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减阻杆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姜维 杨云军 陈河梧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2,53,共6页
采用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方法测量钝头飞行器头部减阻杆的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研究减阻杆的气动减阻原理,分析了多组不同构型减阻杆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减阻杆显著减少了钝头飞行器高超声速的阻力,最大的减阻率达到60%之多;减阻效果与... 采用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方法测量钝头飞行器头部减阻杆的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研究减阻杆的气动减阻原理,分析了多组不同构型减阻杆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减阻杆显著减少了钝头飞行器高超声速的阻力,最大的减阻率达到60%之多;减阻效果与减阻杆构型和迎角状态密切相关;减阻杆会诱发稳定性、'热斑'以及非定常脉动等不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 风洞实验 钝头飞行器 减阻杆 弓形激波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点源减阻技术中入射能量对气动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倩 金星 +1 位作者 曹正蕊 黄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7-380,共4页
数值模拟了来流马赫数为5时的圆球绕流冷流场,以及来流与头部驻点附近注入激光能量而产生的等离子体相互耦合形成的流场的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施加局部能量点源能够改变原有的弓形激波结构,使其变为斜激波,从而减小气动阻力;气动阻... 数值模拟了来流马赫数为5时的圆球绕流冷流场,以及来流与头部驻点附近注入激光能量而产生的等离子体相互耦合形成的流场的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施加局部能量点源能够改变原有的弓形激波结构,使其变为斜激波,从而减小气动阻力;气动阻力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入射激光能量为1.1 J时,气动阻力减小的百分比高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减阻技术 气动阻力 弓形激波 斜激波
下载PDF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高速流场逆向喷流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铮 徐聪 +3 位作者 张健 李萌萌 马祎蕾 白光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28-235,共8页
激波作为伴随高速飞行存在的特殊气动现象,对飞行器的安全与性能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流动控制对改善飞行器的气动力/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等离子体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频响快、激励带宽大、激励强度可调节、易于布置且无附属控... 激波作为伴随高速飞行存在的特殊气动现象,对飞行器的安全与性能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流动控制对改善飞行器的气动力/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等离子体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频响快、激励带宽大、激励强度可调节、易于布置且无附属控制系统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利用高速纹影和激光动态压力传感器技术,详细研究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逆向喷流对弓形脱体激波流动控制非定常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具有较强的流动控制作用,控制时间超过600μs。随着射流压力下降,调控的弓形激波呈现出短模态和长模态变化。2个模态调制过程对模型均有一定程度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 流动控制 弓形激波 长穿透模态 短穿透模态
原文传递
基于推力矢量控制的气体二次喷射混合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建中 陈步学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7,共4页
介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的气体二次喷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研究了气体二次喷射中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喷射孔形状、喷射马赫数、喷射流量等诸多参数对混合流场弓形激波的影响;并对实测的弓形激波半径与激波理论分析方法求... 介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的气体二次喷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研究了气体二次喷射中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喷射孔形状、喷射马赫数、喷射流量等诸多参数对混合流场弓形激波的影响;并对实测的弓形激波半径与激波理论分析方法求得的激波半径进行了比较,二者激波斜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矢量控制 气体喷射 流场 飞行器 喷管 实验研究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personic Flow and Rods or Jets Surrounded by Porous Cavity
5
作者 Nao Kuniyoshi Minoru Yaga +2 位作者 Akito Koda Isao Teruy Masaaki Ishikawa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2年第4期337-342,共6页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jets or rods and a porous cavity on the supersonic flow field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visualization of schlieren method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wall static pressur...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jets or rods and a porous cavity on the supersonic flow field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visualization of schlieren method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wall static pressures and the flow direction in the cavity with the thermal tuft probe. Three cases of jets or rods arrangements ar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s. As a result, a bow shock wave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jets or rods is observed by mean of schlieren method. An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expansion region appears downstream of the rods but is not in case of the jets pattern. Moreover the pressure ratios of starting shock wave passing through porous cavity for jets pattern differ from that of rods pattern. In the cavity, the flow direction at the measurement position in the cavity is always opposite to the main flow, as long as the starting shock wav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porous cavity for all cases. Difference in the backward flow ratio between the jets and rods patterns is observe after the starting shock wave passes through the porous c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wave COMPRESSIBLE Flow POROUS CAVITY bow shock wave
下载PDF
EFP冲击起爆带盖板装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勇 吴腾芳 +2 位作者 顾文彬 欧阳春 夏卫国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4年第1期73-75,共3页
聚能装药形成的金属射流和 EFP是战争中对付坦克、装甲车辆等目标的技术手段 ,研究 EFP对炸药的引爆机理对于评估弹药受 EFP侵彻时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 EFP侵彻带盖板装药时在盖板中产生的脱体冲击波压力 ,以及该压力... 聚能装药形成的金属射流和 EFP是战争中对付坦克、装甲车辆等目标的技术手段 ,研究 EFP对炸药的引爆机理对于评估弹药受 EFP侵彻时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 EFP侵彻带盖板装药时在盖板中产生的脱体冲击波压力 ,以及该压力在盖板与炸药界面处产生反射和透射作用后进入炸药内部的透射波压力强度 ,分析了 EFP破甲后冲击起爆炸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盖板装药 冲击起爆 脱体冲击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