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状文法的青铜酒器形态推演与设计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剑威 王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7-322,326,共7页
目的为继承和发扬商代青铜酒器的典型特征,塑造出具有延续性、独特性、差异化的产品形态,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酒器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方法引入形状文法的基本理论和推演机制,通过对商代和现代酒器形态特征的调研,总结并提取商代酒器的典型... 目的为继承和发扬商代青铜酒器的典型特征,塑造出具有延续性、独特性、差异化的产品形态,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酒器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方法引入形状文法的基本理论和推演机制,通过对商代和现代酒器形态特征的调研,总结并提取商代酒器的典型形态特征及符合现代消费审美需求的形态要素。在形态推演过程中结合审美意向、尺寸等主客观约束条件,以现代酒器中的瓶、壶、杯和温酒器为例展开形态设计推演。结论构建了酒器形态融合推演设计模型,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降低了形态创意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型和模糊性,同时将商代青铜酒器特征元素融合现代酒器特征及审美趣味进行传承与创新,既丰富了现代酒器设计的文化内涵,又为同类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撑和过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青铜器 形状文法 酒器 形态推演
下载PDF
殷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占伟 岳洪彬 刘煜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8,共7页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青铜器 铭文 铸铭 刻铭
原文传递
利用植硅石示踪九连墩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产地 被引量:14
3
作者 秦颍 姚政权 +2 位作者 魏国锋 胡雅丽 王昌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从青铜器内所残留的泥芯出发,探讨利用泥芯中的植硅石示踪青铜器产地的可行性.在选取九连墩楚墓出土的不同风格青铜器的泥芯中提取植硅石进行分析,发现其植硅石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青铜器残留的泥芯是唯一可能直接反映其产地(铸造地)的... 从青铜器内所残留的泥芯出发,探讨利用泥芯中的植硅石示踪青铜器产地的可行性.在选取九连墩楚墓出土的不同风格青铜器的泥芯中提取植硅石进行分析,发现其植硅石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青铜器残留的泥芯是唯一可能直接反映其产地(铸造地)的信息载体,而其中的植硅石组合特征可能是最有效的判别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产地 泥芯 陶范 植硅石
下载PDF
若干地区出土部分商周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国锋 秦颍 +6 位作者 王昌燧 刘博 杨立新 徐天进 张国茂 龚长根 谢尧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5-458,共14页
本工作采用ICP-AES方法,测试分析了若干地区出土青铜器残片的微量元素,初步探索了它们的矿料来源。将青铜器与铜绿山、铜陵、南陵、中条山、照壁山等先秦矿冶遗址铜锭或铜块的特征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安徽境内青铜器的铜矿料主... 本工作采用ICP-AES方法,测试分析了若干地区出土青铜器残片的微量元素,初步探索了它们的矿料来源。将青铜器与铜绿山、铜陵、南陵、中条山、照壁山等先秦矿冶遗址铜锭或铜块的特征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安徽境内青铜器的铜矿料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古铜矿,而辽西地区和侯马青铜器的铜料则可能来自大井铜矿或其周边铜矿。同时,研究指出,Au、Ag、As、Sb、Bi、Se、Te、Co、Ni以及Mo、Zn等特征微量元素组合,对识别青铜器矿料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它表明,采用微量元素示踪法,探索青铜器的矿料来源是切实可行的,尤为适用于不同铜成矿带的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矿料来源 微量元素 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下载PDF
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部分青铜器成分及金相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飞 秦颍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金相显微镜对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其中成分主要含有铜锡铅,并还包含有其他一些少量的锰铁锌等元素,铜含量都在75%左右,锡含量在20%左右,样品较纯净,夹杂少,都具有良好的...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金相显微镜对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其中成分主要含有铜锡铅,并还包含有其他一些少量的锰铁锌等元素,铜含量都在75%左右,锡含量在20%左右,样品较纯净,夹杂少,都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高硬度。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成分显示不同的金相图谱。经过锻打的青铜制品则铅含量较低且金相图谱显示为等轴晶和孪晶结构,直接浇注的青铜制品铅的含量符合正常范围且金相图谱显示为枝晶状结构,反映出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的铸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青铜制品 金相 锻打 铸造
下载PDF
利用泥芯示踪九连墩楚墓青铜器的产地 被引量:9
6
作者 魏国锋 秦颍 +3 位作者 姚政权 王昌燧 胡雅丽 黄凤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1-715,共15页
探讨了利用青铜器内残留的陶范或泥芯示踪青铜器产地的可行性。采用偏光显微镜、XRD、XRF、NAA等技术手段,测试分析了湖北九连墩楚墓青铜器内的泥芯,发现九连墩外来风格青铜器的泥芯,在物相、微观结构、化学成分、植硅体组合等方面与本... 探讨了利用青铜器内残留的陶范或泥芯示踪青铜器产地的可行性。采用偏光显微镜、XRD、XRF、NAA等技术手段,测试分析了湖北九连墩楚墓青铜器内的泥芯,发现九连墩外来风格青铜器的泥芯,在物相、微观结构、化学成分、植硅体组合等方面与本地风格青铜器的泥芯有较大差异。外来风格青铜器的泥芯,其CaO含量很高,达6%以上,而Na2O的含量相对较低,这一富钙、贫钠的特点,与中国黄土的典型特征极为吻合。结合泥芯中的植硅体组合特征,推测九连墩外来风格的青铜器很可能来自中国北方黄土堆积地区,系当地铸造后输入到楚国的。本研究表明利用青铜器内的泥芯或陶范残留,可望有效地示踪青铜器的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产地 泥芯 九连墩 岩相分析 成分分析 植硅体
下载PDF
吴国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和金相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建花 王金潮 孙淑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6,共9页
对34件吴国青铜容器样品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器物均为铸造成型,材质多为铅锡青铜,含砷的青铜也有一定数量。铅含量普遍偏高和含砷青铜的存在是吴国青铜容器的两大合金特点。这一工作为了解两周时期吴地的青铜铸造业,尤其是容... 对34件吴国青铜容器样品进行了金相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器物均为铸造成型,材质多为铅锡青铜,含砷的青铜也有一定数量。铅含量普遍偏高和含砷青铜的存在是吴国青铜容器的两大合金特点。这一工作为了解两周时期吴地的青铜铸造业,尤其是容器的合金技术,提供了新的数据。同时也为了解吴地与中原及其它地域在青铜技术方面等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青铜容器 金相 合金成分 砷青铜
原文传递
安徽枞阳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国锋 秦颍 王乐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10-3615,共6页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枞阳境内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和汤家墩遗址出土炼渣中的铜颗粒进行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以探讨枞阳县境内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结果表明,枞阳汤家墩遗址冶炼铜金属颗粒中的Co,As...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枞阳境内出土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和汤家墩遗址出土炼渣中的铜颗粒进行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以探讨枞阳县境内出土青铜器的铜矿来源。结果表明,枞阳汤家墩遗址冶炼铜金属颗粒中的Co,As,Sb,Ag和Bi等元素含量较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不同于铜陵和铜绿山的冶炼金属铜;从西周至战国时期,枞阳青铜器所用铜矿来源比较稳定,主要来自汤家墩遗址周边的枞阳县境内,有少量器物的铜矿可能来自长江以南的铜陵地区;LA-ICP-MS可用于青铜器和古铜矿冶遗址炼渣中所夹杂铜颗粒的微量元素原位无损分析,从而为利用炼渣探讨古矿冶遗址冶炼金属产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奠定了基础,对探讨三代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阳 青铜器 矿料来源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从礼器到日常用器——论两汉时期青铜容器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小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4,共7页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史的重要时期,其间青铜容器完成了从礼器到日常用器、从周制转变为汉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器类方面,传统礼器逐渐消亡,日常用器种类增多;纹饰内容方面,从以神仙世界的灵异纹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人间的吉祥图案为... 汉代是中国古代铜器发展史的重要时期,其间青铜容器完成了从礼器到日常用器、从周制转变为汉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器类方面,传统礼器逐渐消亡,日常用器种类增多;纹饰内容方面,从以神仙世界的灵异纹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人间的吉祥图案为主;铭文的内涵也由物勒工名转变为吉祥语言。从总体上看,西汉早期青铜容器还处在周制阶段,西汉晚期汉制才得到确立,西汉中期为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器 日常用器 汉代 青铜容器
下载PDF
三星堆埋藏坑的组合铜器——三星堆神庙中沟通人神的供奉器具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55,共14页
三星堆埋藏坑出土了一些由铜铸的奇异神兽、人物或神、盛酒容器(或仿盛酒器外形的器具)拼接在一起的组合铜器残件。它们自下而上的组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神兽(或人兽)、人物、酒器,二是神人、酒器。前一种形式已知有三件,表现的是地上的... 三星堆埋藏坑出土了一些由铜铸的奇异神兽、人物或神、盛酒容器(或仿盛酒器外形的器具)拼接在一起的组合铜器残件。它们自下而上的组合有两种形式:一是神兽(或人兽)、人物、酒器,二是神人、酒器。前一种形式已知有三件,表现的是地上的人们将巫师一类神职人员及祭品送上天界的场景,很可能是供奉器具,面朝神庙中三尊人首鸟身、凸目尖耳的大神摆放。后一种形式只有铜尊座倒立鸟足神顶尊一件,表现的是天上大神派遣使者自上而下接受地上人们奉献祭品的场景,在神庙中背对神像摆放在第一类组合铜器相对的位置。鉴于这些组合铜器的残件主要掩埋于凸目尖耳大铜面像所在的二号坑、邻近的八号坑和三号坑中,推测这种埋藏现象是这些神像与供奉器具在神庙中位置的反映。组合铜器是三星堆人宗教观念中连接天上神域与地上人世之间的纽带,也是理解三星堆祭祀场所即神庙内部空间像设和器具之间联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埋藏坑 青铜器 组合铜器 祭器
原文传递
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懋鎔 张静 梁彦民 《中原文物》 2002年第2期42-45,共4页
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常见各种与铸造工艺有关的刻划。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对部分商周青铜容器的实地考察 ,作者总结出青铜容器底部刻划的基本特征 ,并就其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商周 青铜 资料 功用 初探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青岛城阳财贝沟东周墓出土青铜容器的成分与金相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飞 张涛 +1 位作者 曹琼文 尹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利用手持X射线荧光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对青岛城阳财贝沟东周墓出土11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1件青铜容器均为Cu-Sn-Pb三元合金,且含有少量铁、锑、银等金属杂质元素。大多数青铜容器为铅锡青铜材质,铅含量普遍较高,... 利用手持X射线荧光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对青岛城阳财贝沟东周墓出土11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1件青铜容器均为Cu-Sn-Pb三元合金,且含有少量铁、锑、银等金属杂质元素。大多数青铜容器为铅锡青铜材质,铅含量普遍较高,平均约为17.58%,青铜容器均为铸造成形,未见铸后加工工艺。同一墓葬中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相近,不同墓葬中的同一器型的青铜容器在合金技术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财贝沟东周墓出土青铜容器多为素面,基体普遍锈蚀严重,不少金相组织中还发现有自由铜晶粒,与青铜容器的合金成分、铸造工艺及埋藏环境影响下的电化学腐蚀有关,但其出土青铜容器的合金配比、成型技术与机械性能间接反映出当时工匠拥有成熟的青铜铸造技术和陪葬青铜容器的礼器功能趋于淡化,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齐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当下对青铜容器的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阳财贝沟东周墓 青铜容器 成分 金相分析
下载PDF
河南南阳市拆迁办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宏杰 王宛尧 田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9,90,共6页
2000年2月-8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南阳市拆迁办工地发掘秦基2座,出土秦代铜器数件,为南阳地区秦代埋葬风俗及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南阳市 秦墓 发掘 铜器 河南南阳市 发掘简报 拆迁 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0年 基本建设
原文传递
试论商周铜器所饰重环纹与垂鳞纹为抽象鸟纹
14
作者 刘婧妍 《考古学集刊》 2023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青铜器纹饰发展至西周中后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转折。对于抽象纹样内涵的阐释,不仅是厘清商周铜器纹饰流变脉络的关键内容,同时也为探讨古人的铸器思想奠定了基础。重环纹与垂鳞纹是商周铜器铸饰的常见纹样,笔者通过图像上的比... 青铜器纹饰发展至西周中后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重要转折。对于抽象纹样内涵的阐释,不仅是厘清商周铜器纹饰流变脉络的关键内容,同时也为探讨古人的铸器思想奠定了基础。重环纹与垂鳞纹是商周铜器铸饰的常见纹样,笔者通过图像上的比对,将此二纹的原型考为鸟类纹饰,有别于以往龙蛇类鳞纹的认识。具体而言,重环纹、垂鳞纹的纹样特征源于鸟羽纹、鸟耳纹及翎目纹,二者实为鸟纹的抽象表现形式。对重环纹、垂鳞纹原型的揭示,不仅明确了两种纹样的性质,更是对商周时期鸟纹发展序列的完善,为进一步探究鸟类纹饰的内涵及青铜器纹样的功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纹饰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立鹤方壶的装饰与象征蠡测
15
作者 董睿 郜鹏飞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郑公大墓出土的一对立鹤方壶,底部两只支撑壶身和侧面焊接的卷尾龙,以及顶部展翅欲飞的立鹤,打破了盛酒容器所需要的稳重和礼器应具备的庄重性特点,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壶盖边缘的所谓“莲瓣”实际上是山纹的变体,壶身卷尾龙装饰和... 郑公大墓出土的一对立鹤方壶,底部两只支撑壶身和侧面焊接的卷尾龙,以及顶部展翅欲飞的立鹤,打破了盛酒容器所需要的稳重和礼器应具备的庄重性特点,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壶盖边缘的所谓“莲瓣”实际上是山纹的变体,壶身卷尾龙装饰和鸱鸮等纹饰均体现了其作为礼器的特征。以立鹤为核心的装饰具有长寿、吉祥、和平等象征,反映了春秋中期的郑国希望止戈兴仁、寿不可量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楼 郑公大墓 方壶 青铜器 装饰
原文传递
浅析瓷器艺术与青铜器的关系
16
作者 邵艳红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3期93-95,共3页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青铜器和瓷器都占有重要地位和联系,以时间纵轴来看,两者既有重叠,亦有交替;从空间横轴来看,两者在社会功能、受众群体上也多有交叉,本文试从社会属性、器型、纹饰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青铜器和瓷器在发展历史上相互...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青铜器和瓷器都占有重要地位和联系,以时间纵轴来看,两者既有重叠,亦有交替;从空间横轴来看,两者在社会功能、受众群体上也多有交叉,本文试从社会属性、器型、纹饰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青铜器和瓷器在发展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现象,并试着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瓷器 器型 纹饰
下载PDF
青铜器皿中早期“凤鸟纹样”的审美特征
17
作者 张如梦 赵君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3年第6期54-56,共3页
“凤鸟”自古被信奉为吉祥神鸟,凤鸟纹样则成为图腾或者符号载体,承载着不同时期的装饰艺术特点。主要通过对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凤鸟纹样进行研究,对其形态结构的演变及装饰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凤鸟纹在青铜器皿中的时代审... “凤鸟”自古被信奉为吉祥神鸟,凤鸟纹样则成为图腾或者符号载体,承载着不同时期的装饰艺术特点。主要通过对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凤鸟纹样进行研究,对其形态结构的演变及装饰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凤鸟纹在青铜器皿中的时代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鸟纹样 青铜器皿 审美 特征
下载PDF
先秦时期青铜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学思想研究
18
作者 陈静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先秦时期的青铜艺术是先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体现形式和审美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段时期形成的青铜艺术造型多变,纹饰细腻古朴,铭文极具研究意义,是先秦青铜艺术的魅力所在。文章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从先秦... 先秦时期的青铜艺术是先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体现形式和审美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段时期形成的青铜艺术造型多变,纹饰细腻古朴,铭文极具研究意义,是先秦青铜艺术的魅力所在。文章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从先秦青铜艺术的形态美入手,深入挖掘青铜内部蕴含的美学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先秦青铜所蕴含的“中庸”“神权”“和”“文质”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青铜器 装饰 审美特征 美学思想
下载PDF
D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Zhouji materials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Xin——The chronology solving method of oracle bones and bronzes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勇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2年第7期946-952,共7页
By identifying the dates of the Zhouji materials (one kind of oracle bone)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Xin (also called Zhou the last monarch in Shang Dynast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Direct Solving Method... By identifying the dates of the Zhouji materials (one kind of oracle bone) during the period of King Xin (also called Zhou the last monarch in Shang Dynast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Direct Solving Method' (DSM) to solve the chronology problems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ose materials with the Ganzhi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the Chinese ancient date recorded method being of the 60-day cycle, that the repetitive cycle is independent of any astronomical parameter, each day within this cycle has its own name and can also be expressed by the numbers from 1 to 60) record of the date, lunar month, and their year intervals and all of them are in history documents, oracle bones and bronze vessels. For example, taking the 12 Zhouji materials in the period of King Xin, we derive the two best results of the first year when Xin assumed the reins of government in probably 1063 BC or 1052 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ouji ORACLE BONE materials ORACLE bone bronze vessel date the CHRONOLOGY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原文传递
青铜器有害锈变温XRD及热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碧健 秦颍 +1 位作者 曼德付 李世彩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6期2775-2778,共4页
根除或有效控制氯化亚铜(CuCl)是青铜器保护的关键技术。根据铜的氯化物在一定温度下易分解或挥发这一性质,本文利用热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XRD)手段,对CuCl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中加热到420—430℃熔融后易挥发,实验结果将... 根除或有效控制氯化亚铜(CuCl)是青铜器保护的关键技术。根据铜的氯化物在一定温度下易分解或挥发这一性质,本文利用热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XRD)手段,对CuCl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中加热到420—430℃熔融后易挥发,实验结果将为寻找通过局部加热消除青铜基体内有害锈"病灶体"的合适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氯化亚铜 X-射线衍射 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