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拓语义下汉代铜镜纹样的创新设计研究
1
作者 孙远志 马凯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5-403,共9页
目的挖掘汉代铜镜纹样文化性内涵及中国传统纹样再设计价值,并将之创新应用于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方法首先,分析汉代铜镜纹样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运用可拓语义分析的设计方法,提取纹样意向词汇并建构可拓表征模型,获得铜镜纹样文化... 目的挖掘汉代铜镜纹样文化性内涵及中国传统纹样再设计价值,并将之创新应用于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方法首先,分析汉代铜镜纹样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运用可拓语义分析的设计方法,提取纹样意向词汇并建构可拓表征模型,获得铜镜纹样文化语义设计区间;其次,辅助图解思维,将词汇语义转换为图解语义,进行语义表达分析和量值获取;最后,形状文法代入图解获得新纹样,与铜镜单元纹样结合生成有辨识度和设计价值的新纹样因子,并展开新纹样因子在产品包装上的设计实践。结论可拓学相关理论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显性表示和理性评价的文化基元,该方法为汉代铜镜纹样文化性内涵的内挖与外显提供可行路径,为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领域中的再现提供一种延续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语义 图解思维 形状文法 汉代铜镜
下载PDF
汉代七言镜铭的时代精神
2
作者 胡淑芳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体现的奉顺阴阳、追慕神仙和征服夷狄思想,显示出鲜明的汉武帝、汉宣帝时代精神。联系这类具有七言诗镜铭的铜镜产生时间以及"柏梁联句"的传说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七言诗在西汉时已经基本... 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体现的奉顺阴阳、追慕神仙和征服夷狄思想,显示出鲜明的汉武帝、汉宣帝时代精神。联系这类具有七言诗镜铭的铜镜产生时间以及"柏梁联句"的传说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七言诗在西汉时已经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镜铭 七言诗 时代精神
下载PDF
语言记忆与文化阐释:汉镜铭文吉祥语的词语结构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振玉 王红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173,共6页
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趋吉心理的集中体现。吉祥文化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需用特定的手法加以表现。出土的汉镜铭文吉祥语作为表现手法之一,不仅数量众多,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具有意蕴丰富和体式多样的特点:内容上... 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趋吉心理的集中体现。吉祥文化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需用特定的手法加以表现。出土的汉镜铭文吉祥语作为表现手法之一,不仅数量众多,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具有意蕴丰富和体式多样的特点:内容上,主要包含长寿、安乐吉祥、富贵、家和国昌、子孙蕃昌五类;形式上,有由词、短语、句子充当的三类吉祥语。汉镜铭文吉祥语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吉语词汇,且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求仙文化的原始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镜铭文 吉祥语 词语结构 文化阐释 福文化 求仙思想
下载PDF
汉镜铭文类化字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正考 焦英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5,共9页
两汉铜镜铭文异体字众多,其中,类化字是两汉镜铭异体字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目前,学术界对类化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汉镜铭文类化字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汉镜铭文字的类化分为四大类:字内... 两汉铜镜铭文异体字众多,其中,类化字是两汉镜铭异体字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目前,学术界对类化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汉镜铭文类化字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汉镜铭文字的类化分为四大类:字内类化、上下文类化、受形近字影响的类化和隶草类化等,并通过列举大量汉镜铭文类化字的例子进行类比、比较,进一步加强对类化字的认识。本文主要依据汉字构形学理论,从笔画、构件、偏旁、整字等方面对类化字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镜铭文字 类化 类化字 隶变 草化
原文传递
“尚方”镜铭研究--以六安出土汉代尚方铭镜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司奥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之一,安徽是汉代铜镜的出土大省之一,六安在安徽省中出土铜镜数量最多。"尚方"铭镜作为一类重要汉镜,有重要探索价值。通过对《六安出土铜镜》中收录的八枚汉代"尚方"铭镜铭文的研究,纠正释读... 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之一,安徽是汉代铜镜的出土大省之一,六安在安徽省中出土铜镜数量最多。"尚方"铭镜作为一类重要汉镜,有重要探索价值。通过对《六安出土铜镜》中收录的八枚汉代"尚方"铭镜铭文的研究,纠正释读错误,解释镜铭内容,并探讨"尚方"镜铭文字、句式、内容等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状况和人们思想文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 汉代铜镜 铭文释读 特点归纳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汉镜铭文中的“宜”与“利”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振玉 王丛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5-212,224,共9页
"宜"是汉镜铭文中的一个高频词,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与之同义的"利"也频繁出现。镜铭中"宜"与"利"既有同义性,又在分工上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综合传世文献中表"利"义之"宜... "宜"是汉镜铭文中的一个高频词,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与之同义的"利"也频繁出现。镜铭中"宜"与"利"既有同义性,又在分工上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综合传世文献中表"利"义之"宜"出现的有限频次与"宜""利"的词义演变路径的梳理,可以发现汉镜铭文中的"宜"是一个承古词,反映了汉镜铭文用词的古雅特色和语言表达形式的高度程式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镜铭文 词义发展 语言风格
原文传递
试论古人朴素宇宙观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俊艳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8期155-158,共4页
古人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探求着揭示生命规律的方法,将对生命的渴求与希望寄托于超越人类自身的人或事,这种朴素的天地观和生死观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文章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认为这种朴素的观念始于战国,盛于秦... 古人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探求着揭示生命规律的方法,将对生命的渴求与希望寄托于超越人类自身的人或事,这种朴素的天地观和生死观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文章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认为这种朴素的观念始于战国,盛于秦汉,并逐渐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推崇,成为魏晋时期宗教的起源。文章旨在透过古人宇宙观体系的演变,进一步揭示古人思维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宇宙观 起源与发展 两汉镜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