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匀毛尖大众绿茶开发西北市场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剡自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绿茶市场开拓对于促进都匀绿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田野调查发现,黔南州茶叶销售过剩问题,源于“都匀毛尖大众绿茶”挤占了都匀毛尖传统的销售市场。西北茶叶消费量大,开拓西北茶叶市场,可以完全解决都匀毛尖大众绿茶的销售问题... 绿茶市场开拓对于促进都匀绿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田野调查发现,黔南州茶叶销售过剩问题,源于“都匀毛尖大众绿茶”挤占了都匀毛尖传统的销售市场。西北茶叶消费量大,开拓西北茶叶市场,可以完全解决都匀毛尖大众绿茶的销售问题。都匀毛尖大众绿茶属于泡茶,而西北以罐罐茶为主,为开拓西北市场,应当针对西北茶消费文化,综合利用都匀茶叶资源,打造符合西北人们审美需求、价廉物美的茶叶品种,采用多样化、平民化的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出山 都匀毛尖大众绿茶 文化对接 罐罐茶 西北茶市
下载PDF
政和白茶不同泡法对其茶汤香气、糖类组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秀秀 周雅贞 +3 位作者 李鑫磊 陈常颂 林黎 邱祥贵 《茶叶学报》 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白茶以其毫香蜜韵、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探明政和白茶不同泡法对其茶汤品质的影响,为丰富白茶泡饮方式和参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政和白茶寿眉小饼为研究对象,设置泡茶(PC)、煮茶(ZC)和煮茶后焖茶汤(ZCM)3... 【目的】白茶以其毫香蜜韵、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探明政和白茶不同泡法对其茶汤品质的影响,为丰富白茶泡饮方式和参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政和白茶寿眉小饼为研究对象,设置泡茶(PC)、煮茶(ZC)和煮茶后焖茶汤(ZCM)3种不同泡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泡法茶汤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衍生化法结合GC-MS对不同泡法茶汤可溶性糖类组分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PC汤色橙黄,滋味醇厚欠润,陈香显;ZC汤色金黄,滋味醇和,枣香;ZCM汤色金黄,滋味甘醇甜润,转为枣香明显,带糯香。ZC与ZCM之间香气组分整体差异较小,但与PC差异明显。与PC相比,ZC与ZCM在吲哚、环氧-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和β-罗勒烯相对含量均明显降低,而(E)-3-己烯醇、香叶醇、α-法呢烯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均显著提高。ZCM中的环氧-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α-法呢烯相对含量在煮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可溶性糖总量在ZCM中最高,达153.7μg·mL^(−1),ZC与PC处理次之。与PC相比,ZC与ZCM在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含量显著增加,ZCM中果糖与蔗糖含量均在ZC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结论】与PC相比,ZC和ZCM在吲哚、环氧-β-紫罗兰酮、水杨酸甲酯和β-罗勒烯降低,(E)-3-己烯醇、香叶醇、α-法呢烯和芳樟醇提高,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共同构成了ZC和ZCM醇厚、枣香的品质特征。ZCM在ZC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上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和白茶 泡茶 煮茶 焖茶 香气组分 可溶性糖
下载PDF
柳州打油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康日晖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6-19,共4页
柳州北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通过对柳州茶文化、打油茶加工、饮食以及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等调研分析,提出打油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运用。第一,结合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观光茶园。第二,结合少数民族打油茶的饮食文... 柳州北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通过对柳州茶文化、打油茶加工、饮食以及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等调研分析,提出打油茶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运用。第一,结合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观光茶园。第二,结合少数民族打油茶的饮食文化特色,开发建设适宜旅游景区运营的主题餐厅。第三,研究民间打油茶茶叶加工方法,优化加工工艺,开发适合旅游销售的工艺茶砖。第四,开发方便装打油茶产品,促进互联网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 打油茶文化 旅游产业 工艺茶 方便油茶
下载PDF
广西打油茶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以灌阳油茶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小菊 胡宝清 廖春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
油茶是广西的特色食物,也是一种独特文化。广西灌阳油茶在制作、饮茶礼仪等方面极具特色。油茶从最初的充饥、解渴的物质属性,发展到成为礼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广西灌阳打油茶文化,深入分析油茶的制作过程、饮茶礼仪... 油茶是广西的特色食物,也是一种独特文化。广西灌阳油茶在制作、饮茶礼仪等方面极具特色。油茶从最初的充饥、解渴的物质属性,发展到成为礼仪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广西灌阳打油茶文化,深入分析油茶的制作过程、饮茶礼仪及社会功能,以期更好地保护、发展灌阳油茶,促进灌阳油茶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阳油茶 打油茶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广西融水安太乡侗族打油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唐鲜艺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10,共6页
打油茶是一种民间传统烹调技艺,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分析,它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广西融水县安太乡侗族地区打油茶习俗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多角度挖掘侗族打油茶习俗在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上... 打油茶是一种民间传统烹调技艺,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分析,它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广西融水县安太乡侗族地区打油茶习俗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多角度挖掘侗族打油茶习俗在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上所蕴涵的文化,分析侗族打油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探讨侗族打油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期侗族民间烹茶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融水县安太乡 打油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黄庭坚《煎茶赋》与宋代茶文化
6
作者 李光生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黄庭坚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贬官于蜀地所作的《煎茶赋》,是宋代唯一以茶事为主轴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丰富的茶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宋代“煎茶”与“点茶”混用的情形,呈现感官评鉴与名茶次第,批评唐代以来的饮茶观念并创新饮茶养... 黄庭坚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贬官于蜀地所作的《煎茶赋》,是宋代唯一以茶事为主轴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丰富的茶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宋代“煎茶”与“点茶”混用的情形,呈现感官评鉴与名茶次第,批评唐代以来的饮茶观念并创新饮茶养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煎茶赋》 茶文化
下载PDF
《茶经》的成书背景与中日茶道的流变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传龙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陆羽《茶经》对茶道的贡献并不是创新性的,其中所描述的煎茶法,是建立在前代采叶煮羹法与茶饼碾末冲饮法二者基础之上的改良。陆羽在世时的追随者并不广,唐代寺院才是用茶的主力军,而寺院中所流行的是茶饼碾末冲饮法,并非陆羽所创的煎... 陆羽《茶经》对茶道的贡献并不是创新性的,其中所描述的煎茶法,是建立在前代采叶煮羹法与茶饼碾末冲饮法二者基础之上的改良。陆羽在世时的追随者并不广,唐代寺院才是用茶的主力军,而寺院中所流行的是茶饼碾末冲饮法,并非陆羽所创的煎茶法。但饮茶之风由日本求法僧东传日本后,煎茶法却成了当时日本主流的饮茶方式。宋代点茶法兴起,文官集团斗茶之风盛行,僧侣集团则针对如何饮茶形成了一整套的典章规范。两种风气再次传入日本,彼此交互作用,最终催生出了日本灿烂的茶道文化。由于中日在茶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点茶法在明代以后没落,崇尚朴素简易的泡饮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饮茶方式;日本茶道则在细节的讲求刻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最终演变为一种注重舞台效果与宾主默契的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道 团茶 末茶 煎茶
下载PDF
偷得浮生半日闲:“围炉煮茶”女性青年的互动仪式体验研究
8
作者 蒋婷 张传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55-65,共11页
“围炉煮茶”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更成为一种社交媒介,女性青年在“围炉煮茶”休闲体验中具有独特的社交心理特征,值得深入探究。文章采用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女性青年在围炉煮茶消费过程中的仪式体验和仪式... “围炉煮茶”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更成为一种社交媒介,女性青年在“围炉煮茶”休闲体验中具有独特的社交心理特征,值得深入探究。文章采用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女性青年在围炉煮茶消费过程中的仪式体验和仪式后的情感唤醒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男性群体,女性除了工作和经济独立之外,还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他们也承受了社会与家庭压力的矛盾与冲突;现代青年女性更追求品位与时尚、产品或服务的感性表达。洞悉女性青年在追寻“真实自我”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后真实自我”的概念,构建了围炉煮茶中女性青年的互动仪式体验模型,搭建起围炉煮茶后的情感唤醒机制,从而拓展了青年人自我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丰富了消费者体验的相关研究和成果,同时为围炉煮茶的茶室、其他体验类消费的商家以及青年消费研究等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炉煮茶 互动仪式链 女性青年消费
下载PDF
中国饮茶方式的历史演进
9
作者 周文劲 《茶叶》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中国饮茶方式历经了由唐以前的生煮羹饮、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到明清瀹饮法的漫漫演进,中国饮茶方式的历史演变也是中华茶文化发展进程的缩影,也是中华茶文化的精华所在。
关键词 饮茶方式 生煮羹饮 煎茶 点茶 瀹饮
下载PDF
物性与品格:宋代饮茶实践中的文化秩序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燕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往对宋代茶饮的研究,倾向于认为点茶是普遍的文人雅玩,器物与茶品的消费是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和精英身份的表征。但这一观点忽视了宋代点茶和煎茶两种茶饮方式相伴共存的事实。点茶和煎茶广泛存在于宋代上层的茶饮实践当中,二者都承... 以往对宋代茶饮的研究,倾向于认为点茶是普遍的文人雅玩,器物与茶品的消费是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和精英身份的表征。但这一观点忽视了宋代点茶和煎茶两种茶饮方式相伴共存的事实。点茶和煎茶广泛存在于宋代上层的茶饮实践当中,二者都承袭唐代陆羽对茶饮之清的追求,但对于茶之清的物质展演却大不相同:点茶重物性之实现,煎茶重茶人之品格。前者强调茶器之精良、茶品之精细、茶艺之精湛;后者则看重茶器之精简、茶艺之古意、茶人之追慕。点茶与煎茶的差异表明,物的实践并非仅是社会秩序的再现,即物的意涵并不天然内在于原有文化秩序之中,相反,物的意义经过人的实践而得到确证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茶法 煎茶法 文人茶 实践理论
下载PDF
新解“定州花瓷琢红玉”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杨 霍成伟 《中国港口》 2020年第S02期92-99,共8页
"定州花瓷琢红玉"历来被学者认为是定窑红釉瓷器的文献证明。通过分析苏轼《试院煎茶》的全文结构,以及文彦博在诗作中流露出对"煎茶"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我认为"红玉"并非形容"花瓷"。其最可能... "定州花瓷琢红玉"历来被学者认为是定窑红釉瓷器的文献证明。通过分析苏轼《试院煎茶》的全文结构,以及文彦博在诗作中流露出对"煎茶"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我认为"红玉"并非形容"花瓷"。其最可能的解释,是苏轼借用了白居易《对火玩雪》中"红玉"的用法,即形容燃烧的木炭。因为苏轼写"煎茶"必然要抓住要点,结合"煎茶"和《茶经》,只有将"瓷"与"玉"分别对应"茶有九难"中的"器"与"火"才可满足。根据考古出土器物可证实,"花瓷"应是定窑白釉"茶铫"。"琢"则形容"瓷铫"年长日久受炭火的炙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玉 煎茶 茶铫 定窑 炭火
原文传递
“熬茶”:构建清王朝治理边疆的权力文化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国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熬茶是清朝统治时期,发生于西藏地方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朝利用熬茶维持和巩固对西藏地方和蒙古诸部等边疆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个维度的权力文化网络中。184... 熬茶是清朝统治时期,发生于西藏地方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王朝利用熬茶维持和巩固对西藏地方和蒙古诸部等边疆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个维度的权力文化网络中。1840年后,尤其进入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晚清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熬茶形成的权力文化网络无法避免传统的边疆治理方式而走向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熬茶 清朝 西藏 边疆治理 权力的文化网络
下载PDF
清朝政府管辖西藏的历史见证
13
作者 赵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这份满文档案可作为清朝政府晚期管辖西藏的历史见证。其主要内容反映了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与清朝政府一直友好相处,遵奉咸丰皇帝上谕,为大行皇太后诵经,祈求冥福,深得咸丰皇帝的肯定并赏赐礼品。
关键词 西藏 达赖喇嘛 坛城熬茶 三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