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瓶装饮料制造企业工人噪声暴露及高频听力损失关系分析
1
作者 潘文娜 刘可平 +1 位作者 冯简青 陈浩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调查珠三角某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市7家瓶装饮料制造企业中接噪工龄≥1年的5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人的噪声暴露情况、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 目的调查珠三角某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市7家瓶装饮料制造企业中接噪工龄≥1年的5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工人的噪声暴露情况、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和高频听力损失(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HFHL)检出情况,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和职业特征对接噪工人HFHL的影响。结果该市瓶装饮料制造企业生产线噪声声级为72.3~96.7 dB(A),38.49%岗位噪声水平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工人HFHL双耳高频听力损失为109人,检出率为19.16%,高频听力损失组工人(n=109)的接噪声级、CNE、接噪工龄、年龄均高于听力正常组(n=460)(P<0.01)。存在噪声危害的岗位主要有包装岗位、灌装岗位、配料投料岗位、吹瓶岗位,灌装岗位、吹瓶岗位工人的接噪声级、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均高于其他岗位工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CNE每增加1 dB(A)·年,工人发生HFHL的风险风别增加至原来的1.034、1.444倍(P<0.05);相比没有设置防护设施,有设置防护设施的工人发生HFHL的风险减少至原来的0.074倍(P<0.05);相比从不佩戴护耳器,偶尔、经常佩戴护耳器的工人发生HFHL的风险减少至原来的0.357、0.254倍(P<0.05)。结论灌装工和吹瓶工是瓶装饮料制造业的高危岗位,吹瓶工更甚。应采取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接噪时间,监督工人做好护耳器的佩戴,加强吹瓶岗位的防噪管理,以确保接噪工人不发生HF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饮料制造 噪声 高频听力损失 职业健康 累积噪声暴露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