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田窑出土黑釉瓷的产地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瑞 吴隽 +2 位作者 邓泽群 李家治 郭景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1,48,共6页
景德镇湖田窑窑址的南宋、元地层出土了类吉州窑、类建窑以及自具特色的黑釉瓷片。本文通过研究它们胎釉的化学组成,并与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对应分析,认为湖田窑宋、元时期也生产自己的黑釉瓷。其南宋、元堆积层出土... 景德镇湖田窑窑址的南宋、元地层出土了类吉州窑、类建窑以及自具特色的黑釉瓷片。本文通过研究它们胎釉的化学组成,并与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对应分析,认为湖田窑宋、元时期也生产自己的黑釉瓷。其南宋、元堆积层出土的黑釉瓷中有吉州窑和建窑的产品,为当时各窑烧制工艺相互交流的佐证。湖田窑生产的部分黑釉瓷模仿了吉州窑的选料标准,应该是学习吸收吉州窑烧造黑釉瓷工艺的结果,这类黑釉瓷可能是南宋时期生产的。而另一部分黑釉瓷使用了质量较差的瓷土作为制胎原料,可能是元代时生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田窑 吉州窑 建窑 黑釉瓷 产地
下载PDF
浅论宋代茶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2
作者 罗银霞 《陶瓷》 CAS 2024年第7期140-142,共3页
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和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宋朝是中国茶文化的高峰,宋朝最著名的饮茶习俗是“茗战”。建州窑作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与当时的其他茶器相比,建盏是最适合“茗战”的,深受世人青睐。宋代建盏的流行也对... 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和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宋朝是中国茶文化的高峰,宋朝最著名的饮茶习俗是“茗战”。建州窑作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与当时的其他茶器相比,建盏是最适合“茗战”的,深受世人青睐。宋代建盏的流行也对当时黑釉瓷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建盏作为茶器在整个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探讨了建窑与茶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讨论了茶文化对建窑繁荣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茶文化 建窑 黑釉瓷
下载PDF
宋代点茶“盏贵青黑”文化成因及美学意涵
3
作者 叶锦霓 丁铮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0,共8页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点茶斗茶的兴起也催生出不同于别代以青白色茶盏为主的黑釉盏。本文将从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里提到的“盏色贵青黑”中着手探究盏色何以贵青黑?是对宋代文人何种茶道审美精神的外化体现?本文...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点茶斗茶的兴起也催生出不同于别代以青白色茶盏为主的黑釉盏。本文将从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里提到的“盏色贵青黑”中着手探究盏色何以贵青黑?是对宋代文人何种茶道审美精神的外化体现?本文通过对宋代文人茶类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黑釉盏于宋代的繁盛与饮茶风格的变化关联性,从“盏贵青黑”映射出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对宋人点茶审美的联系与影响。深挖宋代茶文化美学精神内核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拓展道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点茶 黑釉盏 道家思想 美学意涵
下载PDF
大余县滩头窑址考古发掘简报
4
作者 崔鹏 黄敏 +4 位作者 肖发标 李凤杰(绘图) 李婷(绘图) 龚志平(摄影) 王海兵(摄影)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13,共16页
2019年8—10月,考古队对大余县滩头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露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龙窑遗迹2条,并清理出大量的瓷器与窑业工具。瓷器以灰褐色的黑釉瓷为主,器型以壶、罐、擂钵最为多见,其次是炉、盏、钵、瓶等,其中执壶的数量最多。... 2019年8—10月,考古队对大余县滩头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露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龙窑遗迹2条,并清理出大量的瓷器与窑业工具。瓷器以灰褐色的黑釉瓷为主,器型以壶、罐、擂钵最为多见,其次是炉、盏、钵、瓶等,其中执壶的数量最多。大多属于酒器、茶器与香具,符合宋人喜欢煮酒、烹茶、焚香的生活习俗。滩头窑址是大余县首次经过考古发掘的古代窑址,也是赣南地区除七里镇窑址之外,考古出土瓷器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五代至宋代窑址,同时对了解唐宋时期赣南瓷器的烧造状况与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余县 黑釉瓷 赣南窑业
原文传递
吉州窑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胎体化学组成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其江 徐李碧芸 +1 位作者 张茂林 吴隽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8年第6期6-10,共5页
吉州窑的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闻名于世,对其胎体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为此,本文利用EDXRF、热膨胀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以上三类瓷胎标本进行测试及分析,系统探讨了吉州窑瓷器瓷胎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 吉州窑的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闻名于世,对其胎体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为此,本文利用EDXRF、热膨胀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以上三类瓷胎标本进行测试及分析,系统探讨了吉州窑瓷器瓷胎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制备原料种类。结果表明:彩绘瓷及黑釉瓷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沉积粘土作为制胎,部分青白瓷与彩绘瓷使用同种原料制胎。彩绘瓷烧成时窑位分散多样,烧成气氛不稳定;黑釉瓷原料处理及泥料加工不精细,胎体吸水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州窑 青白瓷 彩绘瓷 黑釉瓷 制胎原料 物理性能
下载PDF
重庆市荣昌区瓷窑里宋代瓷窑址调查、试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振江(执笔/绘图) 林必忠 +3 位作者 朱寒冰 文朝安(绘图) 陈蓁(绘图) 董小陈(摄影)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F0002,F0003,共20页
2005年11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大院村6组(今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14组)的瓷窑里窑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宋代窑址4处,分别为罗汉坟窑址、堰口屋基窑址、桂花屋基窑址和松树林窑址,并... 2005年11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大院村6组(今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14组)的瓷窑里窑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宋代窑址4处,分别为罗汉坟窑址、堰口屋基窑址、桂花屋基窑址和松树林窑址,并对松树林窑址进行了试掘。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等。确认瓷窑里为以烧造黑釉瓷为核心的瓷窑遗存。基本厘清了窑址分布情况、生产规模及其产品特征。此次调查、试掘为宋代民间制瓷手工业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窑里 宋代瓷窑址 黑釉瓷 白釉瓷
原文传递
湖北蕲春罗州城宋代陶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洪敏 毛振伟 +4 位作者 朱铁权 董俊卿 王昌燧 吴晓松 洪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湖北蕲春罗州城址出土的一批隋唐至南宋时期的陶瓷器,是研究当时古罗州城经济状况及文化交流的很好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宋代青白瓷、黑瓷、绿釉陶等器物残片,借助X-荧光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 湖北蕲春罗州城址出土的一批隋唐至南宋时期的陶瓷器,是研究当时古罗州城经济状况及文化交流的很好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宋代青白瓷、黑瓷、绿釉陶等器物残片,借助X-荧光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青白瓷样品中HG1和HG3来自湖北武昌青山窑,HG5来自江西景德镇;黑釉瓷都是江西吉州窑的产品;绿釉陶表面的银釉中含有较多的铅与磷,并且以磷酸铅的物相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瓷 黑釉瓷 釉陶 产地分析
下载PDF
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创新
8
作者 李小龙 刘晓玉 刘品三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9年第5期87-91,共5页
宋代吉州窑产品以黑釉瓷最负盛名,在装饰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宋代吉州窑黑釉瓷通过采集附近山上的铁矿石,再将铁矿石研磨成粉并制成釉料,而后通过独特的技法和不同的装饰手法,借助窑变,制作出变幻莫测、匪夷所思的窑变色釉。本文从宋... 宋代吉州窑产品以黑釉瓷最负盛名,在装饰风格上有其独到之处。宋代吉州窑黑釉瓷通过采集附近山上的铁矿石,再将铁矿石研磨成粉并制成釉料,而后通过独特的技法和不同的装饰手法,借助窑变,制作出变幻莫测、匪夷所思的窑变色釉。本文从宋代吉州窑窑变瓷的釉色、制备工艺出发,探讨创新吉州窑窑变瓷的若干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吉州窑 黑釉瓷 窑变瓷 当代艺术特色
下载PDF
厚植文化自信——建窑黑釉瓷应使用古人称谓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其江 计颖 《陶瓷研究》 2021年第5期58-60,共3页
建窑黑釉瓷成就斐然,驰名中外,但由于古人多以"拟物"的命名方式,使建窑黑釉瓷称谓众多。现在许多国人不习惯使用古人称谓,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引导。因此,根据典籍的记载,明晰建窑黑釉瓷称谓演变,挖掘我国古人称谓内涵,使... 建窑黑釉瓷成就斐然,驰名中外,但由于古人多以"拟物"的命名方式,使建窑黑釉瓷称谓众多。现在许多国人不习惯使用古人称谓,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引导。因此,根据典籍的记载,明晰建窑黑釉瓷称谓演变,挖掘我国古人称谓内涵,使用古人称谓,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建窑黑釉瓷 建盏 兔毫釉 鹧鸪斑釉
下载PDF
茶洋窑黑釉瓷器的科技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戈金 正耀 +2 位作者 范安川 何仲彻 华锋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茶洋窑是福建南平市一处烧制多种釉色瓷器的宋元时期窑场。近年来窑址中发现的多种外销瓷产品,使其外销属性得到充分认识。本研究从科技考古角度对该窑场黑釉产品烧制技术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窑址周边有丰富、多样的制瓷粘土资源,采集的5... 茶洋窑是福建南平市一处烧制多种釉色瓷器的宋元时期窑场。近年来窑址中发现的多种外销瓷产品,使其外销属性得到充分认识。本研究从科技考古角度对该窑场黑釉产品烧制技术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窑址周边有丰富、多样的制瓷粘土资源,采集的5份粘土可依据硅、铝、铁及钾等元素含量分为三类。胎体分析显示黑釉瓷制作时更偏向于选择富含铁元素的粘土,Si O2和Al2O3含量波动范围大。釉层制作时出于提升助溶剂和呈色目的,窑工有意选择一定量的草木灰及高铁粘土原料。窑址中相对高比例的生烧产品是由窑炉温度、制瓷原料特性(低助溶剂含量、高Al2O3)等多重因素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洋窑 黑釉瓷器 成分分析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不同消解方式对FAAS法测定建盏胎体Fe_(2)O_(3)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王楠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建盏是宋代茶盏的典型代表,因其胎体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故有“铁胎”之称。对于建盏而言,富含铁元素,既是其重要特色,亦是其硬性指标。现代新烧的盏若不是铁胎,自然就不能称作建盏。准确定量建盏胎体Fe_(2)O_(3)含量是检测工作的重头戏... 建盏是宋代茶盏的典型代表,因其胎体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故有“铁胎”之称。对于建盏而言,富含铁元素,既是其重要特色,亦是其硬性指标。现代新烧的盏若不是铁胎,自然就不能称作建盏。准确定量建盏胎体Fe_(2)O_(3)含量是检测工作的重头戏,而正确有效的消解方式是其基本前提和关键步骤。本文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作为测试方法,对市售建盏样品进行3种不同的消解前处理后上机测试,并对比了测试结果。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电热板湿法消解、熔融分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mg/kg、0.021mg/kg和0.039mg/kg,三种方法都有着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达到日常生产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釉瓷 建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 微波消解
下载PDF
建窑瓷器的胎釉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恩元 熊樱 +1 位作者 龚玉武 吴婧玮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8-474,共7页
本研究选取大路边建窑遗址出土各类瓷片七片,其中乌金釉、金兔毫、银兔毫、斑点、绿釉、柿红釉、黑白釉瓷片各一片,唐代铜川耀州窑黑釉瓷片两片与唐代曲阳涧定窑黑釉瓷片各一片作为对比,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 本研究选取大路边建窑遗址出土各类瓷片七片,其中乌金釉、金兔毫、银兔毫、斑点、绿釉、柿红釉、黑白釉瓷片各一片,唐代铜川耀州窑黑釉瓷片两片与唐代曲阳涧定窑黑釉瓷片各一片作为对比,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建窑各类黑釉瓷的胎釉成分与显微胎釉结构。结果显示建窑釉面成分偏离分相区间元素组成,釉面析晶导致局部贫铁,SEM未观测到小于0.3μm的分相结构。不同类型建窑胎釉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与耀州窑及定窑黑釉瓷的结构差异也较为明显,故对于建窑工艺判别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黑釉瓷 显微结构 分相 析晶
下载PDF
吉州窑黑釉瓷胎釉原料分析与配方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嫦松 李伟东 +3 位作者 张文江 刘晓玉 鲁晓珂 罗宏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6-853,共8页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热电离质谱计对吉州窑窑址出土原料、窑址周边采集植物灰、窑址周边开采的现代制瓷原料和吉州窑黑釉瓷进行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Sr同位素分析,以此探讨吉州窑...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热电离质谱计对吉州窑窑址出土原料、窑址周边采集植物灰、窑址周边开采的现代制瓷原料和吉州窑黑釉瓷进行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Sr同位素分析,以此探讨吉州窑黑釉瓷胎釉原料与配方。结果表明:当地开采的绢云母质黏土适合于制作吉州窑黑釉瓷胎。黑釉可以利用当地开采的绢云母质黏土、经过淘洗的高硅植物灰和少量的含铁矿物配制而成,植物灰所占质量大于50%。黑釉的釉料配方中没有加入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州窑 黑釉瓷 原料 植物灰 配方
原文传递
从考古资料看水吉建窑窑业生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凯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7,142,共17页
首先,本文基于水吉建窑及周边窑址发掘出土资料,分析晚唐五代时期建窑是在闽北、浙南、浙西、赣东北等内陆地区影响下兴起,并非源自福建沿海区域。其次,本文分析了福建黑釉瓷窑址的分布与产品构成,确认北宋中后期是建窑黑釉瓷生产的繁荣... 首先,本文基于水吉建窑及周边窑址发掘出土资料,分析晚唐五代时期建窑是在闽北、浙南、浙西、赣东北等内陆地区影响下兴起,并非源自福建沿海区域。其次,本文分析了福建黑釉瓷窑址的分布与产品构成,确认北宋中后期是建窑黑釉瓷生产的繁荣期,为满足城市市民需求,在生产和销售上实现了专门化;南宋中后期是建窑黑釉瓷生产的衰落期,由于销售路线受阻,黑釉瓷生产中心向闽江下游转移。最后,通过对比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地区青白瓷窑址考古发现,指出南宋晚期建窑迅速转向青白瓷生产,并非由于饮茶方式转变,而是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建窑不得不生产青白瓷抢夺既有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黑釉瓷 青白瓷 宋代 福建地区
原文传递
河南鹤壁集瓷窑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司玉庆(照相/执笔) 贡艳忠(绘图) +2 位作者 贡万杰(绘图) 霍保成(照相) 程霞(照相)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42,F0002,F0003,共20页
鹤壁集瓷窑遗址于2012年9月进行了一次发掘,共清理瓷窑1座和灰坑4座,出土瓷器、制坯工具和窑具共3000多件。本次发掘为鹤壁集瓷窑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关键词 鹤壁集瓷窑遗址 Y8 白釉器 黑釉器
原文传递
吉州窑与民俗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立立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9-52,共4页
吉州窑是我国宋元时期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营瓷窑。吉州窑瓷器既表现了当时当地民俗,又形成了自身的瓷俗。吉州窑随着民俗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它停烧已经数百年了,但它留下的影响仍可以在永和镇的民俗中找到。
关键词 黑釉瓷 彩绘瓷 吉州窑 民俗演变
下载PDF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阳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闻名遐迩。北宋中后期曾是建窑黑釉瓷的鼎盛时期,自元以后由于饮茶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恢复,借助其成功经验,以现代陶艺审美...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闻名遐迩。北宋中后期曾是建窑黑釉瓷的鼎盛时期,自元以后由于饮茶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恢复,借助其成功经验,以现代陶艺审美角度开发优秀的建窑文化陶瓷制品,通过现代陶瓷艺术与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碰撞,探讨现代陶艺造型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运用,亦是传统建窑黑釉瓷走向现代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黑釉瓷 现代陶艺语言 创新运用
下载PDF
湖田窑元代青白瓷与黑瓷对比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小语 吕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4,共8页
将使用传统鉴定方式对景德镇湖田窑采集的青白瓷片与黑瓷片进行初步断代及比对;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青白瓷与黑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及对比;并结合其他窑口的青白瓷与黑瓷数据,对样品... 将使用传统鉴定方式对景德镇湖田窑采集的青白瓷片与黑瓷片进行初步断代及比对;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青白瓷与黑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及对比;并结合其他窑口的青白瓷与黑瓷数据,对样品的胎釉配方来源进行探讨;另将现代制胎原料"不子"的成分与所采集的湖田窑青白瓷胎成分加以对比。认为此次采集湖田窑青白瓷与黑瓷虽属同时同地生产,但其釉料配方来源迥异,与其他窑口存在交流的可能;而二者在胎土选择方面呈现的差异,表明在元代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田窑 青白瓷 黑瓷 传统鉴定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下载PDF
中国古代兔毫黑釉瓷的组成及结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伟东 张玮 +2 位作者 鲁晓珂 郑乃章 罗宏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针对宋代建窑、吉州窑、耀州窑的兔毫黑釉瓷样品,采用EDXRF,SEM/EDS,XRD,热膨胀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相及兔毫形成机理,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深入探讨了建窑、吉州窑、耀州窑兔毫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特征,并比较了... 针对宋代建窑、吉州窑、耀州窑的兔毫黑釉瓷样品,采用EDXRF,SEM/EDS,XRD,热膨胀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相及兔毫形成机理,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深入探讨了建窑、吉州窑、耀州窑兔毫黑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特征,并比较了这3个窑口兔毫黑釉瓷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毫黑釉瓷 建窑 吉州窑 耀州窑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利用光谱学分析探究高温木叶黑釉瓷的实验模拟
20
作者 熊露 袁寅洁 +4 位作者 李丹 杨轩 季然 李其江 吴军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1-2387,共7页
高温木叶黑釉瓷作为一种兼具雅致和审美特点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逐渐成为中国茶道文化中备受青睐的陶瓷器具。然而,其配烧技术至今仍然神秘莫测,虽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仍未完全披露其形成和机理。为此,采用实验模拟方法并结... 高温木叶黑釉瓷作为一种兼具雅致和审美特点的文化符号,因其独特的装饰效果逐渐成为中国茶道文化中备受青睐的陶瓷器具。然而,其配烧技术至今仍然神秘莫测,虽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仍未完全披露其形成和机理。为此,采用实验模拟方法并结合光谱学分析,通过利用样品色调角h°、饱和度C*以及反射光谱曲线和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分析釉面显微结构及其与黑釉呈色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黑釉呈色和木叶纹清晰展现的机理,并基于传统黑釉筛选出了一组最佳的釉料配烧参数,其中Si/Al摩尔比在10.14~10.47,MgO摩尔量为0.19~0.22,CaO摩尔量为0.42~0.47,施釉厚度在0.7~0.9 mm之间可使黑釉呈现出最稳定的色泽和清晰度,并且木叶纹装饰较为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釉料配方组成及施釉厚度等对于黑釉的色调呈现和木叶纹清晰装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所采用的光谱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辅助陶瓷行业中的釉料配方优选研发,有望提高制瓷工艺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实现了对木叶黑釉显微结构与反射光谱曲线特征的解析,凸显了光谱学分析方法在陶瓷泥釉料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有助于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为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黑釉 光谱学分析 实验模拟 配方筛选 反射光谱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