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对脑发育的影响及与智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杜炎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1年第9期56-57,共2页
讨论了铅对脑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并调查了 3 0名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学龄儿童血铅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 。
关键词 脑发育 智力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血铅含量 铅中毒
下载PDF
检测胎儿脑动脉阻力指数对评价脑生长发育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燕妮 陈君 李志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以28例健康妊娠妇女的胎儿为观察对象,从孕龄12周起,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连续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在胎儿脑发育过程中,脑血管有两个低血管阻力期,一个在妊娠12~20周,另一个在妊娠36~... 以28例健康妊娠妇女的胎儿为观察对象,从孕龄12周起,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连续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在胎儿脑发育过程中,脑血管有两个低血管阻力期,一个在妊娠12~20周,另一个在妊娠36~40周,胎儿脑生长发育曲线呈弧线型,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胎儿有两个较大的脑细胞增殖期,这一发现有助于对脑正常代谢的认识,为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脑发育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脑发育 动脉阻力指数
下载PDF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早产儿脑发育的关系
3
作者 李菁 朱建幸 +2 位作者 孙建华 黄萍 陈冠仪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早产儿脑发育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连续收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病房、出生24h内、胎龄(238±3)d的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其生后24h内(t0值)和... 目的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早产儿脑发育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连续收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病房、出生24h内、胎龄(238±3)d的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其生后24h内(t0值)和第8天(t1值)的空腹血清EGF水平,计算其血清EGF变化速率(△t);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排除颅内病变;并在校正胎龄近40周(生后6周)和1月龄时(生后10周)分别测量其头围并进行NBNA评估,计算其头围增长速率及NBNA差值。应用Pearson方法对所有测定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例早产儿的血清EGFt0为(234.71±58.07)pg/mL,t1为(347.81±87.49)pg/mL,△t为(12.14±1.85)pg/(mL.d)。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次NBNA评分结果及其差值、出生后6周和10周时的头围增长值和增长速率,均与t0值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上述测定结果均分别与t1和△t之间呈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早产儿出生后血清EGF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提示早产儿出生后体内EGF合成和释放增加,可能促进脏器成熟和组织修复。尤其早产儿在出生1周时的血清EGF呈高水平和(或)上升速率较快者,其生后头围的增长速度也较快,提示其今后可能有较好的脑成熟发育水平、较低的精神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以及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表皮生长因子 脑发育
原文传递
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外伤临床观察
4
作者 施冲 《航空航天医药》 1994年第4期202-204,共3页
本文经52例临床观察,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90.3%,可考虑推广应用。按蒋氏分级标准Ⅰ和Ⅱ级脑外伤效果更好。
关键词 脑外伤 脑神经生长素 治疗
下载PDF
超声观察胎儿大脑沟回发育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晓康 林惠通 吕国荣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大脑沟回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超声观测692例孕19-39周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并测量其深度。结果顶枕沟、距状沟、大脑外侧裂在19周左...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大脑沟回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腹部超声观测692例孕19-39周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并测量其深度。结果顶枕沟、距状沟、大脑外侧裂在19周左右可显示。中央沟在25周左右可显示。扣带沟、扣带回在26周左右可显示。1例24周胎儿顶枕沟、大脑外侧裂未见发育,考虑脑沟回发育迟缓;2例29周胎儿顶枕沟、中央沟未见发育,外侧裂发育呈圆钝状、深度变浅,考虑为脑沟回发育迟缓。各大脑沟回深度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均P〈0.05),各大脑沟回相对深度与孕周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经腹超声可观测到胎儿大脑沟回(顶枕沟、距状沟、中央沟、扣带回、大脑外侧裂)发生、发展,其深度与孕周相关,为产前早期评估大脑沟回发育异常如大脑发育迟缓、无脑回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脑/生长和发育
原文传递
RAG-1在小鼠胚胎脑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建刚 韩曙 +2 位作者 季华 郑轶 凌树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脑组织正常发育期间重组激活基因1(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方法:分别取孕11d、13d、15d、17d、19d,新生(P0)和成年的小鼠脑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观察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同时,经冠状切面制作各组... 目的:观察小鼠脑组织正常发育期间重组激活基因1(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并对其进行组织定位。方法:分别取孕11d、13d、15d、17d、19d,新生(P0)和成年的小鼠脑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观察RAG-1表达的时序变化;同时,经冠状切面制作各组脑组织的连续冰冻切片,进行RAG-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RAG-1自小鼠胚胎11d开始出现少量表达,以后表达逐渐增加,19d到达高峰,RT-PCR显示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RAG-1蛋白主要表达在发育过程中的杏仁核、下丘脑、丘脑、海马等区域,大脑皮质的表达逐渐出现于室管膜层、中间层、室管膜下层和皮质板层。结论:在小鼠胚胎脑发育期间,RAG-1表达时序和脑发育一致,而且表达高于成年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AG-1 脑/生长和发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不同年龄及状态下儿童脑电复杂度的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范维 刘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 ,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4 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 0~ 15岁儿童进行 16导脑电连续 2 4h监测 ,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 (非快速眼动期 )睡眠Ⅰ~Ⅱ期 (浅睡期 )... 目的 :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 ,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4 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 0~ 15岁儿童进行 16导脑电连续 2 4h监测 ,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 (非快速眼动期 )睡眠Ⅰ~Ⅱ期 (浅睡期 )、Ⅲ~Ⅳ期 (深睡期 )及REM(眼速动期 )睡眠共 7种状态的脑电复杂度特征 ,并对复杂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全脑复杂度在睁眼状态大于闭眼状态 ,清醒状态大于睡眠期。NREM睡眠期随睡眠深度增加 ,复杂度逐渐减低。REM期复杂度高于深睡期 ,但低于清醒期。 (2 )全脑平均脑电复杂度在睁眼、闭眼及浅睡期与年龄呈正相关 ,在深睡期及REM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3)在清醒闭眼状态下各脑区脑电复杂度与年龄均呈正相关 ,睁眼及浅睡期则以旁中线区复杂度与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复杂度可用于研究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动力学特征及脑电活动与脑发育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电复杂度 生长发育 信号处理 脑电描记术
下载PDF
早期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脑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晓捷 吕智海 +1 位作者 孙忠人 高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给予LPS组28只孕16、17日龄大鼠连续两天腹腔注射脂多糖350μg/kg,制备脑瘫动物模型,对照组8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日龄两组仔鼠利用神经行为学检测鉴定脑瘫动物模型,并检测脑源性...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刺激对脑瘫大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给予LPS组28只孕16、17日龄大鼠连续两天腹腔注射脂多糖350μg/kg,制备脑瘫动物模型,对照组8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日龄两组仔鼠利用神经行为学检测鉴定脑瘫动物模型,并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将脑瘫鼠随机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丰富环境刺激27天,非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饲养。结果: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比较悬吊试验、斜坡试验、旷场试验、拒俘试验、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0.01);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斜坡试验、姿势、肌张力、学习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0.01)。15日龄脑瘫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42日龄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可使脑瘫大鼠肌力、兴奋性、环境适应能力、记忆能力明显增强,达到正常化水平;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或得分)明显增强,但未达到正常化水平;干预组BDNF表达较非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但未能改善姿势、肌张力、不自主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丰富环境刺激 脑发育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旭文 浦佩玉 +2 位作者 高之宪 李建国 王春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表达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 利用EGFR和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染色对8例正常脑组织、5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肿...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表达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 利用EGFR和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染色对8例正常脑组织、5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肿瘤体外细胞系进行检测。  结果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4% ,WHO分级与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 5597,P <0 0 1 )。Ki-67标记指数 (Ki-67LI)及AgNOR平均数均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的分级有明显关系 (r分别为 0 8971和 0 880 1 ,P <0 0 1 ) ,且Ki-67LI与Ag NOR平均数有显著相关性 (r=0 9896,P <0 0 1 )。EGFR蛋白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高Ki-67LI及高AgNOR平均数者占 64 5% ,而无EGFR蛋白表达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高Ki-67LI及高AgNOR平均数者仅为 2 2 6% ,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增殖活性
下载PDF
钳夹子宫血管致宫内生长迟缓幼鼠小脑皮层神经生长因子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蓉 毛萌 肖侠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 了解宫内发育迟缓 ( IUGR)幼鼠脑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 ( NGF)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探讨 IU GR所致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钳夹孕鼠子宫血管 30分钟的方法建立 IU GR幼鼠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IUGR幼鼠出生时及生后... 目的 了解宫内发育迟缓 ( IUGR)幼鼠脑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 ( NGF)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探讨 IU GR所致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钳夹孕鼠子宫血管 30分钟的方法建立 IU GR幼鼠动物模型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IUGR幼鼠出生时及生后第 6天小脑皮层 NGF蛋白变化。结果  1IUGR幼鼠出生体重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16 .1% (小于 2个标准差 ,P<0 .0 0 0 1) ;2 IU GR幼鼠出生时脑重较正常对照组脑重降低 ( P<0 .0 5 ) ;3IU GR幼鼠生后第 6天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 P>0 .0 5 ) ,但脑重仍有差异 ( P<0 .0 5 ) ;4IU GR幼鼠出生时小脑皮层 NGF蛋白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 P<0 .0 0 5 ) ,且在生后第 6天仍有差异 ( P<0 .0 5 ) ,此改变与脑重改变一致。结论 本方法成功建立了 IU GR动物模型 ,且该模型所致 IUGR幼鼠伴有脑发育迟缓。IU GR幼鼠脑发育落后的发生可能与脑内 NGF水平下降有关 ,且 NGF的降低持续时间长 ,影响持久。本研究还发现 :IU GR幼鼠体格发育存在追赶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胎儿 宫内发育迟缓 神经生长因子 IUGR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针刺法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额叶皮质单胺递质和脑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学勇 乌兰 苗美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额叶皮质的单胺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作脑缺血模型,叠加实施慢性不可预...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额叶皮质的单胺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作脑缺血模型,叠加实施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和孤养建立PSD模型。成功造模后,实施28 d干预。针刺组(每日1次15 min斜刺相关穴位,深度0.15~0.20 mm),药物组(每日1次经胃灌注4.06 mg·kg^(^(-1))的盐酸氟西汀),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模型组(每日1次经胃灌注4.06 mg·kg^(^(-1))的蒸馏水)。检测大鼠额叶皮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BDNF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13.05±3.23、30.42±12.62、0.36±0.04)g·L^(-1)]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前额叶皮质5-HT、NE、BDNF[(8.34±3.69、16.83±12.98、0.29±0.07)g·L^(-1)]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针刺组[(12.68±2.76、30.02±9.45、0.36±0.05)g·L^(-1)]和药物组[(12.81±3.35、29.17±12.95、0.36±0.05)g·L^(-1)]大鼠前额叶皮质5-HT、NE、BDNF的水平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前额叶皮质5-HT、NE、BDNF水平和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针刺法可能通过调解前额叶皮质5-HT、NE、BDNF的水平起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卒中后抑郁症 单胺类神经递质 脑源性生长因子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大鼠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B型尿钠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光雪峰 戴海龙 +4 位作者 张承花 左明鲜 盖起明 张伟华 鲁一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体肺分流性先心病41例,正常对照组20例。先心病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16例,轻中... 目的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体肺分流性先心病41例,正常对照组20例。先心病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16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13例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标本BNP、VEGF及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相关性。结果先心病患者血清BNP、VEGF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BNP、VEGF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54,P<0.001;r=0.641,P<0.001)。结论先心病早期虽未发生肺动脉高压,但已有炎症的激活,肺血管的重构。血清BNP、VEGF水平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评估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利钠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of GDAs^(BMP) and hr-decorin in spinal cord contusion repair 被引量:6
13
作者 Liang Wu Jianjun Li +3 位作者 Liang Chen Hong Zhang Li Yuan Stephen JA Davie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2236-2248,共13页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and scar form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inhibiting the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spinal cord axons. Recombinant decorin suppresses inflammatory reactions, inhibit...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and scar form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inhibiting the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spinal cord axons. Recombinant decorin suppresses inflammatory reactions, inhibits glial scar formation, and promotes axonal growth. Rat models of T8 spinal cord contusion were created with the NYU impactor and these models were subjected to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induced glial-restricted precursor-derived astro- cytes and human recombinant decorin transplantation. At 28 days after spinal cord contusion, dou- ble-immunofluorescent histochemistry revealed that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inhibited the early in- flammatory response in injured rats. Furthermor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which was se- creted by transplanted cells, protected injured axons. The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promoted ax- onal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injured motor and sensory neurons by inhibiting astrocyte prolif- eration and glial scar formation, with astrocytes forming a linear arrangement in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thus providing axonal regeneration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spinal cord injury astrocytes glial scar neural stem cells combined trans-plantation glial progenitor cells glial cells human recombinant decorin brain-derived growth facto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FGF2和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CI的关系
14
作者 黄磊 郑春美 +2 位作者 庞卢伟 蒋海潮 凌迎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是否发生CI将其分为非CI组和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F2、BDNF水平。结果重度组血清FGF2、BDNF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HAMD-17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FGF2、BDNF二者联合诊断青少年发生重度抑郁障碍、发生CI均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FGF2、BDNF水平随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且与CI发生相关,可能作为病情程度和CI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香 崔传举 +1 位作者 李彦玲 李艾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045-2049,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修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和创伤性脑损伤等,但对阿尔茨海默病是否有疗效,既往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修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和创伤性脑损伤等,但对阿尔茨海默病是否有疗效,既往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AMSCs组、BDNF-hAMSCs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构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第14天后侧脑室注射10μL的hAMSCs或10μ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hAMSCs。移植后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的表达,RT-PCR检测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orris水迷宫测试第3,4,5天时,hAMSCs组和BDNF-hAMSCs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P<0.05);测试第4,5天时,BDNF-hAMSCs组逃避潜伏期低于hAMSCs组(P<0.05);②模型组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SCs组和BDNF-hAMSCs组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神经元数、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并且BDNF-hAMSCs组高于hAMSCs组(P<0.05);③结果表明,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hAMSCs可进一步提高hAMSC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并且可以明显提高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乙酰转移酶 脑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慕真 张发展 +3 位作者 张子英 郑升法 李刚 刘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比较2组拔管12 h(T_(3))、拔管48 h(T 4)、拔管第3天(T_(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比较2组拔管12 h(T_(3))、拔管48 h(T 4)、拔管第3天(T_(5))、拔管第7天(T_(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呼吸频率。统计2组插管30 min(T_(2))、T_(3)、T_(4)、T_(5)、T_(6)时的BDNF变化情况。评估2组术前(T_(1))、拔管第8天(T_(7))、拔管第14天(T_(8))、拔管第20天(T_(9))、拔管第24天(T_(10))、拔管1个月(T_(11))时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T_(3)、T_(4)、T_(5)、T_(6)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 2比较,2组T_(4)、T_(5)时BDN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6)时BDNF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对照组T_(7)~T_(1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T_(7)~T_(9)时MMSE和MoCA评分下降,T_(10)、T_(11)时MMSE和MoC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0)、T_(11)时MMSE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外科镇静效果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外科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EGFR-TKI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春秀 姜忠于 +3 位作者 王立 刘学武 杨征奇 郑勇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全脑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脑转移灶予全脑放疗30Gy/10次或40Gy/20次,若是单发脑转移灶再...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全脑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脑转移灶予全脑放疗30Gy/10次或40Gy/20次,若是单发脑转移灶再局部缩野加量10-20Gy/5-10次。同期口服EGFR-TKI(埃克替尼125mg3次/d或吉非替尼250mg1次/d),放疗结束后继续口服GFR-TKI,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2例(8.7%),部分缓解17例(73.9%),无变化3例(13%),进展1例(4.3%),总有效率82.6%。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脑病、贫血、乏力及腹泻等,多为轻度。结论采用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EGFR-TKI治疗NSCLC脑转移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状态,不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NSCLC脑转移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EGFR-TKI 全脑放疗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佳丽 章杰 +2 位作者 万静 余金鸣 平军娇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5期409-415,共7页
背景神经发育学说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之一。BDNF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尚存争议。目的分析精... 背景神经发育学说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之一。BDNF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尚存争议。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水平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差异,探讨BDNF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11030101、rs2030324、rs6265)与BDNF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中招募健康对照组31名。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经酶标仪定标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直接测序确定患者组和对照组BDNF的rs11030101、rs2030324、rs6265位点基因型。结果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4,P<0.01)。临床症状方面,BDNF rs11030101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患者PANSS总评分、兴奋敌对因子评分和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2、Z=-2.696、-2.467,P<0.05或0.01)。不同位点的各基因型患者血清BDN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83、F=2.584、0.417,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水平偏低。BDNF的rs11030101、rs2030324、rs6265位点多态性与血清BDNF水平水平无关,BDNF的rs11030101位点多态性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敌对、抑郁焦虑等临床症状。血清BDNF水平可能更多地取决于诊断效果而非基因多态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rs11030101 rs2030324 rs6265
下载PDF
孤独症生命早期脑过度生长现象及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漱芹 方俊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9,共8页
孤独症神经结构研究中近来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孤独症生命早期存在脑过度生长的现象。进一步的探查表明,孤独症个体脑的过度生长主要由脑白质的过度生长造成,并且脑的过度生长又主要体现于那些较晚成熟的高级脑区。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孤... 孤独症神经结构研究中近来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孤独症生命早期存在脑过度生长的现象。进一步的探查表明,孤独症个体脑的过度生长主要由脑白质的过度生长造成,并且脑的过度生长又主要体现于那些较晚成熟的高级脑区。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也提示孤独症并不是由单一的局部神经缺陷造成,其存在着广泛分布式的神经发展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脑过度生长 早期诊断 分布式障碍
下载PDF
脑神经生长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琪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神经生长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8例HIE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脑神经生长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d... 目的 :探讨脑神经生长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8例HIE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脑神经生长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d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7d、第14d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d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治疗3个月、6个月的MDI、PDI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儿;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7%。结论 :脑神经生长素辅助常规疗法对HIE患儿脑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患儿远期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生长素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