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U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dolescent Females 被引量:2
1
作者 Ling GAI Xia LIU +3 位作者 Ping GAI Ai-dong ZHANG Ping JIANG Wei ZHANG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adolescent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etween users of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Marvelon, desogestrel/ethinylestradiol) and no.nhormonal control subjects.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27... Objective To compare adolescent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etween users of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Marvelon, desogestrel/ethinylestradiol) and no.nhormonal control subjects.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27 women who aged between 16 and 18 years using Marvelon for 24 months and 115 women who aged between 16 and 18 years using nonhormonal contraception as control subjects. BMD of the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 were obtained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Results After 24 months of Marvelon use, a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the mean BMD in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 were decreased by 0.30% and 0.61%, respectively. While in the nonusers group, the mean BMD were increased by 1.88% and 1.10%, respectively. Lumbar spine and femoral neck BMD in women who used Marvel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subjects who used nonhormonal contra- ception (P〉0. 05). Conclusion Two years of Marvelon us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MD, but it remains unknown whether longer than 2 years of use has a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 on the attainment of peak bone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Marvelon (desogestrel/ethinylestradiol) bonemineral density (BMD) CONTRACEPTION
原文传递
体育运动对老年人骨矿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郜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活动者与非体育活动者进行活体骨矿物质含量的测试。结果发现,老年人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骨矿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年降低。在体育运动对骨矿含量影响的调查中发现,有体育运动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显著...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活动者与非体育活动者进行活体骨矿物质含量的测试。结果发现,老年人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骨矿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年降低。在体育运动对骨矿含量影响的调查中发现,有体育运动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老年组;纵向追综结果表明,尽管受试者骨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体育运动组下降幅度低于普通组。这充分说明坚持长期的体育运动(如长跑)对保持老年人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和延缓骨质丢失现象的出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老年人 体育运动 骨矿含量(BMC bonemineral Content g/cm) 骨横径(BW Bone Width cm) 骨密度(BMD Bone Mineral Density g/cm^2)
下载PDF
自然铜炮制前后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根华 翁泽斌 +3 位作者 高倩倩 陈志鹏 蔡宝昌 李伟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铜炮制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家兔骨折模型,观察自然铜生品、煅品对血清生化指标、骨密度、骨痂中微量元素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在给药后3周煅品高、低剂量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磷(P)、血清钙磷乘积... 目的探讨自然铜炮制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家兔骨折模型,观察自然铜生品、煅品对血清生化指标、骨密度、骨痂中微量元素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在给药后3周煅品高、低剂量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磷(P)、血清钙磷乘积([Ca×P])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和生品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3周两组煅品骨密度有显著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3周煅品高剂量组骨痂中Fe和Cu均显著升高(P<0.05)。X线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煅品高、低剂量组能明显促进骨痂生长。结论自然铜煅品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显著优于生品,且主要作用于骨折中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合成、分泌ALP,增加血磷含量,促进钙盐沉积,增加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骨密度,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 炮制 碱性磷酸酶 钙磷乘积 微量元素 骨密度 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负荷对人体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小燕 《湖北体育科技》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对举重、中长跑和不从事任何专项运动(对照组)各30名男青年的前臂骨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三组青年的前臂桡、尺骨骨皮质、骨髓腔、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桡、尺骨骨皮质厚度,是举重组大于中长跑组和对照组,... 对举重、中长跑和不从事任何专项运动(对照组)各30名男青年的前臂骨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三组青年的前臂桡、尺骨骨皮质、骨髓腔、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桡、尺骨骨皮质厚度,是举重组大于中长跑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中长跑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骨髓腔径未见随骨皮质增厚而缩小;其桡、尺骨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在三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即举重组>中长跑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前臂骨 骨皮质 骨髓腔 骨矿含量 骨密度
下载PDF
补肾健脾针刺法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璐 许鸿新 +4 位作者 张思伟 陈璐 罗素云 林俊杰 刘长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 目的初步评估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针刺组选择双侧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穴和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假针刺组针刺点为针刺组穴位旁开2寸处。手法进针,留针30 min,每周2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针刺组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307,P<0.01),而假针刺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假针刺组(χ~2=33.61,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值较治疗前有提高趋势,但这种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BMD值较治疗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P>0.05)。结论短疗程的单纯补肾健脾针刺法可以改善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并且这种临床症状的改善要早于骨密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补肾健脾法 针刺 骨密度
下载PDF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谭峰 樊巧玲 +1 位作者 卞玉群 管华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将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右归丸高、中...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6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0周后,将8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阳性药组(n=10),模型组(n=10),造模时只切除腹腔内部分脂肪组织而未切除卵巢的实验大鼠设为假手术组(n=10),并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各给药剂量分别为左、右归丸高剂量组20 g·kg-1·d-1;左、右归丸中剂量组10 g·kg-1·d-1;左、右归丸低剂量组5 g·kg-1·d-1;阳性药组为戊酸雌二醇片0.1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 10 m L·kg-1·d-1生理盐水。干预10周后,检测实验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BMD,OPG显著降低,而BALP,OC显著升高(P<0.05),其病理改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变一致;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右归丸干预组大鼠BMD增加,骨组织形态改善,血清OPG含量升高、血清BALP,OC含量降低(P<0.05)。结论:左、右归丸能够抑制骨吸收,纠正骨代谢失衡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春雯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单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7例、对照组38例。髋部骨折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每...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单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7例、对照组38例。髋部骨折手术后,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中药组在对照组用药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口服强骨饮进行治疗,强骨饮每天2次,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的骨密度、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7±0.067)g·cm-2,(0.753±0.065)g·cm-2,t=0.297,P=0.767];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增大,中药组骨密度的增加值大于对照组[(0.018±0.025)g·cm-2,(0.005±0.027)g·cm-2,t=2.078,P=0.041]。治疗前2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27±9.35)ng·m L-1,(43.73±9.39)ng·m L-1,t=1.175,P=0.244;(0.577±0.236)ng·m L-1,(0.550±0.206)ng·m L-1,t=0.530,P=0.598];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患者的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含量均小于对照组[(35.16±6.76)ng·m L-1,(46.61±9.04)ng·m L-1,t=6.198,P=0.000;(0.304±0.078)ng·m L-1,(0.422±0.180)ng·m L-1,t=3.744,P=0.000]。结论:益气温经法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N前端肽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的血清含量,抑制骨骼的高转换状态,提高骨量,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质疏松性骨折 髋骨折 益气 温经 强骨饮 骨密度 骨生成 骨吸收
下载PDF
南宁地区20899名壮族、汉族正常人群峰值骨量和年龄相关骨丢失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定贵 黄国秀 +3 位作者 闭应洲 潘永华 李卫 阳文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7-1511,共5页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峰值骨量(peak bone density,PBD)以及随增龄骨丢失率(rate of bone loss,RBL)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峰值骨量(peak bone density,PBD)以及随增龄骨丢失率(rate of bone loss,RBL)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AX),对南宁地区壮族、汉族正常体检人群的20899名的腰椎L1~4、左股骨颈上段BMD进行测定,按检测不同部位、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出PBD的均值±标准差和RBL(%)。参照WHO的规定,对≥50岁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与本数据库人群中同性别、同部位PBD比较,-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结果 (1)各部位PBD出现在25~27岁,腰椎PBD男性为1.066±0.153,女性为1.025±0.095;左股骨颈上段PBD,男性为0.920±0.136,女性为0.796±0.132。(2)女性在47岁前BMD处于平台期,围绝经后BMD加速丢失,以腰椎尤为显著,年RBL在1.13%~2%;男性累计RBL随年龄逐渐上升,年丢失率约在0.21%~0.68%,但各年龄段左股骨颈上段的RBL始终高于腰椎。(3)以本地区人群数据库作为参照,男性骨质疏松检出率为腰椎3.1%,左股骨颈上段9.47%;女性腰椎48.8%,左股骨颈上段5.02%。结论南宁地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的腰椎、男性的股骨颈可能骨折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丢失率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贺 阳琰 +3 位作者 张国豪 王莲地 刘贝贝 李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1-1404,142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35例,按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ABI<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35例,按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ABI<0.9)115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ABI≥0.9)12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1~4)、左侧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华氏三角(Ward'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测定。测定受试者血清25(OH)D的水平,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 PAD组血清25(OH)D的平均水平低于NPAD组[(12.89±1.48)ng/mL vs(15.82±2.35)ng/mL,P<0.05];PAD组的Neck、Troch、Ward's的BMD均分别低于NPAD组[(0.706±0.171)g/cm^2vs(0.823±0.133)g/cm^2,(0.501±0.111)g/cm^2vs(0.595±0.125)g/cm^2,(0.455±0.121)g/cm^2vs(0.524±0.210)g/cm^2,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ABI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呈负相关,与25(OH)D及Neck、Troch、Ward's的BMD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SBP、Hb A1c、TC、25(OH)D、Neck的BMD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低水平的25(OH)D及低下肢骨密度可能共同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血清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
下载PDF
糖骨康方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血瘀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钻仪 陈中 +1 位作者 黄淑玲 周宇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糖骨康方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血瘀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碳酸钙D_3,0.6g/次,1次/d。治疗组40例糖骨康方(丹参20g,桃仁10g,红花3g,当归15g... [目的]观察糖骨康方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血瘀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碳酸钙D_3,0.6g/次,1次/d。治疗组40例糖骨康方(丹参20g,桃仁10g,红花3g,当归15g,三七10g,熟地、秦艽、骨碎补、淫羊藿、牛膝、枸杞子、黄芪各15g);碳酸钙D_3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骨密度、总Ⅰ型原胶原N-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TX)、骨痛VAS评分、骨折发生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骨密度、骨转换指标、骨痛VAS评分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骨折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骨康方联合碳酸钙D_3治疗血瘀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血瘀 糖骨康方 碳酸钙D 骨密度 总Ⅰ型原胶原N-延长肽(PINP) β-胶原降解产物 (CTX) 骨痛vAS评分 骨折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抑制因子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燚 殷涛 +2 位作者 李浩 郭张强 王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661-664,673,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3、TIMP-1和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与骨密度和骨桥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3、TIMP-1和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区和大粗隆的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MMP-3的数值(154±111)ng/ml高于正常组(124±103)ng/ml,而TIMP-1的数值(134±116)μg/L低于正常组(146±130)μg/L,血清OPN数值(57±19)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0)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MMP-3与MMP-3/TIMP-1比值和血清OPN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TIMP-1和Ward's区骨密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和血清OPN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性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和OPN具有关联性,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骨桥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成奇 奚颖 +2 位作者 杜燕 刘永和 潘玉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6-17,共2页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文献报道较多,但对骨质疏松的物理治疗却少见报道,而 以临床实践看,物理治疗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麻木、骨折等症确有一定疗效,故本文对 物理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适应范围、应用分类、临床应用作...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文献报道较多,但对骨质疏松的物理治疗却少见报道,而 以临床实践看,物理治疗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麻木、骨折等症确有一定疗效,故本文对 物理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适应范围、应用分类、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物理治疗 骨密度
下载PDF
广西壮族男性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庆辉 黄秀峰 +5 位作者 王金花 林朝文 杨园园 黄昌盛 吴联滔 吴玉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索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type 1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1-MMP,MMP14)基因的多态性与广西百色地区壮族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百色地区301名壮族男性左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roadbandultra... 目的探索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type 1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T1-MMP,MMP14)基因的多态性与广西百色地区壮族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百色地区301名壮族男性左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roadbandultrasonicattenuation,BUA),并根据中国入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组。应用MultiplexSNaPshotSNP分型技术确定MMPl4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03349、rs3751488、rs2269213、rs2236303和rs743257)的基因型。结果全部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上述多态性与BUA变异无相关性(P〉0.05)。rs2236303位点CC基因型(VS.TT,OR=10.604,95%CI:1.899~59.228,P=0.007)、CT基因型(VS.TT,OR=5.602,95%CI:1.351~23.24,P=0.018)以及rs1003349的GT基因型(VS.GG,OR=4.884,95%CI:1.087~21.949,P=0.039)在骨质疏松组的频率显著偏高。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rs1003349和rs2236303位点存在一般连锁(D’=0.839,r2=0.458,P〈0.01),两个位点的单倍型pT在骨量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中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为GT的个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显著高于C-C或T—C的个体(P〈0.05)。结论MMP14基因的rs1003349和rs2236303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广西壮族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相关,rs1003349和rs2236303位点的单倍型G-C和T-C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壮族
原文传递
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丹 刘建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8-542,共5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糖的重吸收,以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近期来自国外的多个临床药物试验发现SGLT2抑制剂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糖的重吸收,以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近期来自国外的多个临床药物试验发现SGLT2抑制剂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折率产生影响。本文将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研究,尝试综述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 2型糖尿病 骨代谢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折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泡沫TiC/Ti对犬节段性骨缺修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莹 刘笑涵 +3 位作者 王靖宇 吴琳 高勇 张劲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4-47,5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脉冲周期1 kHz、20 min/次、1次/d),对照组为不开功率源的假辐照,术后4、8周后分别行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观察及分析材料周围骨愈合情况。结果 6只beagle犬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4周超声组骨早期成熟度优于对照组,表现在材料周围骨痂影密度增高,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对照组仅见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术后8周超声组新生骨痂面积优于对照组,骨干结构相对稳定;对照组骨缺损区未闭合,在骨干两侧看到少量骨痂,愈合较差。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4周时超声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8周时超声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联合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人工骨材料修复可提高新骨形成速度及骨组织密度,缩短节段性骨缺损的骨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形成 骨密度 BEAGLE犬
下载PDF
妇科肿瘤与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解春生 郭海 +2 位作者 王媛媛 方砚华 孙晓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747-749,736,共4页
目的对60例妇科肿瘤、60例乳腺癌患者放疗同时给予尼尔雌醇12w,甲孕酮4w,并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BGP(骨钙素)、BMC(骨矿含量)、降钙素(CT)、尿钙(Ca)与肌酐(Cr)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以观察两组病人,用尼尔雌醇防治绝经后妇科肿瘤及... 目的对60例妇科肿瘤、60例乳腺癌患者放疗同时给予尼尔雌醇12w,甲孕酮4w,并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BGP(骨钙素)、BMC(骨矿含量)、降钙素(CT)、尿钙(Ca)与肌酐(Cr)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以观察两组病人,用尼尔雌醇防治绝经后妇科肿瘤及乳腺癌患者的骨量丢失,以改进临床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方法对60例妇科肿瘤、60例乳腺癌伴绝经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员,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GP、CT,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BMC,用SMAC技术检测尿Ca、肌酐Cr、AKP、Ca、P等。结果血清BGP、BMC在妇科肿瘤及乳腺癌伴绝经患者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血清AKP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较给药前升高;尿Ca、Cr较给药前降低(P<0.05及P<0.01),血Ca、P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妇科肿瘤及乳腺癌伴绝经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尼尔雌醇、甲孕酮治疗,补充钙剂及改变生活方式可能刺激甲状腺细胞而增加了降钙素分泌,抑制了骨质的吸收,因此对妇科肿瘤及乳腺癌伴绝经患者在放射治疗的同时辅以尼尔雌醇、甲孕酮进行干预,同时监测BGP、BMC对妇科肿瘤与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对提高疗效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乳腺癌 放射治疗 骨质疏松 骨钙素 骨矿含量
下载PDF
HRT加用雄激素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维 周丽萍 +4 位作者 彭文湃 李宝艳 刘晓瑛 钟翠芳 王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探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加用雄激素类药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85例绝经后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4 5例 ,每日口服倍美安 (含天然结合型雌激素 0 .6 2 5 mg+醋酸甲羟孕酮 2 .5 mg) 1粒 +去氢... 探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加用雄激素类药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85例绝经后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4 5例 ,每日口服倍美安 (含天然结合型雌激素 0 .6 2 5 mg+醋酸甲羟孕酮 2 .5 mg) 1粒 +去氢甲基睾丸素 2 mg;对照组 4 0例 ,每日口服倍美安 1粒 ,两组均服药 8w,观察两组妇女用药前及用药 4 w末、8w末、用药后 1月、2月各观察点的骨密度值、血清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 /肌酐、尿钙 /肌酐比值及血脂、副反应等。结果 :1两组治疗过程骨密度值均逐渐升高 ,尿羟脯氨酸 /肌酐、尿钙 /肌酐比值逐渐降低 ,用药 4 w末、8w末、用药后 1月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两组治疗过程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逐渐下降 ,试验组改善脂质代谢的特点未受影响。3两组在治疗副反应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绝经后妇女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中加入雄激素类药可以提高骨量 ,减少骨丢失。对血脂代谢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后妇女 雄激素类 骨密度 骨代谢 血脂 副反应
下载PDF
产后运动指导及高钙饮食对产后骨密度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晶晶 曾定元 +1 位作者 陈江鸿 张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运动指导及高钙饮食对产后骨密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单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4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A、B、C 3组,每组48例。A组产妇每日口服碳酸钙600mg;牛奶250mL,2次/d;指导运动(产后2个月开始,以4... 目的:探讨产后运动指导及高钙饮食对产后骨密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单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4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A、B、C 3组,每组48例。A组产妇每日口服碳酸钙600mg;牛奶250mL,2次/d;指导运动(产后2个月开始,以4km/h的时速快步走30min/次,5~7次/周);B组产妇每日口服碳酸钙600mg;牛奶250mL,2次/d;由我课题组成员专人负责督导;C组无专人督导其服钙片、牛奶及进行运动指导。所有产妇分别于产后3d内、产后12个月测量骨代谢指标[血碱性磷酸酶(ALP)、尿钙/尿肌酐(Ca/Cr)]和一侧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结果:①孕期(产后3d内测定)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00/130)76.9%,A组34例,B组35例,C组3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964);产后12个月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人数A组为33.3%(17/45),B组为20%(10/45),C组为12.5%(5/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4,P=0.023);②在产后12个月3组左侧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高;3组的血ALP、尿C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低。结论: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哺乳期造成骨量进一步丢失。在哺乳期适当的运动辅以高钙饮食可促进骨密度恢复,降低骨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运动 骨量 骨密度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彦川 谢志进 +3 位作者 石建宏 余强 孙伟 段斌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重视骨质疏松的危害性,早期诊断治疗骨质疏松症,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的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重视骨质疏松的危害性,早期诊断治疗骨质疏松症,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的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报告进行分析,女93例、男53例,年龄65—94岁,平均78.7岁,其中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受伤原因:家中跌倒48例、路上行走摔倒73例、非机动车致伤17例、机动车致伤8例。结果所有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T值均小于-2.5,最小T值为-5.5,其中腰椎骨密度T值普遍低于髋部骨密度,随着患者年龄增加骨密度更加低下,患者对骨质疏松的知识了解肤浅,没有认识骨质疏松的危害性。结论已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T值均明显低下,骨质疏松严重,对老年患者应早期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 骨密度
下载PDF
山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调查及骨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秋灵 肖伟伟 +4 位作者 邢冬 杨乃龙 刘振英 王大平 陈述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0-1506,共7页
目的确立山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范围,建立诊断成年女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多骨骼部位BMD参考值,并考察其应用。方法测量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的BMD值,交叉校正烟台Lunar i型与青岛Lun... 目的确立山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范围,建立诊断成年女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多骨骼部位BMD参考值,并考察其应用。方法测量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的BMD值,交叉校正烟台Lunar i型与青岛Lunar NT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得到腰椎(L2~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线性回归方程,并矫正烟台、青岛两地的BMD数据;比较烟台、青岛两地区校正后的BMD值,找出最佳拟合的方程,建立山东沿海地区正常成年女性的BMD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检测当地中老年女性OP的发病率,同时比较新建的数据库与仪器自备数据库的适用性。结果 (1)烟台Lunar i型与青岛Lunar NT型DXA测得的BMD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2)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的变化,用3次回归模型模拟得到山东沿海地区正常成年女性的BMD数据库,结果显示BMD峰值骨量在20~40岁,从40岁之后开始直线下降。(3)通过本文建立的BMD数据库,考察当地2005-2012年体检的女性(50~89岁)发现,山东沿海地区中老年女性OP发病率随年龄逐年增加,但低于其他地区OP发病率。与Lunar i型DXA自身配备的数据库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数据库比Lunar i型DXA自配数据库检出的OP发病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参考数据库适用于山东沿海地区,可作为当地诊断OP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数据库 女性 交叉校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