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此在空间性中的“远”与“近”——兼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空间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亚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4,共8页
在各种类型的科学空间观以及哲学史上主流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空间理论之外,海德格尔揭示出了以此在的生存论建构为视野的空间性新维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此在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它有着求近的本质倾向,“去远”(Ent-fernu...
在各种类型的科学空间观以及哲学史上主流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空间理论之外,海德格尔揭示出了以此在的生存论建构为视野的空间性新维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此在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它有着求近的本质倾向,“去远”(Ent-fernung)结构即体现着这种重要特征。“去远”刻画着此在总是将事物以各种方式“带到近前”的行为本质,它同时预示着其中所蕴含的“有所朝向”的源始意向性结构。用具这种上手之物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在于它提供并决定着许多事物被带到近前的可能方式和样态。此在的空间性归根结底指向的是此在于真理中存在的必然命运,此在的求近倾向实际是一种求真,即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遥远”才能真正显露为求近(求真)的未完成,并被揭示为一种于世界之中的“未至”或“未达”。当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正是由于遗忘了远近之源始意义;同样,在如今科学占据主导的时代,我们更需反思科学空间观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此在
空间
去远
切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此在空间性中的“远”与“近”——兼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空间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亚立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4,共8页
文摘
在各种类型的科学空间观以及哲学史上主流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空间理论之外,海德格尔揭示出了以此在的生存论建构为视野的空间性新维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此在本质上是空间性的,它有着求近的本质倾向,“去远”(Ent-fernung)结构即体现着这种重要特征。“去远”刻画着此在总是将事物以各种方式“带到近前”的行为本质,它同时预示着其中所蕴含的“有所朝向”的源始意向性结构。用具这种上手之物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在于它提供并决定着许多事物被带到近前的可能方式和样态。此在的空间性归根结底指向的是此在于真理中存在的必然命运,此在的求近倾向实际是一种求真,即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遥远”才能真正显露为求近(求真)的未完成,并被揭示为一种于世界之中的“未至”或“未达”。当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正是由于遗忘了远近之源始意义;同样,在如今科学占据主导的时代,我们更需反思科学空间观的本质。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此在
空间
去远
切近
Keywords
Heidegger
Dasein
spatiality
Ent-fernung
bringing
-
close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此在空间性中的“远”与“近”——兼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空间观
陈亚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