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防护服穿透性噬菌体指标筛选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衍菊
单金洋
+5 位作者
张玉萍
邱志刚
谌志强
陈照立
王新为
金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9-701,共3页
目的研究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为生物防护服抗微生物悬浮液穿透性能评价选择合适的指示噬菌体。方法从噬菌体形态大小、繁殖能力、耐压性及其所形成噬菌斑的特征等方面,对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
目的研究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为生物防护服抗微生物悬浮液穿透性能评价选择合适的指示噬菌体。方法从噬菌体形态大小、繁殖能力、耐压性及其所形成噬菌斑的特征等方面,对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进行观察。结果 PhiX-174形成噬菌斑最大、形成时间最短,培养5 h后,噬菌斑直径可达2.57 mm,繁殖能力最强,4 h即可迅速增殖到1.67×1010 PFU/mL,最终可达1012 PFU/mL以上,3种噬菌体大小相当,直径均为25 nm左右,远小于人类血源性病毒和呼吸道病毒,均有一定耐压力,在1.75、3.5、7、14、20 kPa下作用5 min后,均未见噬菌体滴度明显减少。结论噬菌体PhiX-174最适于作为生物防护服尤其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作业人员防护服抗病毒效果评价的指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噬菌体
噬菌体PhiX-174
噬菌体F2
噬菌体MS2
生物防护服
原文传递
可重复使用生物防护服的洗消方法
2
作者
王志甄
娄雷
+2 位作者
郑禾
郑永超
郭旋
《防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针对生物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需求,对其洗消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包含喷雾压制消毒、消毒剂洗涤、过氧化氢熏蒸灭菌等步骤的全流程洗消工艺,对喷雾压制消毒和防护服洗消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
针对生物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需求,对其洗消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包含喷雾压制消毒、消毒剂洗涤、过氧化氢熏蒸灭菌等步骤的全流程洗消工艺,对喷雾压制消毒和防护服洗消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表明,经过喷雾压制消毒-洗涤-熏蒸灭菌工艺处理的可重复使用生物防护服可达到消毒和灭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生物防护服
洗消方法
喷雾压制消毒
熏蒸灭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
被引量:
20
3
作者
陈诗萍
陈旻
+2 位作者
魏岑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87,共9页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特点以及防护机制。研究认为:SMS复合材料的舒适性较好,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较好,而闪蒸法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在舒适性和防护性之间达到了理想的平衡状态;医用防护服关键制备技术在于高性能聚四氟乙烯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闪蒸工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同时,纳米技术可为新型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正压生物防护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和使用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正压生物防护服
防护机制
聚四氟乙烯膜
功能整理
非织造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荫楠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94-103,共10页
近年来,智能纺织品在安全防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重点关注了用于特种防护的智能消防/救援服、智能化/生...
近年来,智能纺织品在安全防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重点关注了用于特种防护的智能消防/救援服、智能化/生防护服,以及用于大众消费领域的防护类智能纺织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防护
智能纺织品
消防/救援服
化/生防护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蓉
常留栓
张婷婷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分析了生物危害的特点及对个体生物防护装备的要求。综述了空气净化、生物危害阻隔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类叙述了生物防护口罩、头罩、面具、防护服等个体生物防护装备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基于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的未来需求特...
分析了生物危害的特点及对个体生物防护装备的要求。综述了空气净化、生物危害阻隔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类叙述了生物防护口罩、头罩、面具、防护服等个体生物防护装备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基于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的未来需求特点分析,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护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生物防护服
原文传递
衣下空气层对透气型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
被引量:
16
6
作者
胡紫婷
郑晓慧
+3 位作者
冯铭铭
王英健
刘莉
丁松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5-150,160,共7页
为确定适宜的服装宽松量,提升透气型核生化(NBC)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设计了穿着实验。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借助出汗暖体假人和三维扫描技术,观察常温、静止状态下5套不同松量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探讨衣下空气层对NBC防护服热阻...
为确定适宜的服装宽松量,提升透气型核生化(NBC)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设计了穿着实验。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借助出汗暖体假人和三维扫描技术,观察常温、静止状态下5套不同松量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探讨衣下空气层对NBC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衣下空气层体积与平均厚度的增量变化相似,不同松量服装的衣下空气层对服装总热阻和总湿阻有显著影响;随着透气型NBC防护服松量的增大,服装总热阻随着衣下空气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服装总湿阻随着衣下空气层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生化防护服
衣下空气层
服装松量
暖体假人
热阻
湿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防护服穿透性噬菌体指标筛选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衍菊
单金洋
张玉萍
邱志刚
谌志强
陈照立
王新为
金敏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9-701,共3页
基金
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09ZX10004-703)
文摘
目的研究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为生物防护服抗微生物悬浮液穿透性能评价选择合适的指示噬菌体。方法从噬菌体形态大小、繁殖能力、耐压性及其所形成噬菌斑的特征等方面,对PhiX-174、f2、MS2 3种噬菌体的生物学性质进行观察。结果 PhiX-174形成噬菌斑最大、形成时间最短,培养5 h后,噬菌斑直径可达2.57 mm,繁殖能力最强,4 h即可迅速增殖到1.67×1010 PFU/mL,最终可达1012 PFU/mL以上,3种噬菌体大小相当,直径均为25 nm左右,远小于人类血源性病毒和呼吸道病毒,均有一定耐压力,在1.75、3.5、7、14、20 kPa下作用5 min后,均未见噬菌体滴度明显减少。结论噬菌体PhiX-174最适于作为生物防护服尤其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作业人员防护服抗病毒效果评价的指示病毒。
关键词
指示噬菌体
噬菌体PhiX-174
噬菌体F2
噬菌体MS2
生物防护服
Keywords
phage
indicator
phage
PhiX-174
phage
f2
phage
MS2
biolog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分类号
R187.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可重复使用生物防护服的洗消方法
2
作者
王志甄
娄雷
郑禾
郑永超
郭旋
机构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文摘
针对生物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需求,对其洗消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包含喷雾压制消毒、消毒剂洗涤、过氧化氢熏蒸灭菌等步骤的全流程洗消工艺,对喷雾压制消毒和防护服洗消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表明,经过喷雾压制消毒-洗涤-熏蒸灭菌工艺处理的可重复使用生物防护服可达到消毒和灭菌要求。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生物防护服
洗消方法
喷雾压制消毒
熏蒸灭菌
Keywords
reusabilility
biolog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decontamination
method
spray
pressing
sterilization
fumigation
sterilization
分类号
R187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
被引量:
20
3
作者
陈诗萍
陈旻
魏岑
王富军
王璐
机构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纺织行业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87,共9页
基金
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0项目(B070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D110128/001)。
文摘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特点以及防护机制。研究认为:SMS复合材料的舒适性较好,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较好,而闪蒸法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在舒适性和防护性之间达到了理想的平衡状态;医用防护服关键制备技术在于高性能聚四氟乙烯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闪蒸工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同时,纳米技术可为新型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正压生物防护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和使用信息化。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正压生物防护服
防护机制
聚四氟乙烯膜
功能整理
非织造材料
Keywords
med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positive
pressure
biolog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protective
mechanism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mbrane
functional
finish
nonwoven
composite
分类号
TS106.6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荫楠
机构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出处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94-103,共10页
文摘
近年来,智能纺织品在安全防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重点关注了用于特种防护的智能消防/救援服、智能化/生防护服,以及用于大众消费领域的防护类智能纺织品。
关键词
安全防护
智能纺织品
消防/救援服
化/生防护服
Keywords
safety
and
protective
intelligent
textiles
fire-fighting/rescue
clothing
biological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分类号
TS106.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蓉
常留栓
张婷婷
机构
武警后勤学院卫生勤务学系部队防护医学教研室
出处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基金
武警后勤学院面上项目(WHM201203)
文摘
分析了生物危害的特点及对个体生物防护装备的要求。综述了空气净化、生物危害阻隔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类叙述了生物防护口罩、头罩、面具、防护服等个体生物防护装备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基于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的未来需求特点分析,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防护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生物防护服
Keywords
biological
protect
ion
Individual
biological
protect
ion
equipment
Respiration
protect
ion
biological
protective
cloth
es
分类号
R8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衣下空气层对透气型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
被引量:
16
6
作者
胡紫婷
郑晓慧
冯铭铭
王英健
刘莉
丁松涛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5-150,160,共7页
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项目(KYTG02170202)
北京市科委科技冬奥专项课题项目(Z181100005918005)
军内科研项目(C3218)
文摘
为确定适宜的服装宽松量,提升透气型核生化(NBC)防护服的热湿舒适性,设计了穿着实验。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借助出汗暖体假人和三维扫描技术,观察常温、静止状态下5套不同松量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探讨衣下空气层对NBC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衣下空气层体积与平均厚度的增量变化相似,不同松量服装的衣下空气层对服装总热阻和总湿阻有显著影响;随着透气型NBC防护服松量的增大,服装总热阻随着衣下空气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服装总湿阻随着衣下空气层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核生化防护服
衣下空气层
服装松量
暖体假人
热阻
湿阻
Keywords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clothing
air
gap
clothing
ease
thermal
manikin
thermal
resistance
vapor
resistance
分类号
TS941.17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防护服穿透性噬菌体指标筛选
任衍菊
单金洋
张玉萍
邱志刚
谌志强
陈照立
王新为
金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2
可重复使用生物防护服的洗消方法
王志甄
娄雷
郑禾
郑永超
郭旋
《防化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
陈诗萍
陈旻
魏岑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张荫楠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个体生物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李蓉
常留栓
张婷婷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5
8
原文传递
6
衣下空气层对透气型防护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
胡紫婷
郑晓慧
冯铭铭
王英健
刘莉
丁松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