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菖蒲对污水中氮及磷的净化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都兴莉 胡子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53,共3页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 使用打有孔洞的泡沫板作为栽培定植板,研究了菖蒲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进行30d后,菖蒲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60.3%、67.9%、73.9%,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铵态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65.1%、68.2%、75.6%,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2.8%、60.0%、62.6%。菖蒲对高浓度污水中总氮、铵态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 净化效应 生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浮床水稻对水中N、P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世玲 房岩 +2 位作者 孙刚 都兴莉 胡子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4,共2页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 采用有孔洞的泡沫板为栽培定植板,研究水稻对3种不同浓度污水中N、P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N去除率分别为54.5%、71.0%、66.3%,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67.2%、75.6%、72.7%,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TP去除率分别为69.4%、72.3%、55.1%。水稻对中浓度污水中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均超过了70%。水稻可用于受损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 P 去除作用 生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转笼式生物反应器在水体生态平衡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鸣钊 丁训静 王沛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天然水体(江河.湖.库)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除利用现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外,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来解决问题。文章介绍了溶解氧含量与河水自净的关系及岛屿生物平衡模型,并根据增加水体中的DO含量和建立... 在天然水体(江河.湖.库)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除利用现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外,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来解决问题。文章介绍了溶解氧含量与河水自净的关系及岛屿生物平衡模型,并根据增加水体中的DO含量和建立生态学角度上的“岛”的理论。设计了转笼式生物反应器。分别取玄武湖.莫愁湖、乌龙潭的水样,在转笼式生物反应器上作水体生态平衡修复的中试研究,装置运行1h后,CODMn就有所降低,而DO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对3个隔室中生物相的观测结果,发现如此小型的三级反应器中竟然很明显地出现了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沿其下游河段发生正常的自净过程,即由多污带(第一隔室)向α-中污带(第二隔室)、β-中污带(第三隔室)过渡的过程,其相应的生物群落均可见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笼式生物反应器 水体 生态平衡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