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童年阴影”诗学的跨媒介生成研究
1
作者 王新 田书博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童年阴影”动画片具有另类、猎奇的审美特点,在形象、配乐和故事层面引发儿童观众的恐惧。80后、90后观众时隔多年,把这些作品从电视荧屏分享到弹幕视频网站,并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反叛态度、解构语言对童年视觉经验进行重构,消解童年... “童年阴影”动画片具有另类、猎奇的审美特点,在形象、配乐和故事层面引发儿童观众的恐惧。80后、90后观众时隔多年,把这些作品从电视荧屏分享到弹幕视频网站,并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反叛态度、解构语言对童年视觉经验进行重构,消解童年恐惧,青年的现实生存焦虑得到短暂缓释。在这一过程中,“童年阴影”诗学的丰富内涵得以生成。从视觉污染角度看,一些“童年阴影”动画片的视听形式,由于不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和认知水平,造成负面身心困扰。避免儿童动画片视觉污染的产生,既需要发挥生产、传播、监管等环节的作用,也需要观众培养一双明澈而有教养的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阴影”诗学 公共情感 跨媒介 弹幕互动 视觉污染
下载PDF
基于双重体验视角的大学生用户弹幕互动参与行为研究
2
作者 冉玉鑫 《情报探索》 2024年第10期97-104,共8页
[目的/意义]弹幕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流行的新型互动模式,探究大学生用户弹幕互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视频网站平台中弹幕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结合显著—解释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弹幕的显... [目的/意义]弹幕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流行的新型互动模式,探究大学生用户弹幕互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视频网站平台中弹幕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结合显著—解释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弹幕的显著特征与解释特征,构建基于双重体验视角的大学生用户弹幕互动参与行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因素路径进行分析,探索弹幕特征、用户双重体验和参与意愿的关系。[结果/结论]空间增强对社会临场感没有影响,对感知侵扰存在正向影响;时间临近、信息补充、情感功效对社会临场感和感知侵扰有显著影响;社会临场感和感知侵扰是影响用户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互动 社会临场感 感知侵扰 双重体验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频网站弹幕信息情感分析——以Bilibili健康科普类视频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魏来 王伟洁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26,共8页
[目的/意义]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弹幕进行情感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视频制作者了解用户情感态度,合理引导互动,获取视频热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视频网站建立基于用户情感的视频检索和推荐的新方式,重视用户情感,探究多元创新发展方式。[... [目的/意义]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弹幕进行情感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视频制作者了解用户情感态度,合理引导互动,获取视频热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视频网站建立基于用户情感的视频检索和推荐的新方式,重视用户情感,探究多元创新发展方式。[方法/过程]选取Bilibili视频网站中的10个健康科普视频,利用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结合互动仪式链理论对视频中的弹幕进行情感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呈现最终的分析结果。[结果/结论]互动仪式对用户情感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情感分析结果体现。对情感的分析可以获取视频弹幕中的有效情感信息,可以帮助视频制作者和视频网站正确利用、引导用户情感,制作出优质作品,促进网站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情感分析 互动仪式 视频网站 健康科普
原文传递
多元主题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与评论特征比较研究:基于Bilibili网站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晓宁 姚青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1,121,共8页
[目的/意义]以Bilibili网站的弹幕与评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题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与评论信息交互特征,具体包括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方法/过程]获取Bilibili网站中的科技、数码、生活三种栏目下9个热门视频的弹幕和评论信... [目的/意义]以Bilibili网站的弹幕与评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题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与评论信息交互特征,具体包括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方法/过程]获取Bilibili网站中的科技、数码、生活三种栏目下9个热门视频的弹幕和评论信息,并对其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Dunnett T3检验以及可视化图示,分析不同场景下用户弹幕与评论在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上的差异性。[结果/结论]①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数码类、科技类、生活类,而评论使用率不具有显著差异。②多元场景下用户的弹幕情感和评论情感倾向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弹幕情感总体呈现积极性、评论情感整体呈现中性。③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评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评论数量与弹幕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一致且上午的评论数量高于弹幕数量,后期评论数量到达峰值后,弹幕数量持续增高时而评论数量开始下降。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弹幕视频内容制作、信息组织以及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评论 情感分析 信息交互 用户生成内容
原文传递
弹幕文化的生成逻辑、表意实践与正向建构 被引量:15
5
作者 罗红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 弹幕文化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媒介平台针对特定内容发送文字、表情等表意符号,并最终以流动的形式显示于屏幕之上的文化景观,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指向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本逻辑驱动的双重加持下,弹幕文化的勃兴与盛行不仅使其成为青年群体青睐和追捧的文化现象,而且还意涵着释放个人情感表达、满足青年心理需求、弥合视觉消费需求的表征意义。弹幕文化实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蕴含着一些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含量,容易使青年陷入主流价值缺场或缺位的"绝对自由幻象"之境;但也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能够成为传播正能量、言说好声音的叙事介质。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科学引领,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同时要协调政府部门、网络平台、"弹幕族"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弹幕文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使其成为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正向网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文化 青年亚文化 技术赋能 情感互动 资本驱动 正向建构
原文传递
弹幕视频网站中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分析——以B站美食制作类视频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东红 杨媛媛 +2 位作者 巩艳芬 孙俊伟 田枫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4-112,174,共10页
【目的/意义】探究弹幕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一方面帮助视频网站了解弹幕用户行为特点,重视弹幕的过滤引导;另一方面帮助美食制作类视频创作者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倾向,合理设置情境,提高视频内容质量。【方法/过程】选取B站美食区中30个... 【目的/意义】探究弹幕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一方面帮助视频网站了解弹幕用户行为特点,重视弹幕的过滤引导;另一方面帮助美食制作类视频创作者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倾向,合理设置情境,提高视频内容质量。【方法/过程】选取B站美食区中30个美食制作视频,统计分析用户弹幕交互行为在时间、数量以及文本方面的特征,运用情感分析和主题词分析探究用户互动内容特点,通过社会网络图分析用户间的跟随行为。【结果/结论】弹幕用户倾向午饭、晚饭以及凌晨时间段进行社会交互,弹幕峰值随交互情境的发生而形成。弹幕用户情感倾向与视频创作者内容表述和情绪传达有关。弹幕用户与视频创作者互动多用“我”或“我们”为主语或使用创作者ID交流,弹幕用户之间倾向寻找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经历的人。“活跃用户”互动内容具有话题融合度高的特点,跟随者的二次创作特征明显。【创新/局限】文章着重关注弹幕用户的社会交互行为,多个维度探究行为特征,创新性将弹幕文本分析与美食制作类视频弹幕相融合;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细化视频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用户 弹幕交互 美食制作类视频 社会交互 行为特征
原文传递
弹幕互动与传统互动教学比较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中医内科学为例
7
作者 张雄峰 黄礼明 +3 位作者 李正胜 刘正奇 谢敏 李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9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评价弹幕互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150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分为弹幕互动组与传统互动组,分别采用弹幕互动教学和传统互动教学。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 目的评价弹幕互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150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分为弹幕互动组与传统互动组,分别采用弹幕互动教学和传统互动教学。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听课评分、问卷调查、成绩测试评估课堂互动效果与教学成绩。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弹幕互动组教师语言比率([62.63±2.83)%]低于传统互动组([71.05±3.19)%],学生语言比率、教师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教师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32.68±2.62)%、(96.63±9.59)%、(122.89±6.43)%]高于传统互动组([22.79±1.32)%、(69.84±3.48)%、(50.58±2.35)%],教师情感氛围积分、课堂活动质量积分、教师课堂互动活动信息传递积分([23.82±6.54)、(25.67±5.51)、(25.46±10.30)]高于传统互动组([21.01±6.51)、(22.56±11.95)、(18.44±6.5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弹幕互动组学生对课堂兴趣、课堂沉闷情况及课堂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好与较好的例数分别为104(69.33%)、110(73.33%)及106(70.67%),高于传统互动组的72(48.00%)、74(49.33%)及84(56.00%),基础知识与病例分析分数分别为(84.30±4.13)与(78.53±7.21),高于传统互动组的(79.26±5.67)与(72.56±4.22)。结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弹幕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互动效果,提升教学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弹幕 师生互动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浮迹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伊丹雪子 周星辰 饶培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2-78,共7页
目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和弹幕显示方式,设计一套通过文字增强现实环境的系统,帮助用户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提升信息交互过程中的趣味性。方法以视频弹幕的特征为基础,针对单用户视频观看场景和多用户社交场景,设计增强现实环境中的文字显... 目的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和弹幕显示方式,设计一套通过文字增强现实环境的系统,帮助用户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提升信息交互过程中的趣味性。方法以视频弹幕的特征为基础,针对单用户视频观看场景和多用户社交场景,设计增强现实环境中的文字显示系统——浮迹系统。通过三维动画构建系统功能原型,通过对原型进行用户测试以验证其功能的可用性并找到改进方向。结果在单用户视频观看场景下,用户对于跟踪显示文字满意度最高,浮迹系统能增强用户对观看内容的理解和观看的趣味性。在多用户社交场景下,用户对浮迹系统的满意度受用户本身的社交频率影响很大。结论浮迹系统通过弹幕的形式对现实环境进行增强,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能有效提升用户对当前环境的理解。在视频观看场景中,该系统能提高观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多人社交场景中,该系统能帮助不擅长社交的个体获取有用的社交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弹幕 文字信息 自然交互 浮迹系统
下载PDF
基于弹幕的参与式网站用户交互体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倩 刁雅静 +1 位作者 李家明 葛世伦 《知识管理论坛》 2022年第4期417-430,共14页
[目的/意义]参与式网站的在线交互可提高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效率,提升用户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对参与式网站的弹幕进行研究,对用户体验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补充,并为短视频传播者和相关参与式网站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选取典型参与式... [目的/意义]参与式网站的在线交互可提高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效率,提升用户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对参与式网站的弹幕进行研究,对用户体验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补充,并为短视频传播者和相关参与式网站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选取典型参与式网站为研究对象,将B站短视频弹幕数据和聚合热度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用户交互体验展开研究,利用Python爬取短视频的弹幕热度与内容信息,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文本情感分析对其参与式网站的用户聚合热度指标以及用户生成内容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参与式网站弹幕数量、评论数量和视频播放量具有相关性;实时弹幕互动增强了观众的认知共享、情感体验和围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网站 用户体验 弹幕交互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