Weihai Zhang Hongkang Zhou Yu Xia Yueqing Shi Junwei Wang Rui Chen Haiping Xia Hsing-Lin W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505-519,共15页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e buried interface between the perovskite an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is crucial.However,it is ch...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e buried interface between the perovskite an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is crucial.However,it is challenging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this interface as it is buried beneath the perovskite film.Herein,we hav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multifunctional organic-inorganic(OI)complexes as buried interfacial material to promote electron extraction,as well as the crystal growth of the perovskite.The OI complex with BF4−group not only eliminates oxygen vacancies on the SnO_(2) surface but also balances energy level alignment between SnO_(2) and perovskite,provid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charge carrier extraction.Moreover,OI complex with amine(−NH_(2))functional group can regulat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erovskite film via interaction with PbI2,resulting in highly crystallized perovskite film with large grains and low defect density.Consequently,with rational molecular design,the PSCs with optimal OI complex buried interface layer which contains both BF4−and−NH_(2) functional groups yield a champion device efficiency of 23.69%.More importantly,the resulting unencapsulated device performs excellent ambient stability,maintaining over 90%of its initial efficiency after 2000 h storage,and excellent light stability of 91.5%remaining PCE in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asurement(under continuous 100 mW cm−2 light illumination in N2 atmosphere)after 5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solar cells Organic Inorganic complexes Multifunctional interfacial material buried interface layer
下载PDF
地埋管供热对蔬菜大棚土壤温湿度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智勇 王冬计 +3 位作者 王晓雪 刘联胜 孟阔 魏朝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2,共10页
目前,热水循环地埋管道成为冬季温室大棚供热的主要途径之一,深入了解地埋管道周围热湿迁移对土壤温湿度分布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供热系统的运行调控、营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基于ANSYSFluent软件搭建三维数值模型,设置土壤体积含... 目前,热水循环地埋管道成为冬季温室大棚供热的主要途径之一,深入了解地埋管道周围热湿迁移对土壤温湿度分布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供热系统的运行调控、营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基于ANSYSFluent软件搭建三维数值模型,设置土壤体积含水量为UDS,编入水分迁移控制方程,基于实际环境设置边界条件,模拟分析了供热系统启动后96h内地埋管周围土壤的温湿度分布变化情况,明确了热湿迁移对土壤温度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管间距、底部保温层等对土壤温湿度分布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供热期间,土壤中的水分扩散与热量传递是相互耦合的,土壤导热系数与含水量呈正相关,系统运行12h后,近管处土壤含水量与导热系数分别降低0.053m^(3)·m^(-3)和0.063W·m^(-1)·K^(-1),土壤导热性能下降6.8%;地埋管埋设间距为0.2m时,各深度水平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差值在0.3℃以上;当管间距增大至0.3m时,各深度水平监测点的土壤温差最小,温度分布相对均匀;继续增大地埋管间距会使水平土壤层出现较大的温差。管道底部铺设保温材料可显著提高浅层土壤温度,传向深层土壤的热量损失明显减少,深度0.25m处土壤温度可达到27.1℃,此时需适当降低供水温度或减小循环流量,以避免植物遭受高温迫害。本研究结果对蔬菜大棚地埋管及保温层的敷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地埋管道 数值模拟 热湿迁移 导热系数 保温层
下载PDF
Ge/Si纳米多层膜的埋层调制结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瑞东 陈寒娴 +4 位作者 邓荣斌 孔令德 陶东平 王茺 杨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8-330,333,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当衬底温度为500℃时,在Si(100)基片上磁控溅射生长Ge/Si多层膜样品。使用Raman,AFM和低角X射线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Ge埋层的厚度,可以调制Ge膜的结晶及晶粒尺寸,获得晶粒平均尺寸和空间分布较...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当衬底温度为500℃时,在Si(100)基片上磁控溅射生长Ge/Si多层膜样品。使用Raman,AFM和低角X射线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Ge埋层的厚度,可以调制Ge膜的结晶及晶粒尺寸,获得晶粒平均尺寸和空间分布较均匀的多晶Ge/Si多层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i纳米多层膜 埋层 纳米晶粒
下载PDF
一种高维持电压的LVTSCR
8
作者 陈龙 李健儿 +5 位作者 廖楠 徐银森 冯勇 刘继芝 徐开凯 赵建明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0,97,共5页
对于工作电压为5 V的集成电路,低压触发可控硅(LVTSCR)的触发电压已能满足ESD保护要求,但其较低的维持电压会导致严重的闩锁效应。为解决闩锁问题,对传统LVTSCR进行了改进,通过在N阱下方增加一个N型重掺杂埋层,使器件触发后的电流流通... 对于工作电压为5 V的集成电路,低压触发可控硅(LVTSCR)的触发电压已能满足ESD保护要求,但其较低的维持电压会导致严重的闩锁效应。为解决闩锁问题,对传统LVTSCR进行了改进,通过在N阱下方增加一个N型重掺杂埋层,使器件触发后的电流流通路径发生改变,降低了衬底内积累的空穴数量,从而抑制了LVTSCR的电导调制效应,增加了维持电压。Sentaurus TCAD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额外面积的条件下,改进的LVTSCR将维持电压从2.44 V提高到5.57 V,能够避免5 V工作电压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触发可控硅 静电放电 高维持电压 埋层
下载PDF
应用于硅基等离子天线的LPIN二极管的自加热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会刚 梁达 +3 位作者 张时雨 廖沁悦 任立儒 耿卫东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8-703,共6页
介绍了LPIN二极管及其在硅基等离子天线方面的应用,从理论上分析了LPIN二极管自加热效应及其对本征区载流子浓度的影响。仿真分析了不同SOI埋层材料对LPIN二极管本征区载流子浓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LPIN二极管的自加热效应会降低其... 介绍了LPIN二极管及其在硅基等离子天线方面的应用,从理论上分析了LPIN二极管自加热效应及其对本征区载流子浓度的影响。仿真分析了不同SOI埋层材料对LPIN二极管本征区载流子浓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LPIN二极管的自加热效应会降低其本征区载流子浓度,通过改变埋层的材料,增加埋层的热导率,可以减弱自加热效应,从而增加本征区载流子浓度,提高硅基等离子天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等离子天线 LPIN二极管 自加热效应 载流子浓度 埋层
下载PDF
埋层低掺杂漏SOI高压器件的击穿电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琦 王卫东 +1 位作者 张杨 赵秋明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3-557,共5页
提出一种具有埋层低掺杂漏(BLD)SOI高压器件新结构。其机理是埋层附加电场调制耐压层电场,使漂移区电荷共享效应增强,降低沟道边缘电场,在漂移区中部产生新的电场峰。埋层电中性作用增加漂移区优化掺杂浓度,导通电阻降低;低掺杂漏区在... 提出一种具有埋层低掺杂漏(BLD)SOI高压器件新结构。其机理是埋层附加电场调制耐压层电场,使漂移区电荷共享效应增强,降低沟道边缘电场,在漂移区中部产生新的电场峰。埋层电中性作用增加漂移区优化掺杂浓度,导通电阻降低;低掺杂漏区在漏极附近形成缓冲层,改善漏极击穿特性。借助二维半导体仿真器MEDICI,研究漂移区浓度和厚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获得改善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折中关系的途径。在器件参数优化理论的指导下,成功研制了700V的SOI高压器件。结果表明:BLD SOI结构击穿电压由均匀漂移区器件的204V提高到275V,比导通电阻下降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层 低掺杂漏 击穿电压 调制 导通电阻 掺杂浓度
下载PDF
基于埋层结构的高压功率MOS器件终端设计
11
作者 宋迎新 马捷 +4 位作者 侯杰 孙德福 刘进松 李泽宏 任敏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为改善传统结终端延伸(JTE)结构的终端注入剂量偏低、终端对表面固定电荷敏感、终端尺寸优化不够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场板(FP)与埋层(BL)的新型终端结构,用于降低表面固定电荷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并且通过提高JTE区域的掺杂剂量,同时优... 为改善传统结终端延伸(JTE)结构的终端注入剂量偏低、终端对表面固定电荷敏感、终端尺寸优化不够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场板(FP)与埋层(BL)的新型终端结构,用于降低表面固定电荷对击穿电压的影响,并且通过提高JTE区域的掺杂剂量,同时优化表面电场,实现了终端电场更加均衡,提高了击穿电压及减少结终端尺寸。利用仿真软件对提出的新型终端结构进行仿真,对新结构的电场分布、击穿电流电压曲线、击穿电压随终端JTE区注入剂量变化和击穿电压随表面固定电荷Qf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JTE终端,本文设计的新型终端尺寸缩短16%,耐压提升约20%,同时可靠性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终端扩展 埋层 高能离子注入 金属场板 击穿电压
下载PDF
机械刻槽深埋电极太阳电池中二氧化硅层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郜小勇 卢景霄 李维强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3-45,共3页
结合实验室制备机械刻槽深埋电极太阳电池的工艺过程及实验结果 ,给出二氧化硅层参数的最佳设计及制备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10 0 0℃氧化温度下采用干 -湿 -干氧化法 ,经过 70分钟可生长 35 0 nm~45 0 nm厚的二氧化硅层 .这不仅大大缩... 结合实验室制备机械刻槽深埋电极太阳电池的工艺过程及实验结果 ,给出二氧化硅层参数的最佳设计及制备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10 0 0℃氧化温度下采用干 -湿 -干氧化法 ,经过 70分钟可生长 35 0 nm~45 0 nm厚的二氧化硅层 .这不仅大大缩短了高温氧化时间 ,降低了生产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刻槽 深埋电极 太阳电池 分凝系数 掩蔽层 二氧化硅
下载PDF
A novel structure of a high current gain 4H-SiC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in the base
13
作者 张有润 张波 +2 位作者 李肇基 邓小川 刘曦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3995-3999,共5页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of a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BL) in the base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gain shows an approximately 100%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of a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with a buried layer (BL) in the base is presented. The current gain shows an approximately 100%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creation of a built-in electric field for the minority carriers to transport in the base which is explained based on 2D device simulations.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buried layer region is also considered by numeric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buried layer current gain
下载PDF
高温碳离子注入形成碳化硅埋层的结构研究
14
作者 邢玉梅 俞跃辉 +2 位作者 林梓鑫 宋朝瑞 杨文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采用离子束合成法,将p型(100)单晶硅衬底加热并保持在7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剂量为8.0×1017cm-2和9.0×1017cm-2的C+注入,随后在氩气保护下经1250℃退火5h后形成β-SiC埋层。借助红外反射光谱、卢瑟福背散射能谱以及高分辨透... 采用离子束合成法,将p型(100)单晶硅衬底加热并保持在7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剂量为8.0×1017cm-2和9.0×1017cm-2的C+注入,随后在氩气保护下经1250℃退火5h后形成β-SiC埋层。借助红外反射光谱、卢瑟福背散射能谱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对退火前后碳化硅埋层的组分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证明形成的碳化硅埋层结晶质量较好,并与硅衬底呈良好的外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埋层 离子束合成 结构 退火 结晶性能
原文传递
新型NBL改善LDMOS器件的ESD性能
15
作者 刘玉青 邓文基 胡术云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N型埋藏层(NBL)静电放电(ESD)器件,阐述了NBL对ESD的影响,提出了新结构的NBL器件(Under-source NBL)。比较Under-source NBL器件和其它常用器件的优缺点,对比了它和传统器件的ESD测试数据;结果表明,Under-source NBL器...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N型埋藏层(NBL)静电放电(ESD)器件,阐述了NBL对ESD的影响,提出了新结构的NBL器件(Under-source NBL)。比较Under-source NBL器件和其它常用器件的优缺点,对比了它和传统器件的ESD测试数据;结果表明,Under-source NBL器件在横向扩散MOS(LDMOS)ESD保护电路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在功能相当的情况下,大大节省器件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晶体管 埋藏层 静电放电 横向扩散
下载PDF
采用p型埋层CMOS工艺制备线性磁场传感器
16
作者 邵传芬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4-6,共3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线性磁场传感器。其结构为横向双基极、双集电极晶体管,器件对磁场呈线性响应。在弱磁场下,其相对灵敏度达105.17%/T,在低负载电阻(500Ω)下,其绝对灵敏度达3.78V/T。
关键词 磁场 传感器 CMOS P型
下载PDF
合金点导致的双极产品低良失效及改善方法研究
17
作者 邱滟 陈倩 张爱军 《电子工艺技术》 201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双极产品具有较多的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电流的性能,需要在集电极下制作隐埋层,由隐埋层工艺异常导致的双极产品失效问题时有发生。详细介绍了双极产品发生低良失效问题,经过失效分析发现失效由锑源MCD涂布过程中产... 双极产品具有较多的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电流的性能,需要在集电极下制作隐埋层,由隐埋层工艺异常导致的双极产品失效问题时有发生。详细介绍了双极产品发生低良失效问题,经过失效分析发现失效由锑源MCD涂布过程中产生的合金点导致,从失效机理进行了解释,经过工艺优化,减少了合金点的发生,为提高产品的良率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型晶体管 隐埋层 失效分析 MCD 合金点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浩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一些观念上的误解进行了辨析,并针对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技术上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 地热能 蓄热层 初投资 换热器
下载PDF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管道防腐层微小破损点定位
19
作者 吴涛 冯阳 +3 位作者 赖文沁 汤彬坤 钟剑锋 钟舜聪 《测控技术》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解决密间隔电位检测技术对管道防腐层微小破损点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管道杂散电流模型,提取管道防腐层发生微小破损的断电电位信号。提出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SWT)的断电电位信号分析... 为了解决密间隔电位检测技术对管道防腐层微小破损点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管道杂散电流模型,提取管道防腐层发生微小破损的断电电位信号。提出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SWT)的断电电位信号分析方法,将信号通过平稳小波分解得到细节系数,细节系数中包含的防腐层微小破损点信息清晰可见。利用软阈值规则对细节系数进行去噪,加强了对破损点信息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SWT细节系数能够有效表征管道防腐层微小破损点信息从而进行精准定位,且防腐层破损点轴向、周向位置变化,破损面积大小及采样点与破损点位置间距变化都会影响细节系数峰值。该方法检测精度高,可为管道防腐层微小破损点定位提供有效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小波变换 埋地管道 防腐层 破损点 定位
下载PDF
埋地LNG管道绝热层厚度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现桥 陈珏伶 +4 位作者 徐敬 郭旭 程冠男 刘文亮 马云飞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845-1847,共3页
总结了关于LNG管道绝热设计的国内外标准,并给出埋地LNG管道保冷结构以及保冷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LNG低温长输管道进行了稳态热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NSYS温度分析与计算结果基本相同,相对误差较小,可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关键词 LNG管道 埋地管道 绝热层 厚度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