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支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20
1
作者 秦少华 高学军 +4 位作者 郝庭嘉 战激光 张杰 逄晓军 赵堂海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28-32,3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健康锚定区不足1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应用Castor单分支型支架治疗18例近端健康锚定区<15 mm的TBAD... 目的探讨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健康锚定区不足1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应用Castor单分支型支架治疗18例近端健康锚定区<15 mm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TBAD 17例,慢性TBAD 1例,患者均经CT血管成像(CTA)确诊。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127.8±20.1)min,均无内漏发生,围术期无脑梗死、夹层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中2例左锁骨下动脉(LSA)分支支架释放后存在狭窄,给予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1例术后出现左侧肱动脉穿刺点血肿,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8±2)个月,无截瘫及死亡病例,LSA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无内漏及夹层逆撕,胸主动脉段真腔直径较术前明显扩大、假腔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胸段假腔术后血栓化率高于腹主动脉。结论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近端健康锚定区不足15 mm的TBAD可以有效重建LSA,操作安全精准,隔绝效果好,短期随访无内漏发生,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 左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分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近期结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红瑞 罗光泽 +6 位作者 罗宇东 范海伦 冯舟 朱杰昌 张益伟 胡凡果 戴向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评估分支TEVAR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分支TEVAR技术治疗的18例需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置入Castor外分支支架16例... 目的评估分支TEVAR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分支TEVAR技术治疗的18例需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置入Castor外分支支架16例,自制内分支支架2例,器械释放成功率100%,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2例:支架近端逆撕夹层1例(行开放手术)、大面积心梗1例(死亡).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第30天16例CTA检查1例发生Ⅲ型内漏,分支支架血流通畅.术后6个月8例CTA检查无内漏,1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远端闭塞,予远端置入支架解决,无新发死亡病例.结论分支TEVAR技术是重建弓上分支动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
原文传递
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处理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郭伟 贺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87-589,共3页
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主要的技术有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平行支架... 复杂腹主动脉瘤一般指短瘤颈腹主动脉瘤或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其治疗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瘤体的近端锚定区的充分评估以及内脏分支动脉、肾动脉的合理重建上。目前,主要的技术有平行支架技术、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平行支架技术以烟囱型支架为代表,通常被应用于急诊或无条件实施开窗支架时的高风险病人。开窗技术作为近年来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主流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逐步由单纯的开窗向开窗+分支结合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解剖学结构。上述技术各有优缺点,本文将对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各类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平行支架 开窗 分支支架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embedded modular branched stent graft in treating aortic arch aneurysm using imaging-based computational flow analysis 被引量:1
4
作者 Xuehuan Zhang Jiang Xiong +6 位作者 Wei Ma Lijuan Xue Zhengyang Xu Hongpeng Zhang Yongsheng Wang Duanduan Chen Wei Guo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Embedded modular branched stent graft(EMBSG)was a new option for aortic arch aneurysm.However,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is innovative stenting technique has not been fully assesse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t... Embedded modular branched stent graft(EMBSG)was a new option for aortic arch aneurysm.However,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is innovative stenting technique has not been fully assesse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ree patients(Patient Ⅰ,Patient Ⅱ and Patient Ⅲ)with aortic arch aneurysm,both before and after EMBSG implantation.Patient-specific alterations from preoperative to postoperative were analyzed via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metrics.Patient Ⅰ and Patient Ⅱ showed notable curvature changes and area reduction after intervention procedure.Three patien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flow velocity after EMBSG implantation,while the pressure drop from ascending aorta to the aortic arch was remarkable in Patient I and Patient Ⅱ with the value of 7.09mmHg,and 10.95mmHg,respectively.Patient I and Patient Ⅱ also showed elevated 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TAWSS)in the stenting region,while Patient Ⅲ showed a trivial change in TAWSS after intervention procedure.Three patients showed low relative residence time after EMBSG insertion.The short-term results of EMBSG in treating aortic arch aneurysm were promising.Hemodynamic paramet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ssist in the outcome evaluation and might be used to guide the stent graft design and wise selection,thereby improving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in managing complex vascula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archaneurysm Embedded modular branched stent graft Endovascul araorti carch repai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Functional evaluation
原文传递
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结果
5
作者 何孟伟 瞿进 +5 位作者 霍威学 张恒 陆烨 田文 曾照祥 冯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64-670,共7页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在治疗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腔内治疗的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主干组和双主干组。...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在治疗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腔内治疗的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主干组和双主干组。收集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术前风险因素、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随访数据在内的临床资料;结局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成功率、院内死亡率、内漏率及分支再狭窄发生率。结果共有34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全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94%,截瘫发生率为0.00%,脑梗死发生率为2.94%,Ⅲ型内漏发生率为5.88%,分支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82%,夹层进展发生率为8.82%,再干预率为14.71%。在重建内脏动脉分支方式方面单主干组以开窗支架为主,双主干组以分支支架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围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内治疗为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开窗支架 分支支架
原文传递
Mid-term outcomes of left subclavian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with Castor stent graft in treatment of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in left subclavian artery 被引量:3
6
作者 Yu Tian Chengjie Wang Peng Xi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Background:Here we analyzed mid-term data of 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surgery with Castor single-branched stent graft placem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involvin... Background:Here we analyzed mid-term data of 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surgery with Castor single-branched stent graft placem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involving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Methods:Between April 2014 and February 2019,32 patients with STBAD involving a Castor single-branched stent graft were included.We analyzed their outcomes,including technical success rate(TSR),surgical duration(SD),presence of ischemia,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LSA patency,and survival rate(SR),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during mid-term follow-up.Results:The mean patient age was 54.63±12.37 years(range,36–83 years).The TSR was 96.88%(n=31/32).The mean SD was 87.44±10.89 with a mean contrast volume of 125.31±19.30 mL.No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r deaths occurr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patients had a mean hospital stay of 7.84±3.20 days.At a mean follow-up of 68.78±11.26 months,four non-aortic deaths(12.5%)were observed.The LSA patency rate was 100%(n=28/28).There was only one case of type I endoleak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3.12%)(type I from LSA).However,none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type II endoleaks,and there were no cases of 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or stent graft-driven new distal entry.Finally,all patients exhibited good LSA patency.Conclusion:TEVAR using a Castor single-branched stent graft may be a highly feasible and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BAD involving the L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dissecti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branched stent-graft Left subclavian artery
下载PDF
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在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宣海洋 葛建军 +4 位作者 周正春 孔祥 左逸 孙海磊 程光存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4例应用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确... 目的:研究应用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4例应用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确诊。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不同主动脉水平的真假腔直径变化,评估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4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其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左锁骨下动脉(LSA)分支支架释放后存在狭窄,予以球囊扩张后好转,1例术前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后1月突发Stanford A型夹层,予以急诊行外科手术后治愈,余42例患者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时间(8.00±2.00)个月,随访期间无脑部并发症,无左上肢缺血表现,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3个月LSA开口平面、肺动脉分叉平面以及膈肌平面的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有明显增加,假腔较术前有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真腔)=9.337,t=8.271,t=9.73;t_(假腔)=10.470,t=8.270,t=9.386;P<0.05);而腹腔干动脉平面主动脉的真假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一体式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技术在累及LSA的主动脉弓部病变中有着明显优势,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但要完全解决主动脉弓部病变仍需要多种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 左锁骨下动脉(LSA)
下载PDF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刚 李伦明 +3 位作者 梁湘源 王广阔 成祥军 邓毅权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重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共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术中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岁。...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重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共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术中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岁。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手术成功,平均心肺转流时间(190±42)分钟,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10±30)分钟,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2±13)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6±13)小时。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查示支架位置正常,升主动脉及弓部覆膜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渗。结论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化手术操作,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分支支架 外科手术
下载PDF
Modified Double-Fenestrated Stent Graft for Branched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of an Irregular Aortic Arch Aneurysm: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9
作者 Xiaofeng He Lei Zhang +1 位作者 Xuanze Liu Xiaozeng Wang 《Cardiology Discovery》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A 43-year-old male was admit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ern Theater Command with exacerbation of chest pain for 10 d.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showed an irregular aortic arch aneurysm involving the left... A 43-year-old male was admitted to 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ern Theater Command with exacerbation of chest pain for 10 d.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showed an irregular aortic arch aneurysm involving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with 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and intramural hematoma.A modified fenestrated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technique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Follow-up CTA showed that stent grafts were well-apposed,without endoleaks,migration,or branch artery occlusion,and the hematoma was almost completely absorbed.In this case,precise fenestrations were created by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T reconstruction and angiography.Furthermore,the physician chose an LSA approach to catch the guide wire and deployed branched stent grafts,considering the oblique direction of this branch and the small size of the fenestration.This case shows that pre-fenestrated and inner bare stent enhancing TEVAR is a safe and feasible technique for repair of complicated aortic arch aneury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aneurysm AORTIC arch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Pre-fenestrated stent GRAFT branched stent GRAFT Case report
原文传递
腔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在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宣海洋 葛建军 +5 位作者 周正春 孔祥 左逸 孙海磊 楚天舒 余继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进行腔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34例住院行腔内LSA重建的复杂胸主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累...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进行腔内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34例住院行腔内LSA重建的复杂胸主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累及LSA 29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3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2例,所有患者近端锚定区距离均<15 mm。其中采用烟囱技术16例,一体式单分支支架技术16例,体内原位左颈总动脉和LSA双开窗技术2例。结果本组3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中LSA体内开窗困难,后改为烟囱支架置入。所有患者随访1~12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脑部、左上肢缺血症状以及截瘫等并发症。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胸腹主动脉CTA显示主体和分支支架位置形态良好,LSA分支支架通畅率100%,无内漏。所有患者双侧上肢肌力和动脉血压基本等同。结论对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处理尚无统一术式,需对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方式,设计预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左锁骨下动脉 烟囱技术 分支支架 原位开窗
原文传递
分支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永荣 黄烽 +3 位作者 丁杭 任飞 李春平 雷云宏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支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15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应用Castor分支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患者均为近端有... 目的探讨分支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15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应用Castor分支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患者均为近端有效锚定区小于15mm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经胸腹主动脉计算机断层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诊断,术中通过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血管及支架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胸腹主动脉CTA。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脑梗死、近端内漏、截瘫、主动脉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中支架释放后造影发现2例分支支架近端狭窄,予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16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2±5.6)个月;随访中无死亡;无支架移位、分支支架狭窄、夹层逆撕;术后主动脉峡部真腔直径(30.2±3.2)mm,较术前明显扩大[(17.8±4.7)mm(t=7.923,P<0.05)];术后主动脉峡部假腔直径(11.9±3.0)mm,较术前明显缩小[(24.8±4.3)mm(t=13.584,P<0.05)];术后主动脉穿膈处真腔直径(22.7±4.6)mm,较术前明显扩大[(13.9±4.1)mm(t=9.871,P<0.05)];术后主动穿膈处假腔直径(14.3±6.3)mm,较术前明显缩小[(22.3±5.6)mm(t=8.365,P<0.05)]。结论应用Castor分支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治疗锚定区不足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操作时间短、容易掌握、近期疗效良好,能有效封闭夹层破口,保持左锁骨下动脉通畅,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支架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左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Aortic Arch Disease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被引量:1
12
作者 Chang Shu Jiehua Li +2 位作者 Mingyao Luo Quanming Li Kun Fang 《Cardiology Discovery》 2022年第4期263-268,共6页
Treatment of aortic arch(AA)diseases is challenging for surgeons.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remains the“gold standard”bu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techniques.In t... Treatment of aortic arch(AA)diseases is challenging for surgeons.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remains the“gold standard”bu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techniques.In the last 2 decades,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has become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diseases of the descending aorta,and its indications have expanded gradual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eserve supra-aortic branches in TEVAR:hybrid technique,chimney technique,fenestration technique(including custom-made fenestrated or“scalloped”stent grafts,in situ fenestration,and physician-modified fenestration),and branched stent grafts.Though acceptable outcomes of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have been documented,the evidence regarding its long-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is lacking,and concerns remain about the risk of cerebrovascular events,retrograde type-A dissection,endoleaks,and branch occlusion.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endovascular repair of the AA,and looks toward future trends.We believe that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of a“HENDO”team(professionals in hybrid repair,endovascular repair,open surgery,cardiovascular anesthesia,and genetics)is essential for future repair of the AA to provide the optim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diseases Endovascular aortic arch repair Hybrid repair Chimney technique Fenestration technique branched stent graft
原文传递
分支支架技术在弓部分支血管重建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陆清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9-1373,共5页
分支支架技术在腔内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中,更符合正常解剖结构的修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包括头端连接式分支支架、分叉拼接式分支支架,由于设计缺陷及释放方式问题,临床试验失败;国外包括日本的Inoue一体... 分支支架技术在腔内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中,更符合正常解剖结构的修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包括头端连接式分支支架、分叉拼接式分支支架,由于设计缺陷及释放方式问题,临床试验失败;国外包括日本的Inoue一体化分支支架,临床试验亦失败。Cook公司的"内烟囱"分支支架、Bolton Medical公司的大窗内烟囱分支支架、Gore公司的内潜望镜分支支架、Medtronic公司的突起开窗连接式分支支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均未获得上市批准。Castor分支支架是国际上首款获得国家级审批并可作为商品销售的分支支架,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与上海微创公司联合研发。其支架的一体化设计及输送释放系统的安全性及精准性设计使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结果。但Castor分支支架为单分支支架,其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完全解决主动脉弓部病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多种技术的结合可能是未来5年内解决主动脉弓部病变问题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支架 腔内治疗 主动脉弓
原文传递
一体式分支支架在近端锚定区严重不足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铁楠 刘轩泽 +2 位作者 王效增 李智佳 孔德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Castor一体式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近端锚定区≤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应用Castor支架治疗的10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 目的探讨Castor一体式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近端锚定区≤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应用Castor支架治疗的10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确诊近端锚定区≤5 mm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9例Castor一体式分支支架释放顺利;1例分支支架释放困难,释放后左锁骨下动脉存在夹层、狭窄,植入金属裸支架1枚。手术成功率为100.0%(10/10),围术期无脑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破裂或进展、截瘫、分支血管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患者。术后1年时,10例患者均存活,复查CTA提示支架形态良好,分支支架均通畅,仅1例(10.0%,1/10)支架近端出现少量Ⅰa型内漏,但内漏量较小,患者无不适症状,未处理,定期影像学复查。结论Castor一体式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近端锚定区严重不足的TBAD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使更多患者获益,避免外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一体式分支支架 主动脉夹层 锚定区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下载PDF
Castor分支支架的学习曲线和使用技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松林 刘霞 +3 位作者 张章 王磊 雷世雄 莘玮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医师对使用Castor分支支架行腔内修复术的学习曲线,并总结其使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例同一主刀医师使用Castor分支支架完成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医师对使用Castor分支支架行腔内修复术的学习曲线,并总结其使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例同一主刀医师使用Castor分支支架完成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G1~G4共4组,每组5例,对各组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技术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G1组的手术时间为(128±37)min,显著长于G2组的(86±15)min(P=0.046)、G3组的(66±11)min(P=0.007)和G4组的(60±9)min(P=0.004);G2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G3组(P=0.043)和G4组(P=0.011);G3组和G4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G1的造影剂用量为(245±69)ml,显著高于G2组的(162±41)ml(P=0.049)、G3组的(104±29)ml(P=0.003)和G4组的(96±18)ml(P=0.002);G2组造影剂用量明显高于G3组(P=0.032)和G4组(P=0.011);G3组和G4组的造影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G1组技术成功率为80%,其余三组均为10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在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stor分支支架存在学习曲线和一定的使用技巧,大约10例可完成学习曲线,使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趋于稳定,并减少技术失败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 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 腔内治疗 学习曲线
下载PDF
三分支支架血管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良万 戴小福 +3 位作者 卢琳 杨国锋 张贵灿 曹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脉,经此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3例患者术中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其分支支架血管通畅,三分支支架血管均无扭曲,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部位的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直视置入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全主动脉弓重建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于常规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主动脉弓三分支血管吻合和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较深部位的远端人造血管一降主动脉的吻合,从而简化了全主动脉弓的重建,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三分支血管支架
下载PDF
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覆膜支架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滔 申康军 +2 位作者 唐浩 周新民 杨进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支架组),22例采用传统四分支人工血管治疗(血管组)。结果:与血管组相比,支架组体外循环时间[(138.1±56.42)VS(179.21±67.64)min]、阻断时间[(98.56±28.08)VS(134.36±46.46)min]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7.3±14.76)VS(48.74±18.22)min]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引流量也明显减少[(608.93±308.15)VS(899.04±437.79)mL,P〈O.05];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降低(6.25%VS27.3%),住院天数减少[(16.15±6.68)VS(21.18±12.69)d,P〈O.051。随访14-24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及分支动脉内支架舒展良好,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适合于大多数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它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DEBAKEY Ⅰ型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腔内修复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8
18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7 位作者 郭连瑞 郭建明 俞恒锡 佟铸 崔世军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腔内修复术式治疗5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4例。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 目的探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不同腔内修复术式治疗5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4例。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26例(A组),分支支架技术重建10例(B组),复合手术重建20例(C组)。术中使用国产覆膜支架26例,进口覆膜支架30例;全身麻醉48例,局部麻醉8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100%),无手术死亡患者。A组植入裸支架11例,覆膜支架15例;C组4例先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再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16例先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再行主动脉腔内修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3组患者出院时CTA检查显示支架形态均良好,无明显移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发生在A组有4例(15.4%),B组1例(11%),C组1例(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92.9%)患者获平均23.5个月随访,死亡5例(9.6%),原因为心肌梗死(2例)、肿瘤(3例)。47例CTA随访发现6例仍有部分内漏,24例远端胸腹主动脉仍有夹层但未扩大,未作特殊处理,目前均在随访中。结论 "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和复合手术修复治疗累及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修复 复合手术 分支血管支架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性主动脉夹层救治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建平 夏娟 +4 位作者 敬毅 张永恒 陈权 周海宁 杨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和基层医院救治策略。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按Stanford...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和基层医院救治策略。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按Stanford分型,StanfordA型41例,StanfordB型101例。外伤所致2例,食管异物刺伤胸主动脉2例,马凡综合征2例,高血压者136例;所有病例均通过心脏大血管增强cT造影确诊。142例中完全内科保守治疗80例,死亡59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11例;1例行开窗技术治疗;1例行杂交手术治疗:44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死亡1例,持续发热1例;外科手术治疗16例,死亡3例。结论本病死亡率高,原发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一经确诊,应在积极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根据不同的类型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或杂交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三分支主动脉支撑型覆膜支架 主动脉腔内修复
下载PDF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与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石雄 金侨英 +5 位作者 李勇男 吴世群 关心 王玮璠 柳德斌 高秉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手术与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icenc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与万方、CNKI中文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20年2月对比三分支覆膜支...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手术与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icenc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与万方、CNKI中文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20年2月对比三分支覆膜支架手术与孙氏手术重建Stanford A型夹层主动脉弓的临床研究。选取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截瘫、脑栓塞及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队列研究,共391例患者(181例三分支术,210例孙氏术)。结果显示,与孙氏手术相比,三分支覆膜支架手术体外循环时间[SMD=-37.78,95%CI:(-66.34,-10.22),P=0.007]、主动脉阻断时间[SMD=-34.33,95%CI:(-61.62,-7.04),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SMD=-12.10,95%CI:(-23.47,-0.73),P=0.004]较短。术后30 d死亡率、截瘫、脑栓塞及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相比于孙氏手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未来需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其远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三分支覆膜支架 孙氏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