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骨在颅颌面骨缺损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1
作者 柴岗 张艳 +2 位作者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676-1681,共6页
目的 探索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在治疗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 自 1999到 2 0 0 2年间 ,选择颅颌面骨缺损病 11例 (外伤性颅骨缺损 4例 ,先天性梨状孔周围骨凹陷畸形 7例 )进行治疗研究。从... 目的 探索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 (h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在治疗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 自 1999到 2 0 0 2年间 ,选择颅颌面骨缺损病 11例 (外伤性颅骨缺损 4例 ,先天性梨状孔周围骨凹陷畸形 7例 )进行治疗研究。从患者髂前上棘穿刺取骨髓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 ,经体外成骨诱导和扩增至第 3代。将诱导的hBMSC ,与部分脱钙骨 (partlydemineralizedbonematrix,pDBM)复合 ,并于体外培养一周后 ,手术回植骨缺损区。选择 3例梨状孔凹陷畸形患者 ,在凹陷明显侧植入hBMSC/pDBM复合物 ,对侧轻度凹陷区仅植入单纯pDBM。分别于术后 1,3,6 ,12 ,2 4 ,4 8,5 0个月进行临床外形和三维CT检查随访。 2例患者在Ⅱ期手术时 ,取少量植入物活检 ,行组织学 (HE染色 ) ,免疫组织化学 (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 )检测。结果 患者三维CT检查结果示术后 3~ 6月能形成组织工程化骨 ,并修复骨组织缺损。术后 1~ 2 .5年的随访表明组织工程骨稳定存在 ,无明显骨吸收现象 ,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组织工程骨活检标本HE染色显示其组织学结构与正常松质骨相同 ,并有典型软骨内化骨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阳性表达。而植入的单纯部分脱钙骨于术后 3~ 6月吸收 ,组织学显示为脱钙骨降解碎片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缺损 组织工程 颅颌面部 密度梯度离心法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和黄芪苷Ⅰ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海江 王小平 +5 位作者 林娟 余优成 蒋欣泉 张秀丽 周曾同 张卫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药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和黄芪苷Ⅰ对实验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及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犬BMSCs,诱导培养、传至第三代时于培养液中添加淫羊藿苷或黄芪苷Ⅰ使两种药物的终浓度为50 ng/m l。设BMP-2阳性对照和空白... 目的:探讨补肾药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和黄芪苷Ⅰ对实验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及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犬BMSCs,诱导培养、传至第三代时于培养液中添加淫羊藿苷或黄芪苷Ⅰ使两种药物的终浓度为50 ng/m l。设BMP-2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1至第8天每天测细胞的MTT值,绘制BMSCs生长曲线、观察其增殖情况;于第1、3、6、10、14天检测BMSCs的ALP和OD值,绘制该OD值变化曲线判断ALP的活性。结果:淫羊藿苷和黄芪苷Ⅰ预处理后BMSCs的MTT值从第1天至第7天均高于空白对照组;BMSCs分泌ALP的OD值也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淫羊藿苷和黄芪苷Ⅰ能促进BMSCs增殖、促进BMSCs合成ALP从而增强其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黄芪苷Ⅰ 骨髓基质细胞 碱性磷酸酶 细胞增殖
下载PD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Express Neural Phenotypes in vitro and Migrate in Brain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vivo 被引量:29
3
作者 LI-YE YAN TIAN-HUA HUANG LIAN M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9-335,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 into neuron-like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use for neur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BMSC from rats and adult humans were cu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 into neuron-like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use for neur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BMSC from rats and adult humans were cultured in serum-containing media. Salvia miltiorrhiza was used to induce human BMSC (hBMSC) to differentiate. BMSC were identified with immunocytochemistr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was used to examine mRNA expression of neurofilamentl (NF1), nesti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in rat BMSC (rBMSC). Rat BMSC labelled by Hoschst33258 were transplanted into striatum of rats to trac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Results rBMSC expressed NSE, NFI and nestin mRNA, and NF1 mRNA and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with induc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 small number of hBMSC were stained by anti-nestin, anti-GFAP and anti-S 100. Salvia miltiorrhiza could induce hBMSC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like cells. Some differentiated neuron-like cells, that expressed NSE, beta-tubulin and NF-200, showed typical neuron morphology, but some neuron-like cells also expressed alpha smooth muscle protein, making their neuron identification complicated, rBMSC could migrate and adapted in the host brains after being transplanted. Conclusio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could express phenotypes of neurons, and Salvia milliorrhiza could induce hBMSC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like cells, If BMSC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neurons instead of mesenchymal derivatives, they would be an abundant and accessible cellular source to treat a variety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cell transplantation Differentiation NEURON Stem cell Salvia miltiorrhiza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池 钟春玖 +3 位作者 罗玉敏 汪洋 秦震 沈馨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9-92,98,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及脑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主要选择性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区域并表达BDNF;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经静脉注射移植骨髓基质细胞能够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抗凋亡及促微血管增生可能是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静脉移植 治疗 大鼠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瀚旻 晏雪生 +4 位作者 明安萍 彭亚琴 罗建君 兰少波 高翔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8-30,F005,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培养间质细胞 ,诱导前 2 4小时加 1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入培养液中以促进细胞分裂 ,再以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作诱导剂 ,分... 目的 :探讨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间质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作用。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培养间质细胞 ,诱导前 2 4小时加 1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入培养液中以促进细胞分裂 ,再以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作诱导剂 ,分别在诱导培养 0、 7、 14、 2 1、 2 8天时 ,留取细胞 ,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功能标志物 (AFP、白蛋白、CK18)、用PAS法进行糖元染色试验 ,以验证诱导分化的结果。结果 :诱导后 3天间质细胞表现为肝细胞样 ,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功能标志逐渐出现和成熟。AFP在 7、 14天时表达较高 ,2 1、 2 8天时表达显著减少 ;白蛋白、CK 18和糖元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结论 :肝脏细胞条件培养基能诱导骨髓间质细胞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细胞 肝细胞 骨髓间质细胞 诱导 大鼠 条件培养基 表达 分化 细胞分裂 分离纯化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的构建与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旭升 胡蕴玉 +3 位作者 范宏斌 吕荣 白建萍 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6,i00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骨软骨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诱导软骨后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经成骨诱导的BMSCs接种于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骨软骨复合物的可行性。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诱导软骨后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经成骨诱导的BMSCs接种于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外分别培养2周后,将两种工程化组织及两者以无损伤线缝合形成的组织工程骨软复合体分别植入自体股部肌袋,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组织学观察表明,组织工程软骨在体内可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可形成骨组织,两者的复合体在体内可形成骨软骨复合物。结论以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快速成形的生物降解材料为支架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可在体内形成骨软骨组织,有望用于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软骨 成骨 体内 组织工程软骨 体外 PLGA BMSC 复合物 构建
原文传递
颗粒骨和块状骨对骨髓基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夏景君 阎景龙 +2 位作者 张志鹏 王立春 吴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研究颗粒骨和块状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家兔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待其在培养瓶中铺成单层后 ,加入颗粒骨及块状骨 ,经活体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测。结果 细胞培养 2... 目的 研究颗粒骨和块状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家兔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待其在培养瓶中铺成单层后 ,加入颗粒骨及块状骨 ,经活体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测。结果 细胞培养 2周后细胞分泌活动增强。经ALP染色发现 ,颗粒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块状骨组。HE染色发现 ,第 2周时颗粒骨内细胞大部分存活 ,而块状骨内细胞已大部分死亡。结论 颗粒骨的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作用强于块状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骨 块状骨 骨髓基质细胞 实验研究 细胞培养 家兔 骨移植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抑制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及VEGF的表达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金良 孔佩艳 +1 位作者 徐葳 曾东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及VEGF表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正常人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正常及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检测人参皂苷Rg3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及VEGF表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正常人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MTT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正常及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检测人参皂苷Rg3处理前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及VEGF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人参皂苷Rg3处理前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VEGF、p-Akt、p-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人参皂苷Rg3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抑制的最适作用时间为24h,最适作用浓度为40μg/ml;处理24h后,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VEGF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Akt及p-ERK蛋白表达亦较处理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明显抑制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HIF-1α、VEGF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可抑制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的MAPK、PI3K/Akt途径中Akt、ERK蛋白的磷酸化,提示人参皂苷Rg3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APK信号途径抑制急性白血病骨髓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急性白血病 骨髓基质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宋书欣 邓志锋 +2 位作者 汪泱 赖贤良 李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40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注24 h后对移植组(20只)移植异体BMSCs。采用抓绳实验、平衡木行走实验及水...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40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注24 h后对移植组(20只)移植异体BMSCs。采用抓绳实验、平衡木行走实验及水迷宫实验,在缺血再灌注后1周、2周、4周和12周时对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进行检测,观察BMSCs移植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缺血可导致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下降。缺血后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移植组与对照组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而移植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BMSCs移植可较显著地促进脑缺血大鼠肌力、平衡力及空间学习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Sprague-Dawley 再灌注 间质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长安 王江泳 +1 位作者 张卫平 步建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0,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和修复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髓芯减压组,B组为干细胞移植组。采用液氮冷冻法造模。A组钻孔后植入空白明胶海绵,B组钻孔后植入...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和修复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髓芯减压组,B组为干细胞移植组。采用液氮冷冻法造模。A组钻孔后植入空白明胶海绵,B组钻孔后植入复合有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术后每组分别于2、4、6、8周各处死3只动物,做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X线结果:2周时A、B组钻孔区均呈低密度,4周时A组钻孔边缘密度增加,B组整个钻孔区密度增加,8周时A组钻孔区均呈低密度,边缘形成硬化线,B组钻孔区形成骨小梁结构。(2)组织学结果:2周时A组钻孔区出现少许炎症细胞,边缘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并有骨组织形成,至8周时,钻孔区内形成骨髓组织,只在边缘形成骨小梁结构。2周时B组钻孔区有大量的成骨细胞,边缘有较多骨组织形成,4周时钻孔区内充满新生骨小梁结构,8周时钻孔区内骨小梁成熟,小梁有骨髓组织填充。[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动物模型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移植
下载PDF
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侯赛云 朱家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 10m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2 8只体重在 160~ 2 0 0g的雌性F3 44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7只。A组 :种植经诱导 5d后的同源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 10m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  2 8只体重在 160~ 2 0 0g的雌性F3 44大鼠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7只。A组 :种植经诱导 5d后的同源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 ;B组 :种植同源许旺细胞并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 ;C组 :无细胞只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中空管 ;D组 :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 3个月 ,进行系列神经电生理监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组织学观察、S 10 0及神经微丝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轴突计数等检查。 结果 术后 12周内 ,实验组 (A组 )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C组 (P <0 0 5或 0 0 1) ,与B和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作为外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并应用于人工神经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缺损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术 骨髓基质干细胞 许旺细胞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诱导成人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卉 王纪佐 +1 位作者 孙红宇 张文治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细胞 (BMSCs)转化为神经干细胞 (NSCs)进而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法 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或表皮生长因子 (EGF)加 b FGF或 b FGF、EGF加全反式维甲酸 (ATRA)的培养液培养 BMSCs,进行... 目的 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细胞 (BMSCs)转化为神经干细胞 (NSCs)进而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法 以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或表皮生长因子 (EGF)加 b FGF或 b FGF、EGF加全反式维甲酸 (ATRA)的培养液培养 BMSCs,进行显微镜观察 ,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I型胶原 (collagen )和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经诱导物诱导 72 h后 ,fibronectin和 collagen I免疫阳性细胞减少。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增多。 7d后 ,其又减少。同时 NSE和 GFAP免疫阳性细胞增多。细胞分化后 ,NSE阳性细胞最多占细胞总数的 2 4 .76 %±2 .72 % ,同时 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6 .5 8%± 3.2 6 %。结论  EGF、b FGF、ATRA及适宜的培养液可使BMSCs定向 ,转化为 NSCs,进而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分化 神经干细胞 神经系统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辛伐他汀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杰 张柳 姚树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8-282,228,共6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的成骨作用机制。方法2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G1)和去卵巢组(G2)每天蒸馏水灌胃;去卵巢大鼠10mg·kg-1·d-...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的成骨作用机制。方法2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G1)和去卵巢组(G2)每天蒸馏水灌胃;去卵巢大鼠10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G3);去卵巢大鼠20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G4)。实验持续4周,第29天处死所有大鼠取骨髓细胞培养。用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培养第14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Runx2CbfalmRNA和蛋白的表达、第16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和第21天检测茜素红染色。结果辛伐他汀不能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G3组和G4组的Runx2Cbfa1mRNA表达水平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G2组,给药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G4组的Runx2Cbfal蛋白表达水平比G2组和G3组显著增加,G2组与G3组无明显差别。茜素红染色表明辛伐他汀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两种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能够促进去卵巢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但是不能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s a therapeutic treatment for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16
14
作者 Zizhen Yang Lei Zhu +3 位作者 Fangqin Li Jing Wang Huan Wan Yujun Pan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24-534,共11页
Cerebral ischemia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and quality-of-life impairments due to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otal healthcare costs. However, treatments for cerebral ischem... Cerebral ischemia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and quality-of-life impairments due to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otal healthcare costs. However, treatments for cerebral ischemia are limited. Over the last decad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 therapy has emerged as a particularly appealing option, as it is possible to help patients even when initiated days or even weeks after the ischemic insult. BMSCs are a class of multipotent, self-renewing cells that give rise to differentiated progeny when implanted into appropriate tissues.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MSC treatment for ischemic stroke, including sensory and motor recovery, have been reported in pre-clinical studies and clinical trial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in BMSC-based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focusing on the route of delivery and pre-processing of BMSCs. Selecting an optimal delivery route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he ideal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least risky, for translational applications still requires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ppropriate pre- processing of BMSCs or combination therapy has the benefit of achieving the maximum possible restoration. Further pre-clinical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time-window fo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dosage of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cerebral ischemia TRANSPLANTATION NEURO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method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树生 张柳 郑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609-1612,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后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成骨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G1组(C)为对照组;G2组(SIM-10)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G3组(SIM-20)给予辛...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后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成骨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G1组(C)为对照组;G2组(SIM-10)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G3组(SIM-20)给予辛伐他汀20mg/(kg.d).连续给药28d后,取大鼠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14d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cbfa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收集上清液,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应用cellcountingkit(CCK-8)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辛伐他汀体内干扰28d后,再经过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14d后,cbfa1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上清液碱性磷酸酶表达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G2组(10mg)组促进细胞增殖,而G3组(20mg组)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中cbfa1mRNA和蛋白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骨髓基质细胞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核心结合因子
下载PDF
bFGF、EGF诱导成人骨髓基质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鹏飞 张亚卓 +4 位作者 李庆国 张宏伟 万伟庆 孙梅珍 王红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成人肋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用bFGF和EGF作为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血管相关性Ⅷ情况,并观察体外微血管网状结构的形成情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成人肋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用bFGF和EGF作为诱导剂,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血管相关性Ⅷ情况,并观察体外微血管网状结构的形成情况。结果经bFGF和EGF诱导后的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内皮细胞特征,血管相关性Ⅷ呈阳性表达,并且在体外可形成微血管样结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bFGF和EGF诱导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内皮细胞 人骨髓基质细胞 血管内皮 BFGF 细胞分化 EGF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细胞形态
原文传递
壳聚糖温敏凝胶负载釉基质蛋白对骨髓基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广升 张艺文 +3 位作者 王新文 马志伟 曹敏 王勤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壳聚糖温敏凝胶支架材料中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合成壳聚糖温敏凝胶并加入适当浓度的EMPs... 目的:探讨在壳聚糖温敏凝胶支架材料中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合成壳聚糖温敏凝胶并加入适当浓度的EMPs,通过考马斯亮蓝试剂盒检测其对EMPs的缓释作用。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得大鼠BMSCs,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含EMPs浓度分别为0、50、100、150μg/mLDMEM培养液培养第3代大鼠BMSCs,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MTT法及ALP试剂盒检测大鼠BMSCs在负载100μg/mLEMPs及不负载EMPs的壳聚糖温敏凝胶支架材料中的增殖情况及ALP的活性。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样本t检验。结果:EMPs可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持续释放3周以上。DMEM培养液中,50μg/mLEMPs组从实验的第3天开始,显著促进大鼠BMSCs的增殖(P<0.01)。壳聚糖温敏凝胶负载100μg/mLEMPs后,于实验的第3天和第5天明显促进大鼠BMSCs的增殖(P<0.05)并且在实验的第7天(P<0.05)和第9天(P<0.01)显著促进大鼠BMSCsALP水平的提高。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对EMPs具有缓释性,负载EMPs后,可以促进大鼠BMSCs增殖,提高ALP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温敏凝胶 釉基质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蔚锋 包仕尧 +2 位作者 张志琳 刘春风 霍红梅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为诱导骨髓基质分化形成神经干细胞、神经元,以及移植鼠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奠定基础。方法取60~90gSD大鼠,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不同传代细胞生长...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为诱导骨髓基质分化形成神经干细胞、神经元,以及移植鼠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奠定基础。方法取60~90gSD大鼠,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不同传代细胞生长形态特点,并应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原代及不同传代细胞表型。结果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志CD90表达阳性的细胞已占到92.9%。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45表达阳性的细胞已从原代的73.4%降低到2.3%。结论传3代的细胞适合于细胞诱导分化,可作为理想细胞移植治疗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Epimedium-Derived Flavonoids Modulate the Balance betwee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of Ovariectomized Rats via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Activation 被引量:14
19
作者 许应星 吴承亮 +4 位作者 吴岩 童培建 金红婷 俞楠泽 肖鲁伟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909-917,共9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unc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on the process that epimedium-derived flavonoids (EFs) regulate the balance betwee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b...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unc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on the process that epimedium-derived flavonoids (EFs) regulate the balance betwee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ils of ovariectomized rats, and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mechanism of EFs on treat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Method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from ovariectomized rats were separated and cultivated in the condition of osteoinductive medium or liquid medium for 15 days. Low- (1 μg/mL), medium- (10 μg/mL) and high- (100 μg/mL) dose EFs were administrated correspondingl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staining, ALP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il red O staining and real- time polymere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EFs 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of ovariectomized rats. Moreove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EFs 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of ovariectomized rats, 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 (DKK1) was used in the medium group.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RT-PCR were used to determine mRNA levels of 13-cateni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 (LRP5) and T cell factor (TCF) protein, known as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related factors. Results: EFs increase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ALP and early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such as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Runx2), osteocaicin and collagen I, and decrease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fat generation factors, such a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2 (PPAR r/-2) and CCAAT 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 (C/EBP α)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hile osteobi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were down-regulated, fat generation factors were up-regulated when DKK1 was applied. Also EFs up-regulated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β-catenin, LRP5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signal pathway epimedium-derived flavonoid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osteoporosis osteogenesis adipogenesis cell differentiation
原文传递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复合β-磷酸三钙进行胸椎后侧融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卫兵 贾连顺 +5 位作者 卢建熙 卢旭华 滕红林 顾宇彤 杨建东 陈长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为骨移植替代物进行脊柱融合的效果。[方法]60只兔子分四组进行胸椎后路融合:Ⅰ组(组织工程化骨即β-TCP复合BMSCs),Ⅱ组(β-TCP+自体红骨髓),Ⅲ组(单纯β-TCP),Ⅳ组(自体髂骨)。术后12周处死... [目的]评价β-磷酸三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为骨移植替代物进行脊柱融合的效果。[方法]60只兔子分四组进行胸椎后路融合:Ⅰ组(组织工程化骨即β-TCP复合BMSCs),Ⅱ组(β-TCP+自体红骨髓),Ⅲ组(单纯β-TCP),Ⅳ组(自体髂骨)。术后12周处死其余动物进行放射学、手工力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从影像学和手工力学比较,Ⅰ组的融合率高于Ⅱ、Ⅲ、Ⅳ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组织学上,Ⅰ组新骨形成量较多,陶瓷微孔内部充满新生骨;Ⅱ组骨小梁形成量较Ⅰ组少,为新生骨与纤维组织混杂;Ⅲ组陶瓷骨颗粒微孔内多为结缔组织,新生骨的量少,只见少量新生骨贴附于陶瓷骨表面;Ⅳ组在椎板与移植骨的交界处有稀疏的新生骨小梁形成。[结论]β-TCP复合BMSCs是脊柱融合自体骨的良好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脊柱融合 骨移植替代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