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双重缓释功能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BF/CS-FBAM),初步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及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胶联法制备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并观察其表征,将载药纳米粒混入纤维蛋白胶...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双重缓释功能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BF/CS-FBAM),初步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及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胶联法制备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并观察其表征,将载药纳米粒混入纤维蛋白胶中,再将混合物喷涂到羊膜表面制成BF/CS-FBAM,并进行形态学和体外释药观察,最后通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BF/CS-FBAM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术后角膜中VEGF的表达。结果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大小均一,其粒径为(548.7±14.4)nm,Zeta电位为(29.8±2.2)mV,包封率为(67.11±4.56)%,载药量为(57.71±5.38)%。载有纳米药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黏合紧密,表面呈网状结构,纳米药充斥其中。在体外,BF/CS-FBAM的释药可达14 d。在碱烧伤模型中,术后BF/CS-FBAM组和BF/CS组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新生血管及降低VEGF表达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4 d和21 d BF/CS-FBAM组中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BF/CS组(P<0.05)。结论制备的BF/CS-FBAM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可在局部缓慢释放溴芬酸钠,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产生有较好的抑制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双重缓释功能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BF/CS-FBAM),初步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及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胶联法制备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并观察其表征,将载药纳米粒混入纤维蛋白胶中,再将混合物喷涂到羊膜表面制成BF/CS-FBAM,并进行形态学和体外释药观察,最后通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观察BF/CS-FBAM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术后角膜中VEGF的表达。结果溴芬酸钠/壳聚糖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大小均一,其粒径为(548.7±14.4)nm,Zeta电位为(29.8±2.2)mV,包封率为(67.11±4.56)%,载药量为(57.71±5.38)%。载有纳米药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黏合紧密,表面呈网状结构,纳米药充斥其中。在体外,BF/CS-FBAM的释药可达14 d。在碱烧伤模型中,术后BF/CS-FBAM组和BF/CS组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新生血管及降低VEGF表达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4 d和21 d BF/CS-FBAM组中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BF/CS组(P<0.05)。结论制备的BF/CS-FBAM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移植材料可在局部缓慢释放溴芬酸钠,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产生有较好的抑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