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4
1
作者 杨世辉 孙维国 +3 位作者 李永乐 陈祥楠 漆冬梅 孙艺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比较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多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不同剂量Dex组(D1-3组)和对照组(C组)。D1-3组腋路臂丛用药分别为Dex 0.25、0.5、0.75μg/kg+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比较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多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不同剂量Dex组(D1-3组)和对照组(C组)。D1-3组腋路臂丛用药分别为Dex 0.25、0.5、0.75μg/kg+0.25%罗哌卡因0.20 m L/kg,C组为0.25%罗哌卡因0.20 m L/kg。记录阻滞完成、起效、维持及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D2组及D3组在起效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上均比C组短,而维持时间长,D3组比D1组在起效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上均缩短,而维持时间长。D1-3组的阻滞成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方面,4组未出现血肿病例,各有1例患儿出现喉返神经阻滞,各有1例呼吸抑制,2或3例霍纳综合征,D3组出现1例患儿心率<70 min,经处理均安全恢复。结论单纯罗哌卡因或复合Dex臂丛神经阻滞,均可以用于小儿多指手术,中剂量Dex(0.5μg/kg)+0.25%罗哌卡因0.20 m L/kg的配伍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多指手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臂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1
2
作者 余昌伟 陈金保 《安徽医学》 201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盲探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优良率),臂丛各神经分支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完善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阻滞效果96.67%,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臂丛各神经起效时间与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阻滞完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三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超声引导组(A组)、神经刺激器组(B组)、传统方法组(C组),局麻药为2%盐酸氯普鲁卡因30ml。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的起... 目的探讨三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超声引导组(A组)、神经刺激器组(B组)、传统方法组(C组),局麻药为2%盐酸氯普鲁卡因30ml。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并评价其阻滞完善率;评定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并发症。结果 A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短,而C组起效时间较长,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且A组短于B组(P<0.01)。A组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100%,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或P<0.01)。麻醉效果优等率A组为95%,B组为75%,C组为47.5%,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或P<0.01)。A、B组各有1例,C组有3例并发症,但三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较神经刺激器辅助和传统方法下的阻滞效果良好,起效时间更短,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器 传统方法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IL-6、IL-10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罗斌 吕建瑞 +2 位作者 李伟 田俊斌 薛荣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3期4531-4534,4586,共5页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94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及对血清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94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于臂丛阻滞实施前10分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静脉推注地佐辛。随之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臂丛神经麻醉前(T0),药物注射分钟后(T1),手术切皮(T2)、手术操作5分钟(T3)、手术操作30分钟(T4)和手术结束(T5)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Ramsay镇静评分、VEGF、IL-6和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T1~T5时间MAP(血压)、HR(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1~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T1~T5时间点VEGF均上升,且联合组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显示,联合组IL-6、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在行上肢手术过程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同时可有效刺激VEGF分泌,降低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臂丛神经阻滞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提高肩关节镜术的麻醉质量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露 李秋军 +1 位作者 周海滨 杨庆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0-233,252,共5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在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4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35岁-65岁,体重50妇~9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2例),均行静...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在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4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35岁-65岁,体重50妇~9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2例),均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全身麻醉前在超声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神经阻滞。记录患者入室、切皮前、切皮、术中30、60、90min时、拔管后30min时的心率(HR)、有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艾司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的应用情况;手术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恢复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镇痛药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患者切皮时HR、MAP、七氟醚和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68±11)/min和(63±7)次/min、(86±15)mmHg和(69±10)mmHg(1mmHg=0.133kPa)、(1.28±0.21)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ll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和(1.08±0.20)MAC、(0.54±0.08)μg/kg和(0.34±0.06)μg/kg(P〈0.001)。A组和B组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拔管时间、术后PaCO:分别为12例和2例、(13±10)min和(7±4)min、(44±3)mmHg和(42±3)mmHg(P〈0.05)。A组和B组在恢复阶段的疼痛VAS分别为(4±2)和(0±2)(P〈0.001)。两组间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提高肩关节术中的麻醉质量,减少术中血压波动、麻醉性镇痛药和短效降压药的应用,缩短拔管时间,有短时术后镇痛效果,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术 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质量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娟 王庆宝 顾仕贤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共纳入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其中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共纳入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其中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罗哌卡因加右美托咪定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长、维持时长,在麻醉前(T1)、麻醉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初次疼痛时间、镇痛维持时长、视觉模拟评分(VAS)、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长、维持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T1时,两组MAP、HR、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T2、T3时,除SpO2之外,研究组MAP、HR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疼痛时间、镇痛维持时长、VAS、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运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的上肢骨折手术中,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应激反应产生,同时改善运动与感觉阻滞状况,促进术后疼痛快速消失,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手术 右美托咪定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海扣 周静 +1 位作者 孙剑 陈华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3481-3483,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n=15)和RD组(n=15),R组用0.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则使用0.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术后不同时...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n=15)和RD组(n=15),R组用0.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则使用0.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变化;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镇痛持续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RD组患者术后4 h、6 h、8h、10 h FLACC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可以延长罗哌卡因的神经阻滞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但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下载PDF
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牟戎 王业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与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上肢手术、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U组)和神经刺激...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与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上肢手术、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定位组(U组)和神经刺激器定位组(N组)。两组均给予0.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完成操作所需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效果和局部麻醉药的用量,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U组完成操作所需时间为(6.2±1.7)min,显著短于N组的(15.7±2.4)min(P<0.05)。U组局部麻醉药用量为(17.8±1.3)mL,显著少于N组的(27.6±3.5)mL(P<0.05)。U组臂丛7支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快于N组(P值均<0.05)。U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完善率分别为92%、80%、85%,均显著高于N组的60%、45%、50%(P值均<0.05)。U组未出现并发症,N组有4例患者出现与神经阻滞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肥胖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快,效果好,局部麻醉药的用量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肥胖
下载PDF
双腔喉罩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涌 彭页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喉罩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麻醉应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手术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同侧颈浅神... 目的探讨双腔喉罩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麻醉应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手术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同侧颈浅神经阻滞的30例作为对照组,以采用双腔喉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3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和气道峰压(Ppeak),比较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仅HR、Sp O2、Pet CO2在少数时点有差异,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vs 23.3%,P>0.05)。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组[(0.5±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0.5)分],即术中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使用双腔喉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喉罩 臂丛神经阻滞 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 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峻岭 朱珩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1期1750-1751,1760,共3页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锁骨骨折3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麻醉组(A组),臂丛阻滞麻醉组(B组),臂丛复合颈丛麻醉组(C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手术10min(T2)、上钢板时(...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锁骨骨折3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麻醉组(A组),臂丛阻滞麻醉组(B组),臂丛复合颈丛麻醉组(C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手术10min(T2)、上钢板时(T3)、缝合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次数和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和术中不适次数与A、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组患者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手术中,麻醉效果接近全身麻醉,但操作简单,麻醉管理方便,更适合此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手术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旭 姜锋 吴显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3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1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岁;体质量7.2~10.9 kg,平均体质...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3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1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岁;体质量7.2~10.9 kg,平均体质量9.2 kg。根据术中臂丛神经阻滞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舒张末期速度(EDV)、收缩期峰速度(PSV)、搏动指数(PI)、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阻力指数(RI)及血流量(Q)]变化等差异。结果术后,研究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76.8%;P<0.05);神经阻滞0.5 h后,除PSV外,研究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vs 23.3%;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改善患儿的上肢血液循环情况,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器 臂丛神经阻滞 肱骨髁上骨折 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喉罩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对炎症和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雨梅 李立 +1 位作者 张奉超 丁洋子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2374-2378,238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喉罩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患儿炎症和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因上肢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喉罩七氟烷全身麻醉,联... 目的探讨儿童上肢骨折手术中喉罩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对患儿炎症和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因上肢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喉罩七氟烷全身麻醉,联合组接受喉罩七氟烷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术、麻醉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儿术后4 h、8 h及12 h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3天,测定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胰岛素(In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短,疼痛出现时间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及12 h,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和术后第3天,联合组IL^(-1)β、IL^(-1)0、CRP、TNF-α、E、NE、Cor及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可应用于儿童上肢骨折手术,患儿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小,镇静、镇痛效果好,炎症和应激水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涛 邓文芸 +1 位作者 尹洁 何纬新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腋窝组(超声引导下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腋窝组(超声引导下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锁骨组(超声引导下锁骨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每组38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入手术室时(T_(0))、麻醉阻滞时(T_(1))、切皮时(T_(2))、术后30min(T_(3))、术毕(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肌间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T_(2)、T_(3)、T_(4)时刻,肌间沟组患者的HR、MAP均显著低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rSO_(2)均显著高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术后12、24、48h,肌间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腋窝组和锁骨组(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可维持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和脑氧供需平衡,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 腋窝入路 锁骨入路 肌间沟入路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中麻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纯 余雨桦 胡小晓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的...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的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对照组(单纯神经刺激器定位下),每组各29例患儿。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神经阻滞30 min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3、12、24、48 h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3.10%(27/2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22/29);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55%(28/29,例)同样优于对照组的89.66%(26/2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30 min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在EDV、PI、RI、TAMAX、Q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PSV上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上,观察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为6.90%(2/29,例)与对照组的13.80%(4/29,例)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上肢血液循环及术后镇痛效果,还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器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超 曲彦亮 +3 位作者 武春敏 温宝磊 张欣 陈付强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游离皮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预适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臂丛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上肢游离皮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预适应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侧肢体束扎自动充气止血带,预适应组在束扎止血带前进行缺血预适应,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手术均由相同资质的手术医生完成,术后用药及康复治疗方案一致。比较2组患者术前(T_0)、皮瓣通血后15 min(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时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记录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次数、探查次数及皮瓣成活情况。结果与T_0比较,对照组T_1、T_2、T_3时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预适应组T_1、T_2、T_3时相对应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适应组血管危象次数及探查次数低于对照组,皮瓣完全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能够提高游离皮瓣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游离皮瓣移植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臂丛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
16
作者 钟永灿 郭志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2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区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止血带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区域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需要辅助静脉麻醉药物占比低于对照组,止血带反应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好,可减少止血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 腋路臂丛 肌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 断指再植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观察
17
作者 李丹 吕磊 +2 位作者 王二凯 杨百武 李玉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神经阻滞前(T_(1))、神经阻滞即刻(T_(2))、麻醉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5 min(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术毕(T_(6))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T_(1)、T_(5)、T_(6)时应激激素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麻醉前、术后24 h、术后72 h前列腺素(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麻醉前及术后1、3、7 d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MAP、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2和8.632,P=0.047和0.000);(2)两组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1和12.023,均P=0.000);(3)两组MAP、HR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9和9.438,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刻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3,P=0.000);(2)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2,P=0.000);(3)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25,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5)、T_(6)时NE、E及Cor水平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25、37.523和22.057,均P=0.000);(2)两组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54、23.727和18.636,均P=0.000);(3)两组NE、E及Cor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35、28.079和20.547,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术后24 h、72 h血清PGE2、NGF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血清PGE2、N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52和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交感神经反应 应激激素
下载PDF
不同温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后对阻滞区域皮温及阻滞特性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段磊 王泽鹏 +2 位作者 黄荔刚 杨景康 马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经红外热像仪观测下不同温度罗哌卡因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对皮温变化及阻滞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63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温组(注... 目的探讨经红外热像仪观测下不同温度罗哌卡因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对皮温变化及阻滞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63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温组(注射37℃0.5%罗哌卡因15 ml,W组)、常温组(注射23℃0.5%罗哌卡因15 ml,N组)和低温组(注射4℃0.5%罗哌卡因15 ml,L组),每组21例,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红外热像仪观测患肢阻滞后5~30 min(每5 min记录1次)大拇指甲床下0.81 cm^(2)区域(桡神经支配区域)皮温变化、小拇指甲床下0.81 cm^(2)区域(尺神经支配区域)皮温变化。次要观察指标:术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区镇痛维持时间、术后24 h羟考酮消耗量和神经阻滞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神经阻滞后5~30 min,W组患者患肢桡、尺神经支配区域皮温高于N组和L组(均P<0.05),N组患者患肢桡、尺神经支配区域皮温高于L组(均P<0.05)。阻滞后30 min,W组患者患肢桡神经支配区域皮温高于同组尺神经(P<0.05);N组患者患肢两神经支配区域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患肢桡神经支配区域皮温低于同组尺神经(P<0.05)。W组患者术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N组和L组(均P<0.05),L组患者术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长于N组(P<0.05);W组患者术区镇痛维持时间长于N组和L组(均P<0.05),L组患者术区镇痛维持时间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患者术后24 h羟考酮消耗量低于N组和L组(均P<0.05),L组患者术后24 h羟考酮消耗量高于N组(P<0.05)。L组患者注药时有1例发生注射痛,其余2组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红外热像仪观测下,37℃罗哌卡因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桡、尺侧支配区域皮温高于23℃、4℃罗哌卡因。与23℃、4℃罗哌卡因比较,37℃罗哌卡因可缩短术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阻滞效果
原文传递
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超平 周旭 张继洛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3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索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临床上更安全快捷的方法。方法:30例择期行上肢的儿童(2~12岁),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S和神经刺激仪引导组NS,两组均结合传统的解剖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1:1混... 目的:探索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临床上更安全快捷的方法。方法:30例择期行上肢的儿童(2~12岁),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S和神经刺激仪引导组NS,两组均结合传统的解剖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1:1混合液,药量为0.5mL/kg,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阻滞效果、术中静脉药丙泊酚的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差异,神经阻滞效果均完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术后清醒早,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NS组(P〈O.05),且U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NS组(P〈0.05)。结论:超声在小儿臂从神经阻滞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缩短麻醉完成时间,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臂从神经阻滞
下载PDF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断指再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永兵 刘海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断指再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自控性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CA组)和对照组(NA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再植指术后血管痉挛、血管... 目的研究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断指再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自控性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CA组)和对照组(NA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再植指术后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和指体坏死发生例数并计算再植指成活率,记录两组术前(T0)、术后3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时患侧肘静脉血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CA组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P<0.05);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和指体坏死发生例数CA组均低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60、1.67、1.66,P均<0.05)。两组不同时间点间MDA、S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9.43、59.82、15.51、27.53,P均<0.05)。与T0点比较,两组在T1、T2、T3时间点MDA均增高,SOD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24、13.02、13.48、8.68、14.87、24.42;23.60、17.22、14.63、7.83、12.70、17.71,P均<0.05)。在T1、T2、T3时间点,CA组MDA均低于NA组,SOD均高于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1、2.26、2.24;2.82、3.04、2.77,P均<0.05)。结论患者自控性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缺血再灌注的再植指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镇痛 断肢再植 缺血再灌注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