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硼金刚石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峰斌 汪家道 +2 位作者 刘兵 李学敏 陈大融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通过对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和铂/金刚石电极分别作为工作电极时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两种电极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差别,并利用能级理论进行了机理探讨。结果表明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宽度约为3V)、良... 利用循环伏安法,通过对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和铂/金刚石电极分别作为工作电极时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两种电极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差别,并利用能级理论进行了机理探讨。结果表明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宽度约为3V)、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极低的背景电流(接近0),是一种较有潜力的电化学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铂/金刚石电极 电化学性能 循环伏安法
原文传递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氨基化改性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虹 芶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88-2693,共6页
采用重氮盐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对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进行氨基化改性,光电子能谱(XPS)证明表面N元素的存在,同时可以通过406 eV、400 eV峰强度的变化,证明硝基还原为氨基。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进一步证明了氨基层的存在。采... 采用重氮盐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对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进行氨基化改性,光电子能谱(XPS)证明表面N元素的存在,同时可以通过406 eV、400 eV峰强度的变化,证明硝基还原为氨基。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进一步证明了氨基层的存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改性后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分别检测多巴胺和抗坏血酸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表明选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氨基化改性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能够有效分离检测两者的氧化峰,分离后两峰电势差约为0.3 V。电极表面吸附血浆蛋白后,阻碍了Fe(CN)6-3/-4氧化还原对的电子传递,但是并不妨碍多巴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氨基化改性 多巴胺 抗坏血酸 蛋白吸附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俞杰飞 周亮 +1 位作者 王亚林 贾金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8-652,共5页
通过测试新型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析氧过电位,有效地抑制了析氧副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效率。在研究活性艳红模拟染料废水在该电极上的催化降解过程中,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活性炭... 通过测试新型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析氧过电位,有效地抑制了析氧副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效率。在研究活性艳红模拟染料废水在该电极上的催化降解过程中,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活性炭投加、电解质、电流密度、pH值和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对染料降解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投加一定量的活性炭和2gL-1硫酸钠电解质,选用电流密度为0.08Acm-2,来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9%。由染料废水处理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电解不仅破坏了染料分子中的偶氮共轭发色基团,达到去色的目的,还可以断裂其他难降解小分子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活性艳红 电氧化 活性炭
下载PDF
金刚石薄膜电化学 被引量:27
4
作者 只金芳 田如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金刚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早在几百年前就吸引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化学气相沉积 (chemicalvapordeposition ,CVD)法制备的高掺杂硼复合多晶金刚石薄膜 ,为金刚石薄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作为新型碳素电极材料 ,... 金刚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早在几百年前就吸引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化学气相沉积 (chemicalvapordeposition ,CVD)法制备的高掺杂硼复合多晶金刚石薄膜 ,为金刚石薄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作为新型碳素电极材料 ,高掺杂硼复合多晶金刚石薄膜具有许多目前使用的电极材料所不可比拟的优异特性如 :宽电化学势窗 ,低残留电流 ,极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表面不易被污染等。本文综述了高掺杂硼复合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在电化学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包括电分析、电合成及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 金刚石薄膜 电极 电化学
下载PDF
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光电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美佳 刘敏 +5 位作者 王连英 徐金杰 白玉白 李铁津 李镇文 瞿美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在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 (MWNT)的表面引入 3种基团 :羧基、羰基、羟基。研究了功能化后的MWNT的光电性质 ,MWNT的表面光电压谱 (SPS)在检测区域出现 2个响应带 ,分别在红外区 110 0nm和15 0 0nm。证明了功能化后的MWNT具有光电压活... 在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 (MWNT)的表面引入 3种基团 :羧基、羰基、羟基。研究了功能化后的MWNT的光电性质 ,MWNT的表面光电压谱 (SPS)在检测区域出现 2个响应带 ,分别在红外区 110 0nm和15 0 0nm。证明了功能化后的MWNT具有光电压活性 ,并有很好的光致电荷分离特性。同时将功能化的MWNT分别修饰在玻碳 (GC)、硼掺杂的金刚石薄膜 (BDD)电极上 ,进行循环伏安扫描 ,在玻碳电极上得到 1对氧化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 0 0 84V、- 0 130V(vs .SCE)。在硼掺杂的金刚石薄膜电极上得到稳定的 2对氧化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 0 0 18V、- 0 2 16V(vs.SCE)和 0 2 14V、0 142V(vs.SCE)。结果表明 ,功能化后的MWNT具有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 光电性质 表面光电压谱 循环伏安 电化学
下载PDF
Ta/BDD薄膜电极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成耀 常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88-1994,共7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钽衬底掺硼金刚石膜电极(Ta/BDD)的物理性质和电势窗口,并考察了其用于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的性能及各种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表明,Ta/BDD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通过测试Ta/BDD电势窗口发现,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在Ta/BDD电化学催化氧化硝基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表明,硝基酚能够有效降解,电流密度、支持电解液及浓度对降解过程影响较大,温度影响不明显.强化寿命实验表明,Ta/BDD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Ta/BDD电极是一种适于硝基酚降解和COD去除的优良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污水处理 硝基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下载PDF
锌、镉、铅离子在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传感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成耀 佟建华 +9 位作者 边超 孙楫舟 李洋 王晋芬 龚顺 惠允 徐钰豪 王晓青 谢虎成 夏善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为传感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离子Zn^(2+)、Cd^(2+)、Pb^(2+)进行同时检测分析。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可有效提高Zn^(2+)、Cd^(2+)、Pb^(2+)的溶出峰值电流。考察了p H值、扫描方式、...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为传感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离子Zn^(2+)、Cd^(2+)、Pb^(2+)进行同时检测分析。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可有效提高Zn^(2+)、Cd^(2+)、Pb^(2+)的溶出峰值电流。考察了p H值、扫描方式、电极硼掺杂浓度、富集电位等参数对检测分析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原位铋修饰BDD电极对Zn^(2+)、Cd^(2+)、Pb^(2+)传感分析具有良好的特性,在10~30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检出限分别为0.56、0.32和0.75μg/L(S/N=3)。干扰实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的相互干扰较小,除Cu^(2+)外,水中常见离子对测定干扰较小。实际水样中,3种离子的回收率为92.0%~1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法 重金属离子 同时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分析检测痕量镉、铅、铜、汞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成耀 佟建华 +1 位作者 边超 夏善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HFCVD)制备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并对BDD电极进行了表征和活化处理。以制备的BDD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镉、铅、铜、汞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分析,考察了扫描方式、工作电极、支持电解液、p ...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HFCVD)制备硼掺杂金刚石(BDD)薄膜电极,并对BDD电极进行了表征和活化处理。以制备的BDD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镉、铅、铜、汞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分析,考察了扫描方式、工作电极、支持电解液、p H值、电极硼掺杂浓度、富集时间、富集电位等因素对检测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1-7 ppb的镉、铅、铜、汞重金属离子进行了同时检测,结果表明BDD电极对镉、铅、铜、汞重金属离子溶出峰的分离度较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法 重金属离子同时检测 电化学
下载PDF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BDD薄膜电极的电催化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常明 高成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9,92,共4页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 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FCVD)制备得到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催化氧化典型有机物苯酚的特性。Raman光谱测试显示制备BDD电极具有较好的金刚石相,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过电位(+2.3V vsSCE)。在电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有效去除,降解过程中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在COD较高的情况下,瞬时电流效率(ICE)可达100%,随着COD的降低ICE逐渐减少。催化实验结果表明,BDD电极是一种优良的电催化降解有机物新型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 苯酚 电化学催化氧化
下载PDF
痕量镉离子在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上的传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成耀 佟建华 +6 位作者 边超 孙楫舟 李洋 王晋芬 龚顺 惠允 夏善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7-454,共8页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方波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检测.考察了扫描方式、铋离子浓度、电极硼掺杂浓度、支持电解液p H值、富集电位、脉冲参数和富集时间等因素对镉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方波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检测.考察了扫描方式、铋离子浓度、电极硼掺杂浓度、支持电解液p H值、富集电位、脉冲参数和富集时间等因素对镉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原位铋修饰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镉离子浓度与溶出峰电流值在1~1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9,检出限为0.15μg/L.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相邻溶出电位干扰离子铅和锌对镉的检测影响相对较小,而铜有较大干扰.实际水样测试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6%~1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 镉离子分析 电化学分析 原位铋修饰电极
下载PDF
电解法处理十三碳二元酸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莉 王明毓 蔡永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共4页
为使十三碳二元酸生产中的有机废水的COD达到排放标准,采用电解法对其进行了处理。测试了钽基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势窗口,证实其适合作为处理该有机废水的电极。通过实验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比电极面积、极板间距和pH值对COD降... 为使十三碳二元酸生产中的有机废水的COD达到排放标准,采用电解法对其进行了处理。测试了钽基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势窗口,证实其适合作为处理该有机废水的电极。通过实验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比电极面积、极板间距和pH值对COD降解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电解电压为1.6V左右,电解时间7h,比电极面积As取1.6~1.8mm^-1,极板间距为5~10mm,原料液的pH值不需往中性调节,此时。COD去除率在99%以上。因此,采用钽基金刚石薄膜电极电解处理十三碳二元酸生产中的有机废水是一种很有可行价值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基金刚石薄膜电极 十三碳二元酸有机废水 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