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侧黏膜瓣修复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的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希合 张敏 +3 位作者 任晓亮 周玲玲 牛龙龙 申秀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瘘修复术,观察组术后采用颊侧黏膜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腭黏骨膜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炎症因子、口腔功能、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窦炎治愈、上颌窦通畅、鼻腔清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软组织质地、软组织颜色、边缘龈水平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比于上颌窦瘘修复术后采用腭黏骨膜瓣封闭瘘管口,采用颊侧黏膜瓣封闭瘘管口对于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而言,更能提升患者的疗效、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降低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侧黏膜瓣 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 修复 疗效 口腔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腭裂术后腭前瘘防治措施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彭立红 古松钢 +1 位作者 谢思田 唐世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腭前瘘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于23例完全性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采用两瓣后退术式时,两侧黏骨膜瓣尽量前移,封闭硬腭前端腔隙,于软硬腭交界处切开,交界处创面以颊肌黏膜瓣覆盖,延长软腭,观察术后腭前瘘发生率及腭咽...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腭前瘘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于23例完全性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采用两瓣后退术式时,两侧黏骨膜瓣尽量前移,封闭硬腭前端腔隙,于软硬腭交界处切开,交界处创面以颊肌黏膜瓣覆盖,延长软腭,观察术后腭前瘘发生率及腭咽闭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采用以上术式,术后1个月复查,无一例腭前瘘并发症出现,10例术后1年鼻咽镜检查腭咽闭合90%~100%,6例随访6个月,腭咽闭合80%~85%。结论在一期手术中采取措施避免腭前瘘的发生或尽量缩小瘘口,减少二期手术几率或降低难度,减轻患者痛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前瘘 颊肌黏膜瓣 腭咽闭合
原文传递
颊脂垫瓣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鑫 刘宇 张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PBFPF)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治疗口腔颊部黏膜缺损的t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Pl行颊部肿瘤切除术后颊黏膜缺损患者28例,随机分为颊脂垫转移皮瓣修复组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每组各14...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PBFPF)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治疗口腔颊部黏膜缺损的t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Pl行颊部肿瘤切除术后颊黏膜缺损患者28例,随机分为颊脂垫转移皮瓣修复组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每组各14例,术后随访2周-6个月,并对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张口度、咀嚼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追踪随访。结果颊脂垫瓣修复组总有效率85.71%,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总有效率92.85%,颊脂垫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11.1l%,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颊部肿瘤切除术后黏膜缺损的修复,且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部黏膜缺损 组织修复 颊脂垫瓣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游离臂外侧嵌合肌皮瓣修复口颊癌术后口颊缺损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杨金喆 宋达疆 +11 位作者 彭小伟 周波 吕春柳 唐园园 伍鹏 易亮 罗振华 郝森 王丽霞 赵国栋 朱敬军 李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形式游离臂外侧嵌合肌皮瓣修复口颊癌术后口颊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7年9月应用臂外侧嵌合肌皮瓣修复10例口颊癌患者根治术后口颊缺损,男9例,女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理类型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形式游离臂外侧嵌合肌皮瓣修复口颊癌术后口颊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7年9月应用臂外侧嵌合肌皮瓣修复10例口颊癌患者根治术后口颊缺损,男9例,女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理类型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TNM分期其中T4N0M04例,T4N1M03例,T3N1M03例。病程4~26个月,平均9.8个月。口颊缺损6.0 cm×3.0 cm^8.5 cm×4.5 cm大小,皮瓣轴线为三角肌止点至肱骨外上髁连线。根据缺损实际情况设计皮瓣修复口颊创面,根据血管蒂肌支发出情况和口底腔隙具体设计切取肱肌或肱三头肌肌瓣用于填补口底腔隙。结果臂外侧嵌合肌皮瓣血管蒂长度为(7.7±0.4)cm。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皮穿支共有17支,其中2支穿支型为7例,1支穿支型为3例,全部携带于皮瓣内,皮岛面积为6.0 cm×3.0 cm^8.5 cm×4.5 cm,肌瓣为3.0 cm×2.0 cm×2.0 cm^4.5 cm×2.5 cm×2.0 cm大小,其中7例为肱三头肌肌瓣,3例为肱肌肌瓣。10例嵌合穿支肌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均直接闭合。随访12~59个月,平均25.7个月,重建口颊外形不臃肿,无毛发生长,功能满意,肿瘤局部无复发;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上臂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臂外侧嵌合肌皮瓣可以作为口颊癌术后口颊缺损修复的方法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颊癌 缺损修复 穿支皮瓣 桡侧副动脉 嵌合瓣 游离皮瓣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