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减阻新概念的实验探索 被引量:34
1
作者 潘家正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本文对当今湍流表面摩擦减阻新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风洞实验探索。将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小尺寸肋条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固定在平板上,利用自制的悬挂式天平测量了不同风速时的阻力,获得了约10.2%的减阻效果。实验中分别考察了肋条参数对... 本文对当今湍流表面摩擦减阻新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风洞实验探索。将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小尺寸肋条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固定在平板上,利用自制的悬挂式天平测量了不同风速时的阻力,获得了约10.2%的减阻效果。实验中分别考察了肋条参数对减阻的影响,使用X型热线风速仪研究了雷诺应力的型态。从湍流边界层涡结构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边界层底部“微型空气轴承(MABS)”减阻新概念以及涡结构干扰对减阻的影响,并认为平均速度型态的改善是湍流表面摩阻减小的结果,雷诺应力型态的改善将是湍流减阻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边界层 摩擦减阻 风洞试验 雷诺应力
下载PDF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武兵 沈清 +2 位作者 朱德华 禹旻 刘智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在过去15年间,随着高超声速技术快速发展,边界层转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流向行波失稳、横流失稳、G9rtler涡失稳等转捩机理取得了较深刻认识,发展了可供工程设计的转捩判据、eN方法和转捩模型等转捩预测方法,建设了... 在过去15年间,随着高超声速技术快速发展,边界层转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流向行波失稳、横流失稳、G9rtler涡失稳等转捩机理取得了较深刻认识,发展了可供工程设计的转捩判据、eN方法和转捩模型等转捩预测方法,建设了高超声速静风洞,并努力改善大口径常规风洞的流场品质,显著提升了地面风洞的转捩模拟能力和测试能力。未来,边界层转捩研究仍将紧跟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趋势,在模型上更加关注椭锥和裙锥等外形;在机理上用PSE和DNS研究Mack模态与横流模态、G9rtler涡模态、流动分离的共同作用;在预测方法上发展基于PSE的eN方法、专用的转捩判据和更物理的转捩模型;在试验能力上进一步提高静风洞来流雷诺数和喷管口径,降低常规风洞背景噪声,发展点-面结合的转捩测试技术和时空高分辨率的流动显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边界层转捩 流动稳定性 转捩预测 风洞试验
下载PDF
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及基于TSP技术的边界层转捩风洞试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彦军 段卓毅 +2 位作者 雷武涛 白俊强 徐家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4-148,共15页
为了实现绿色航空节能减排的目标,层流设计技术成为飞行器设计者的研究热点。对于跨声速客机而言,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技术将显著减小飞行阻力,提升气动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首先,基于高精度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耦合翼型... 为了实现绿色航空节能减排的目标,层流设计技术成为飞行器设计者的研究热点。对于跨声速客机而言,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技术将显著减小飞行阻力,提升气动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首先,基于高精度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耦合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实现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设计;经过合理的翼型配置,形成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转捩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的层流流动特性良好。然后,以比例为1∶10.4的试验模型在荷兰高速低湍流度风洞进行边界层转捩风洞试验,使用温度敏感材料涂层(TSP)技术拍照获得机翼表面在不同马赫数、雷诺数和迎角工况下的层流-湍流分布。最后,通过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边界层转捩试验结果,探讨了该类型机翼的转捩特性随来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的关键因素。此外,该模型也可用来验证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在超临界、高雷诺数工况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层流 超临界机翼 高雷诺数 边界层转捩 温度敏感材料涂层(TSP)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减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成春 任露泉 +2 位作者 刘庆平 冯家波 秦永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4,共6页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106的风洞试验表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最大可减小旋成体4.98%的粘性前部阻力以及2.69%的底部阻力,总阻力最大可减小2.98%。通过二次旋转设计得到关于凹坑直径、深度以及凹坑轴向间距三个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此方程得到的最优凹坑表面减少总阻力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减阻 边界层控制 风洞试验 二次旋转设计
下载PDF
复杂地形风场的风资源评估方法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毅 赵勇 +2 位作者 童博 甘勇 Michael STOELLINGER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风资源评估作为风场建设的首要工作,其对风况预测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整体发电量和经济效益的准确性预估与论证。本文从风资源的本质出发,以研究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为基础,总结了复杂地形风场基于实地测风、风洞实验以及数值模拟... 风资源评估作为风场建设的首要工作,其对风况预测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整体发电量和经济效益的准确性预估与论证。本文从风资源的本质出发,以研究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为基础,总结了复杂地形风场基于实地测风、风洞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的风资源评估方法,重点对数值模拟方法中不同计算精度的评估模式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各评估模式的理论依据与适用特点、优势与局限性进行客观评述,最后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高精度风资源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大气边界层 风资源评估 实地测风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红军 忻贤钧 +1 位作者 白葵 沈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的能力。从试验数据可知,在Ma=4.0时,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达到了0.43,与不吸除比较,比常规同类进气道的临界总压恢复系数(σ=0.33)提高了约30%。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二者能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吸除 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下载PDF
亚声速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控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健 李应红 张百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一种亚声速进气道出口流场存在较严重的总压畸变,为改善其出口流场品质,抑制总压畸变,首先分析了引起总压畸变的原因,即进气道扩张段内边界层发生分离;其次提出了在进气道内安装叶片式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 一种亚声速进气道出口流场存在较严重的总压畸变,为改善其出口流场品质,抑制总压畸变,首先分析了引起总压畸变的原因,即进气道扩张段内边界层发生分离;其次提出了在进气道内安装叶片式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进气道缩比模型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道设计马赫数(0.65)和非设计马赫数(0.21)条件下,安装叶片式涡流发生器后,在流量系数0.4~0.85范围内,进气道出口流场的综合畸变指数分别平均降低14.7%和23.8%,因此验证了流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 进气道畸变 边界层分离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在4m×3m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会知 樊友景 +1 位作者 庞涛 王婕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90-92,共3页
通过适当地延长风洞的试验段长度,并利用尖塔、挡板、粗糙元等边界层发生装置,在4m×3m航空风洞中模拟建立了大气边界层流场,测量了模拟流场的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风谱等.结果表明:在4m×3m风洞中建立的模拟大气边界... 通过适当地延长风洞的试验段长度,并利用尖塔、挡板、粗糙元等边界层发生装置,在4m×3m航空风洞中模拟建立了大气边界层流场,测量了模拟流场的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风谱等.结果表明:在4m×3m风洞中建立的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适宜于建筑物风荷载、风环境模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大气边界层 自然形成法 人工强迫形成法 建筑物
下载PDF
边界层紊流中典型气动外形低矮建筑风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蒙 《铁道建筑技术》 2023年第12期24-28,共5页
通过低矮建筑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边界层紊流作用下低矮建筑气动外形特征、来流风向等因素对其风压分布及三维绕流特性的影响,并尝试总结不同气动外形低矮建筑风压特性的一般性规律。基于测压试验和已有研究结论,给出典型来流风向下... 通过低矮建筑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边界层紊流作用下低矮建筑气动外形特征、来流风向等因素对其风压分布及三维绕流特性的影响,并尝试总结不同气动外形低矮建筑风压特性的一般性规律。基于测压试验和已有研究结论,给出典型来流风向下屋盖表面风压分布和分区体型系数结果,定性分析低矮建筑复杂三维绕流特性,并进一步探讨曲面和直线型外轮廓低矮建筑非定常气动力与流体分离再附、旋涡脱落等流动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近地边界层紊流干扰下,低矮建筑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目前还难以定量给出广泛通用的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研究所选择的2类低矮建筑外形有一定代表性,总结发现气动外形差异是引起低矮建筑风压特性复杂多变的控制性因素之一,若屋盖表面平缓连续且无外形突变,其风压分布相对较均匀,但如有拐角、挑檐和脊线等外形突变情形,则该位置会出现一定范围的较大值负压区,并可能在局部区域取得极大值体型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建筑 风压特性 气动外形 边界层紊流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利用尖劈和粗糙元技术模拟大气边界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洪涛 廖海黎 +1 位作者 李明水 何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79,84,共5页
在尖劈和粗糙元大气边界层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格栅挡板这一涡旋发生器,有效地提高了风洞上方的湍流强度,利用该组合边界层发生装置建立了边界层风场。测量了模拟风场的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风谱等参数,讨论了格栅挡板增加后... 在尖劈和粗糙元大气边界层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格栅挡板这一涡旋发生器,有效地提高了风洞上方的湍流强度,利用该组合边界层发生装置建立了边界层风场。测量了模拟风场的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风谱等参数,讨论了格栅挡板增加后风场平均风速剖面和湍流强度剖面的变化。三角形尖劈阻风面积沿高度递减产生近似线性的风速剖面,粗糙元调整平均风速和湍流度剖面分布,格栅挡板提高了风洞上方的湍流度。结果分析表明:试验所得风场满足模型试验所要求的小粗糙度和大湍流度的要求。然而,模拟风场的湍流功率谱和积分尺度的高度变化规律和实际大气边界层相反,这是由尖劈下宽上窄的构造特点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气边界层模拟 风洞试验 尖劈 粗糙元 格栅挡板
下载PDF
细长锥边界层绊线转捩风洞自由飞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威 蒋增辉 贾区耀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1-1307,共7页
通过在半锥角θc = 10°细长锥面上布置一定数量的人工绊线, 促使细长锥表面边界层在相应轴向位置上发生层流向湍流转变的固定转捩,采用运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研究边界层转捩对高超声速细长锥再入体无控自由飞行... 通过在半锥角θc = 10°细长锥面上布置一定数量的人工绊线, 促使细长锥表面边界层在相应轴向位置上发生层流向湍流转变的固定转捩,采用运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研究边界层转捩对高超声速细长锥再入体无控自由飞行下的运动特性和气动特性影响规律,并与以往无人工绊线的细长锥风洞自由飞试验结果作对比. 试验马赫数Ma = 5:0,通过改变风洞前室总压P0 实现两个雷诺数的模拟,以模型长为特征尺寸自由流雷诺数分别为0.84×10^6 和1.68×10^6. 结果表明:当自由流雷诺数Re = 0:84 ×10^6 时,人工绊线尚不足以促使边界层发生转捩,有绊线的细长锥气动特性与无绊线基本一致,动稳定导数大于零;当自由流雷诺数Re = 1.68 × 10^6 时,人工绊线促使边界层发生固定转捩,细长锥的动稳定导数小于零,细长锥自由飞行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锥 边界层绊线转捩 风洞自由飞试验 动稳定导数
下载PDF
8m×6m风洞第一试验段大气边界层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水 王卫华 陈忻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在8m×6m风洞第一试验段(12m×16m)一种地形的大气边界层模拟装置的设计、风洞流场校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实现的流场品质(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湍流谱以及积分尺度等)完全可以满足桥梁试验要求的来流特性。
关键词 风洞 试验段 大气边界层 模拟 桥梁
下载PDF
建筑群屋顶风荷载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鸿雁 李凤蔚 王元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9-532,共4页
通过对陕西省游泳跳水馆建筑群屋顶风荷载的大气边界层风洞实验研究,确定了不同风向角下建筑群屋顶最大风压系数Cpi值及悬挑罩棚的掀起力,给出了建筑群屋顶风荷载体形系数。结果表明在一定风向角下,建筑物屋顶各区域总是靠建筑物迎风面... 通过对陕西省游泳跳水馆建筑群屋顶风荷载的大气边界层风洞实验研究,确定了不同风向角下建筑群屋顶最大风压系数Cpi值及悬挑罩棚的掀起力,给出了建筑群屋顶风荷载体形系数。结果表明在一定风向角下,建筑物屋顶各区域总是靠建筑物迎风面的外侧风荷载偏大;改变风向角,风荷载将发生变化,最大Cpi的风向角区为α=0~90°;个别区域,特别是α=90°的A区,α=45°的B区,α=67.5°的C区,α=270°的D区屋顶风荷载增加,应考虑局部最大Cpi的影响;悬挑罩棚最大掀起力发生在α=45°,Cpi=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 风荷载 大气边界层 风洞实验
下载PDF
风洞短试验段中基于被动技术的大气边界层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乐 卢伟 +1 位作者 李明水 廖海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5,96,共5页
针对西南交通大学XNJD-1风洞第一试验段的特点,采用被动模拟装置,通过多次流场校测、反复试凑,成功地在风洞中模拟了C类地表情况下的高湍流度大气边界层,实测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度剖面及风谱特性等与目标值较为吻合。此外,还对比讨论了... 针对西南交通大学XNJD-1风洞第一试验段的特点,采用被动模拟装置,通过多次流场校测、反复试凑,成功地在风洞中模拟了C类地表情况下的高湍流度大气边界层,实测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度剖面及风谱特性等与目标值较为吻合。此外,还对比讨论了平均风速和离地高度等因素对风场特性影响,并计算了湍流积分尺度。研究表明边界层调试过程中应重点考查气流在对应结构卓越频段范围内的脉动情况,而仅将湍流度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场模拟 气动特性 风洞试验 大跨度桥梁
下载PDF
超声速二元混压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乐天 杜绵银 +1 位作者 刘斌 张卫民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2,95,共5页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边界层吸除装置的超声速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并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在进气道喉道前端进行合理流量的边界层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增强进气道稳定工作能力。由试验数据可...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边界层吸除装置的超声速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并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表明,在进气道喉道前端进行合理流量的边界层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增强进气道稳定工作能力。由试验数据可知,在Ma=3.0时,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可达0.6附近。试验结果还表明,进气道在侧滑角β=4°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吸除 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在1.4米航空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会知 刘忠玉 +1 位作者 郑冰 吴义章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在风洞中正确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流动特性是风工程风洞试验结果可信的必要条件,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在短试验段的航空风洞中建立大比例的大气边界层模拟流场。通过适当的方式延长1.4m×1.4m航空风洞的试验段长度,并利用尖塔、粗糙元... 在风洞中正确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流动特性是风工程风洞试验结果可信的必要条件,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在短试验段的航空风洞中建立大比例的大气边界层模拟流场。通过适当的方式延长1.4m×1.4m航空风洞的试验段长度,并利用尖塔、粗糙元等边界层发生装置,在该风洞中建立了边界层流场,测量了流场的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脉动风速的自相关系数、风谱等参数,讨论了湍流积分尺度的处理和大气边界层几何模拟比例的确定,用谱拟合法和自相关系数积分法求出了湍流积分尺度。结果分析表明:试验所得流场是合理的大气边界层模拟流场,其平均风速剖面幂指数α=0.3,大气边界层模拟比例为1∶500,为后续的建筑物模型动态风荷载试验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航空风洞 模拟试验 平均风速剖面 湍流强度剖面 湍流积分尺度
下载PDF
大展弦比飞机模型边界层转捩模拟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岭 何彬华 +2 位作者 李建强 刘奇 宋书恒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1,共5页
针对大展弦比飞机模型高速风洞试验需求,进行了边界层转捩模拟技术研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金刚砂粗糙带相比,柱状转捩带具有粘贴牢靠、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已经推广应用于大展弦比飞机模型高速风洞试验;边界层转捩对大展弦比飞机模型气... 针对大展弦比飞机模型高速风洞试验需求,进行了边界层转捩模拟技术研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金刚砂粗糙带相比,柱状转捩带具有粘贴牢靠、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已经推广应用于大展弦比飞机模型高速风洞试验;边界层转捩对大展弦比飞机模型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阻力,而且对升力与俯仰力矩均有明显影响;在目前国内低雷诺数风洞条件下建议在边界层固定转捩条件下进行风洞试验,以提高风洞试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大展弦比机翼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干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建平 方德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干扰和流场结构,对一个二维进气道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风洞流场中进行了实验(M_∞=5.0,Re_∞=7.5×10 ̄6m ̄(-1))。采用纹影方法,结合压力测量对进气...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干扰和流场结构,对一个二维进气道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风洞流场中进行了实验(M_∞=5.0,Re_∞=7.5×10 ̄6m ̄(-1))。采用纹影方法,结合压力测量对进气道内流结构进行诊断,同时用Yee的TVD有限差分格式通过求解二维N─S方程对相应实验状态下的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对进气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激波 边界层 风洞实验
下载PDF
海岛局部风场特性的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健 胡成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8,共11页
针对海岛局部风效应突出的问题,采用边界层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坡度的理想化海岛地形的风剖面进行了数值拟合,定义了差异系数来描述风剖面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差异系数和最大加速比在迎风侧的分布,重点探讨了海岛... 针对海岛局部风效应突出的问题,采用边界层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坡度的理想化海岛地形的风剖面进行了数值拟合,定义了差异系数来描述风剖面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差异系数和最大加速比在迎风侧的分布,重点探讨了海岛坡度和高度对最大加速比和差异系数的影响;基于风洞数据,对迎风侧和背风侧顺风向、横风向和竖向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果较接近,风剖面指数在迎风侧较小;靠近坡顶的加速效应尤为明显,其最大加速比为0.4~1.0;坡腰处的差异系数较小,随着岛脊线角度的增加,差异系数为0的位置有向坡脚靠近的趋势;坡度增大到25°、0°岛脊线上最大加速比和差异系数均较大;迎风侧的三向湍流强度分布较规律,而背风侧的三向湍流强度分布较杂乱,尤其是在距海岛表面100 m高度范围内;阵风因子和湍流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工程 海岛地形 局部风场特性 边界层风洞试验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下载PDF
10°尖锥转捩诱导负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楼洪钿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当θc=10°之尖锥边界层出现转捩流态时,由于背风面与迎风面边界层转捩的不对称性所诱导的气动负荷,包括诱导法向力,诱导俯仰力矩,以及诱导法向力的作用点要随雷诺数而变化,转捩诱导法向力的存在,证实边界层转捩会在物面... 当θc=10°之尖锥边界层出现转捩流态时,由于背风面与迎风面边界层转捩的不对称性所诱导的气动负荷,包括诱导法向力,诱导俯仰力矩,以及诱导法向力的作用点要随雷诺数而变化,转捩诱导法向力的存在,证实边界层转捩会在物面上诱导出压力增量,即存在着转捩诱导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稳定性 边界层转捩 转捩诱导负荷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