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苏鲁榴辉岩超基性岩褶皱带的演化及其与大别(中国)和柯切塔夫(哈萨克斯坦)杂岩的对比(英文)
1
作者 A.A.MARAKUSHEV1 SANG Long-kang +2 位作者 A.V.BOBROV ZHOU Han-wen LIU Fu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褶皱带 榴辉岩-超基性岩 蓝片岩相变质 流体 交代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