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25-羟基维生素D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晓芳 何黎平 +5 位作者 钟旭军 吴刚 方勇明 邵鹏京 俞俊臣 张丽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为了解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免疫层析法和全自动生化仪分别对343例老年患者血清标本进行BALP、25-OH-D、碱性磷酸... 目的:为了解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免疫层析法和全自动生化仪分别对343例老年患者血清标本进行BALP、25-OH-D、碱性磷酸酶(ALP)、钙、镁、磷的检测,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骨密度。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指数(BMI)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分布情况及与PO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cut off值)、曲线下面积(AUC),并对BALP、25-OH-D和ALP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性别患者,除年龄和磷以外,其他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患者间除钙和镁外,BALP、25-OH-D等其他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BMI患者结果比较,25-OH-D和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36,P<0.001;F=4.150,P=0.017),其他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程度骨密度结果间比较,ALP值随病情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7,P<0.001),其他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P诊断POP的AUC为0.742(95%CI:0.658~0.827,P<0.001);25-OH-D诊断POP的AUC为0.608(95%CI:0.511~0.704,P=0.032)。BALP诊断POP的AUC为0.517(95%CI:0.418~0.617,P=0.731)。结论:血清BALP、25-OH-D和ALP水平与POP具有相关性,但仅ALP、25-OH-D诊断POP的效能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诊断的效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25-羟基维生素D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杨兴刚 +2 位作者 李大银 徐杨博 邓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进行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GP、PICP、BALP水平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透明质酸钠联治疗,其可有效改善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且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钾胶囊 踝关节损伤 骨钙素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温针灸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林容枝 林艳萍 林清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温针灸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温针灸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胸椎、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椎、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胸椎、股骨颈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CTx、S-CTx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BALP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β-CTx、S-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AL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嗳气、便秘、高血钙、肾功能不全、肌肉酸痛、骨痛、软弱无力、软组织钙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可改善骨代谢,维持患者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活血方 温针灸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股骨颈骨密度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晨睿 孟志远 +4 位作者 牛银波 翟远坤 潘亚磊 谢丽 梅其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924,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成骨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给予黄芩苷3、5、7d后,比较药物处理组与...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成骨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rBMSC,给予黄芩苷3、5、7d后,比较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同时检测给予黄芩苷对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和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提取总mRNA和总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黄芩苷对Wnt10a、GSK-3β、β-catenin以及LEF1mRNA水平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药物处理对β-catenin以及Runx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明显提高ALP的活性.10μmol·L-1浓度的黄芩苷还可增加碱性磷酸酶克隆数和钙化结节的形成.黄芩苷还可提高Wnt10a、β-catenin、GSK-3β、LEF1以及osteocalcin的mRNA水平,并提高β-catenin和Runx2的蛋白表达量.结论黄芩苷在0.1~50μmol·L^-1的给药浓度下可促进rBMSC的成骨分化成熟,Wnt/β-cate-nin信号可能参与调控rBMSC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5
作者 尹承慧 邱俊钦 +1 位作者 曾昭勋 陈宗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4期2488-2494,共7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软骨创伤缺损及退变修复的种子细胞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分析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白色封闭群大鼠(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体外扩增,通过腺病毒...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软骨创伤缺损及退变修复的种子细胞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分析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白色封闭群大鼠(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体外扩增,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及蛋白质水平来测定转染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碱性磷酸酶定量测定鉴定成骨活性及MTT法评估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从SD大鼠骨髓提取物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形态为梭形,呈铺路石状、漩涡状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多项分化能力鉴定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经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磷酸酶;MTT法检测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说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以持续、高效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磷酸酶,在体外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腺病毒载体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大鼠 碱性磷酸酶 MTT法 基因工程技术 种子细胞 骨缺损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ESM-1预处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宗成 盛晓东 +2 位作者 周建龙 范韬 金骁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8期3451-3455,3480,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不同浓度的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干预后,对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ESM-1和不...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不同浓度的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干预后,对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ESM-1和不同干预时间,对MSCs进行预处理;分析其分泌的VEGF、ALP等代表细胞活性的细胞因子含量改变情况;明确ESM-1预处理MSCs所需的最佳干预浓度和最佳干预时间。结果:通过不同ESM-1浓度干预MSCs,其中H(0.55μg/mL ESM-1)组条件培养液中VEGF和ALP含量同最高,分别为(82.500±3.307)和(0.228±0.02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0.55μg/mL ESM-1对MSCs进行不同时间的干预,结果显示d(3 h)组条件培养液中VEGF含量最高,g(4.5 h)组ALP含量同最高,分别为(69.112±3.618)和(0.352±0.03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干预因子预处理MSCs所需的最佳浓度和预处理时间不一。ESM-1对MSCs的最佳干预浓度为0.55μg/mL。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CβⅡ负调控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崔阳阳 杨海杰 +3 位作者 刘世饶 张亚平 马双平 丰慧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KC)各亚型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BMSCs成骨分化中PKC各亚型的活化情况;利用PKC阻断剂GFX分析PKC在BMSCs体外成骨分化中的作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成骨早...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KC)各亚型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BMSCs成骨分化中PKC各亚型的活化情况;利用PKC阻断剂GFX分析PKC在BMSCs体外成骨分化中的作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成骨早期分化指标ALP的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BMSCs体外矿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Ⅰ型骨胶原a1(ColⅠa1)和ALP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仅检测到PKCβⅡ亚型活化,其他亚型均无明显活化。利用PKC阻断剂GFX抑制PKCβⅡ活化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B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受到促进;PCR结果显示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ColⅠa1和ALP的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ALP活性检测结果也显示B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受到促进。结论PKCβⅡ可负调控小鼠BM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