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性困境及超越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世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题中之意。从历史语境分析,教育的现代性天然孕育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土壤之中,依赖行政国家威权的助推,且日益呈现工具理性主义倾向。由此,中国教育现代化正遭受三大现代性困境:一是教育的现代性专注于提升受教... 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题中之意。从历史语境分析,教育的现代性天然孕育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土壤之中,依赖行政国家威权的助推,且日益呈现工具理性主义倾向。由此,中国教育现代化正遭受三大现代性困境:一是教育的现代性专注于提升受教育者竞争社会地位和强化资本货币的"布尔乔亚"人格困境;二是国家威权主义扩张对现代教育运行的羸弱独立性的裹挟和冲击;三是工具理性对现代教育的宰制。需界定相关"问题域",为超越现代性困境探寻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布尔乔亚 工具理性 现代性困境
下载PDF
近代上海城市“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文化精英(1900—1937年)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纪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7,共10页
从1900年到1937年,上海的文化精英联合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建构起一个城市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在近代城市精英之中,核心已经让位于资产阶级,但因为资产阶级缺乏社会的文化权威,因此在近代城市社会之中依... 从1900年到1937年,上海的文化精英联合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建构起一个城市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在近代城市精英之中,核心已经让位于资产阶级,但因为资产阶级缺乏社会的文化权威,因此在近代城市社会之中依然离不开城市的文化精英。近代上海的文化精英与资产阶级的战略同盟,不仅坚守着城市的地方自主性,而且以市民社会为后盾,积极地过问国家公共事务,试图影响和改变中央政府的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的文化网络 城市社会 文化精英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燕连福 王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40-49,共10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恩格斯揭示了19世纪无产阶级贫困的多种表现:儿童遭受着与成人同等的贫困、女性比男性遭受更多贫困、城市与乡村的同等贫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作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恩格斯揭示了19世纪无产阶级贫困的多种表现:儿童遭受着与成人同等的贫困、女性比男性遭受更多贫困、城市与乡村的同等贫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具体原因在于童工变成廉价的劳动力商品、男女性别之间的不平等、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以及宗教对工人的麻痹。无产阶级如何消除这种极端贫困,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自身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力量、革命是唯一出路、制度变革是可靠保证、无产阶级联合是最终动力。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启示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必须坚持教育扶贫,消除代际贫困;减少性别歧视,消除女性贫困;坚持发展生产力,消除城乡的贫困;激发内生动力,消除精神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贫困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文本还原——《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维度解读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强 孙来斌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5,共6页
"两个必然"作为《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它的实现是以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而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党人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就在于... "两个必然"作为《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它的实现是以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而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党人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就在于通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去启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为实现"两个必然"准备充分的主体条件。以《共产党宣言》为分析蓝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线索,循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矛盾运动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积极观照"两个必然"的现实境遇,勇于作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必然”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一个真正的资产者——鲁滨逊形象探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皎玲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62-63,共2页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把文学从华丽典雅的殿堂或虚构荒诞的迷宫拉到现实生活中来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的著名艺术典型 。
关键词 资产者 英国 笛福 丹尼尔 《鲁滨逊漂流记》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小说
下载PDF
中产阶级理论解读与现状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中产阶级历来被视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社会阶层。中国社会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造就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产阶级,并被寄予相应的功能期待。然而,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特征不仅极大地制约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深深地影响着其未... 中产阶级历来被视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社会阶层。中国社会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造就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产阶级,并被寄予相应的功能期待。然而,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特征不仅极大地制约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深深地影响着其未来的走向。由于种种障碍因素,中国中产阶级已经开始遭遇发展的困境和瓶颈,而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的层面为这一阶级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 社会功能 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下载PDF
野性的驯化:杰克·伦敦和他的《马丁·伊登》 被引量:3
7
作者 曲瑜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33-38,共6页
野性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商品社会里,当物欲和诱惑引导着人们背离生命的本真时,野性代表着一种被压抑的原始人性力量,它体现了作者对缺乏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商品社会的背离与反叛。它不仅寄托了乌托邦式的古典怀... 野性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商品社会里,当物欲和诱惑引导着人们背离生命的本真时,野性代表着一种被压抑的原始人性力量,它体现了作者对缺乏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商品社会的背离与反叛。它不仅寄托了乌托邦式的古典怀旧情绪,蕴涵了深层意义上的忧郁审美,从广义的层面上讲它更反映了小说作者对人类生命本真意义的痛苦思索和探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具有维多利亚传统的美国中产阶级高雅文化;新的商品工业社会所形成的强大外力,都无一例外地对原始野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制和驯化。由此以来,野性的意象便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社会历史含义。本文将从不同的批评视角对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中关于野性意象的描写进行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性 驯化 中产阶级 高雅文化 物化 资本主义文化市场
下载PDF
毛泽东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认识与超越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宇翔 薛光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7,共6页
晚近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始终受到各种西方因素的嵌入或浸润。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毛泽东,其早年思想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构建中国新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完成了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超越。然而基于民主... 晚近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始终受到各种西方因素的嵌入或浸润。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毛泽东,其早年思想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构建中国新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完成了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超越。然而基于民主价值判断的偏差,使毛泽东在晚年的政治实践中,试图以意识形态来填充民主思想的空缺,最终使中国的民主进程迷失在持续政治运动和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里,由此走入了"大民主"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资产阶级民主 认识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共5页
《共产党宣言》消除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思想混乱的问题,为同盟指明了最近目的和最高目标,明确了同盟奋斗的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把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科学层面;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使命的承担者,... 《共产党宣言》消除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思想混乱的问题,为同盟指明了最近目的和最高目标,明确了同盟奋斗的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把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科学层面;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使命的承担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决定了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对于推动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展革命活动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资产者 无产者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下载PDF
幸福中华共举杯──台北唐焦会谈追记
10
作者 何庆良 《今日中国》 1994年第11期29-31,共3页
幸福中华共举杯──台北唐焦会谈追记何庆良福华龙厅庆功宴,幸福中华共举杯”。这是笔者有幸赴台亲睹唐焦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写下的感言,谨以庆贺。今年7月30日至8月7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商谈代表在台北与台湾海基会举... 幸福中华共举杯──台北唐焦会谈追记何庆良福华龙厅庆功宴,幸福中华共举杯”。这是笔者有幸赴台亲睹唐焦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写下的感言,谨以庆贺。今年7月30日至8月7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商谈代表在台北与台湾海基会举行第五次副秘书长级事务性商谈和两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bourgeois HUMAN RIGHTS SOCIALIST HUMAN RIGHTS
下载PDF
The Retention of the Mon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11
作者 常慧 《海外英语》 2017年第3期170-171,176,共3页
As is known to all,the English monarch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history which indicates its duration is one of the longest among the royal families in the world.Even after the 48-year English Bourgeois Revol... As is known to all,the English monarch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history which indicates its duration is one of the longest among the royal families in the world.Even after the 48-year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1640-1688),the English monarch had not been abolished by the English Parliament and its people.And up to now,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which is a developed capitalistic state in the world,still retains its monarch.This paper will particularly introduce the proces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monarch’s retention during 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ARCH RETENTION REASONS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下载PDF
The Urban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Intellectual Elite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1900-1937
12
作者 Jilin Xu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1期32-55,共24页
In the decades before the full-scale war with Japan in 1937, a robust series of institutions connected the bourgeois with intellectuals (which included professionals and journalists, as well as academics) in Shangha... In the decades before the full-scale war with Japan in 1937, a robust series of institutions connected the bourgeois with intellectuals (which included professionals and journalists, as well as academics) in Shanghai. Collectively, these institutions can be understood as forming an urban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that allowed non-state actor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spects of Shanghai's political life. This bourgeois-intellectual alliance was not inevitable; no similar bonds existed between these same two groups in Beijing. It was forged in Shanghai due to the city's unique historical position as a Treaty Port and its dynamic economy, which included an extensive structur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a market-based publishing industry. Unlike the rural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originally described by Prasenjit Duara, this urban nexus grew stronger dur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ar and revolu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however, destroye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intellectuals, ending the vibrant urban environment they had cr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history INTELLECTUALS bourgeois cultur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 Shanghai
原文传递
Under the Bourgeois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An Althusserian Reading of Sons and Lovers
13
作者 张颖南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3期173-175,181,共4页
"Under the Bourgeois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An Althusserian Reading of Sons and Lovers"traces the authority behind the familial affairs and examines its influences on the individuals in D.H.Lawrence’s m... "Under the Bourgeois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An Althusserian Reading of Sons and Lovers"traces the authority behind the familial affairs and examines its influences on the individuals in D.H.Lawrence’s masterpiece Sons and Lovers.Based on the theory of Althusser’s"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it explores the theme of bourgeois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 within the working-class domestic 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s and Lovers ALTHUSSER bourgeois ideology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
下载PDF
由政治国家批判向市民社会批判的转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政治批判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代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8,169,共6页
列宁有关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论断广为人知,然而问题在于:马克思究竟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回溯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批判的主题以及理论背景,有利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借助于对政治... 列宁有关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论断广为人知,然而问题在于:马克思究竟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回溯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政治批判的主题以及理论背景,有利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借助于对政治一般的批判,马克思揭示出卢梭与黑格尔的政治解决方案对解决人的自我分裂问题无能为力,由此推动他转向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通过对"货币"与"无产阶级"的发现,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由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借此他实现了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公民 货币 无产阶级
下载PDF
从同一到差异——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艺术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东维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很难找到一种鲜明的框架能够与路易斯·布尔乔亚的作品符合。如果试图用冷酷的进化论的观点或者艺术史的方式在某种情境下对她作出解释,多少都会有些不贴切的地方。…很少有一种抽象的艺术能够如此直接和真实地反映创作者的心理。
关键词 布尔乔亚 父亲 Louise bourgeois 路易斯 艺术 差异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小林 《嘉应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提高近代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 ;使中国出现了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贡献 ,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 资产阶级
下载PDF
虚无主义的阶级论界定:从马克思看屠格涅夫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森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7,共7页
影响中国的两个言说虚无主义的国家是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生卒年完全一致、志向和精力非常相似的思想家:马克思、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思考的虚无主义具有以科学质疑一切,拒绝颓废、努力工作,拒斥浪漫主义的苦... 影响中国的两个言说虚无主义的国家是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生卒年完全一致、志向和精力非常相似的思想家:马克思、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思考的虚无主义具有以科学质疑一切,拒绝颓废、努力工作,拒斥浪漫主义的苦行僧形象等特征。与马克思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明确性相比,屠格涅夫更显踌躇、疑虑、把握不足和不确定。马克思立足于未来新人(无产阶级)角度看待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而屠格涅夫则立足于贵族角度看待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的虚无主义。两人的共同性还表现在,他们都没有在民族-文明论意义上谈论虚无主义。从马克思来看屠格涅夫,不但饶有趣味,而且令人浮想联翩;他们思考的问题值得重视中国前途和现代文明前景出路的人们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屠格涅夫 马克思 贵族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1-52,共2页
平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全面分析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恩格斯的平等观以及两种平等观之间差别的同时,分析了恩格斯平等观的时代价值,旨在通过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分析,认清恩格斯平等观的实质... 平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本文在全面分析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恩格斯的平等观以及两种平等观之间差别的同时,分析了恩格斯平等观的时代价值,旨在通过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分析,认清恩格斯平等观的实质,从而使我们认清我国目前的现状以促进社会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资产阶级 恩格斯
下载PDF
略论人权派的人权思想
19
作者 徐云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人权派的人权思想主要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他们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抽象的共同的人性出发去把握人权,妨碍了他们对人权的某些正确看法作进一步的发挥。人权派主张的人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人权。
关键词 人权思想 人权 人权派 资产阶级 中国 国民党
下载PDF
对BOBO现象的深层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娜 《兰州学刊》 2005年第1期238-240,共3页
美国记者大卫·布鲁克斯创造了“BOBOS”一词 ,指兼具中产阶级 (bourgeois)和波西米亚 (bohemian)特点的一个新阶层。从本质上来说 ,BOBOS是信息时代特有的文化意识 ,对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是目前国内的布波士还... 美国记者大卫·布鲁克斯创造了“BOBOS”一词 ,指兼具中产阶级 (bourgeois)和波西米亚 (bohemian)特点的一个新阶层。从本质上来说 ,BOBOS是信息时代特有的文化意识 ,对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是目前国内的布波士还远未形成一个阶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OS 布尔乔亚 波西米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