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在早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淑丽 张海燕 +1 位作者 高希花 苏林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在早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82例早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常规体位干预,实验组采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模式。干... 目的:探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在早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82例早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常规体位干预,实验组采用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模式。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评价两组患儿的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实验组患儿MDI、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肺炎患儿进行抚触结合体位变换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身体发育,提高早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 体位变换 早产儿 小儿肺炎 护理
下载PDF
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在老年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正明 卜向飞 +2 位作者 刘骥 金孝东 丁涟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于老年脑动脉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60岁以上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股动脉插管后行造影,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患者采集的原始影像学资料进行...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结合手术体位改变于老年脑动脉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60岁以上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股动脉插管后行造影,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患者采集的原始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结合,并使用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得到3D图像。在工作站重建处理同时,将超过DSA系统C臂机架患者使用头颅固定架保证透视图像中患者头颅为正位。结果 30例患者中15例经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瘤,12例患者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甚清楚,进行三维重建,清晰显示患者动脉瘤体及其周围血管间的关系。另外3例患者DSA系统无法显示正位头颅图像,通过使用头颅固定架旋转适宜角度,可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结论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脑动脉瘤血管充盈不充分或角度投射不当,血管走行重叠等,造成手术中动脉瘤的显示不清楚,可以通过DSA检查结合血管三维重建并进行手术中体位的适当改变可以弥补因机械无法达到的体位,使具体操作更加清晰地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脑动脉瘤 老年患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体位改变
下载PDF
减压技术在成人压疮预防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旭红 黄素群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4期2230-2233,共4页
压疮形成的首要因素是压力,因此减压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本文对减压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各类减压技术在成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减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压疮 减压技术 体位变换 减压下敷料 护理
下载PDF
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甄妙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7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自然待产的77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40)。对照组... 目的探讨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自然待产的77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40)。对照组行自由体位,研究组采取手抱膝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析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及产道损伤率。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P<0.05)。两组产妇的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头能够提高枕后位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徒手旋转胎头 初产妇 枕后位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超声引导侧卧位注射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未成年中期妊娠引产中的运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蕾 龙千里 +2 位作者 姬芝栩 罗小英 田程淮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行超声定位引导羊膜腔穿刺,转侧卧位注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18岁以下孕13~20周待引产的意外妊娠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行超声定位引导羊膜腔穿刺,转侧卧位注入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利凡诺),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18岁以下孕13~20周待引产的意外妊娠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超声引导定位,仰卧位羊膜腔穿刺后改成侧卧位,羊水自然流出或轻松抽吸出羊水后注入利凡诺50 mg,注射后立即将米索前列醇200μg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常规仰卧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100 mg。统计两组羊膜腔穿刺成功率、终止妊娠时间、出血量、残留物等。结果:观察组55例均一次穿刺并于48 h内引产成功,无一例出现需处理的并发症。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仅56.36%。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出血量、残留物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定位羊膜腔穿刺后转侧卧位注射利凡诺,减少了重复穿刺引发的感染和出血,引产穿刺成功率高。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能促进宫颈成熟软化,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避免宫颈撕裂及大出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羊膜腔穿刺 体位改变 中期妊娠 利凡诺 米索前列醇 引产
下载PDF
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邬晶 曾彬 蒋姊淑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评价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和徒手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重型药疹患者60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传统徒手翻身组(传统组)和创新类轴式床单翻身组(创新组),并在规定时... 目的评价类轴式床单翻身法和徒手翻身法在重型药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重型药疹患者60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传统徒手翻身组(传统组)和创新类轴式床单翻身组(创新组),并在规定时间点统计两组的二次损伤次数、继发感染例数、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创新组的二次损伤186次、继发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16.87±1.03)d,显著少于传统组的2224次、6例、(20.33±1.37)d(P<0.05)。结论针对重型药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使用类轴式床单翻身法是一种简便、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疹 翻身法 体位变换 二次损伤 皮肤护理
下载PDF
Body Position Changes Influence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Sepsis 被引量:3
7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家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15-316,322,共3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提前干预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05月入住我科足月初产妇172例,都在潜伏期或活跃期经查体结合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者,依孕妇本人意愿和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生产,... 目的探讨产程中提前干预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05月入住我科足月初产妇172例,都在潜伏期或活跃期经查体结合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者,依孕妇本人意愿和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生产,实验组按常规处理外采取产妇体位干预。然后回顾性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1.6%、剖宫产率27.9%;对照组自然分娩率34.9%、剖宫产率37.2%,产程时间、母婴并发症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有助于顺利进行阴道自然分娩,减少难产,有效提高分娩质量,为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 改变体位 矫正枕后位
下载PDF
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宇涛 刘芳 +5 位作者 陈妙玲 王晓东 周静 吴松晖 欧阳佩佩 王玉龙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不同体位、角速度、体位改变幅度、体位改变角速度情况下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结果:体位60... 目的:研究体位改变评定脑卒中卧床患者心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卧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不同体位、角速度、体位改变幅度、体位改变角速度情况下患者的心功能变化。结果:体位60°、75°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0°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0°组;角速度25°/s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5°/s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5°/s组;体位改变幅度-15°~+75°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0°~+75°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0°~+75°组;体位改变25 min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改变5 min组,每搏量、血氧饱和度低于改变5 m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床上-15°、0°、30°体位下5°/s、15°/s的改变速度对心功能影响较小,体位改变5 min、15 min对心功能影响较小,可依次进行后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卧床 脑卒中 心功能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三态变化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祥亮 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三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三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三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三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寒热错杂证组(38例)、阴虚火旺证组(67例)、阴阳两虚证组(48例)HRV各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的低频功率值(LF)、低频功率归化值(LFNU)增大与阳证、热证明显相关,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的高频功率(HF)、高频功率归化值(HFNU)增大与阴证、寒证明显相关;LF/HF增大反映阳证、热证,LF/HF减小反映阴证、寒证;心算状态对阳证、热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直立状态对虚证、寒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结论:HRV三态变化规律对中医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算状态 体位变化 寒热虚实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薛月英 刘兴华 王焰磊 姜世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率、血压、颈部血流等主客观指标。结果:①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的反应得到了改善,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HDT中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得分1.00±0.63vs6.00±3.79,P<0.05),心率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4.4±3.6vs-0.6±2.5,P<0.01);②训练前,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明显减少(P<0.01),初期颈内动脉血流明显增加(P<0.01),颈总动脉血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无显著差别,颈内动脉血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颈总动脉血流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血液头向转移得到抑制是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头低位耐力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训练 头低位 耐力 颈动脉 颈内静脉 血流
下载PDF
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杰民 雷玉萍 金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及其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体位变换组(42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体位变换组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发现其在胃内滞留1h左右不能进入幽门,... 目的探讨体位变换对胶囊内镜在胃肠内运转时间的影响及其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体位变换组(42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体位变换组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实时监控,发现其在胃内滞留1h左右不能进入幽门,即进行干预,利用右侧坐位、卧位、站立位等体位变换,借助胶囊内镜的重力作用,促使其通过胃窦、幽门进入小肠;常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两组胶囊内镜在胃内停留时间、小肠运行时间及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结果体位变换组胃内停留时间(55.30±46.43)min、小肠运行时间(275.48±73.57)min,全小肠检查成功率(95.2%);常规对照组胃内停留时间(89.67±67.35)min,小肠运行时间(232.41±75.32)min,全小肠检查成功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位变换干预可减少胶囊内镜在胃内滞留时间,相对延长其在小肠的运行时间,从而提高了全小肠检查的成功率,该干预方法简便、易行、经济,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体位变换 胃肠内运转时间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佳 吴斌 +3 位作者 吴萍 谷志明 刘兴华 周越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 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心血管效应 立位耐力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王跃 谷志明 黄伟芬 刘兴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 目的观察和分析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心电图节律的影响。方法 150名志愿者在电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反复体位改变实验,部分志愿者进行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实验、头低位倾斜(head-downtilt,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运动心肺功能检查,连续监测和记录心电图,统计并比较不同负荷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百分数。结果在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23.33%(35/150)的志愿者心电图出现了节律失常,其中7.33%(11/150)出现了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反复体位改变实验中心电图节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UT实验、HDT实验、下体负压实验、低压缺氧检查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P<0.01),出现典型节律失常的志愿者在其它5项实验或检查中均未出现。结论一定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可引起健康志愿者心电图较高频率的节律失常,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阵发性室上速的典型节律改变。这提示反复体位改变实验有可能在航天员和飞行员医学选拔或医学鉴定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心脏节律 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速
下载PDF
头低位与头高位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英凤 刘敏 +3 位作者 吴萍 宫献文 周越 吴斌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299-301,305,共4页
目的探究头低位与头高位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模式(head-down and head-up tilt,HDT/HUT)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2名受试者进行HDT/HUT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头高位立位耐力测试,取测试时平卧位和立位第1 min(H... 目的探究头低位与头高位交替的反复体位改变模式(head-down and head-up tilt,HDT/HUT)对人体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2名受试者进行HDT/HUT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头高位立位耐力测试,取测试时平卧位和立位第1 min(HUT 1 min)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数据,用于比较分析。结果反复体位改变前、后立位耐力测试相比,试验后平卧位HR、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HUT 1 min时,DBP、MAP、SV、CO明显降低(P<0.05、P<0.01),TPR明显升高(P<0.01)。结论头低位与头高位反复体位改变降低了人体立位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头低位 反复体位改变 立位耐力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头低位耐力影响及其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宫献文 刘敏 +3 位作者 吴萍 吴斌 孙洪义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连续5天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 17名健康男性进行连续5天的HDT/HUT模式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1天,训练后第1,7,14,28天分别进行头低位耐力检查,监测受试者主观感觉与体征、血压、心功能、外周... 目的研究连续5天反复体位改变对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方法 17名健康男性进行连续5天的HDT/HUT模式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1天,训练后第1,7,14,28天分别进行头低位耐力检查,监测受试者主观感觉与体征、血压、心功能、外周循环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和唾液皮质醇变化情况。结果与实验前1天相比,实验后第1,7,14,28天头低位耐力检查头低位主观感觉与体征评分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历次检查平卧位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和TPR均无显著变化。实验后第1天头低位SBP、DBP和MBP在各时段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7天SBP在第1个10 s,DBP和MBP在第1,2,3个10 s仍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实验后第1、7和28天平卧位SV显著降低(P<0.05),其他心功能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实验后第1天头低位各时段TPR均显著降低(P<0.05);第7天头低位TPR仅在第2个10 s时低于实验前(P<0.05),第14天TPR较实验前已无显著性改变,第28天头低位TPR在第2个10 s显著升高(P<0.05)。各次皮质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连续5天HDT/HUT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以改善受试者头低位主观感受和体征,能通过降低血压改善机体头低位耐力水平;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来降低头低位耐力时血压,效果可维持1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头低位 头高位 时效性
下载PDF
不同反复体位改变试验下人体心血管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嵩 王跃 +4 位作者 吴萍 宫献文 刘敏 陈亚军 吴斌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血容量及容量调节性激素的变化,探讨不同反复体位改变试验下人体心血管调节差异的生理学机制。方法30名健康男性随机分组进行头低位(head-down tilt,HDT)/头高位(head-up tilt,HUT)与平卧位(supine,SUP)/头高位(head-up til... 目的通过比较血容量及容量调节性激素的变化,探讨不同反复体位改变试验下人体心血管调节差异的生理学机制。方法30名健康男性随机分组进行头低位(head-down tilt,HDT)/头高位(head-up tilt,HUT)与平卧位(supine,SUP)/头高位(head-up tilt,HUT)反复体位改变试验,试验结束后分别进行立位/头低位检查,取每个体位第2分钟时的红细胞压积(HCT)、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心钠素(ANP)进行分析。结果与训练前比较,HCT在HDT/HUT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SUP与HUT阶段与头低位检查的SUP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PRA在SUP/HUT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SUP阶段与头低位检查的SUP与HDT阶段均显著升高(P<0.05);ANP在HDT/HUT模式训练后,在立位检查的HUT阶段较SUP阶段上升边缘显著(P=0.062)。结论 HDT/HUT训练使人体发生血液浓缩,而SUP/HUT训练通过重置压力感受性反射使人体产生不同的心血管调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血容量 容量调节性激素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血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方 郑君 苏兰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1984-1986,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放平下肢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被动运动组(A组)、弹力绷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病人均...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放平下肢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被动运动组(A组)、弹力绷带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病人均采用单腿慢放,其中A组实施下肢被动运动;B组应用医用弹力绷带;C组未实施护理干预。记录3组病人术毕放平下肢前(截石位)、放平一侧下肢、放平双下肢即刻、放平双下肢1min、3 min、5 min时的血压、心率。[结果]A组和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体位改变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体位改变前及A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3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增快(P<0.05)。[结论]实施下肢被动运动和医用弹力绷带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均可减轻老年截石位手术病人血压的波动程度,对防止截石位体位改变性低血压,保证病人围术期安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截石位 改变体位 血压 心率 护理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新 胡晓聪 +1 位作者 何向阳 刘沙陵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年第2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碎石的病人分为改变体位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改变体位组在碎石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改变治疗体位数次,术前不用镇痛剂;镇痛剂组病人术前应用...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对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体外碎石的病人分为改变体位组和使用镇痛剂组各60例,改变体位组在碎石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改变治疗体位数次,术前不用镇痛剂;镇痛剂组病人术前应用镇痛剂,比较两组病人在碎石过程中的焦虑、疼痛程度、血压、脉搏的变化等。[结果]两组病人碎石后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改变可减轻碎石病人的疼痛,避免镇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体外碎石 焦虑 疼痛
下载PDF
体位改变对飞行员频域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志明 申行运 +1 位作者 刘国印 唐志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飞行员频域心电图 (FCG)的影响 ,为FCG指标在航空航天医监医保工作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 65名飞行员分别于平卧位、头低位、站立位与坐位 4种不同体位下进行FCG检测 ,同步描记 1 2导心电图、寻问主诉症状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飞行员频域心电图 (FCG)的影响 ,为FCG指标在航空航天医监医保工作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 65名飞行员分别于平卧位、头低位、站立位与坐位 4种不同体位下进行FCG检测 ,同步描记 1 2导心电图、寻问主诉症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体位改变使得FCG的级别分布、异常指标等随体位改变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化程度大小依次为站立位、头低位、坐位和平卧位。这些变化与同步记录的 1 2导ECG及被试者主观反应相一致。结论FCG随体位改变对机体刺激强度不同发生了相应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改变 飞行员 频域心电图 医务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