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Rg_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兰鸥 詹合琴 +3 位作者 闫俊岭 蔡文锋 吴进平 杨克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 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200...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 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 g/kg)组和阳性对照(尼莫地平,1 m g/kg)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ig给药并分别于给药后1、3、7 d随机取4只大鼠,以灌注法取脑组织,冰冻法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用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量、分析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各剂量的作用强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结论三七皂苷R 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G1 脑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CRP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伟毅 邹慧莉 胡晓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以及血清BDNF、CR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9.05±1.86)分、(9.33±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7±2.21)分、(11.28±2.04)分,MoCA评分为(26.74±1.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5±1.5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DNF为(13.12±2.4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6±2.08)μg/L,CRP为(10.06±2.0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6±1.7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82%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其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BDNF,降低CRP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抑郁 氟西汀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酸枣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3
作者 尚立芝 毛梦迪 +6 位作者 李耀洋 季书 陈晓辉 王伟杰 周春雨 王伟 孙鸿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郁血虚型抑郁伴失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观察组用酸枣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两组疗程均为...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郁血虚型抑郁伴失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观察组用酸枣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两组疗程均为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临床疗效;ELISA法测定血浆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HAMD和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ADL显著提高(P<0.01);血浆5-HT,NE,GDNF和BDNF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1),HAMD评分和PSQI均显著降低(P<0.01),ADL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浆5-HT,NE,BDNF和GDNF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而NSE和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酸枣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肝郁血虚型抑郁症伴失眠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其机制可能酸枣仁汤对氟西汀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协同作用,并与促进BDNF和GDNF的分泌,增加对神经细胞的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 酸枣仁汤 去甲肾上腺素(NE) 5-羟色胺(5-HT)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原文传递
长程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永安 赵合庆 +3 位作者 张志琳 霍红梅 李文 包仕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索长程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脑损伤体积、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各48只,于大脑中... 目的探索长程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脑损伤体积、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各48只,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90min后的3周内每日接受1次TMS(200脉冲)与假刺激治疗。检测2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脑损伤体积,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2周和3周时,TMS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刺激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TMS组在治疗3d、7d、14d、21d时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计数与假刺激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治疗21d时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计数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77,P<0.01)。治疗3周后,TMS组脑损伤体积明显小于假刺激组(P<0.05),2组脑损伤体积与最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相关(r=0.859,P<0.01)。结论长程TMS有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其作用通过持续上调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表达、减小梗死后脑损伤体积等作用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电针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及对患者血清BDNF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夏毅 王海东 +2 位作者 丁莹 康冰 刘卫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验证电针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多巴、氟西汀,针药组在此基础上行电针疗法,穴取百会、印堂、四神... 目的:验证电针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多巴、氟西汀,针药组在此基础上行电针疗法,穴取百会、印堂、四神聪、太冲、三阴交等。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5),且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优于西药组的83.3%(25/30,P<0.05)。结论:电针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中BDNF水平,从而缓解抑郁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电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对糖尿病抑郁症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文恺 张蔚 +2 位作者 孙悦 钟琪 薛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对糖尿病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2.20 mg·kg^-1)、当归...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对糖尿病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2.20 mg·kg^-1)、当归补血汤组(4.0 g·kg^-1)和阿魏酸组(1.36 mg·kg^-1),每组8只,另取8只普通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复制方法造模,同时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连续4周。全程监测动物体质量及随机血糖;末次给药后,采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和旷场实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进行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逐渐下降,血糖值始终明显升高(P <0.01);大鼠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而在旷场的自主运动总距离明显减少(P <0.001);血清BDNF及海马组织CREB、BDNF、TrkB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 <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逐渐增加,在给药2周后开始随机血糖值均明显下降(P <0.05,P <0.01);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自主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 <0.01,P <0.05);血清BDNF及海马组织CREB、BDNF、TrkB含量均明显上升(P <0.05,P <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保护海马神经元,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REB/BDNE/Trk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阿魏酸 糖尿病抑郁症 大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酪氨酸激酶受体B
原文传递
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随瑜 彭贵军 +1 位作者 宋炜熙 王哲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分别为107. 73±3. 43、119. 40±6. 36、109. 20±4. 65;与模型组相比,白松片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下降,分别为105. 80±3. 32、109. 87±4. 82、105. 00±2. 56。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海马 白松片 酪氨酸激酶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CA3区锥体细胞 海马CA1 齿状回颗粒细胞 bdnf TrkB 平均灰度值 抑郁模型大鼠 免疫组化方法 不可预见性 抗抑郁作用 大鼠模型 慢性应激 作用机制 慢性轻度
下载PDF
运动缓解阿尔茨海默症与改善认知功能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1
8
作者 余锋 徐波 +2 位作者 何标 张宪亮 季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发生于老年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风险因素,目前还未发现能有效预防和治疗AD的策略。研究证实,运动能促进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运动的优越性已得到AD动物实...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发生于老年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风险因素,目前还未发现能有效预防和治疗AD的策略。研究证实,运动能促进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运动的优越性已得到AD动物实验的验证,运动可通过抑制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改善AD的表观遗传学病理,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再生以及突触可塑性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AD实验动物海马功能的恢复;运动还可抵御神经细胞线粒体和神经系统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衰老和AD的发病,缓解认知功能的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症 认知功能 Β-淀粉样蛋白 表观遗传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思思 谷鹏鹏 +4 位作者 屠文展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蒋松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1-41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假模组暴露坐骨神经2~3min,不打结,余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疼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7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续7d;余组仅予固定,不做治疗。各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3、5、7、10、12、14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d处死大鼠,对脊髓L4-L6行免疫组化观察,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和BDNF蛋白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L6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1),出现痛觉过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术后14d,模型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假模组,电针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针 小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足三里 阳陵泉
原文传递
电针不同穴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洁 胡玲 +6 位作者 许静 李前辉 吴子建 蔡荣林 王春华 刘磊 何璐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原穴及其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伪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原穴及其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伪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神门+心俞组和神门+支正组,每组15只。神门组电针"神门"穴,神门+心俞组电针"神门""心俞",神门+支正组电针"神门""支正",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均可见BDNF、TrkB阳性细胞表达,各电针组海马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大鼠海马BDNF mRNA和TrkB 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神门+心俞组和神门+支正组海马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BDNF mRNA、TrkB mRNA表达高于神门组(P<0.01,P<0.05)。结论:电针不同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有协同效应,神门+心俞组与神门+支正组的调整效应优于神门组,电针上调心肌缺血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 神门 心俞 支正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
原文传递
四逆散对抑郁大鼠BDNF/TrkB,5-HT/5-HT1AR及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耀洋 尚立芝 +5 位作者 毛梦迪 王伟杰 陈晓辉 周春雨 张光远 闫鸿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0-48,共9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5-羟色胺(5-HT)/5-HT1A受体(5-HT1A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探讨四逆散基于BDNF/TrKB,5-HT/5-HT1AR及HPA轴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5-羟色胺(5-HT)/5-HT1A受体(5-HT1A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探讨四逆散基于BDNF/TrKB,5-HT/5-HT1AR及HPA轴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连续21 d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法(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四逆散(1.25,2.5,5)g·kg^(-1),氟西汀组ig盐酸氟西汀0.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干预21 d。干预期间,各造模组大鼠均继续给予刺激。通过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评估CUMS模型大鼠抑郁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及海马匀浆中BDNF,5-H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TrKB,5-HT1A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rKB,5-HT1AR,GR,MR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下降(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显著降低(P<0.01),血浆CRH,ACTH,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BDNF,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海马TrKB,5-HT1AR和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升高(P<0.05,P<0.01),血浆CRH,ACTH,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BDNF,5-HT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TrKB,5-HT1AR和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MR m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盐皮质激素受体(MR)
原文传递
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江爱娟 胡建鹏 +1 位作者 申国明 张祖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w、2w、3w,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BDNF和bFGF弱阳性表达;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BDNF和bFGF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OD值)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w时bFGF除外);在多个时间点益气活血方组、补肾生髓方组BDNF和bFGF表达的OD值均较模型组升高;两中药复方组间比较,在1w、2w,BDNF表达的OD值益气活血方组高于补肾生髓方组;第3w,补肾生髓方组高于益气活血方组,各时间点bFGF表达的OD值,两中药复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抗脑缺血后损伤,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基于CREB/BDNF通路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赖克道 李冬梅 +7 位作者 韦桂宁 韦洁 何飞 陆国寿 韦冬梅 李懿 曹斌 何俊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1,共7页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鸡血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2 d,末次给药1 h后记录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鸡血藤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12 d,末次给药1 h后记录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 mg·kg^(-1)),鸡血藤总黄酮高、低剂量组(1,0.25 g·kg^(-1)),每天随机给予2种不同刺激,诱导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连续给药21 d,实验结束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的水平;通过苏木素-伊红(HE),尼氏(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能明显缩短小鼠的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蔗糖摄入量和旷野活动量减少(P<0.01),5-HT,DA,NE的水平降低(P<0.05,P<0.01),MAO,IL-6,TNF-α的水平降低(P<0.05,P<0.01),神经元受损,TNF-α,NF-κB mRNA水平升高(P<0.01),BDNF,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能明显升高大鼠蔗糖摄入量和旷野活动量(P<0.05);升高血清中5-HT,DA,NE的水平(P<0.05,P<0.01),降低血清中MAO,IL-6,TNF-α的水平(P<0.05,P<0.01);降低大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NF-κB,TNF-αmRNA的水平(P<0.01);升高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BFNF蛋白的表达(P<0.05,P<0.01);改善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症状。结论:鸡血藤总黄酮通过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减轻抑郁病理损伤,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C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神经可塑性
原文传递
慢病毒载体介导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东煜 张志坚 +3 位作者 陈柏龄 吴秀丽 王柠 张彦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4-1179,共6页
为研究经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脑梗死的协同治疗作用,构建带有大鼠Bdnf基因之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运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为研究经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脑梗死的协同治疗作用,构建带有大鼠Bdnf基因之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运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对照组注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1mL,Bdnf-rMSCs和Mock-rMSCs组分别注射Bdnf-rMSCs细胞悬液以及未插入目的基因的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rMSCs细胞悬液各1mL。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2周及2月应用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ock-rMSCs及Bdnf-r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Bdnf-rMSCs移植组明显优于Mock-rMSCs移植组(P<0.001)。移植后2周及2月,与对照组相比两移植组梗死区脑组织结构恢复较好,均可见EGFP阳性细胞在梗死区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并有部分细胞出现神经元样改变。Bdnf-rMSCs移植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BDNF,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植入细胞表达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表明Bdnf基因修饰的r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向神经细胞分化并长期存活。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与其分泌的BDNF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这为将来基因工程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静脉移植 大鼠 脑梗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不同部位BDN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1 位作者 李育臣 李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各区BDNF的表达。结果  (1 )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水平在海马区具有部位差异性 ,表现为齿状回CA3和CA4 区BDNF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CA1 区和CA2 区BDNF表达较假手术组仅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脑缺血组BDNF的表达在脑缺血后 7d时开始升高 ,1 4d时明显增多 ,2 1d时达到高峰 (P <0 0 1 )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齿状回、CA3和CA4 区及对缺血损伤具有反应迅速、作用持久的BDNF保护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下载PDF
大鼠脊髓挫伤后BDNF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杨 刘季 +2 位作者 王亚方 任广睦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mRNA进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内有低水平的BDNF mRNA表达和少量BDNF阳性染色细胞,BDNF mRNA和BDNF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45.83±3.545、20286.225±2094.955,BDNF阳性细胞数为16.50±3.391;伤后6~12h,BDNF mRNA和BDNF呈升高趋势,5d达高峰,二者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95.83±112.55、54272.143±2704.239和158.17±12.287。伤后7d,BDNF mRNA和BDNF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5.17±80.871、42249.928±809.391和100.17±5.529。各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免疫阳性细胞在损伤早期主要是脊髓神经元和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后期则以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大鼠脊髓挫伤后,脊髓组织细胞中的BDNF及其mRNA增多,并随伤后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脊髓挫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逆转录-PCR(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越鞠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兰建萍 蒋晁明 郑顺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越鞠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因抑郁症就诊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抗5-羟色胺(5-H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越鞠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因抑郁症就诊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抗5-羟色胺(5-H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越鞠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抑郁症状学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血清BDNF水平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2组HAMD-24评分、QIDS-SR16评分均下降,血清BDNF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2项评分下降更多,血清BDNF水平升高更多(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0.63%,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可更加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症状,升高血清BDNF水平,增加临床疗效,有效保护患者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痰气郁结型 越鞠丸 盐酸氟西汀胶囊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 抑郁症状学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原文传递
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BDNF、CaMK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高源 朱金华 +2 位作者 张媛 田真真 万红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氮平20 mg/kg组、温胆汤40、20、...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氯氮平20 mg/kg组、温胆汤40、20、10 g/kg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者生理盐水,1次/d,共21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进行一次性左侧腹腔注射0.6 mg/kg 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观察并记录大鼠的刻板行为,依照Sams Dodd和Hoffman标准对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造模前后,分别对大鼠进行八臂迷宫试验。造模3 d后,处死大鼠并取其海马组织待测。运用Western blot、RT-qPCR检测海马组织BDNF、CaMK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明显升高(P<0.01),记忆认知能力显著降低(P<0.01);模型对照组海马组织BDNF、CaMKⅡ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温胆汤40、20、10 g/kg组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记忆认知能力明显升高(P<0.01),温胆汤40、20、10 g/kg组海马组织BDNF、CaMK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温胆汤可能通过调节BDNF、CaMKⅡ信号通路因子,上调BDNF、CaMK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鼠的刻板行为、焦虑样行为,从而提高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认知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原文传递
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甘永安 刘芳 +1 位作者 王一青 张学红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6-821,82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G.CSF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G.CSF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6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含77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或冷冻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不孕患者,共计840个周期。Meta分析结果显示:G-CSF宫腔灌注治疗组与非G—CSF宫腔灌注治疗组的胚胎种植率(OR=2.24,95%CI=1.43~3.51.P=0.0004)、临床妊娠率(伽=2.13,95%CI--1.48~3.06,P〈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和早期流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G—CSF的治疗对于行IVF—ET或FET的不孕患者,可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且不会提高早期流产的风险,但不能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宫腔灌注 薄型 子宫内膜 不孕症 胚胎移植(ET)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NT-3、BDNF、5-H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方登富 蒋世杰 +2 位作者 柯莉 蒋丝丽 顾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158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均分为联合组(79例,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口服)和舍曲林组...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158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均分为联合组(79例,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口服)和舍曲林组(79例,盐酸舍曲林口服),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检测2组患者血清NT-3、BDNF及5-HT水平,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PDQ-3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治疗效果;于治疗前、治疗第4及12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时,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4.94%)高于舍曲林组(81.01%,P<0.05),UPDRS、PDQ-39、HAMD及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4、12周时,2组患者MMSE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4和12周时联合组高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血清NT-3、BDNF、5-HT水平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舍曲林可改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帕金森、抑郁、焦虑症状及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提高患者血清NT-3、BDNF、5-H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丁苯酞 舍曲林 认知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羟色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