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孙艳伟 魏晓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3,共6页
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滞留池模拟设计软件RECARGA对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消减、地下水入渗补给、积水时间、总处理水量等方面的水文效应进行了模拟,证实了其显著的水文调控功能;对根区深度、根区土壤、降水类型、... 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滞留池模拟设计软件RECARGA对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消减、地下水入渗补给、积水时间、总处理水量等方面的水文效应进行了模拟,证实了其显著的水文调控功能;对根区深度、根区土壤、降水类型、天然土壤等影响生物滞留池设计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生物滞留池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发展 生物滞留池 RECARGA 水文效应
下载PDF
生物滞留池对屋面径流基本污染物的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毛月鹏 汪志荣 +2 位作者 史怡然 杨巧 潘声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不透水性下垫面急剧增加,进而加剧了径流污染,尤其是屋面径流污染。生物滞留池作为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对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以屋面径流为控制对象,设计了3个生物滞留池用于探究不同土壤层厚度和不同进水...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不透水性下垫面急剧增加,进而加剧了径流污染,尤其是屋面径流污染。生物滞留池作为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对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以屋面径流为控制对象,设计了3个生物滞留池用于探究不同土壤层厚度和不同进水方式对生物滞留池出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收集的屋面径流污染严重,COD和TN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经生物滞留池处理后发现,3个生物滞留池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92.2%~98.7%,装填20cm土壤的表层进水生物滞留池较装填15cm土壤的生物滞留池出水污染物浓度低。装填20cm土壤的表层进水和侧向进水的生物滞留池对COD、TN和TP的去除能力总体相当,表层进水和侧向进水的生物滞留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1.7%、90.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93.8%、86.5%,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1%和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屋面径流污染 低影响开发
下载PDF
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俎海发 李金 +4 位作者 沈晓荣 卢雯霖 孙浩铭 冯晓楠 王宗平 《市政技术》 2023年第5期212-218,225,共8页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地区雨水径流水质条件,设计构建了不同填料配比和过滤填料层厚度的生物滞留池,研究分析了不同填料类型、降雨强度和污染物负荷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生物滞留池中填料优化配比以及适宜的过滤填料层厚度。...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地区雨水径流水质条件,设计构建了不同填料配比和过滤填料层厚度的生物滞留池,研究分析了不同填料类型、降雨强度和污染物负荷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生物滞留池中填料优化配比以及适宜的过滤填料层厚度。结果表明,在中小降雨强度下,当沸石和蛭石的比例从10%增加到20%,过滤填料层厚度为800 mm时,生物滞留池峰值削减率可达到50%以上;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提高,TP和NH_(3)-N的总量削减率提高至70%以上,COD和TN的总量削减率提高至40%以上。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生物滞留池不同种类填料中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有10种,其相对丰度总和占群落的93.46%~98.48%;变形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中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中含有大量反硝化细菌,它们对雨水径流中TN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控制 影响因素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防渗型生物滞留中试系统降雨径流水质与三维荧光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林修咏 王书敏 +1 位作者 李强 谢云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39-4546,共8页
构建了两套防渗型生物滞留中试系统,在2017年3~4月期间,跟踪监测了系统在低温小强度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水质特点,并同步分析了降雨径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系统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经系统净化后,出水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小,对NH_4^+-N... 构建了两套防渗型生物滞留中试系统,在2017年3~4月期间,跟踪监测了系统在低温小强度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水质特点,并同步分析了降雨径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系统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经系统净化后,出水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小,对NH_4^+-N和TP均有相对稳定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78.38%~95.03%和72.04%~76.04%.荧光光谱特征分析表明,生物滞留系统出水中的主要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s)为蛋白类物质和类腐殖质物质,主要来自生物或水生细菌代谢物;系统对于Ⅰ区、Ⅱ区蛋白类荧光有机物和类富里酸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7.33%~61.30%、29.82%~31.28%和35.55%~43.16%.径流水质与DOMs相关性分析表明,系统径流出水中的TN、TP和TOC均与芳香类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NO_3^--N和NH_4^+-N与芳香类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N浓度均与Ⅳ区DOMs(微生物代谢产物)和V区DOMs(类胡敏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系统 降雨径流 水质 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
原文传递
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去除生活污水中典型抗生素及其效能强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妍 席慕华 +4 位作者 耿冲冲 徐磊 刘哲铭 傅大放 王亚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传统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效果差,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尚不清晰,通过添加活性炭层、铁粒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磺胺甲恶唑(SMX)、四环素(TC)的去... 传统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效果差,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尚不清晰,通过添加活性炭层、铁粒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磺胺甲恶唑(SMX)、四环素(TC)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TP的去除率提高了20%,稳定运行105 d且无释磷现象;在进水投加0.8 mg/L抗生素(SMX/TC)的条件下,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SMX和TC的去除率分别为99.62%和99.67%,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分别提高了67.66%和35.24%;投加SMX/TC并未对强化型生物滞留池COD、TP的去除产生抗生素胁迫,且对TN和NH4^+-N的去除产生显著性促进作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7%和2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磺胺甲恶唑 四环素
下载PDF
长期运行无植物生物滞留池的渗透及脱氮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齐明亮 刘全諹 王亚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2,共4页
为探究长期污水处理条件下无植物生物滞留池(BRC)渗透性能及脱氮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系统渗透系数及氮素含量变化的长期监测考察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在长期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TN去除率随着渗透系数的降低而降低... 为探究长期污水处理条件下无植物生物滞留池(BRC)渗透性能及脱氮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系统渗透系数及氮素含量变化的长期监测考察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在长期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TN去除率随着渗透系数的降低而降低,当渗透系数稳定在0.14~0.16 mm/s时,TN去除率最高,仅达到34%;对于COD和TP等其他污染物相去除率对稳定,分别在82.5%和97.5%。比较而言,氮素较低的去除率成为BRC系统的主要约束性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提高渗透性能增强生物滞留池的脱氮性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渗透系数 基质堵塞 脱氮性能
下载PDF
粒径对生物滞留池流场及生物膜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王进喜 王亚军 周玉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填料粒径对生物滞留池(BRC)渗透性能及微生物膜形态的作用机理,以期优选出适合生物滞留池填料层的颗粒粒径及相应填充的孔隙率。[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BRC小尺度计算区域范围内的流场形... [目的]分析填料粒径对生物滞留池(BRC)渗透性能及微生物膜形态的作用机理,以期优选出适合生物滞留池填料层的颗粒粒径及相应填充的孔隙率。[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BRC小尺度计算区域范围内的流场形态进行模拟,对6种粒径(0.5,1.0,2.0,4.0,6.0,8.0 mm)下的流线图、压力分布及变化图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为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对不同颗粒粒径进行生物膜培养和运行,测定颗粒表面生物膜厚度。[结果]平均粒径为0.5~1.0 mm时流场形态最好,可形成结构合理数量较多的小涡流,有利于水流渗透及物质传递的进行,实测生物膜也表明粒径为1.0 mm时,微生物膜生长最为均匀且生物量最大。[结论]填料的粒径会影响BRC的运行效果,数值模拟可为实际粒径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小尺度流场模拟 试验验证 生物膜形态
下载PDF
不同强化手段对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亚军 耿冲冲 +2 位作者 许妍 席慕华 王进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7-82,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强化手段对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影响,引入活性炭、导线、活性炭加导线和内加催化铁(Fe0/Fe2+)4种组合强化方式,探究生物滞留池对COD、NH+4-N、TN、TP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添加活性炭层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反... 为了探究不同强化手段对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影响,引入活性炭、导线、活性炭加导线和内加催化铁(Fe0/Fe2+)4种组合强化方式,探究生物滞留池对COD、NH+4-N、TN、TP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添加活性炭层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反硝化能力,总氮去除率提高8%~23%;好氧区与厌氧区之间增加导线可以促进系统的硝化能力,使出水氨氮浓度降低5%~10%;催化铁可以为反硝化提供电子供体,也能将NO-3-N还原为NH+4-N;添加活性炭层的强化组对磷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添加活性炭实验组,其中同时添加活性炭与催化铁实验组的效果最好,对总磷的去除率提高了10%~20%,且在运行期间(180 d)不释磷;氮磷负荷对出水水质有显著影响。低负荷(TN为30 mg/L、TP为2 mg/L)运行时,强化组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出水COD与TP能够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TN与NH+4-N满足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高负荷(TN为60 mg/L、TP为4 mg/L)运行时,脱氮除磷效果波动明显,但降低氮磷负荷后仍能回到稳态,不同强化手段能较好地增加生物滞留池对于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小水量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强化脱氮除磷 污染负荷 分散式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回归的四环素胁迫下生物滞留池碳排放核算
9
作者 徐衍超 王亚军 王进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4-44,共11页
为探究四环素胁迫下哪种植物可以使生物滞留池(BRC)在保证最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碳排放量最小,通过构建3个试验反应组、共计8个填充完全相同的生物滞留池处理不同浓度的四环素污水,经过为期147 d的试验,初步阐明了生物滞留池的温室气体... 为探究四环素胁迫下哪种植物可以使生物滞留池(BRC)在保证最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碳排放量最小,通过构建3个试验反应组、共计8个填充完全相同的生物滞留池处理不同浓度的四环素污水,经过为期147 d的试验,初步阐明了生物滞留池的温室气体产生机理,并构建了其碳足迹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IPCC排放因子法对不同四环素浓度水平下生物滞留池的CH4和N2O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利用Minitab以装置在不同浓度四环素胁迫运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为因变量,四环素浓度、COD去除率和TN去除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并通过补充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经分析,当四环素浓度较高时(1.2~1.8 mg/L)种植菖蒲的BRC处理效能最佳:COD去除率可达89%以上,TN去除率可达60%以上,碳排放量(以CO_(2)eq计)最低约为0.1239 kg;其次为虉草。四环素浓度较低时(0~0.6 mg/L)种植虉草的BRC处理效能最佳:COD去除率可达89%以上,TN去除率可达66%以上,碳排放量最低约为0.1054 kg;其次为菖蒲。因此,在确保BRC出水水质的同时又使碳排放量最小,较高浓度四环素胁迫下选择种植菖蒲,较低浓度四环素胁迫时选择种植虉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核算 生物滞留池 污水处理 四环素 多元回归
原文传递
无植物生物滞留池连续运行处理污水的渗流特性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军 陈甜婧 李金守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1,51,共6页
为探究连续运行条件下生物滞留系统处理污水时的渗流特性,通过对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渗透系数及孔隙率变化的监测考察其性能。结果显示:同一水力负荷下,随着运行时间推进,标准渗透系数K_(20)呈先降低再升高最后达到稳定阶段(15 d左右... 为探究连续运行条件下生物滞留系统处理污水时的渗流特性,通过对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渗透系数及孔隙率变化的监测考察其性能。结果显示:同一水力负荷下,随着运行时间推进,标准渗透系数K_(20)呈先降低再升高最后达到稳定阶段(15 d左右)的变化趋势,而且水力负荷越大对相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越大,二者关系达到显著负相关水平(P<0.01)。在低水力负荷[<1.0 m^(3)/(m^(2)·d)]条件下,渗透系数与孔隙率呈正相关,在较高水力负荷[>2.0 m^(3)/(m^(2)·d)]条件下,渗透系数与孔隙率无显著相关性。在连续运行过程中,生物滞留系统处理污水时水力负荷应控制在2.0 m^(3)/(m^(2)·d)以内,且水力负荷为1.0 m^(3)/(m^(2)·d)时系统性能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为有效预防生物滞留系统填料堵塞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堵塞 水力负荷 渗透系数 孔隙率
原文传递
Impacts of rainfall and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on bioretention cell performance
11
作者 Yan-wei Sun Christine Pomeroy +1 位作者 Qing-yun Li Cun-dong Xu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98-107,共10页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impacts of bioretention cell (BRC) design elements on hydrologic performance,few have investigated the roles played by site characteristics and rainfall patterns.The objective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impacts of bioretention cell (BRC) design elements on hydrologic performance,few have investigated the roles played by site characteristics and rainfall patterns.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rainfall and catchm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hydrologic performance of BRCs and identify important factors in sizing bioretention when hydrologic performance was oriented for the design using a modeling approach.A 10-year record of rainfall data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of rainfall ev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small and medium rainfall events were dominant they contributed less to the total rainfall depth than the large rainfall events.The ratio of runoff coefficient to imperviousnes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explain why BRCs perform differently with the same design strategy under the same rainfall events.Rainfall patterns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hydrologic performance of BRCs by influencing the overflow and underdrain flow.BRCs performed better for rainfall events with a longer duration and lower rainfall intensity because they generated smoother runoff processes into the BRCs.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the runoff coefficient is suggested for BRC surfac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tention cell RAINFALL Runoff Hydrologic MODEL 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
下载PDF
深圳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创新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建 龚小强 +3 位作者 任心欣 刘程飞 吴凌壹 吴亚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346,共13页
简述了中国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总结了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结合政策文件和工程案例,论述了深圳市海绵城市创新成果.组织创新主要包括组建市级、区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联盟和设立院士工作站... 简述了中国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总结了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结合政策文件和工程案例,论述了深圳市海绵城市创新成果.组织创新主要包括组建市级、区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联盟和设立院士工作站;管理创新包括制度和标准的制订等内容;技术创新主要讨论了海绵城市设施创新和海绵介质土创新.考虑到海绵城市设施的应用范围,分别介绍了适用于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地铁车辆段和城市更新项目的创新型海绵城市设施案例.这些案例包括深圳大学土木结构实验楼海绵城市设施、南山区登良路海绵城市设施、深圳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海绵城市设施,以及光明区甲子塘村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海绵城市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技术创新 生态屋顶 雨水花园 高位雨水花坛 海绵介质土 深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