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LIA与ELISA法检测献血者HBsAg、抗-HCV和HIV抗原/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6 位作者 刘泽民 陈庆恺 王庆 黄素媛 余霖 魏润葵 车嘉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应用模式。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月11月东莞市中心血站33 493(人)份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用ELISA法: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HBs Ag试剂(B1和B2)、抗-HCV试剂(C1和C2)和HIV抗原/抗体试剂(I1和I2)检测2遍;2017年7月前主要挑选任1次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为'S/CO≥0. 3'的标本做ECLIA检测(挑选模式),7月后所有标本平行检测(不挑选模式),分析ECLIA与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ECLIA'挑选模式'和'不挑选模式'中ELISA无反应性标本(S/CO<0. 9)的ECLIA阳性检出率,评价ECLIA作为补充检测模式的效果。结果 ECLIA与2种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3项血液学指标结果一致性与阳性检出率:HBs Ag一致性极好(К≥0. 9),阳性率分别为2. 894%(322/11 127)与2. 642%(B1:294/11 127)、3. 020%(B2:336/11 127)(P>0. 05);抗-HCV一致性较高(К>0. 6),阳性率分别为0. 395%(67/16 978)与同为0. 224%(C1和C2相同:38/16 978)(P<0. 01);HIV抗原/抗体一致性较差(0. 3<К<0. 4),阳性率分别为0. 499%(69/13 837)与0. 238%(I1:33/13 837)、0. 289%(I2:40/13 837)(P<0. 01)。ECLIA'不挑选'与'挑选'2种检测模式的阳性率比较:HBs Ag为0. 07%(4/5 678) vs 0. 441%(22/4 988)(P<0. 01),抗-HCV为0. 169%(28/16 528) vs 1. 176%(4/340)(P <0. 01),HIV抗原/抗体为0. 377%(51/13 542) vs 0. 649%(1/154)(P>0. 05)。结论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CLIA与ELISA的HBs Ag和抗-HCV检测结果一致性好,HIV抗原/抗体的结果一致性较差;'挑选模式'中HBs Ag和抗-HCV的ECLIA阳性检出率较高,ECLIA的应用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ELISA 献血者 血液筛查模式 HBSAG 抗-HCV HIV抗原/抗体
下载PDF
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葛红卫 黄力勤 +19 位作者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王学刚 甄志军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刘江 王鸿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究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间运行模式的差别,为缩小各实验室关键环节的差距、推进京津冀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基本运行状况和运行模式为信息源... 目的探究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间运行模式的差别,为缩小各实验室关键环节的差距、推进京津冀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基本运行状况和运行模式为信息源。设计《京津冀血站实验室质量监控指标调查表》(简称调查表),涵盖按年度采集的实验室资源信息调查数据与按月份采集的血液检测业务过程监控数据。资源信息调查数据包括实验室年检测标本量、检测标本类型、检测周期、检测标本批次数及应急检测批次数等能够反映实验室基本运行状况的数据,也包括实验室人员、设备、试剂试用、检测策略等支持性过程信息。调查表经京津冀15个血站实验室主管和资深专业人员论证后投入试用。通过电子邮件发放调查表并收集数据。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简称北京血液中心)实验室负责数据汇集、整理、修正、确认,最终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有效数据源。使用EXCEL10软件统计各实验室报告的数据,应用SPSS 19. 0统计学软件对各实验室血液检测量等数据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3地15家血站实验室2016年血液检测标本量最高、最低与中位数分别为609 889、42 236与143 550(人)份。3个血液中心年平均检测标本量426 474份,12个中心血站年平均检测标本量109 671份(P<0. 05);检测标本类型,有27%(4/15)血站实验室承担血液集中化检测任务,73%(11/15)实验室仅承担本站全血和机采血小板2类标本检测;血站实验室检测周期(TAT),只有北京、天津血液中心和通州血站3个实验室当天(标本采集时间<1 d)完成对血小板的检测,73%实验室(11/15)血小板TAT<2 d,33%实验室(5/15)全血TAT<2 d,60%实验室(9/15)全血TAT≥2 d。检测批次方面,20%(3/15)实验室检测≥3批/d,53%(8/15)实验室每月都有不同程度的应急检测。结论目前京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实验室 血站 实验室运行模式 血液检测同质化 京津冀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复检检测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元锋 吴晓玲 赵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统计现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初复检指标的筛查效果及评价该检测策略的适当性。方法收集本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3年)的18510人单采献血者初筛(速率法ALT、金标法HBsAg)及复检(速率法ALT、ELISAHBsAg)结果数据,按照各年度、... 目的统计现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初复检指标的筛查效果及评价该检测策略的适当性。方法收集本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3年)的18510人单采献血者初筛(速率法ALT、金标法HBsAg)及复检(速率法ALT、ELISAHBsAg)结果数据,按照各年度、不同献血次数做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筛查:1)2019至2021年初筛(ALT+HBsAg)不合格率为12.98%(2403/18510),其中ALT不合格率依次为13.19%(712/5398)、13.33%(873/6549)和11.05%(725/6563),2021年与其余两年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HBsAg不合格率依次为0.43%(23/5398)、0.66%(43/6549)和0.41%(27/6563),2021年与2019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2020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2019至2021年复检(ALT+HBsAg)不合格率为0.26%(40/15412),其中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20%(9/4410)、0.06%(3/5387)和0.07%(4/5615),HBsAg不合格率分别为0.18%(8/4410)、0.20%(11/5387)和0.09%(5/5615)(均为P>0.05);3)复检ALT不合格中68.75%(11/16)为初筛ALT≥45 U/L,复检ELISA HBsAg不合格中91.67%(22/24)是单试剂阳性。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ALT临界值设定为<45 U/L可以有效降低复检不合格率,仅对初次献血者做HBsAg筛查可降低检测成本。根据当地经血液传染病流行情况,献血前可增加相应指标的检测,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单采血小板的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血液筛查模式 检测策略 ALT/HBsAg初筛阳性率 复检阳性率 ELISA NAT
下载PDF
低危固定献血者献血前最佳血液初筛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云 冯秋霞 +1 位作者 杨忠思 许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针对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低危固定献血者血液初筛项目的最佳组合模式。方法选取2011~2013年街头初次献血者和集体固定献血者、2014年1~3月集体固定献血者,重点针对集体固定献血者中高校学生、重工业工人、企事业... 目的针对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低危固定献血者血液初筛项目的最佳组合模式。方法选取2011~2013年街头初次献血者和集体固定献血者、2014年1~3月集体固定献血者,重点针对集体固定献血者中高校学生、重工业工人、企事业员工,进行血液初筛和复检Hb、ALT、HBs Ag不合格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街头初次献血者与集体固定献血者相比,Hb、ALT、HBs Ag初筛不合格率均偏高;集体固定献血者中企事业员工和重工业工人Hb不合格率较高校大学生偏低;企业、重工业男性献血者未进行Hb血液初筛,高校大学生未进行ALT血液初筛,检验阳性率与前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站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相对安全的固定(重复)无偿献血者队伍;针对该人群分布特点,选择最佳的血液初筛模式对于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没有影响,相应减轻了献血者的反感情绪,增加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献血者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 初筛模式
下载PDF
泰安地区血液筛查HBV残余风险评价及检测模式探讨
5
作者 范加诚 高美华 《社区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调查泰安地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是否存在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残余风险及研究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无偿献血者HBsAg(+)、部分ALT(+)、HBsAg灰区(OD/Co>0.7)标本及部分临床HBV感染者标本进行酶联... 目的调查泰安地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是否存在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残余风险及研究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无偿献血者HBsAg(+)、部分ALT(+)、HBsAg灰区(OD/Co>0.7)标本及部分临床HBV感染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PreS1-Ag,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检测HBV-DNA含量。结果HBsAg(+)模式中,PreS1-Ag和HBV-DNA检出率较高(61.9%和63.69%)。PreS1-Ag吸光度值和HBV-DNA的拷贝数有正相关性(r=0.680)。结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存在潜在输血传播HBV风险,建议检测HBsAg和HBcAb同时增加HBV-DNA检测,以有效阻断HBV的输血传播。PreS1-Ag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能代替HBV-DNA检测还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液筛查 风险评价 检测模式 无偿献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