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窜流通道定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强 刘慧卿 +2 位作者 李芳 张杰 张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5,共4页
窜流现象是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了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窜流通道的大小,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数据定量研究窜流通道的方法。首先根据油井生产动态曲线识别水窜井,然后根据不同组合情况下注采井之间... 窜流现象是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了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窜流通道的大小,提高水驱采收率,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数据定量研究窜流通道的方法。首先根据油井生产动态曲线识别水窜井,然后根据不同组合情况下注采井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窜通关系,最后利用建立的窜通体积与注采量的关系式计算窜通体积。利用该方法对某区块57220井区的57217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整个区块的水窜情况,得到了其窜流通道分布和对应窜通体积。研究发现,水窜的发生不仅仅局限于井组内,还可能发生在不同井组的注采井之间。窜流通道大小的准确确定,可为调堵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窜流通道 定量分析 窜通体积 动态数据 相关系数
下载PDF
LZ油田CO_(2)驱改善开发效果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婧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413-415,共3页
LZ油田阜二段油藏具有储层薄、特低渗、强非均质性、及弱边水驱动的特征。油藏经压裂改造后能获得一定产能,但递减大;注水开发后,油井见效快水窜亦快,油藏进入低速低效开发。通过数模量化表征油水分布规律,开展CO_(2)驱改善开发效果研究... LZ油田阜二段油藏具有储层薄、特低渗、强非均质性、及弱边水驱动的特征。油藏经压裂改造后能获得一定产能,但递减大;注水开发后,油井见效快水窜亦快,油藏进入低速低效开发。通过数模量化表征油水分布规律,开展CO_(2)驱改善开发效果研究,通过数模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最优实施方案。矿场初期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增产效果,采油速度明显上升,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 水窜通道 油水分布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驱单元窜聚研究及治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永涛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储层大孔道是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特高含水期聚驱效果,以孤东油田七区中为研究对象,在窜聚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孔道的形成因素及对聚驱效果的影响,并对大孔道进行了... 储层大孔道是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特高含水期聚驱效果,以孤东油田七区中为研究对象,在窜聚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孔道的形成因素及对聚驱效果的影响,并对大孔道进行了定量描述和窜聚速度的计算,提出了孔道的分级方法,以此为依据对窜聚井进行了分类治理。矿场治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提高了聚合物利用率,扩大了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提高了区块开发效果,这对同类型聚合物驱油田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聚合物驱油 窜聚特征 孔道描述 分类治理
下载PDF
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治理重32井区稠油油藏地表汽窜 被引量:2
4
作者 霍进 桑林翔 +2 位作者 李建新 张元 杨宇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96,共2页
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自2007年投产后,至2011年2月,共有地表汽窜影响区域6个,汽窜点13个,减产317.7 t/d,导致247.3×104t地质储量无法动用。通过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查清地表汽窜通道,采用高温封堵技术从地下封堵汽... 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自2007年投产后,至2011年2月,共有地表汽窜影响区域6个,汽窜点13个,减产317.7 t/d,导致247.3×104t地质储量无法动用。通过井间电位监测技术查清地表汽窜通道,采用高温封堵技术从地下封堵汽窜节点井,从根源上治理地表汽窜,措施成功率达100%,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地表汽窜 井间电位监测 汽窜通道 节点井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