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武术与中华之道的合一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再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6,64,共9页
随着人类意识哲学向身体哲学这一哲学转向的出现,不仅使"重思"的西方哲学观念发生根本巨变,也必然使"重身"的中国哲学观念得以全新的改观。以至于在身体哲学视域下,中华武术已不再停留为徒以身手见长的"末技&q... 随着人类意识哲学向身体哲学这一哲学转向的出现,不仅使"重思"的西方哲学观念发生根本巨变,也必然使"重身"的中国哲学观念得以全新的改观。以至于在身体哲学视域下,中华武术已不再停留为徒以身手见长的"末技",而是以一种"即身而道在"的方式,完全与大哉至矣的中华之道天衣无缝地合二为一。其中包括与中华"天人合一"之道的合一,与中华"阴阳相济"之道的合一,与中华"一气流行"之道的合一,与中华"感而遂通"之道的合一,与中华"内在超越"之道的合一。这一切表明,中华武术这一国术将"技进乎道"地一变为"国道"乃至"国教",并从中使中国文化久违的"下学而上达"精神再次得以彻底弘扬和揭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哲学 中华武术 中华之道 合一
原文传递
《淮南子》的生生身体观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共13页
《淮南子》的生生思想是以道体与仁体为核心、由天人多维感应所构成的生生哲学体系。同时,由道体与仁体所建构的宇宙图式亦是落实于天地大化流行的大生命体。鉴于此,《淮南子》中的身体呈现为不断经由形气神的无限运化向世界开显和生成... 《淮南子》的生生思想是以道体与仁体为核心、由天人多维感应所构成的生生哲学体系。同时,由道体与仁体所建构的宇宙图式亦是落实于天地大化流行的大生命体。鉴于此,《淮南子》中的身体呈现为不断经由形气神的无限运化向世界开显和生成的人体宇宙,故身体之美凸显为一种“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宇宙生生之美。道体作为天地之根、万物之宗的统一本体,内蕴着朝向身体的生生之势。仁体指涉天地万物本然流行的仁生之体,是统合觉之知、力之行和情之动的生生之体,在“审死生之分,别同异之迹,节动静之机”的摄生正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故而,《淮南子》中的身体观与道体、仁体在生生这一点上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道体 形气神 仁体 身体
原文传递
葛洪医学身体观初探
3
作者 周益群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70-274,共5页
葛洪作为魏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学家,其医学身体观主要涵括于《抱朴子》尤其是《内篇》中,充分展示了葛洪的医学身体观,是我国医学身体观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洪以“玄”“道”为本体,通过“一”这一基质连接万物,... 葛洪作为魏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学家,其医学身体观主要涵括于《抱朴子》尤其是《内篇》中,充分展示了葛洪的医学身体观,是我国医学身体观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洪以“玄”“道”为本体,通过“一”这一基质连接万物,形成了“玄、道—一—万物”的宇宙生化模式,将身体纳入这一生化系统中,认为人身禀受“玄”“道”,“感气而生”,以“气—形—神”为医学身体建构模式,形神并重。葛洪认为“寿命在我”,形成了以身体“不伤不损”为前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身体养护理念,并将这一养护理念融入方方面面,小至日常生活,大至治国理政,悉数具备。其“旧身不改”“仙化不死”的思想为身体建构了生命无限的理想境界,内涵深刻,意蕴丰富。葛洪医学身体观对中国医学身体观的建构影响深远,而且对中国医学理论、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等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中医学 身体观 仙化
下载PDF
中国早期“技”论的分判与合流——以身和器为中心
4
作者 闫月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2,共15页
虽然手艺具有相当强的概括力,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早期文献语境中,对手的描述少之又少。道家重视技与身之关系,旨在实现个体得心应手之神遇境界;与道家不同,儒家重视技与作之关系,作将人文、礼制与自然区分开来。其中,作器、作文、作乐... 虽然手艺具有相当强的概括力,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早期文献语境中,对手的描述少之又少。道家重视技与身之关系,旨在实现个体得心应手之神遇境界;与道家不同,儒家重视技与作之关系,作将人文、礼制与自然区分开来。其中,作器、作文、作乐和作人,均有着特定的实现步骤和程序。上述道家和儒家之技论,交织、渗透到了书法、绘画和文学思想中,最终均指向了超越性境界,以求实现由技入道、艺道合一之境界,道家之超越境界与儒家之工夫修炼趋向一致。在中国古典语境中,技以身和器为中心,向外扩展其边界和意义。身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有等级秩序,心最高,五官、手足都受心的统领。在此一系统中,由低往高的秩序使得技本身受到忽视。在终极意义上,技通往道,是从五官和四肢所知觉之形向心凝之神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关于手的看法,融于技、道、礼,它们之间的此消彼涨,体现了观念之间的相辅相成和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理学视域中的存在与时间:重思孔子的“川上之叹”
5
作者 韩书安 《齐鲁学刊》 2023年第6期15-22,共8页
作为经典世界中的思想史事件,孔子的“川上之叹”存在着伤逝、勉学、道体三种诠释路径。相较而言,“道体”说既克服了“伤逝”说的消极观念,也深化了“勉学”说的思想内涵,并且还实现了圣贤之间的“视域融合”,在经典解释史上具有重要... 作为经典世界中的思想史事件,孔子的“川上之叹”存在着伤逝、勉学、道体三种诠释路径。相较而言,“道体”说既克服了“伤逝”说的消极观念,也深化了“勉学”说的思想内涵,并且还实现了圣贤之间的“视域融合”,在经典解释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形而上学的视域来看,孔子“川上之叹”所表达的核心主题是对存在与时间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宋明儒者将一息不停的川水还原为道体之发用流行,并通过“与道为体”的实践工夫来达至“纯亦不已”的圆融境界,真正阐发出这一思想史事件的理论内涵,表达了儒家本位的存在与时间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上之叹 道体 存在 时间
下载PDF
儒学研究的“体知”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宗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20,共11页
"体知"由杜维明先生于1985年提出。原始儒学的"体知"特质体现于艺术、情感及内外兼修的修身方式,这一视角可以同情地进入原始儒学鲜活的生命世界。"体"的优越性表现在三方面:感知本体、变化气质、易简之... "体知"由杜维明先生于1985年提出。原始儒学的"体知"特质体现于艺术、情感及内外兼修的修身方式,这一视角可以同情地进入原始儒学鲜活的生命世界。"体"的优越性表现在三方面:感知本体、变化气质、易简之道,这一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当代儒学研究之中。各大文明传统都具有"体知"的维度。"体知"不同于主观主义与直觉主义,是一种主体挺立、本体照临的整全性认知。"体知"消解了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情感、事实与价值种种二元对立,这一智慧对于克服当前人类困境与建构未来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身体 体知 体道 整全性认识论
下载PDF
“上帝死了,道还在!”——论精神危机和道思的魅力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树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7,共9页
本文从先民“灵魂不死”观念产生所开辟的超感官世界出发,对一般宗教神观念与基督教上帝观念的共性,对上帝、天国的意蕴,以及对“上帝死了”的意蕴——世界性的精神危机,都做出了具有启迪性的论述。同时,通过中西哲思比较,对中国道思或... 本文从先民“灵魂不死”观念产生所开辟的超感官世界出发,对一般宗教神观念与基督教上帝观念的共性,对上帝、天国的意蕴,以及对“上帝死了”的意蕴——世界性的精神危机,都做出了具有启迪性的论述。同时,通过中西哲思比较,对中国道思或“道通为一”的意蕴,对道内外不同的生存,对“道通为一”解救世界性精神危机的现代意义,亦做出深刻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不死 上帝 最高价值 道通为一
原文传递
儒家传统“即身德育”思想及其教化路径
8
作者 冯昊青 贺凯杰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3,共9页
异于西方绵延千年的身心二元论思想,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坚持灵肉圆融,并由此演化生成了独具特色的“即身德育”范式。首先,即身德育不仅强调德育必须兼顾身心发展,而且将身体拓宽到与个体、时空、世界交汇的伦理情境;其次,随着“藏礼... 异于西方绵延千年的身心二元论思想,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坚持灵肉圆融,并由此演化生成了独具特色的“即身德育”范式。首先,即身德育不仅强调德育必须兼顾身心发展,而且将身体拓宽到与个体、时空、世界交汇的伦理情境;其次,随着“藏礼于器”将“礼”生活化,个体得以始终浸身于器物无言之教的陶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间顺应了道德要求;最后,依托于实践和体悟将外在的伦理规范内化为即身的道德智慧后,个体便能在应然的道德律法中觅得道德选择的自由,从而在生活中实现德性生存。研究儒家传统即身德育思想及其教化路径,既可为当代德育提供镜鉴,亦可为建构中国自主德育知识体系探寻丰富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即身德育 藏礼于器 身道如一
下载PDF
“形神一体,道器融合”的玄府学说内涵及发展逻辑
9
作者 叶臻 叶俏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7-1112,共6页
“玄府”始于《黄帝内经》,扩充自刘完素,此后在眼科领域多有发挥,陈达夫先生将其融汇于六经并扩充了当代中医眼科证治体系,此后王明杰教授系统性发掘整理玄府学说,指出广义“玄府”是目前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最细微认识,内寓气血津液精... “玄府”始于《黄帝内经》,扩充自刘完素,此后在眼科领域多有发挥,陈达夫先生将其融汇于六经并扩充了当代中医眼科证治体系,此后王明杰教授系统性发掘整理玄府学说,指出广义“玄府”是目前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最细微认识,内寓气血津液精神升降出入的功能。玄府的诞生源于“形神一体、道器融合”的内经时代。当前玄府学说研究大多侧重于探讨“形”“器”,对其结构内涵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玄府学说有关“神”“道”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暂未引起学界关注。因此,文章基于玄府学说内涵及发展逻辑,论述玄府学说“形神一体”“道器融合”的认识统一性,为玄府学说乃至中医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学说 形神一体 道器融合 发展逻辑
原文传递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寓意与足太阳经功能相关理论渊源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建宇 宋雪艾 +1 位作者 蔡昱 朱云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之"人面鱼身"寓意与《黄帝内经》对足太阳经功能的相关论述存在着渊源。如彩陶鱼纹中直线三角形是"力量"的寓意,而彩陶盆人面头顶的发髻也呈三角形,这与肾主发、"肾为作强之官"理论相符...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之"人面鱼身"寓意与《黄帝内经》对足太阳经功能的相关论述存在着渊源。如彩陶鱼纹中直线三角形是"力量"的寓意,而彩陶盆人面头顶的发髻也呈三角形,这与肾主发、"肾为作强之官"理论相符;彩陶盆"人面鱼身"恰好沿足太阳循行路线下潜,而"人面鱼身"象征的"后稷"图腾崇拜到周代演变为了农历寅月祭祀"后稷"的神道设教形式,这正符合《素问·脉解》的"正月太阳寅"及《素问·阴阳类论》之"三阳为父"等有关足太阳经功能的论述;古代船舵的发明源于对鱼尾鳍功能的模仿,而膀胱之"膀"字同"方",有船桨之意,船桨可正"四方",故"方"又引申为与中央政权相对应的藩镇"方国",这与《黄帝内经》所述"膀胱为州都之官"及"三阳为表"理论内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身 黄帝内经 “作强之官” “后稷” “正月太阳寅” “方国” “州都之官” “三阳为表” “神道设教” “三阳为父” 明堂
下载PDF
析论老子的“恍惚”之道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平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2-88,共7页
"恍惚"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是指"道"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态,又是人们借以体道的方法与途径。就前者而言,"恍惚"显示了"道"超越日常感觉经验、不可把捉的绝对、独立的一面。就后者而言... "恍惚"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是指"道"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态,又是人们借以体道的方法与途径。就前者而言,"恍惚"显示了"道"超越日常感觉经验、不可把捉的绝对、独立的一面。就后者而言,"恍惚"成为人与"道"共鸣、邂逅的契机。就后者而言,"恍惚"意味着排斥外在感官欲望的干扰,放弃有为与偏执,保持精神上的虚静。因此,"恍惚"在精神层面上可以解读为"虚静"与"凝神"。而这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抟气致柔"思想以及庄子的"吾丧我"、"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思想均有相通之处,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揭示出道家形神修养工夫的某些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恍惚” 道体 体道
原文传递
身体的界限 被引量:3
12
作者 司马黛兰 郭亮(译) 刘荣茂(译)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93,6,共25页
在早期中国遗存文献中,有五个描述身体的基本概念:"躯"几乎专指功能失常的小人之体;"形"主要指可视的形体以及赋予其外形的不可见之结构;"身"是修炼之所在,而且是社会化的建构自我;"躬"则是礼... 在早期中国遗存文献中,有五个描述身体的基本概念:"躯"几乎专指功能失常的小人之体;"形"主要指可视的形体以及赋予其外形的不可见之结构;"身"是修炼之所在,而且是社会化的建构自我;"躬"则是礼仪行为公开展示的场所。除此而外,"体"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割和重叠,而且与饮食、食物等有关。与其他四个表现身体的词汇相比,"体"是一个与身体、家、国乃至天地万物密切关联的概念。"体"标示着一个具有模糊界限的躯体,它的边界无处不在,中心同样无处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限 有机 礼仪化行为 一体 体道
原文传递
身心一体:郭店竹简的“一贯之道”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再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0,共10页
正如其文本中的""("仁")字一字点破的那样,郭店竹简是以身心一体为其思想主旨,并借以构建其整个学说和体系的。竹简不仅为我们推出了其天人观上的内生外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出了其伦理观上的"诚于... 正如其文本中的""("仁")字一字点破的那样,郭店竹简是以身心一体为其思想主旨,并借以构建其整个学说和体系的。竹简不仅为我们推出了其天人观上的内生外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出了其伦理观上的"诚于中,形于外"的"至诚之道",还使其亦心亦身、亦心理亦生理的"情"之本体得以豁然揭晓。因此,在整个竹简中,身心一体毋宁说已成为其真正的"一以贯之"之道。而该道身心的如如朗现,既体现了对中国古老的无间身心的大一、大化之原道的历史回归,又以其与后儒唯心主义的"心性论"道统思想的分道扬镳,以其之于中国式"宏大叙事"的根本的、彻底的颠覆,为我们开启了中国思想史的一种全新的诠释和深度的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一体 以“意”释“心” 天人合一 至诚之道 情本体
原文传递
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研究
14
作者 郑传锋 周少林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1-96,共6页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是强调身体以及坚持身心一元的哲学,与静思的身体观相比更加注重行动着的身体的重要性,金代体育所蕴含的身体观与中国古代身体观一脉相承。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感应性、整体性、践行... 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是强调身体以及坚持身心一元的哲学,与静思的身体观相比更加注重行动着的身体的重要性,金代体育所蕴含的身体观与中国古代身体观一脉相承。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感应性、整体性、践行性是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主要特性;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主要包括"身教融通""身道互融"和"身国一体",这三方面分别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三个主要特性相对应。金代体育的身体哲学与金代国家命运有着重要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身心一元 金代体育 中国古代身体观 身教融通 身道互融 身国一体
下载PDF
养生并非养神——庄子“养生”本义复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勇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2,共8页
作为一个学术观点的"养生即养神"说,认为"神"即精神,而精神具有主宰性和不朽性,养生即求得不朽的精神生命,这种观点预设了身心二元论。在《养生主》中,共有三个"神"字,都不是作为主宰者和不朽者的精神。... 作为一个学术观点的"养生即养神"说,认为"神"即精神,而精神具有主宰性和不朽性,养生即求得不朽的精神生命,这种观点预设了身心二元论。在《养生主》中,共有三个"神"字,都不是作为主宰者和不朽者的精神。庖丁解牛寓言的两个"神"字,都是身体作用或身体经验。泽雉寓言的"神"字,或者是"形",或者不能理解为"精神"。《养生主》篇末"薪尽火传",也不是精神不朽的比喻。养生的"生",指生命,而生命不能等同于精神或心灵。养生的"养",则有两个层次:一是自然层面,侧重于处理生死问题,表现为保全生命;一是社会层面,侧重于处理人我问题,表现为保养生命。处世也是庄子"养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养神 身心二元论 庄子 身体经验
原文传递
程颐关于《周易》道体的深度发明——以王弼、孔颖达道论为理论环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建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35-45,共11页
程颐理学的哲学法眼,无疑就是程颢所标举的"自家体贴出来"的"天理"。然而学界关于二程尤其是程颐的天理是如何体贴出来的观照甚少,因此深化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程氏易学与理学的研究而言,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学术价值... 程颐理学的哲学法眼,无疑就是程颢所标举的"自家体贴出来"的"天理"。然而学界关于二程尤其是程颐的天理是如何体贴出来的观照甚少,因此深化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程氏易学与理学的研究而言,则具有更加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及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程颐易学与理学的哲学逻辑架构的深入分析,可以透显出天理本体地位及其核心内涵的理论赋予源自于程颐对于《周易》道体的深度发明:一是"无形只是道"的理论界定,二是"性命之理"的本体发现,三是"道二"的哲学开新。由此,程颐理本论逻辑框架获得源头活水的理论支撑,《周易》道体亦得以高度的哲学活化,易学与理学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周易》 道体
原文传递
唐宋时期道体语词的演变——以虚无、太虚、太极的易学解释为中心
17
作者 胡海忠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4,91,共11页
唐宋易学脉络中言说道体的语词经历了以“虚无”扬弃“无”、以“太虚”“太极”等扬弃“虚无”的演变过程。唐代《周易正义》中“虚无”“太虚”语义相同,是对道体之最究竟的描摹、形容,“太极”则是直接指向元气的语词。但不可将“太... 唐宋易学脉络中言说道体的语词经历了以“虚无”扬弃“无”、以“太虚”“太极”等扬弃“虚无”的演变过程。唐代《周易正义》中“虚无”“太虚”语义相同,是对道体之最究竟的描摹、形容,“太极”则是直接指向元气的语词。但不可将“太极”与元气完全等同,它的实际语用是对“有之所极”的“无称之称”,具有描摹、形容的词性。“虚无”“太虚”则可由形容词转义作名词,引申指具有“虚无”“太虚”性质的道体。张载等道学家对《周易正义》的这种用法有所继承,但由于辟佛老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道学家逐渐放弃了“虚无”,而采用“太虚”“太极”“道”“理”等更具确定性的语词来指称道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太虚 虚无 《周易正义》 道体
原文传递
中国经验:哲学与人文学的沟通何以可能——兼论人文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伟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100,共11页
中国古典学术自来就有以文学(包括艺术)、哲学、史学作品等诸种人文学术形式明道、传道的传统,其明道、传道使用的是广义的"意象语言"。中国人文学的意象语言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本然陈述、经验陈述与隐喻陈述,它们构成中国... 中国古典学术自来就有以文学(包括艺术)、哲学、史学作品等诸种人文学术形式明道、传道的传统,其明道、传道使用的是广义的"意象语言"。中国人文学的意象语言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本然陈述、经验陈述与隐喻陈述,它们构成中国人文学文本的基本单元,并往往在同一个文本中交错使用。人文学可以明道与传道,有其形而上学的基础,此乃基于宇宙万物"道通为一"的原理。在人文学的文本中,这种"道通为一"以转喻、提喻与讽喻的方式出现,它们分别与史、诗、思这三种不同的语言叙事风格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道通为一 转喻 提喻 讽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