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莹 杜慧玲 +1 位作者 李会录 程卫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62-1266,共5页
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rBi2Nb2O9)x(Na0.5Bi2.5Nb2O9)1–x(SBN–NBN,x=0.1,0.3,0.6,0.9)新型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介电和铁电测试系统分析SBN–NBN的结构、微观形貌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BN含量的增加... 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rBi2Nb2O9)x(Na0.5Bi2.5Nb2O9)1–x(SBN–NBN,x=0.1,0.3,0.6,0.9)新型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介电和铁电测试系统分析SBN–NBN的结构、微观形貌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BN含量的增加,样品均形成了稳定的层状铋结构,Curie温度(θC)减小,铁电–顺电相变弥散减弱,当x≤0.6时,剩余极化强度(2Pr)和矫顽场(Ec)均增大,当x>0.6时,2Pr和Ec均减小。当x=0.6时,θC>650℃,2Pr=18.93μC/cm2,Ec=86.79kV/cm,均大于两单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了SBN和NBN两个预合成粉料的共混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工序的差异对烧结体的物相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铁电性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两预合成粉造粒前混合比造粒后混合制得样品的θC高,弥散特性弱且易于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 介电性能 铁电性能 共混工艺
下载PDF
铋层状压电陶瓷及其传感器总剂量辐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海圣 谭祥虎 韩哲 《山东陶瓷》 CAS 2019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利用60Coγ-ray对2层和4层的铋层状的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累积总剂量100Mrad(Si)辐照实验,对辐照前后压电常数d33、介电常数ε33T及灵敏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影响变化的因素,指出压电陶瓷材料通过稀土... 本文利用60Coγ-ray对2层和4层的铋层状的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累积总剂量100Mrad(Si)辐照实验,对辐照前后压电常数d33、介电常数ε33T及灵敏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影响变化的因素,指出压电陶瓷材料通过稀土金属的改性及人工老化有利于增强耐辐照能力,而两种压电陶瓷材料辐照后d33、ε33T略有微小的上升由离子电荷载体相关的介电弛豫引起;对应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辐照前后灵敏度变化率<±2%,表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对辐照的影响显得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 Γ-RAY 辐照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下载PDF
(NaBi)_(0.5)Bi_(2)Nb_(2)O_(9)基压电陶瓷及其在高温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上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海圣 《山东陶瓷》 CAS 2021年第4期3-6,共4页
本文利用传统固相法制备NBN基铋层状的压电陶瓷,研究了在550℃条件下经过48h人工老化后压电常数的经时稳定性及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压电常数d33经时稳定性比较好,在受到不大的干扰时,也不会出现参数永久性变化,同时在25℃~530℃范围... 本文利用传统固相法制备NBN基铋层状的压电陶瓷,研究了在550℃条件下经过48h人工老化后压电常数的经时稳定性及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压电常数d33经时稳定性比较好,在受到不大的干扰时,也不会出现参数永久性变化,同时在25℃~530℃范围内压电常数变化量Δd_(33)比较小,也就是压电陶瓷已趋于稳定。将上述陶瓷组装成压缩式传感器,静置1年,传感器静置灵敏度的变化率为-0.07%,频响曲线几乎没有变化,各温度点的灵敏度温度漂移变化率也比较相近,表明传感器比较稳定,能够在-55℃~530℃温度范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 经时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