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施工风险与规避对策 被引量:102
1
作者 崔玖江 《隧道建设》 2009年第4期377-396,共20页
归纳地铁安全事故的类型及特点,介绍目前国内外盾构隧道情况,尤其是北京盾构隧道情况,分析盾构隧道施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论述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的必要性。重点分析盾构隧道施工的11种主要风险,即:地质预报准确性、盾构机适应性和可... 归纳地铁安全事故的类型及特点,介绍目前国内外盾构隧道情况,尤其是北京盾构隧道情况,分析盾构隧道施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论述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的必要性。重点分析盾构隧道施工的11种主要风险,即:地质预报准确性、盾构机适应性和可靠性、盾构进出洞施工、开挖面失稳、盾尾密封失效、软硬不均且差异性较大地层施工、较大的地层损失及不均匀沉降、开挖面有障碍物、隧道上浮、联络通道施工、明挖基础失稳等,并一一提出切实的规避对策。同时对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事故典型案例的情况及原因进行详细介绍和剖析。可为今后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的分析、预测、防范及规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施工 风险 规避 对策 地铁 安全事故
下载PDF
不同地质条件下盾构工程孤石处理工艺及实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鹏华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571-575,共5页
花岗岩风化土中存在的球状风化核,俗称"孤石",其埋藏分布及大小是随机的,且形状各异,直径从几十厘米到几米,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 MPa以上。为解决盾构在存在孤石的花岗岩残积层中掘进时面临的极大施工风险,通过分析... 花岗岩风化土中存在的球状风化核,俗称"孤石",其埋藏分布及大小是随机的,且形状各异,直径从几十厘米到几米,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 MPa以上。为解决盾构在存在孤石的花岗岩残积层中掘进时面临的极大施工风险,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及台山盾构隧道工程的孤石处理工艺方法,总结各项目孤石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工况条件下有效的孤石处理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包括:地下深孔爆破,冷冻、地面冲孔和人工挖孔,地表注浆以及盾构直接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洞 孤石 地铁 花岗岩 深孔爆破
下载PDF
深圳地铁盾构隧道接收端近距离下穿既有线加固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国庆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地铁盾构隧道端头加固,不仅要保证盾构出洞时地层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涌水坍塌,还要防止加固施工及盾构掘进出洞施工引起既有线路的沉降超标。尤其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而言,其对轨道变形高度敏感,产生的位移超过一定... 近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地铁盾构隧道端头加固,不仅要保证盾构出洞时地层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涌水坍塌,还要防止加固施工及盾构掘进出洞施工引起既有线路的沉降超标。尤其对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而言,其对轨道变形高度敏感,产生的位移超过一定标准将会对铁路车辆的运营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以深圳地铁7号线和9号线盾构区间为例,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对静压循环注浆控制技术、扩散性好凝胶时间可控的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应用,并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盾构端头井加固达到了要求,确保了盾构安全出洞,还使临近既有线变形量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盾构隧道 接收端 既有线 注浆加固 结构变形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北京地铁新机场线下穿燃气调压站变形控制技术
4
作者 武俊杰 《价值工程》 2019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保证地铁下穿既有建构物的施工安全性,本文依托北京地铁新机场线草桥站折返区间下穿燃气调压站工程,研究既有结构基础的变形控制技术。通过MIDAS数值模拟技术,对地铁暗挖施工上方既有结构进行了变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隧道施... 为保证地铁下穿既有建构物的施工安全性,本文依托北京地铁新机场线草桥站折返区间下穿燃气调压站工程,研究既有结构基础的变形控制技术。通过MIDAS数值模拟技术,对地铁暗挖施工上方既有结构进行了变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隧道施工的进行调压站燃气管线竖向及横向位移逐渐增大,在施工进行到第三步时竖向位移出现急剧增大现象,在施工完成时竖向与横向位移达到最大值,位移极值分别为-9.04mm、-5.83mm,在施工过程中,模拟燃气过滤站基础和调压区基础的竖向位移极值分别为-6.8mm、-7.2mm,倾斜率最大值分别为0.31‰、0.52‰。综上可知,通过工程中的管棚加固措施可有效限制既有结构沉降。并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控制值的80%作为报警值,70%作为预警值,以便对施工监测提供依据。研究成果为地铁下穿既有建筑施工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暗挖区间 近接下穿 防护措施 变形控制
下载PDF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20
5
作者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14年第3期179-187,共9页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掘进机 TBM 水下盾构隧道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 山岭隧道 护盾式TBM 土压平衡盾构 开敞式网格盾构 压缩混凝土衬砌 风井始发盾构 导洞扩挖
下载PDF
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凯 贺婷 《隧道建设》 2008年第4期483-488,共6页
广州市珠江新城区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土建二标盾构左右线2次成功下穿运营中的地铁一号线隧道,垂直距离最近处2.342m。介绍盾构下穿处地铁一号线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难点以及盾构施工引起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的机理,重点阐述在未对地铁一... 广州市珠江新城区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土建二标盾构左右线2次成功下穿运营中的地铁一号线隧道,垂直距离最近处2.342m。介绍盾构下穿处地铁一号线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难点以及盾构施工引起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的机理,重点阐述在未对地铁一号线进行加固保护的情况下穿越施工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盾构设备的全面检修,掘进施工中对推力、压力、出碴量的精确控制,及时的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适时的监控量测等,这些措施有力的保证了地铁一号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近距离下穿地铁运营隧道 施工技术 信息化施工
下载PDF
北京地铁区间大盾构先行浅埋暗挖法扩挖车站致险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高爱林 金淮 《隧道建设》 2010年第5期513-517,共5页
针对北京某盾构扩挖车站的初步设计,结合车站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开挖步序、结构自身受力转换等,分析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致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处理对策,从施工关键部位、关键施工工序等方面,分析了监控量... 针对北京某盾构扩挖车站的初步设计,结合车站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开挖步序、结构自身受力转换等,分析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致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处理对策,从施工关键部位、关键施工工序等方面,分析了监控量测实施重点,为今后类似工程在风险分析及管控方面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扩挖法 地铁车站 致险因素 风险管控
下载PDF
软流塑地层盾构穿越夹岗过街涵群桩处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彭红霞 王怀东 高姝妹 《隧道建设》 2013年第9期779-784,共6页
南京地铁三号线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穿越软流塑地层中的箱涵及其群桩基础,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文章介绍了4种群桩处理技术方案:方案1(拔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恢复、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2(拔桩、桩基托换、恢复盖梁... 南京地铁三号线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穿越软流塑地层中的箱涵及其群桩基础,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文章介绍了4种群桩处理技术方案:方案1(拔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恢复、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2(拔桩、桩基托换、恢复盖梁箱涵、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3(矿山法隧道托换、盾构过站方案)和方案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托换、矿山法隧道内截除桩基、隧道回填后盾构掘进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4。然后介绍了软流塑地层矿山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和盾构过矿山法隧道关键技术。通过对施工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通过采取基底加固后箱涵托换、劈裂注浆加固地层后CRD工法施工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内桩基截除、盾构通过回填后的矿山法隧道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顺利穿越过街涵群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软流塑地层 桩基托换 隧道回填 盾构过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